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210 D Scheidungen
2010年12月31日保留著兒子房間裡的原狀
這個房間看上去就像是住在這裡的小男孩出門去玩了。然而事實是,6歲的達仁離開他的父親已經4年了,他的母親在跟他的父親分手時,「乘著夜霧」把他帶回了斯洛伐克。
4年來,父親奧利弗‧豪瑟爾保留了兒子房間裡的一切,他希望達仁很快能回到他的身邊,"我經常跟他通電話,他也不斷地問我,爸爸,我們什麼時候見面?然後我們談了很多,他還記得那架綠色的飛機。這一切真的不是那麼美的。因為他問我的時候,我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他。"
原共同居住地的規定
目前,奧利弗‧豪瑟爾在德國阿沙芬堡附近當網頁設計師。以前,他是學機械製造出身的工程師,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瓦負責安裝設備。他在那裡愛上了一個斯洛伐克女子,之後倆人便一起回到德國結了婚。如今,豪瑟爾的前妻既不同意提到她的名字,也不同意露面,更別說接受採訪了。他們的關係仍然處於緊張狀態。奧利弗‧豪瑟爾認為,達仁的母親違背了他的意志把達仁帶走,他要讓法院來解決問題,要爭取撫養權,"我一點都不害怕,因為健康的理智告訴我:我們是在這裡共同生活過的。一個外國法院有什麼資格來作出判決呢?這是奪走孩子,這是不能接受,不能容忍的。"
然而,這名29歲的父親至今未能爭取到兒子的撫養權,儘管國際和歐洲的協定明確規定,孩子必須送回他們被強力帶走的那個國家。
維薇安娜‧雷丁(Viviane Reding)瞭解這種離婚案例。這位歐盟委員雖然無法改變各國的法律,但她將來要讓異國伴侶之間的離婚案能夠更合理地進行,而在這個過程裡要能更好地保護這些伴侶的子女們,"這種事情必須得到公正的解決,因此要注意相關規定:這對配偶過去和現在住在哪裡。然後就要找這個國家的法院,使用這個國家的法律。不能讓隨便找一家法院作出對伴侶中的弱方不利的決定,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繼續下去了。"
哪個法院有權
就事論事,根據奧利弗‧豪瑟爾和他的前妻居住的國家和地點,適用的法院應該是德國阿沙芬堡的法院。但阿沙芬堡一開始覺得這樣的案例不歸自己管。但布拉迪斯拉瓦的法院動作很快。現在,離婚已成事實,那裡的法院把孩子判給了母親。孩子的父親說:"判決來得很突然,一夜之間就作出了,而德國的法院還要再次討論,規定了一個出庭時間,而為了避免這些程序,斯洛伐克那裡忽然就作出了判決,甚至都沒有讓我出庭,聽聽我怎麼說。"
這是一個是否有權力都成問題的法院作出的判決。奧利弗‧豪瑟爾覺得自己被出賣了,包括被懵懵懂懂的德國法院出賣,這德國法院對跨境離婚案顯然缺乏經驗。
雷根斯堡的法學家迪特爾‧亨利希(Dieter Henrich)對此並不驚訝。他知道歐洲各國的離婚法有多大的差別,他知道司法人員對這些事情的知識有多差:在德國,法學大學生裡學過一點國際私法的還不到十分之一,"這本身是一個醜聞。因為,歐洲離婚案裡有八分之一涉及兩國。這麼大的數字,作為德國法官,作為德國律師,必須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辦。"
現在,奧利弗‧豪瑟爾跟他的新女伴和她的兩個孩子生活在一起。在達仁的母親同意達仁到他的父親這裡來待幾天的情況下,達仁也認識了他爸爸的新家庭。幾天後奧利弗‧豪瑟爾不得不痛苦地把孩子送回給他的母親,否則他就犯了綁架罪,"我在這裡有兩個新的孩子,我每天都照料他們。為什麼我不能跟我自己的孩子這樣呢?"
在離婚法方面,歐洲各國都有自己的規定。而像奧利弗‧豪瑟爾這樣的父親往往是吃虧的一方。
作者:Birgit Augustin 編譯:平心
責編:嚴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