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通貨膨脹
因貨幣流通數量增加而使得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內,連續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之現象。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Einbruch an Chinas Börsen
「今天中國許多加油站前的景象使人想起了社會主義經濟匱乏的時代:汽車排著長龍等待加油,好不容易輪上,卻往往不許加滿油箱。」柏林日報以這段話談到了中國燃油不足、不得不定量供應的現象:
陶伯談震後通貨膨脹局勢
中國發生8級地震後,儘管中國社會科學院不斷發布報告稱,災難不會對中國國民經濟構成太大影響,但業內人士還是十分擔心中國本已十分嚴重的通貨膨脹局勢是否會因此失控。本台記者一通就此採訪了德國杜伊斯堡大學東亞經濟專家陶伯教授。
德國之聲歐洲短訊(2008年4月4日)
內容提要:歐元區持續通貨膨脹;尼古丁上癮部分是由於基因遺傳;土耳其對加入歐盟「有無限的耐心」
Europa Nachrichten
內容提要:通貨膨脹致使德國稅收大幅增加;法國航空公司在歐洲試行飛機上使用手機;和歐洲國家相比德國大學畢業生太少
Chinas Inflation bedroht polistische Stabililät des Landes
全球食品供應形勢告急,食品價格不斷攀升。聯合國世界糧食組織預計,今後十年內,這一發展趨勢將持續下去。柏林日報指出了其中的一些原因:
通貨膨脹是主要問題
德語媒體普遍關注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到的中國通貨膨脹問題。南德意志報寫道:
中國堅持貨幣從緊政策抗通膨
中國是要繼續高速發展經濟,還是要抑制通貨膨脹?中國央行一直以宏觀調控手段減緩經濟的過熱發展。然而,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國下調指導利率以刺激經濟免於衰退,加上不久前暴雪重創中國經濟,人們猜測,中國決策人當將做出政策調整。不過,中國央行仍然認為通貨膨脹是目前經濟的最主要危險。
中美太空競爭與中國通貨膨脹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人楊保華宣佈,中國將在今年實施十項太空使命。南德意志報認為,中國選擇此時宣佈這一決定絕非偶然,因為美國政府用導彈摧毀一枚報廢的間諜衛星,引起了中國的高度關注:
計劃經濟手段無法控制物價
去年八月份以來,中國消費品價格平均上漲6%,上漲幅度創下十一年來最高記錄。其中糧食、蔬菜、肉禽蛋奶等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上漲幅度更大。世界報報導了北京市中心隆福寺農貿市場的物價現狀和消費者的不滿情緒,同時也注意到中國政府試圖採用計劃經濟手段控制物價:
能源與食品都漲價,通膨幅度13年未見
德國聯邦統局公佈的2007年德國消費者物價上漲指數顯示,去年德國人維持基本生計的費用上漲,漲幅之高創1994年以來的紀錄。
讀者來函:2008年1月3集(上)
國際特赦組織籲中國廢除死刑、就中國人最擔憂醫療問題採訪黑伯勒、中國通貨膨脹後果很嚴重、年末兩名中國人在德國遇害等題目受到讀者關注。
通貨膨脹讓勞資談判更艱難
歐洲面臨著通貨膨脹問題。去年12月,由於石油和食品價格上漲,通貨膨脹率高達3.1%。歐洲央行估計今後數月通貨膨脹率雖然有所下降,但仍將停留在2%以上。德國的勞資談判結果有可能導致物價繼續上漲。德國各行業工會要求大幅度提高工人薪水,經濟界擔心將面臨更艱苦的勞資談判。
北京奧運的降雨和通貨膨脹
2008北京奧運開幕時的天氣如何,是奧運組織者擔心的問題之一。北京奧運天氣精細預報負責人王玉彬不僅要準確預報奧運期間的北京天氣,而且要保證比賽能在燦爛的陽光下舉行。經濟周刊說,這是一項並非輕鬆的任務,因為北京年降雨量的一半集中在夏季的幾個月:
明年歐洲通貨膨脹看漲經濟增長看降?
歐洲中央銀行預計,明年歐元區國家可能出現通貨膨脹明顯上漲和經濟增長率下降的情況,原因便是目前的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作用。這是歐洲央行行長特裡歇周四(12月7日)在總部法蘭克福介紹歐洲經濟增長預測修正報告時提出的說法。
就中國政府決心全力控制通膨專訪德國東亞經濟專家陶伯教授
近年來,許多中國老百姓抱怨物價上漲,尤其是食品價格。目前中國的通貨膨脹率為4.5%,超過了預期3%的水準。在今天開始召開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如何降低通貨膨脹、冷卻投資過熱成為重點討論的問題。但中國高速的經濟增長不能受到影響。中國政府預計,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11.5%。在控制通膨的問題上,中國最高決策層受到了來自哪些方面的壓力呢?本台記者一通採訪了德國杜伊斯堡大學東亞經濟學院陶伯教授。請聽採訪錄音。
Presseschau
十月份,中國的通貨膨脹率達到十二年來最高水準,預計中國政府年底前將提高基準利率。法蘭克福匯報注意到,高通漲率和提息的可能性使本周香港和上海股市大幅下跌:
中國通貨膨脹後果很嚴重
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6.5%,豬肉價格再次上漲54.9%。外界稱中國存在嚴重的通貨膨脹。如果通膨繼續惡化,將是一個潛在的社會問題,會影響社會及居民生活安定。中國的通膨究竟有多嚴重?中國政府將採取什麼應對措施?
Presseschau
近幾個月來,中國豬肉價格一漲再漲。豬肉是中國絕大多數居民必不可少的食品,其價格直接影響社會安定。南德意志報撰文談到了中國的這個敏感話題:
中國是否有「通貨膨脹」以及豬藍耳病是否是禍源
中國7月的通貨膨脹率創造了10年的最高,趨勢還在往上走。然而中國專家們還在討論「通貨膨脹離中國有多遠」。無論如何,這個「率」再往上走總是不妙的事情。源頭在食品,食品的源頭在豬肉,在藍耳病嗎?中國政府在掩蓋嗎?這一連串的問題有什麼聯繫 ,有什麼令人思考的東西呢?德國之聲記者綜合報導如下。
專家談中國通貨膨脹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字,7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水準同比上漲了5.6%。這一指數表明中國存在通貨膨脹。這會給普通居民帶來什麼影響?會不會給中國整體經濟造成衝擊?本台記者文雨採訪了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院長黃澤民。
物價上漲不影響整體經濟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不斷傳出漲價的消息,豬肉價格上漲,雞蛋價格上漲,食用油價格上漲,泡麵的價格也在漲。7月份,中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達到了10年來的最高水準。很多人開始害怕的驚呼「通貨膨脹」來了!那麼現在中國的通貨膨脹率是否過高?它會不會嚴重威脅中國的整體經濟呢?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德國奶製品漲價,中國也有責任
根據德國農林業和食品中央市場與價格報告委員會(ZMP)上周六向媒體公佈的訊息,德國的奶製品市場將經歷「前所未有的」 價格衝擊。這筆賬如今又被記到了中國人頭上:亞洲國家對奶製品的巨大需求量是價格暴漲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國之聲記者就此採訪了德國乳業聯合會負責人埃克哈特•霍伊澤先生:
香港大學金融研究中心宋敏教授談中國通膨隱患
中國國務院7月19日公佈總體經濟情況,數據顯示中國存在通膨問題。通膨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政府可能採取哪些遏制措施?本台記者文雨就以上問題採訪香港大學金融研究中心宋敏教授。
「中國經濟沒有過熱」
中國第二季度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並且將在不久後超過德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經濟強國。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四公佈,今年三月到六月,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發展速度達到11.9%,創1995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新高。很多專家都估計,中國的央行將再度提高利率,防止經濟發展過熱。
德國東亞經濟專家陶伯教授談中國通貨膨脹風險
中國中央政府越來越嚴厲地警告中國面臨通貨膨脹危險,城市物價指數連續攀升,官方承認已經造成城市居民不滿。但來自中央的警告聲音似乎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本台記者就此採訪了德國杜伊斯堡大學東亞經濟專家陶伯教授。
中國通貨膨脹仍在政府警戒水準
4月數字顯示,中國消費價格在4月中上升了3個百分點,小於3月份的增長水準,但仍處於政府警戒線的水準。這引起了人們關於中國通貨膨脹壓力的廣泛關注。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中國7月通貨膨脹降低
中國7月通貨膨脹降低
北京上調利率受到廣泛重視
中國人民銀行上調人民幣基準利率的決定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讚揚。日報駐北京記者認為,由於通貨膨脹率為5.2%,早就應該提高利率,但目前的利率提升幅度幾乎難以遏制經濟過熱。日報的文章寫道:
德瑞媒體談中國通膨和過熱處理前景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字,7月份,中國國內通貨膨脹指數為5.3%,從而創下1997年2月以來的新高。新蘇黎世報報導了此事。德國商報就中國針對經濟過熱採取的信貸緊縮政策發表了看法。
中國通膨勢猛 利率壓力增大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字,7月份,中國國內通貨膨脹指數達到5.3%,從而創下1997年2月以來新高。瑞士出版的「新蘇黎士報」指出:
中國7月消費價格上漲5.3個百分點
*
中國通貨膨脹達到新高度
中國近期內不會發生大幅度通貨膨脹
中國近期內不會發生大幅度通貨膨脹
中國政府急剎車
本周發表的《經濟周刊》以喝酒作比喻,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做出的形象的比喻。這篇題為「中國政府急剎車」的文章寫道:
歐盟國家3月保持高通膨
自從年初進入歐元紀元以來,歐盟國家,尤其是歐元區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始終居高不下。
歐元登場以來-得益者與失利者
歐元與馬克是1:2。這在顧客心理上會形成什麼影響呢?顯然,商家作了出於不同角度的研究。有的商家利用顧客短暫的迷糊心理,甚至以1:1來計價。在小費方面,也出現了混亂的心理現象表現。
上一頁
第8 頁,共8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