香港—澳門—珠海:世界最長跨海大橋
修建這座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用了9年,耗資150億歐元。然而對中國的這一建築傑作存有爭議。
水上休息區
在香港的這個人工島嶼上,車輛可以進入海下。此外,汽車和卡車司機也可以在島上停下來休息。估計這裡每天的汽車流量可達到6萬,人員流量可高達25萬。
水上和水下
這條55公里長的跨海大橋橫跨兩個人工島嶼之間,包括蜿蜒海面的橋樑和6.7公里長的水下隧道。中國政府斥資1200億元人民幣,約合150億歐元。建設耗時近十年。
期待經濟繁榮
位於珠江三角洲的跨海大橋將金融和經濟大都市香港與中國南方廣東省蓬勃發展的地區相連接,從而在澳門和珠海周邊建立起一個大型經濟區。
時間就是金錢
如果以每小時100公里的最高速度計算,從香港到澳門的車程將從乘坐渡輪的3小時減少到不到30分鐘。自1997年以來香港不再是英國直屬殖民地,自1999年以來澳門也不再由葡萄牙人掌管。它們都回歸中國,並享有特別行政區的地位。
比計劃的時間更長
這座跨海大橋原計劃於2016年底通車。後改為2018年。10月23日,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主持大橋落成典禮。香港政府宣佈從周三早上起正式通車。
鋼鐵混凝土巨物
龐大的建橋工程總共耗用了大約40萬噸鋼材,是三藩市金門大橋所用鋼材的4.5倍。這座鋼鐵和混凝土建築可抗時速200公里的颶風和8級地震。即使遭到30萬噸位巨輪的碰撞也可安然無恙。
左行還是右行?
香港、澳門和中國大陸之間仍保持著嚴格的邊境檢查。因此,設計師們在人工島嶼安排了過境檢查站。中國大陸車輛規定靠右行駛,但是在香港和澳門卻是靠左行。因此駕駛員必須擁有兩個有效的駕駛執照才能順利過橋。
最佳前景?
施工延誤,建築成本增加,致命的工傷事故和腐敗嫌疑等等,該項目存在很多的爭議。 雖然跨海大橋的建成增強了相互之間的人際和文化聯絡。 然而,七百多萬香港居民中有許多人擔心與中國的捆綁會更緊密。 他們寧願基於「一國兩制」的原則保持自己的特殊地位。
打破記錄
港澳珠大橋全長42公里,總共使用45萬噸鋼材,約230萬噸水泥,從而打破了膠州灣大橋或者也叫做青島灣大橋迄今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位於山東半島的膠州灣大橋連接著青島和黃島兩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