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通貨膨脹
因貨幣流通數量增加而使得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內,連續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之現象。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川普的關稅戰: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從本周四開始,歐盟、日本、韓國、印度這些美國主要貿易夥伴被川普政府徵收10%至50%不等的關稅。川普试圖減少貿易逆差、重塑全球貿易格局的做法,不但衝擊了貿易夥伴,也抬高了美國物價,而其在政治上的影響可能更加深遠。
IMF上調全球經濟預期 中國幅度最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二發布最新報告,上調了今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預期,其中中國經濟的預測獲得了顯著提升。
4年漲50%!德國食物為什麼貴成這樣?
根據德國消費者機構的統計,從2021年到2024年居民常用食品價格漲幅驚人。其中橄欖油價格幾近翻番,巧克力也貴了將近一半。除烏克蘭戰爭之外,氣候變化等其他因素也會推高食品價格尤其是糧食價格。
德語媒體: 川普远非習近平對手
媒體看中國
周一來自瑞士日內瓦的消息稱,經過兩天的高層磋商,中美宣佈暫停「對等關稅」90天。於是乎,一度劍拔弩張的中美關稅戰終於暫告一段落。
提高最低薪水:打工人福祉或經濟毒藥?
德國的最低薪水預計將提高到每小時15歐元,但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雖然此舉會讓許多人口袋裡有更多錢,但也會增加生產成本,加速通貨膨脹。
德語媒體:誰為關稅買單?
媒體看中國
《南德意志報》評論認為,最終為川普高額關稅買單的,將是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商報》評論認為,即將就任的新一屆聯邦政府的對華政策務實而合理,因為對抗並不是德中關係的全部。
客座評論:川普接聽得到習近平的電話嗎
鄧聿文
在北京將美國關稅提高到125%,以及華盛頓對電子和半導體等部分產品進行關稅豁免後,雙方按下了關稅戰的暫停鍵。政治評論員鄧聿文認為,現在市場的期待是:川普还是習近平會主動拿起電話打給對方?
全球貿易秩序「被顛覆」: 川普关稅將對世界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
隨著股市持續暴跌,投資者愈發擔憂全球或將面臨經濟衰退。川普关稅措施對美國、中國及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怎樣的影響?
德語媒體:川普的關稅政策令中國受益
媒體看中國
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簽署行政令,全面執行作為新的「對等關稅」。川普展示的關稅示意圖上,中國排在第一位,今後中國產品將被增收34%的關稅。
關稅後:蘋果高端手機2300美元?美國消費者承壓性受考驗
如果蘋果公司將加徵關稅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一台高端iPhone售價可能接近2300美元。德國大眾汽車也向在美經銷商表示,計劃在售價上加收一項「進口費」。專家預計,低收入者可能受到最大損失。但對美國龐大的經濟體不會有明顯的影響。
美國經濟需要為川普的關稅政策買單嗎?
周四,美聯準發布了最新的經濟預測。儘管前景談不上暗淡,但也沒有值得慶祝的理由。美聯準主席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中表示,「新政府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將對美國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還有待觀察。
對等關稅政策真的對美國有利嗎?
經濟學家指出,美國在全球貿易中保持大規模貿易逆差實際上對其有利。川普的對等關稅措施可能會推高美國進口商品的價格,從而加劇通膨。
川普:4月2日開始徵收汽車關稅
川普表示將於4月2日開始對進口汽車徵收關稅。美國汽車行業呼籲繼續遵守《美加墨貿易協定》,對符合其規定的墨西哥和加拿大汽車免稅。
川普今起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加徵關稅
美國白宮表示,川普于周六(2月1日)開始對美國三大貿易夥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加徵關稅。專家認為,此舉或將進一步推高美國物價水準。
再次躲過衰退,德國經濟卻難「松一口氣」
德國第三季度GDP意外實現增長,再次與技術性衰退擦肩而過。找到一絲安慰的同時卻難松一口氣?
IMF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測 稱刺激措施不足以提振消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本周二(10月23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下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估。對美國的增長預期略有提升,德國經濟則將原地踏步。
年內第三次降息 歐洲央行將關鍵利率下調至3.25%
鑑於歐元區通膨率降至三年多來最低水準,歐洲央行宣佈再將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3.25%。
研究機構下調德國經濟展望:從「微增」到「微減」
幾大經濟研究機構再度下調了原本就不樂觀的今年德國經濟預估。受能源價格上漲、經濟結構轉型以及中國競爭壓力的影響,今年德國經濟將總體下滑0.1%。
中國請求WTO設專家組解決與美國貿易爭端
由於未能與美國通過磋商達成《通膨削減法》有關新能源汽車補貼爭端的解決方案,中國商業部表示已向世貿組織提出設立專家組請求。
英國五分之一民眾生活貧困
根據英國政府數據,英國每五人中就有一人生活貧困。近年來,通貨膨脹導致了生活成本危機。社會運動團體及活動人士敲響警鐘,並表示消除貧困應該成為英國下屆政府的首要任務。
全球百萬富翁數量創新高 德國、中國排名靠前
股票市場的走高讓全球不少富人的資產增值,並躋身百萬富翁的行列。德國和中國都屬於世界上百萬富翁最多的國家。
西方領導人不受歡迎度排名 德國總理肖爾茨拔得頭籌
《紐約時報》新近發表的最不受歡迎政府領導人排行中,德國總理肖爾茨拔得頭籌。不過,其他一些西方國家領導人的民調結果也並不理想。據稱,通膨和移民問題滋長了民眾對政府的不滿。
危機籠罩之下 德國出生率明顯下滑
2023年,德國生育率明顯低於往年。研究人員認為,各種各樣的危機,導致了出生率的下降。
德國政府下調2024年經濟預測 尋找新戰略
德國政府將2024年經濟增長預測從先前的1.3%降低為區區0.2%。全球需求疲軟、地緣政治不安定和通膨抑制消費影響了德國經濟從衰退中復甦的預期。不過,德國經濟展望中也有積極的一面。
通縮加劇: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經歷14年來最大跌幅
今年1月,中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8%,出現14年來的最大降幅。這意味著經濟下行的壓力加大,分析人士呼籲政府推出刺激措施的呼聲增加。
德國經濟陷入衰退 今年前景持續悲觀
德國聯邦統計局周一指出,德國去年GDP出現了自2020年疫情以來的首次下降,落後於主要歐盟國家以及美、中等國。經濟學家認為,目前未出現好轉的跡象,預測德國2024年或將持續衰退。
烏克蘭表示今年仍需370億美元,沒有B選項
烏克蘭期待西方盟友提供穩定的財政支持,並估計今年所需資金將達370億美元。然而,來自歐盟和美國兩大盟友的援助均存在不確定性,但烏克蘭表示除此之外沒有備選方案。
物價變高 薪水難漲 英格蘭醫生大罷工
英格蘭的數千名助理醫生從本周三開始進行長達六天的罷工,他們要求增加35%的薪水,以應對通貨膨脹,尤其是在醫院診所面臨巨大接診壓力之際,英國政府認為這是無法承受之重。
德語媒體:2024 中國還會好嗎?
德國《焦點雜誌》認為,中國領導人很可能會在2024年積極促進俄烏和談,同時也繼續從俄羅斯的衰弱中受益。瑞士《商報》則指出,中國經濟疲軟會拖累全球,不過其國內的通貨緊縮壓力卻不太會傳導到國外,因為跨國企業尋找中國之外的替代選項會推高成本。
抓緊荷包不花錢! 德國人聖誕節消費沒熱情
今年的聖誕季消費差強人意,德國人不願消費過多,聖誕期的銷售業務明顯不如2022 年。德國零售業協會認為,戰爭引發的不確定性,通貨膨脹等等都是導致消費下滑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德國新建住房那麼少 房租漲價停不了?
即便是在德國,讓人支付得起的住房也是一種稀缺品。這一問題在人口稠密的地區尤為明顯。通貨膨脹和居高不下的利息也更加重了這一困境。
都說經濟衰退,DAX指數怎麼還創歷史新高?
經濟衰退的跡象不斷增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減反增。德國DAX指數近期卻創下歷史新高。這是怎麼一回事?
通縮之憂再現 中國11月消費價格指數下跌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復甦依然充滿挑戰。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字,中國11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降幅略高於市場預期。與此同時,中國11月生產者價格指數同比下降3%,為連續第14個月下滑。
經合組織:明年世界經濟恐放緩 中美是關鍵因素
今年的全球經濟出人意料地表現出了強勁的韌性,但前景不容樂觀,在戰爭、仍然高企的通膨和持續高利率等壓力下,明年全球經濟預計將步履蹣跚。
房租飛漲 德國大學生找房難
在住宅緊缺與能源危機的雙重夾擊下,在德國租房這件事變得越來越難,不僅很難找到合適的房源,房租與水電費也上漲不少。對於很少有收入的大學生來說,這更是難上加難,而物美價廉的學生宿舍遠遠不夠分配給所有學生。
IMF:德國經濟將進一步衰退
經濟分析人士稱,德國經濟的下滑情況將比最初預測得更加嚴重。儘管可能存在經濟復甦的跡象,但預計復甦勢頭可能不如之前的預測。
德國8月出口連續第二個月下降
因全球市場需求疲軟,德國8月份出口連續第二個月出現下滑,進口也意外出現下降。德國8月對中國的出口環比增長1.2%。
德國經濟萎縮比預期的還糟糕
德國五大經濟研究機構本星期四發出警告稱,德國今年的經濟衰退將比之前預期的更為嚴重。不過他們也給消費者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通貨膨脹或在明年大幅下降。
經合組織預測:2024年增長疲軟、通膨持續
經合組織周二將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2.7%。與此同時,2023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略有上升。但貨幣緊縮政策的影響預計還將持續一段時日。
美議員要求特斯拉說明與寧德時代關係
在有關電動車補貼可能流向外國實體的擔憂加劇之際,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主席周二要求特斯拉,交代是否與中國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簽署任何合作協議。
德國工業產值再降 副總理:要釋放經濟活力
官方數據顯示,德國工業產值連續第三個月出現下降。不過德國副總理哈貝克表示,德國經濟仍然強大,對外國投資者極具吸引力。
德國七月出口下降,但略好於預期
來自國內和全球的因素共同影響了德國的月度出口量,但7月份出口降幅低於預期。
「一盆冷水」 德國經濟恐又將陷入衰退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說,「限制性的利率環境和疲軟的全球經濟——尤其是中國的發展狀況——使我們作為出口國舉步維艱。」專家預測,德國經濟將在今年最後兩個季度再次陷入衰退。
盧布跌跌不休 背後有哪些原因
俄羅斯貨幣盧布近期持續走弱。目前,盧布兌美元已跌破100大關。幾個月來,俄羅斯央行一直在尋找應對本國貨幣疲軟的良方,然而到目前為止,成效有限。
德國經濟部長:不是「歐洲病夫」 只是缺少訓練
德國聯邦經濟部長哈貝克在接受《時代周報》採訪時表示,雖然目前經濟景氣低迷,但是他並不認為德國經濟狀況太過灰暗。他說:「我們(的經濟)並沒有生病,只是有點缺乏訓練。」
中國物價回落 專家稱須警惕通縮風險
由於內需不振和房地產市場出現危機,中國消費價格指數出現了回落。專家稱,中國應警惕陷入長期通貨緊縮的風險。
德國經濟低迷,工業產值驟降
德國工業產值大幅下降。德國經濟部警告說,在悲觀的前景下,隧道盡頭看不到任何曙光。
中國對「德國進口」為何沒了胃口?
德國6月出口連續第三個月增長,但專家認為在全球經濟停滯的情況下,外貿無法為德國經濟帶來好處。此外,德國今年對中國出口下降,未來還可能繼續減少。
德國經濟與衰退擦肩而過
德國經濟是否勉強躲過了衰退?經濟學家認為,第二季度僅實現了微小增長,因而僅算得上是「短暫的緩和」。
窮人太多! 德國救濟「飯桌」陷入危機
通貨膨脹和大量難民湧入給德國慈善機構「飯桌」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壓力。政府是否會為其提供財政支持?
上一頁
第1 頁,共8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