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Reuters/D. Martinez
香港主權移交27年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路透: 北京提防民主派 擬修改立法會選舉制度
路透社引述親北京人士說,北京不願意讓香港回復到過去反送中運動情況,希望能確保民主派無法在立法會選舉中勝出,甚至有意修改政治制度。
香港終審法院新任首席法官強調司法獨立
香港新任終審法院法官張舉能周一(1月11日)強調了香港獨立司法和法治的重要性,稱它們對保持商界信心和作為全球商務大埠的香港的國際聲譽均十分重要。
四國關切民主派被捕 港警稱有權封「香港編年史」
近日香港政府頻繁援引《香港國安法》,不僅對民主派人士展開大抓捕,還援引該法限制香港民眾訪問記錄反送中事件的網站。
香港大抓捕:中國的震懾策略奏效?
活動人士表示,本周香港民主派人士被大規模抓捕,顯示出在國安法之下香港的公民自由正迅速消逝。
港初選被捕者暫未起訴 戴耀廷:信港人逆風而行
港府高調搜捕五十多名參與初選的民主派人士,指他們涉嫌顛覆國家政權,不過經過首輪搜查後暫未提出檢控。將卸任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會考慮對此次拘捕行動施加制裁。
美常駐聯合國代表下周訪台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美國將派遣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訪問台灣。最新消息指出克拉夫特訪台將在下周成行。
香港53泛民傳獲保釋 黃之鋒獄中被捕
香港警方6日大規模拘捕的53名民主派人士,傳陸續被保釋。但黃之鋒卻在獄中被捕,這也是他第一次涉及國安法罪名。
初選觸犯香港國安法? 前參選者:目的鏟除民主派
53名民主派立法會初選相關人士遭港警拘捕。曾參與初選的流亡者張崑陽認為這是港府要鏟除民主派,「鍵盤戰線」前發言人也認為港府想「讓香港社會噤聲」。
53民主派人士被捕 港府控意圖以初選癱瘓政府
6日,港警國安處在清晨6時登門逮捕至少53名民主派人士。港警在當日下午記者會表示,民主派人士意圖透過初選癱瘓特區政府運作是一個「歹毒的計劃」,若得逞會讓香港經歷「萬劫不復的深淵」。歐盟呼籲中方立刻放人。
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懇請保持司法獨立
即將退休的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對司法改革呼聲作出回應, 稱"我們最需要的是香港的司法獨立"。
民調:多數港人不快樂 林鄭民望低迷
香港民意研究所12月進行的年終調查顯示,特首林鄭月娥的民望持續低迷,四成受訪者給零分。與此同時,2020年香港人的快樂程度創下28年以來的新低。
12港人案美國促放人 被遣返者神情呆滯
12港人家屬痛批「整個司法過程完全是一場鬧劇」,被遣返的兩名未成年者則神情呆滯,疑曾遭受酷刑和精神折磨。
黎智英保釋令被撤 還押候審
一個多星期前剛剛獲得保釋的《蘋果日報》創始人黎智英,在2020年最後一天再次被收押:香港終審法院撤銷了此前由香港高等法院下達的保釋令。2月1日,終審法院將正式開庭審理有關黎智英的上訴案。
從新冠疫情到英國脫歐:2020全球大事記
在新冠病毒的陰影籠罩下,全球度過了不一樣的2020年。從台灣總統大選、中美貿易糾紛、香港國安法、美國BLM運動、川普败選到英國脫歐,一起回顧2020年全球大事。
12港人案判決出爐 10人判囚7個月至3年
各界矚目的12港人案判決出爐,這些「反送中」青年遭「送中」後的命運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鍾翰林辱國旗判囚4個月 歐盟要求迅速釋放12港人
香港國安法通過後,各項司法相關判決受到外界高度矚目。許多年輕人因為參與2019年「反送中」運動遭到陸續起訴判刑。
12港人案被告當庭認罪 英籲中確保司法公正
深圳法院28日首次審理「12港人案」,中新社稱審判中10人都當庭認罪,希望借此請求法庭從輕量刑。英國外相拉布也發聲明呼籲北京確保司法系統公正透明。
12港人案深圳開審 多國代表旁聽被拒
羈押逾4個月後,12港人案在深圳開審。法院沒有直播審訊,也拒絕家屬和多國領事館代表入內旁聽,理由是旁聽席「名額已滿」。
被拘押近三周 黎智英獲保釋
周三(12月23日),香港《蘋果日報》創辦人、73歲的黎智英在交納1000萬元港幣保釋金、不得請求外國制裁等條件下,獲保釋。他於本月3日被捕,受到欺詐罪指控,後被加控違反國安法。
部署香港特首選舉 傳北京將DQ民主派區議員
香港將在2022年選出新一屆特首,北京已開始部署,擬整頓由民主派主導的區議會,阻止他們左右特首選舉。
12港人開庭細節未明 家屬盼赴深圳聽審
12港人的家屬擔心內地當局會以疫情為由,阻撓家屬到深圳旁聽。也有家屬稱官派律師的電話號碼近日停用,無法聯絡。
羅冠聰在英申請政治庇護
今年6月底,香港民主人士羅冠聰在國安法實施前離開香港。在英國停留近6個月後,他在臉書及英國《衛報》發文,宣佈自己已申請政治庇護。
香港法院裁定《禁蒙面法》合憲 民主派質疑北京施壓
根據香港終審法院裁定,日後當地不論是非法或合法集會,都受《禁蒙面法》限制,民主派形容此舉「非常苛刻」,違反公民權利。同一天,法庭也駁回了記協針對警方濫用武力的司法覆核。
推新外資審查機制 中國:不是搞保護主義
中國發布《外商投資安全審查辦法》,其中規定,香港、澳門和台灣投資者進行投資,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也參照本辦法的規定執行。
香港最年輕流亡者專訪——離散的一輩人
15歲的Aurora隻身由香港飛往英國尋求政治庇護,成為最年輕的流亡者。背後的故事,與一次失敗的尋求庇護事件有關。她在離開香港前接受了德國之聲訪問。
共和黨議員阻攔 美參院未通過庇護港人法案
美國參議院周五對《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案》進行表決。共和黨議員克魯茲質疑該法案可能導致美國難民門檻降低,中國借此派遣更多間諜赴美。在克魯茲的阻攔下,法案未能在參議院闖關成功。
流亡港人鄭文傑組「影子議會」
越來越多港人流亡和移民,「影子議會」是否等同「流亡議會」?這個平台可以重現香港的民主聲音嗎?
香港人的漫漫流亡路
據《南華早報》統計,2020年首10個月,有181名香港人在澳洲、加拿大、英國、德國與紐西蘭等五國尋求庇護,為2018年62人的近三倍,也比2019全年的141個更多。在這些數據外,公眾人物也陸續離港。
許穎婷證實離港 朱凱迪護照遭沒收
曾呼籲在美港人借用人口普查機會表明香港人與中國人分別的組織者許穎婷,於17日證實離港。同日,前立法會議員稱自己護照被收,無法離開香港了。
赴英逃亡潮 BNO港人:寧做有自由的二等公民
300萬港人合資格申請BNO簽證移居英國,有多少人會去?德國之聲訪問三位已經或即將赴英的香港人,他們有什麼心聲?
12港人案深圳檢方提訴 家屬不信任官派律師
何時審訊丶家屬能否到庭旁聽仍是未知之數,當局安排「官派律師」也恐令當事人無法獲得公平審訊。
港府高官宣誓擁護基本法
26名香港官員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見證下,集體宣誓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所有現職公務員也被要求籤署相關聲明。主管部門官員稱,若不簽署,將要求該人士離開公務員隊伍。
台灣擬修《港澳條例》防「假港資丶真中資」
台灣陸委會指近年「具有涉陸因素」的港丶澳投資案日益增多,有政黨人士也認為「一國兩制」式微,香港極可能成為中共對台滲透基地。
香港中共黨員「地上化」?「紫荊黨」的七個政治啟示
由「新香港人」成立的新政黨「紫荊黨」,雄心勃勃號稱要招收25萬黨員,引起各方臆測。有意見認為是中共「地下黨員」浮出水面,也有論者指這代表北京加速對香港的換血,連傳統建制派的地位也受到威脅。
香港回歸後首次破例 北京押後林鄭述職
香港特首每年赴北京述職是回歸後不成文慣例,今年林鄭也排開行程準備上京,卻臨時被北京通知押後行程,打破香港回歸後慣例。
梁頌恆呼籲美國加強制裁 港府發回應
香港前立法會議員梁頌恆表示,不打算處理拖欠約500多萬港元的立法會薪津及訟費。他呼籲美國對華進一步施加制裁,包括對香港金融系統制裁後,港府發出回應。
黎智英子女探監稱引渡內地受審「不敢想像」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的子女周日前往收押所探監。有記者問二人其父是否可能因被控觸犯《國安法》而被引渡到中國內地受審,黎的長子回應稱「不敢想像」。
黎智英涉港國安法案開庭 梁頌恆確認抵美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被加控國安罪行一案出現新的進展。同時,法官對香港民族黨前召集人陳浩天的涉襲警案作出裁決。另外,前立法會議員梁頌恆表示將在美國尋求庇護。
調查:九成港人憂國安法 欲申請英國BNO簽證
居英港人團體調查發現,受訪315名市民中,近九成人計劃申請英國海外護照(BNO)簽證,當中近半數人有意盡快移居英國。人們擔心港區國安法危害人身安全,又認為香港社會不復從前。
被制裁中國高官在駐華美國商會演講
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的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受邀在中國美國商會晚宴上發言。他沒有提及制裁,表示希望兩國能夠恢復對話。
黎智英遭加控國安罪行 鐘翰林侮辱國旗罪成
外界高度關注的幾個香港案件有了新進度,黎智英成為第4位因違反國安法遭起訴的港人。同時,香港19歲青年鐘翰林也被判侮辱國旗罪。相關案件恐再掀起爭議。
港府要求公務員證明愛港 違者將遭解僱
根據多家港媒報導,香港18萬名公務員最早要在明年1月起宣誓效忠港府與擁護基本法,整個過程預計在一個月內完成,拒絕宣誓者將面臨解聘。
涉港問題:中方宣佈又一輪對美反制
美國因涉港問題宣佈對14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本周四表示將對相關美國行政部門官員實行對等制裁措施。在大洋彼岸,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稱中美兩國「鬥則俱傷」。
聯合國人權事務專員談香港與新疆
聯合國人權事務專員巴切萊特周三(12月9日)對香港 "迅速縮小 "的公民和民主空間表示擔憂,並敦促司法當局維護正當程序和公平審判的權利。巴切萊特還對中國新疆地區 "一系列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 "表示關切,並表示她希望能在2021年上半年派出一個小組前往新疆訪問。
英國政府見羅冠聰 日本銀行擋林鄭月娥
香港國安法受到許多國家的嚴厲批評,除了多國取消與中國引渡協議,英國持續規劃開放港人居留,現在日本銀行也因美國制裁無法與中國有關官員做生意。
美制裁中國高官成熱議話題
通常,涉及香港政治、美國制裁中國官員的話題都會在中國社交網路上成為「敏感詞」。不過,本周美國宣佈對全國人大常委會所有14名副委員長的制裁令,成為了「知乎」網站上排名前三的火爆議題。
拜登國安顧問聲援香港 承諾提供避風港
拜登的候任國安顧問蘇利文8日在推特上發文表示對港警持續逮捕民主派人士感到擔憂,並承諾美國會為受到迫害的人提供一個避風港。
香港親民主教會被匯豐銀行凍結賬戶
香港好鄰舍北區教會在匯豐銀行的賬戶被凍結。該教會曾於去年反修例運動發起「守護孩子行動」。教會會堂主任陳凱興認為,教會因該行動被警方視為眼中釘。
美國制裁14名中國高官 皆屬人大副國級
美國宣佈對打壓香港的中國官員實施制裁,但傳聞中也會被制裁的栗戰書並沒有在名單上。專家認為,這代表美國不願意把緊張局勢過度升級。不過對於美方的新制裁,中方強烈表示不滿,並召見了美國駐華使館臨時代辦。
再傳清晨抓捕 香港民主派稱「大清算」
12月7日香港警方才因中大事件逮捕8人,今晨又傳出新行動。港警近來的「清晨抓捕」被民主派視為是持續打壓政治異議人士的手段。
上一頁
第17 頁,共4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