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游戲」將如何改變市場生態?
2019年12月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谷歌的Stadia,微軟的Xcloud,EA的Atlas,英偉達的GeForce Now,索尼的Playstation Now……市面上已經有不少大型廠商所提供的雲游戲服務平台。"雲游戲"將游戲運行所需的文件都存在伺服器端,運算也在伺服器端進行,玩家只需要相對簡單的終端設備就能通過網路進行遊戲。這有點像游戲界的Netflix:玩家就像網路點播電影一樣,直接在雲游戲服務平台上點播游戲。
對於這種全新的游戲方式,支持者認為,這將促進游戲的"民主化",反對者則擔心,網速引發的延遲將會顯著降低玩家的游戲體驗。
那些願意花錢購買Playstation、Xbox或者高配置電腦等最新一代游戲硬體的玩家,通常只是少數所謂"硬核玩家"。西班牙雲游戲平台Play Giga的卡裡洛(Juancho Carrillo)指出,雲游戲則能讓普通大眾玩家也能及時體驗到最頂尖的圖形特效。普通玩家並不樂意花大價錢買最新的硬體,他們通常只是每天花幾分鐘用手機游戲稍微放鬆一會。
"硬核玩家"經常嘲笑這些普通玩家總是玩一些"過於簡單"的游戲,但是偏偏就是這類"簡單游戲",憑借著巨大的用戶數量,在經濟上更為成功。雖然這些游戲都可以免費使用,但是通常會有許多增強玩家游戲體驗的付費功能,成為了游戲商的搖錢樹。
與《古墓麗影》之類的大型游戲相比,"簡單游戲"不需要玩家投入大量時間,而是充分佔據所謂的"碎片時間"。玩家也不需要進行一些經長期訓練才能完成的複雜操作。德國拜羅伊特大學的傳媒學教授庫貝克(Jochen Koubek)說:"和當初網路點播音樂、電影的服務一樣,雲游戲也讓一些人擔心,電子游戲將會'垃圾化'。"
庫貝克進一步指出,雲游戲平台收納了幾百款游戲之後,這些游戲之間會構成強烈的競爭;玩家一旦對某一款游戲不滿意,就會立刻打開下一個游戲,因為他並沒有為前一款游戲花費太多錢:"這導致了游戲開發方式的明顯變化。這一趨勢在手機游戲上體現得十分明顯:面向大眾市場,精準切合大多數用戶的偏好。"
雲游戲平台在這一方面能夠給游戲開發商回饋給不小的好處:收集玩家數據變得更加方便,開發者因此能夠打造更迎合用戶的產品,拉長他們的游戲時間,提高他們購買付費功能的意願。
在電子游戲的歷史上,新技術總是能夠催生全新的游戲類型。雲游戲又能帶來哪些變化,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見分曉。目前已經顯露的趨勢是:適合於普通大眾的休閒游戲、適合全家人一起玩的簡單游戲、對網路延遲不那麼敏感的游戲有可能越來越受歡迎。這一趨勢甚至於還有可能導致不那麼激烈的、需要一定耐心的角色扮演類游戲復興。而從前那些需要幾個人圍坐在屏幕前一起玩的游戲,也可以通過雲游戲平台來實現。
目前,全球總共有大約25億電子游戲玩家。要是雲游戲概念繼續普及,勢必將繼續推高這一數字。電子游戲、游戲玩家的形象也有可能隨之改觀:玩家將不再是滿臉青春痘、宅在家裡邊吃垃圾食品邊"射殺"恐怖分子的中學生。庫貝克教授指出,只要電子游戲大面積普及,"人們便會意識到,游戲不過是一種娛樂產品而已,不再是少數人的癖好。也就是說,'別人'突然也變成了'我自己'。"
科隆理工學院的傳媒學者博雅爾(Philipp Bojahr)則強調,這種現象在傳媒歷史上發生過多次,可以說每一種媒介都經歷過這一階段:"公眾總是在一開始質疑,然後小眾群體慢慢接受,最後得到普遍的接受。"書刊曾經被妖魔化,電影曾經遭到抵制。也許再過一段時間,通宵打游戲將不再被視作出格行為--就像通宵看電視劇之行為如今已經被社會各階層所接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