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Jahre Handy
2008年6月13日轉眼間手機已經走入我們的生活25年,這個行業發展如此之迅速,讓人總有一種錯覺,彷彿手機許久前就已經存在,而且還將無限期的存在下去。現在世界範圍內手機用戶已達33億。很多商務人士甚至有多部手機,私人的和公務的,為滿足這種需求,市場馬上推出了有一機多卡功能的手機。市井上偶爾會看見買菜的大嬸自如地從衣兜裡掏出手機,詢問家裡那口子晚上想吃點啥。手機,對很多人說是夢想的實現-任何時間聽到"他"或"她",對有些人說是噩夢的開始-鈴聲響不停,恨不得轉手把手機扔到海裡。儘管悲喜交加,但是人們還是欣然地接受了手機給生活帶來的轉變。
始作俑者
世界第一款手機DynaTAC 8000X的開發周期超過了10年。當時,負責摩托羅拉無線領域研發,後來被尊稱為手機之父的馬丁‧庫伯認命為項目組長,負責世界上第一台手機的開發工作。克羅洛普和他的團隊需要用6個星期的時間內做出行動電話的模型,當時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正在考慮是否允許AT&T在美國市場建立移動網路,並提供無線服務。考慮到AT&T也有自己的行動電話開發計劃。摩托羅拉公司要想拔得頭籌就要早AT&T做出模型。六周後,克羅洛普和他的團隊提交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機的概念模型。克羅洛普回憶到:"我們將模型交到了工程師的手中。房間裡的8個人都感覺模型太小了。所以我們規定,任何人再質疑產品的大小,請立刻出去。"沒有人離開房間。在耗時10年,耗資1億美元的開發工作後,1985年,世界上第一台行動電話終於問世。庫伯回憶說:"就因為我想發明可以放在兜裡的電話,當時被人認為是個瘋子。"庫伯的成功印證了,夢想成就未來。
世界最昂貴的"磚頭"
1983年6月13日摩托羅拉的第一款"磚頭"手機上市,售價3500美元,看起來和電話聽筒沒有多大差異,就是在頭上多出了個"獨角"天線。在中國最初見到"磚頭"手機也是在港台的警匪片中,片中黑幫大哥的必備行頭之一就是骨頭棒大小的"磚頭"手機。因此,第一款摩托羅拉3200在那個年代贏得了"大哥大"的美稱。重達一斤八兩的大塊頭拿在手中比披金戴銀還要光鮮。中國於1987年在廣東開通900MHz模擬行動電話網,首批移動客戶只有700個,當時誰都沒有想到,僅僅過了21年,全國行動電話客戶就已經超過5億,成為全球行動電話客戶最多的國家。當時大哥大手機售價2萬多元,6000元的入網費,每分鐘話費0.5元,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固定電話還沒有普及的中國,對於月收入只有數百元的普通老百姓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
"72變"
從最初的"大哥大",到翻蓋,滑蓋。從電話,到多位一體,手機已經不再是原始意義上的行動電話,成為了移動多媒體。地鐵上看見有人狂盯手機屏幕,那不一定是在發呆,也許是在讀掌上新聞,掌上圖書,也可能是在查詢股票行情,如果此人臉上偶爾還泛出紅光,藍光的,那可能是在用手機聽郭德剛相聲,或者在看令人噴飯的《功夫熊貓》。如果此人手指狂動,那麼就不是在發簡訊就是在打游戲。
改變生活
美國米歇根大學的交流學研究員肖特‧坎貝爾認為,手機除了在技術層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之外,還有另外一層意義。他說:"通過手機我們聯繫的不再是一個辦公室,一個家庭,而是一個確定的個人。手機在這個層面上是具有革命性的,改變了我們的社會生活和工作市場。手機也創造了新的藝術形式。"美國印第安納州聖母大學的社會學家大衛‧哈肯說:"手機現在就代表了你。手機通話帶動社會聯繫。因為手機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現在人們說話的時間因此變長了。"
但是說到手機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也許只有當您徹底和手機分開一段日子之後,您才會發覺手機對您有怎樣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