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Reuters/D. Martinez
香港主權移交27年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香港立法會滿目瘡痍 民主派譴責林鄭卸責示威者
經過了示威者衝進立法會並在牆上留下許多訴求後,7月2日白天,香港警方在立法會周圍拉起封鎖線,並在立法會內展開蒐證工作。立法會外部周圍四處可見壞掉的雨傘及其他雜物,而外圍的玻璃也殘破不堪。
太陽花學運領袖:香港行動比「太陽花」更強
香港示威者7月1日晚間衝進立法會,在牆上留下許多訴求,還包括「太陽花HK」的塗鴉。這讓許多媒體將這個行動定調為「港版太陽花」。德國之聲專訪太陽花學運領袖陳為廷和林飛帆,他們認為這兩場運動大有不同。
示威者衝擊立法會 林鄭譴責「極端暴力」
7月1日是香港移交22周年紀念日,也是中共建黨98周年。這天,香港「反送中」示威民眾在一整天的抗議後,傍晚沖進立法會佔領。但他們並不戀戰,大部份人在警察開始清場之前,便旋即離開。
那一夜 示威者衝擊立法會
香港七一反逃犯條例抗議在晚間爆發新一波衝突。部分示威者佔領立法會並破壞和噴漆後,港警使用警棍和催淚彈清場。特首林鄭隨後開記者會譴責示威者「極端暴力」。
香港示威者: 「我們會並肩而立,永不放棄」
過去幾周,上百萬名香港人上街要求政府撤回極具爭議的逃犯條例。 專家認為,在香港奮力抵抗中國入侵的同時,這場沒有領袖的社會運動再度喚醒了港人的公民參與。
回歸日的香港:陰雲密佈
香港今年的七一遊行成為民眾表達不滿、展示抗爭力量的一個平台。而日前台灣音樂人公開支持香港抗議運動,大陸媒體平台緊急終止直播。
香港「七一」的升旗與示威
7月1日,香港回歸22周年的升旗禮暨酒會在金紫荊廣場舉行。然而,升旗禮上雖一片祥和,場外卻罵聲四起,大批民眾集結並試圖衝擊立法會。
中共建黨98年 習近平的台港難題
7月1日是中共黨慶。在中共建黨98年,統治中國70年,香港移交22年這個重要的日子裡,中共內憂外患不斷,中共有了什麼變化?該怎麼做才能贏得台港民心?
聚焦七一遊行 香港氣氛緊繃
「反送中」抗議的延燒將在7月1日香港主權回歸紀念日的示威遊行中再度爆發。此前的周日,則有民眾集會「撐警」,表達對香港警方的支持。
香港抗議運動讓政治代溝變大還是縮小?
香港發生大規模抗議活動的時候,政治觀點上的代際差異導致不少家庭成員之間關係緊張。不過,事情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反送中」浪潮下 中環海濱向解放軍「解禁」
香港「反送中」運動新一輪抗議活動在醞釀之中,與此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將按照當年香港回歸前的協議,將正式獲得香港核心地段港口的軍事使用權。
林鄭支持度暴跌 「反送中」示威者寄望G20
周三,繼上午的遞送請願書活動之後,香港人又以集會方式,期望引起國際社會關注。與此同時,香港大學公佈的民調顯示,特首林鄭月娥的支持度跌破歷史低點,打破所有前任特首的記錄。
「反送中」仍在繼續 新策略持續施壓
香港「反送中」的示威者仍然以隨機的方式在香港各處展開示威抗議活動,包括包圍政府公共機關,要求警方釋放仍在押的示威人士。同時也有香港市民組織起來,向「反送中」示威說「不」。
德國版「新聞聯播」在中國遭禁
據德廣聯最新消息,德國境內最重要的新聞節目「每日新聞」(Tagesschau)最近在中國當局被全面封鎖,原因可能與報導香港」反送中「運動有關。
日設計師挺「反送中」 被耐吉緊急下架
近日,又有一款商品在中國大陸因觸碰政治紅線而被下架。這次是在中國家喻戶曉的體育運動品牌耐吉,主角是日本人,大背景是香港「反送中」示威運動。
曾蔭權翻案:香港終審法院撤銷其定罪及判刑
香港終審法院周三裁決,撤銷對前特首曾蔭權的定罪及判刑。曾蔭權此前因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名入獄服刑一年。
為在國際報章登廣告 港活動人士眾籌500萬港幣
香港活動人士通過眾籌募集到500餘萬港幣,計劃在G20峰會之際,在國際報章上刊登有關香港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爭議的廣告,喚起關注。
政治與生活雙重高壓 香港移居台灣人數上升
隨著反逃犯條例修訂的氛圍持續發酵,香港人移民海外的相關討論又再度成為焦點。 台灣在近年來逐漸成為不少香港人移居海外的選擇之一。
中國「不會允許G20討論香港問題」
G20峰會即將在日本大阪舉行之際,中國外交部表示,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G20不會討論香港問題。此前美國國務卿曾表示,香港將是美中首腦峰會的議題之一。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香港回歸後最大遊行;金正恩平壤招待習近平;川普连任選戰正式開打……剛過去的一周,哪些新聞最受您關注?
德國之聲座談節目 對話黃台仰
獲得德國政治庇護的香港人黃台仰,受邀參與德國之聲座談節目Quadriga。 德國之聲中文網特別摘錄節目部分內容,瞭解黃台仰對香港現狀的看法。
抗議者散去 港警方稱將嚴究「違法行為」
經歷了15個小時的包圍之後,香港警察總部外聚集的抗議者周六早晨大多數已經散去。警方聲明稱,已經對集結的示威者給予「最大容忍」,但是將對「示威者的違法行為進行嚴肅跟進」。
香港6.21包圍警總 上街學生有何訴求?
雖然林鄭月娥已經出面公開道歉,香港民眾仍然對她沒有正面回應訴求感到不滿。周五,仍然有大批民眾集結,德國之聲記者從現場回傳民眾聲音。
菲律賓前外長在香港入境被拒 曾懟過中國
菲律賓前外長阿爾伯特‧羅薩裡奧的律師稱,本周五,羅薩裡奧在香港被拒入境並被驅逐出境。他曾向國際法庭控告中國「南中國海霸權」以及習近平「反人類罪」。
不滿港府未回應訴求 示威者包圍警署抗議
雖然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周二已公開向香港民眾道歉,但不少示威者仍因她沒有具體回應訴求,而要求她在6月20日下午五點前回應。眼看她依舊保持沉默,21日早上,示威者開始集結於政府總部外。
抗議潮退去 香港社會何去何從?
除了一小部分人仍在堅守,香港的大多數示威者已經散去。但這場讓數十萬人走上街頭抗議修訂《逃犯條例》的危機還遠沒有過去。
德國經濟部長跟中國談公平競爭
德國經濟與能源部長阿爾特邁爾兩個月內兩度訪華。4月底他是去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這一次則是要跟中國談公平競爭問題。
不滿林鄭回應 網民籲周五行動升級
雖然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昨日透過記者會親自向市民致歉,但此舉卻未能平息民間團體與民主派議員的怒火。 周日遊行的主辦單位民陣除了會與民主派商討下一步對策之外,民主派議員也預計將在今天重新展開的立法會議程中,要求香港政府交代上周三警方違例的情況。
香港各界評價林鄭月娥的道歉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周二(6月18日)召開的新聞會上表示自己對修例風波負有很大責任,她真誠地向香港每一名市民表達歉意。但很多泛民代表表示,林鄭月娥沒有回應抗議者的5大訴求,他們會繼續參加新的抗議活動。
百萬港人怒吼 林鄭月娥向民眾"真誠道歉"
在歷經大批群眾連日在政府總部附近抗議後,林鄭月娥周二與媒體見面,正式向民眾道歉,並承認自己對修例工作處理不足。
「反送中」事件中發聲的香港藝人
連續多日來,香港民眾為了表達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的反對意見而不斷走上街頭進行抗議。一些香港藝人也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遊行活動的支持。
四任特首和香港20多年的風風雨雨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回歸至今,香港已經經歷了4任特首。前三位已卸任的前特首中,一人提前下台,一人鋃鐺入獄,命運各有不同。
香港6.16大遊行: 兩百萬黑衣人上街發聲
反修例抗議在一名抗議男子犧牲後達到頂峰,讓更多人攜家帶眷走上街頭,提出撤回逃犯條例、特首道歉、檢討警察暴力等訴求。
香港抗爭者: 我們在對抗的是極權主義
周日參與香港反逃犯條例遊行的人數再創歷史新高,而其中不乏長期參與香港社會運動的知名人士。 今年四月在「佔中九子」審判中被判兩年緩刑的朱耀明牧師告訴德國之聲,他希望這次的運動能鼓勵更多香港人投入反抗極權主義的行列。
香港回歸後最大遊行 兩百萬人上街喊「撤回」
雖然在遊行的前一天,香港特首已經宣佈暫緩修例,但大批民眾依舊按照原計劃走上街頭抗議。 晚間,林鄭月娥發出致歉聲明,卻仍然難以姑息港民的訴求。
處理不當陷被動 林鄭月娥或失北京信任?
有觀察家認為,由於在貿易戰緊要關頭給北京製造了麻煩,這位女特首或許將會「烏紗不保」。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英國保守黨新黨首角逐正式開始;蔡英文民調勝出,確定競選連任;瑞銀全球首席經濟學家使用"中國豬"一詞引眾怒;香港特首宣佈暫緩修訂《逃犯條例》 ……看七張圖,速覽一周大事。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向市民致歉
雖然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宣佈暫緩修訂《逃犯條例》,但民陣方面表示,如果政府「只緩不撤」,仍會呼籲市民繼續上街抗議。周日(16日),香港如期舉行了第4次反修例遊行。稍晚些時間,特首林鄭月娥向香港市民致歉。
反送中「雨衣男」墜樓身亡 民眾獻花哀悼致敬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宣佈暫緩修訂送中條例後,抗議仍然繼續。周六晚間在金鐘太古廣場發生一起悲劇,一名抗議者爬上平台,與消防人員和談判專家僵持5小時後不慎墜樓身亡。
港府暫緩修例 中央表支持 民陣不買單
港府在休會兩天後召開新聞會,特首林鄭月娥公佈其暫緩修例的決定。不過對於這一結果,民主派並不滿意,呼籲市民周日如期上街抗議,並要求問責林鄭。
港警在清場時過度使用武力了嗎?
周三金鐘的清場造成81人受傷,香港警方因向示威者發射橡皮子彈、催淚彈而被多方指責過度執法。香港警方則回應,是在自身安全受威脅的情況被迫使用武力;更有親北京派表示,「若換了是外國軍警,早就開槍了」。
11名學生遭拘捕 議員憂港警闖宿舍
在香港警民爆發大規模衝突的隔天,香港警方開始追捕於周三參與立法會外集會的學生,目前已知至少有11人遭拘捕。
美國會隔海「反送中」 中國批干涉內政
美國跨黨派議員用法案要求總統和行政單位採取措施,警告香港政府若犧牲民主人權與中國靠攏,將會付出代價。中國為此召見美駐華使館臨時代辦,抗議干涉內政。
風暴過後,她和他依然來到街頭
他們希望,靜靜的見證歷史。他們認為,因為比起個人的一時得失,香港的前途更加重要。
"香港社會現在不是只向錢看的"
經過幾日的延遲後,大陸民眾也開始對香港近日的"反修例"展開討論。對於港人為何走上街頭,官媒稱是"受到西方蠱惑",還有中國網友將其解讀為"本質是經濟問題"。港人則攻擊了"有錢就不鬧事的牆內思維",強調抗議是自由意志的體現。
專訪:北京不容香港挑戰權威
香港大規模抗議修法運動是否是一場無望的抗爭?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中國問題專家貝恩哈特‧巴爾馳(Bernhard Bartsch)就此接受了德國之聲亞洲新聞的採訪。
香港群眾包圍立法會 警方出動催淚煙清場
香港立法會排定6月12日針對《逃犯條例》的修訂進行二讀審議,港民因擔憂該法對人權與程序正義的保障不足,一大清早便大舉包圍立法會表達反對立場。雖然立法會因此延後二讀,卻也沒有放任民眾聚集,動用武力清場。
風暴後的寧靜: 香港示威民眾72人受傷
經過一夜動蕩,大部份民眾都已散去,香港街頭暫時回歸平靜。清早,數百位防暴警察在晚間重新整隊,示威者則整理食糧、飲用水、護目鏡與頭盔。街上到處是散落的紙屑。
香港歷年來的公民抗爭運動
自主權回歸中國以來,由於擔心「一國兩制」得不到保障,香港市民、公民社會一直在為維護司法獨立、言論自由而抗爭。
上萬港民反修例的禱聲
上萬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香港民眾徹夜聚集,佔領主要干道,癱瘓交通。超過700家商店休息一天,70多所學校罷課,規模堪比雨傘運動。
上一頁
第36 頁,共4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