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融入世界大家庭是中國之幸
2010年6月1日世界做客中國,中國走向世界,應該說是一個事物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這次在上海舉辦的2010世界博覽會,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不管是願意還是不願意,世界做客中國,最有據可考的應該是大唐盛世時,與各國的文化交流和往來貿易,促進了各國的瞭解也成就了東方的絲綢之路,各國客商做客中國絡繹不絕,流連忘返,書寫下了很多歷史的佳話。當然和1900年八國聯軍,闖進中國紫禁城"做客"相比,簡直不能同日而語,儘管主人百般無奈,八國聯軍的數萬官兵還是在中國的皇家御花園"做客",甚至搶擄一空後,再放火燒個乾乾淨淨。這段傷心的歷史,讓中國人民至今仍然刻骨銘心。
中國走向世界,較大規模的應該是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橫掃了亞歐大陸,對世界造成的破壞和傷害,也是無法估算和萬分沉痛的。被西方學者稱為"黃禍",的確名副其實。和始於1405年的鄭和七次下西洋,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遠航亞非各國揚威四海,進行友好訪問和公平交易,雖然沒有像以後的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等海上強國帶來巨大的經濟和殖民利益,但也曾經的的確確震驚了世界。以後的五六百年間,這樣的壯舉就幾乎成為絕響,留在了歷史的長河中。以後歷代的中國統治者,採取閉關鎖國的自我封閉政策,把泱泱大國隔絕於世界之外,盲目的妄自尊大,使中國最後幾乎淪為列強瓜分的殖民地。
時移勢變,經歷了苦難和輝煌的中國,在改革開放的大蠧下,自鄧小平胡耀邦開始,走出了毛澤東為中國圈定的一邊倒的意識形態怪圈,看到了中國被遠遠拋出世界先進行列的事實,急起直追派出了公費留學生,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知識,重新開始走向世界。經過這二三十年的努力,逐漸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向世界敞開了胸懷,舉辦了奧運和現在的世博會。重新融入了世界大家庭,人民幸甚!中國幸甚!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但並不是一個只繼承了成吉思汗對外擴張的民族,也是鄭和揚威四海而毫無領土要求的和平使者的民族。當今的世界,已經完全沒有新老殖民主義的市場,人類的發展已經脫離了野蠻的弱肉強食的初級階段,已經到了文明的共同發展的高級層面,這是每一個世界公民都已經明白的道理,不融入世界大家庭,不走向世界,當今的中國能取得如此舉世矚目的成就嗎?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國要富強要發展,只有走向世界,除此而外,別無其他任何路徑可行。祝福中國永遠走向世界,敞開胸懷歡迎全世界!
作者:naing chen
責編: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