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Reuters/D. Martinez
香港主權移交27年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聯合國人權組織對香港國安法判處未成年者表達擔憂
鑑於港府依照國安法對未成年者判刑,聯合國人權組織再次發出警告,要求停止該法的實施,並呼籲香港司法以及執法同國際人權法規範保持一致。
美警告香港勿庇護受制裁個人 港特首:只遵守聯合國制裁
在一艘與受制裁的俄羅斯富豪有關的遊艇停靠香港後,美國10日警告,若香港成為受制裁者的避風港,其金融地位恐受影響。香港特首11日重申,該市無法律依據執行西方國家發動的制裁。
首有未成年國安被告獲刑 光城者煽顛涉引毛澤東名句
香港首次有未成年人士被控違反國安法而定罪,法院判處五名「串謀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中學生進教導所,最年輕者被捕時僅15歲。法官指這群來自社運組織「光城者」的青少年,藉歷史例子鼓吹流血起義,建議同路人「修文習武」是可怕的煽動言論。
俄富豪遊艇現身香港 港府:無義務執行制裁
一艘配備停機坪和泳池的超級遊艇出現在香港水域,其擁有者為遭到西方制裁的俄羅斯富豪。香港官方對此表示:沒有義務執行其他司法管轄區單方面實施的制裁。
客座評論:憶李怡前輩
香港作家李怡10月5日清晨病逝台北,享壽87歲。1936年在廣州出生,1948年移居香港的他一生致力為言論自由奮鬥。客座評論員曾志豪撰文回憶兩人港台兩地互動,從曾經的誤會感嘆李怡如何預見香港的未來。
李家超稱祖國是後盾
香港特首李家超出席了特區政府舉辦的國慶典禮,提到中央制定《港區國安法》,落實「愛國者治港」,令香港步入由亂到治的階段。他也表示香港在關鍵時刻「總有祖國作為堅強後盾」。
黎智英案英國外援律師遭拒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涉嫌"煽動和勾結外國勢力"罪行第二次案件管理聆訊已經開始。辯方表示,一名來自英國倫敦的大律師來港加入辯護團隊的申請遭拒。
客座評論:香港新聞自由在寒冰中頑強地生存
香港記者協會(HKJA)和香港民意調查所(HKPORI)日前公佈香港新聞自由度調查發現,香港記者對2021年新聞自由程度的評級暴跌了6個點,降至26.2,創歷史新低。國安法施行之後,香港新聞自由還剩下什麼?
前香港立法會議員許智峰被控藐視法庭 判刑三年半
流亡澳洲的前香港立法會議員許智峰,週四被香港高等法院以「因藐視法庭罪」,判處三年半的有期徒刑。他並未出庭,但透過社交媒體對此一判決表示嗤之以鼻。
香港、台灣將放寬入境措施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本周五公佈四項便利來港措施,包括由機場抵港人士的檢疫安排由現行的「3+4」改為「0+3」,「來港易」和「回港易」計劃不設限額等等。新規定從9月26日起執行。台灣預告將從9月29日起,分階段放寬入境檢疫。
吹奏《榮光》悼女王 香港男子被以煽動罪逮捕
英國女王國葬舉世矚目,香港一名男子因在英國總領事館前吹奏《願榮光歸香港》與英國國歌遭到逮捕。香港市民追悼女王,部分人士批評為「戀殖」,港區人大、香港議員陳曼琪更促香港加速「去殖民化」,引發議論。
專訪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
聯電前榮譽董事長曹興誠日前宣佈捐出30億協助台灣防衛,引發各界關注。他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談到他和中國領導人之間的互動,並揭露和中聯辦的聯繫,分享他是如何從共產黨高層的座上賓變成反共急先鋒。
「雪餅」案被失蹤滿周年 中國記者案件前景堪憂
中國記者黃雪琴與勞權工作者王建兵周一被捕滿一年。除了全球數十個組織呼籲中國當局立即釋放兩人外,專家告訴德國之聲,兩人案件顯示北京盡可能想讓活動人士保持沈默。
香港記協主席被正式落案起訴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昇周一(9月19日)在個人臉書網頁上透露,已被警方正式落案起訴,罪名是「阻差辦公」(阻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本周四提堂。批評者認為,此案標誌著對香港新聞自由的進一步打擊。
香港人緬懷英國女王:是弔唁也是抗議
英國女王上周去世之後,香港的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外開放民眾以鮮花和卡片向女王致意。不過學者認為,有些人也借此機會,表達對目前香港現狀的不滿。
港藝人羅家英悼女王被批 致歉強調「愛國」
香港資深藝人羅家英發帖悼念英國女王,被指用語不當引來批評後,公開道歉並強調自己「愛國」。
羊村繪本案判囚19月 被告:無悔站在羊那方
香港逾半世紀以來,首宗不認罪的煽動刊物案在中秋節審結,各言語治療師被告入獄19個月,判刑是近年最重。部分被告在最後階段親自陳詞,表明無悔抉擇,強調繪本目的是製止制度暴力。
羊村繪本案:被告五人發佈煽動刊物罪成
香港數十年來首宗煽動刊物案,5名言語治療師工會理事被判罪成。法官指,故事令兒童誤信中港政府是傷害人民的「狼」,而動亂的種子仍在,限制自由來維護國安實屬必要。學者形容這是言論自由倒退,且法庭愈趨傾向運用國安法審理煽動案。
港大學首辦開學升旗禮 中大邀國安署官員
新學年開始,推動國安和國情教育是港府的重點工作,香港部分大學首次在開學日舉辦升旗禮。其中,國安公署官員和港府保安系統高官成為中文大學的升旗禮座上客,為以往罕見。
鄒幸彤不認煽顛罪:政府混淆黨國偷換概念
香港支聯會「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展開初級偵訊,被告之一鄒幸彤在庭上自述她自小受啟蒙之路,並為備受指控的「五大綱領」辯護。這位投身中香人權運動多年的人物,作供時數度哽咽流淚。
香港法院裁定警方有權查閱黎智英手機
香港高等法院法官陳嘉信8月30日裁定,警方可以以國家安全為由,查閱被監禁的媒體大亨黎智英(Jimmy Lai)的兩部手機。因黎的律師將對該裁定提出上訴,黎智英的手機可以繼續封存至9月6日晚上11點。
專家:香港司法系統淪政府打壓公民社會的武器
香港即將開始審理包含《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在內的兩起國安法案件,專家告訴德國之聲,這兩起備受矚目案件的審判過程缺乏陪審團,反映了香港長期享有的司法獨立和法治正受到進一步侵蝕。
6名前壹傳媒主管認罪 黎智英將面臨無陪審團受審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蘋果日報》等3間公司及6名公司高層被控違反國安法的案件,高等法院週一進行管理聆訊,庭上透露除黎智英及三間公司被告不認罪外,《蘋果日報》6名前高層擬認罪。香港律政司指示黎智英等案不設陪審團,由三名國安法指定法官審理。
涉支聯案煽動顛覆還押 何俊仁獲准保釋
被控違反國安法的前香港支聯會副主席何俊仁週一(8月22日)獲得保釋,但人權觀察組織指出,目前仍多達47名的香港議員或社運人士,正在面臨不公正的審判,更擔憂其中的五人,有可能被當局認定為是「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組織者」,面臨最高無期徒刑。
保密式審理後宣判:肖建華獲刑13年
曾經轟動一時的金融集團「明天系」掌門人肖建華一案在上海不公開審理後判決。肖建華被控非法吸金超過三千億元人民幣,被判刑13年。
香港最大涉及國安案件審理將不設陪審團
據法新社報導,香港律政司已下令對截至目前香港最大國家安全案作無陪審團審判。涉案數十名民主派人士最高可被判終身監禁。
台海局勢升溫:香港隔岸旁觀有感?
兩岸局勢因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而進一步升溫,在香港也引來廣泛關注,台港之間的政經互動如何被牽動?
MIRROR為何如此受到港人歡迎
MIRROR是香港男子音樂組合,在香港政治最動蕩時成團。這個12名成員的偶像團體以mirror為團隊名稱意指鏡子可以反映成員真實的面貌,也有許多港人將其視為年輕人的寫照,希望她們力爭上游,帶給香港社會更多的希望。
習近平20大連任在即 連訪香港、新疆為哪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連續視察香港與新疆,背後意義受外界關注。部分專家分析,這兩趟出訪與習近平之前視察中國其他地區的行程,都是為了向中國共產黨成員展現他過去幾年施政的成果,也為20大尋求第三任鋪路。
香港如何透過大量監禁活動人士掌控公民社會?
香港法院近期以參與或組織抗議活動為由指控、監禁了至少兩名活動人士。香港新任特首李家超誓言治港要更關注國家安全,專家如何看待港府接連對香港公民社會的壓迫手段釋出的信號?香港會否變得更加極權?
英媒:匯豐銀行設中共黨組織
英國《金融時報》周四(7月21日)報導說,總部位於倫敦的匯豐銀行( HSBC )成了在中國國內下屬公司中設中共黨組織的首家外國金融大亨。
美國會議員促制裁港檢控官 港府:橫蠻霸凌
美國國會兩黨多名議員聯署,要求美國總統拜登制裁主理「政治檢控」的香港檢控官。前年已經歷首波制裁的香港政府港府除了作出駁斥,新任律政司長說會有「適當方法」保障司法人員不受影響。
「羊村繪本案」憲法爭辯:19世紀案例證煽動即叛國?
煽動罪是否符合人權法?兒童故事有否煽動分裂?隨著備受關注的香港「羊村繪本案」審訊進入尾聲,雙方的辯論由故事解讀上升至憲法層面,控方更祭出150多年的案例作為理據。
香港自籌書展難產:會是未來書業新常態嗎?
香港年度書展將於下週舉行,今年有本地出版社遭禁止參與,甚至在就連民間自籌的書展也被迫夭折。但與此同時,也有更多人投身書業,讀者對實體書的渴求漸漸增加,令生態有所改變。在後《國安法》時代,香港書業真的路路不通嗎?如何在狹縫中尋找生存空間?
反修例中槍青年等4人被捕 國安處指「涉嫌暴動」
香港警方周四表示,他們逮捕了4名男子,其中包括2019年10月1日在荃灣區示威衝突中被警員擊中的青年曾志健。國安處表示,4人此前已經在「不人道」的條件下躲藏了近2年。港媒指他們在試圖乘船逃往台灣時被截獲。
香港擬11月入境免隔離 配合「紅黃碼」通關
「動態清零」下的香港面對大量外資和人才流失,外界引頸盼待的通關安排似乎漸露曙光。港府打算趁11月的大型金融峰會有條件容許免隔離入境,但附帶條件可能是要用「健康碼」作為監察。
專訪:在英國走香港工運未竟之路
有31年歷史的香港職工盟去年解散,核心人物之一的前總幹事蒙兆達離港赴英將近一年。作為工會領袖,目睹公民組織和工會解散潮後,蒙兆達經歷低潮,在家鄉遠方成立新工運團體繼續前行。他接受德國之聲專訪,回望近一年來的風浪和剖析工運之路前景。
香港擬仿中國「健康碼」 功效及隱私保護遭質疑
香港將在實施倣傚中國防疫措施,實施「健康碼」,確診者會被標註「紅碼」限制出行。但該防疫措施,在中國遭質疑用來維穩,且有侵犯隱私的疑慮,香港特首李家超12日一一釋疑,但香港民眾埋單嗎?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猛批:《國安法》削弱香港自治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11日在臨別演辭中批評,北京在香港實行的《國安法》削弱了香港自治權,並指該法通過模糊定義「國家安全」營造令人恐懼和脅迫的氛圍,形成寒蟬效應。對此北京如何回應?
為何香港「羊村繪本案」備受矚目?
數本描述灰狼和羊群和兒童繪本,導致五名二十多歲的工會理事遭控煽動刊物罪。這個港英殖民時代的古舊控罪被封塵幾十年後,在現今的香港愈來愈常見,而「羊村繪本案」將會成為重要的案例。
放鬆防疫限制 香港暫停實施航班熔斷
面對疫情形勢變化和經濟、社會生活需求,香港政府決定放寬對外的防疫限制,暫停航班「熔斷機制」。
「明天系」創始人肖建華周一上法庭受審
加拿大駐華使館向路透社表示,2017年在香港一家飯店失蹤的加拿大華人富豪肖建華本周一在中國受審,但大使館沒有說明審判的地點和對肖建華的指控。肖建華被視為中共高層的白手套,其案涉及高層權力鬥爭。
習近平訪港的細節看點有哪些?
習近平7月1日結束了一天半的訪港行程後,圍繞他在港活動的各種細節逐漸浮出水面,比如在高鐵香港西九龍站歡迎儀式上致辭時台下無觀眾,不與任何人握手,甚至在典禮上「打盹」。
港議員何俊賢確診 曾與習近平合照
香港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周日透露自己確診新冠。港府資料顯示,他幾天前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合影。他也是民建聯黨內第二位在習近平訪港期間確診的成員。
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 官方熱民間冷成對比
7月1日是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同時也是香港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國家主席習近平一連兩日訪港,親自參加新任特首李家超宣誓就職儀式。不過官方在官方試圖營造歌舞昇平、普天同慶的景象,民間反應普遍極為冷淡,形成強烈對比。
主權移交25年:習近平稱「香港不能亂也亂不起」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五在香港出席香港政府的宣誓儀式,並發表演說,他再稱「一國兩制」是好制度,沒有理由改變,香港在經歷風風雨雨後,「不能亂、也亂不起」。此外,他還說了什麼?
港警重兵部署 反對派疑遭跟蹤監視
習近平現身香港參加回歸25週年活動,香港警方重兵部署,唯恐任何抗議發生。與此同時有倡議人士懷疑,在「七一」前夕遭當局跟蹤監視,細節為何?
「一國兩制」25年:香港人過得好嗎?
今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50年不變」的承諾已經過了一半,與此同時《香港國安法》實行已屆2年。德國之聲訪問了3位選擇留在香港的人,透過他們的故事,來觀察這些年來經歷了風風雨雨,他們的生活有何改變?
香港移交25年:英美批北京毀諾「一國兩制」
香港主權移交25年之際,英美同聲譴責北京毀壞「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承諾。英國首相約翰遜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聲明支持香港,他們都說了些什麼?
香港《國安法》兩週年:從「法庭」看香港變化
香港《國安法》實施兩週年,對社會各界有不同衝擊。面對不明確的「紅線」,許多民主派、社運人士甚至媒體從業人員都如走鋼索般小心翼翼。德國之聲藉由觀察法庭的改變及法庭線路的記者動向,瞭解香港這些年的變化。
上一頁
第7 頁,共4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