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足球世界盃
國際足球總會世界盃,是世界上最高榮譽、最高規格、最高水準、最高含金量、最高知名度的足球比賽,與奧運會並稱為全球體育兩大最頂級賽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一比三不敵越南 中國隊無緣世界盃
在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第8輪的一場比賽中,中國隊客場1:3敗給了越南隊,從而使入圍2022年世界盃的希望徹底破滅。越南球迷欣喜若狂,中國球迷則出離憤怒。
勇敢追夢:突尼斯首位女裁判
Dorsaf al-Qanawaty是首名成為足球裁判的阿拉伯裔非洲女性。在這個男性主導的行業中,憑借一股對這份職業的熱情與堅持,她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受疫情影響 世界盃預選賽蘇州賽事易地舉行
由於敘利亞和馬爾地夫隊出現新冠感染,原定本周起在蘇州舉行的世界盃預選賽部分賽事因外國球隊不能入境,比賽只能易地舉行。
球員聲援人權 德國會抵制2022世界盃嗎?
德國足球國家隊周四以3:0擊敗冰島,取得世界盃預選賽中的首場勝利。除了比賽本身的成績之外,球員們在開賽之前身穿黑色T恤組成「人權」字樣的行動也引起關注。2022世界盃主辦國卡達因人權問題飽受詬病,民調顯示多數德國人支持抵制將於明年舉行的這
勒夫之後誰來掌管德國國足?
今夏歐冠結束後,德國國家隊主帥約阿希姆-勒夫( Joachim Löw)將退役。誰會成為他的接班人?朗尼克(Ralf Rangnick)? 弗利克(Hansi Flick)? 抑或一名女性?我們介紹幾名可能的候選人。
激流勇退 德國國足主帥勒夫宣佈歐洲盃後辭職
勒夫表示在2021年歐洲盃之後將不再繼續執教德國隊。他2006年起擔任德國國家隊總教練一職,曾在2014年帶領德國隊贏得世界盃冠軍。
中國足球錯失2020「小目標」
與經濟增長類似,中國對國足也制定了計劃和小目標。雖然官方數據顯示經濟指標能夠如期完成。不過中國足球這方面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中國男足輸球: 球迷憤怒 教練辭職
世界盃亞洲賽區小組賽中,中國隊以1:2輸給敘利亞隊後,中國足協「道歉」,教練辭職,但仍不能平息球迷的憤怒。
香港「反送中」示威延燒到足球場
在周二晚舉行的世界盃預選賽上,香港球迷噓中國國歌,呼喊示威口號。
涉嫌襲擊前伴侶,德國球星博阿滕受調查
因涉嫌襲擊前伴侶,拜仁慕尼黑前德國國家隊球星傑羅姆‧博阿滕被控襲擊,正接受調查。
艾克森:第一位沒有中國血統的國腳
中國足協在高層換人之際,也採取了新的歸化外籍球員的政策。巴西籍的艾克森成為第一位無中國血統的歸化國腳。
男籃:澳洲获得對美國歷史性勝利
澳洲国家男子籃球隊在中國世界盃(8月31日至9月15日)熱身賽階段劃上了一個歷史性的驚嘆號。
世界盃上女「國腳」的個性髮型
國際女足世界盃的比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觀看比賽主要是看運動員的表現和成績,不過運動員的髮型也非常引人關注。
涉嫌腐敗 歐足聯前主席普拉蒂尼接受質詢
據法國媒體報導,前歐足聯主席普拉蒂尼被警方拘捕,並受到審訊。他被懷疑捲入了2022年世界盃主辦權分配的腐敗醜聞。
2019年女足世界盃 你必須瞭解的五個問題
本周五(6月7日),國際足球總會2019年女足世界盃在法國登場。誰最有希望奪冠?是現任冠軍美國隊嗎?德國隊機會如何?我們提供5個最重要問題的答案。
超大規模卡達世界杯賽計劃泡湯
2022年卡達世界杯足球賽將和迄今一樣只有32支、而非48支球隊參加。原因是,後勤方面困難太大。這樣,首次「超大規模世界盃」預期將在2026年才會登場。
上海主辦世界盃犬展 中國人「雙重標準」遭譴責
世界最大的犬展之一剛剛在上海落幕。動物保護主義者和許多網民對此予以批評,因為吃狗肉在中國還相當普遍。
對德國足協主席的一次戛然中斷的採訪
德國足協主席格林德爾日前就新設的國際足球總會俱樂部世界盃賽和引起爭議的環球國家聯賽接受德國之聲採訪。不過,及至涉及向國際足球總會提供的250億美元開價問題,格林德爾突然中斷了採訪。
中國足球:緩慢醒來的巨人
人傻錢多,這句話曾被許多人用來形容中國的足球圈。而在連續多年大筆引進外國球星,國家隊表現卻依然疲軟無力之後,中國足球似乎開始了目光長遠的思想變化。目標依然是:登上世界足壇巔峰。亞洲盃四分之一決賽將是衡量這一轉變成效的一次重要測試。
編輯部推薦:12張圖看2018年
歡樂與苦痛,仇恨與團結——對於各種情緒而言,2018年都是豐富的一年。德國之聲在這裡為您選出了12張圖片,來展示我們眼中的2018年。
評論:失誤連連 錯失良機
摔倒了不要緊,站起來,扶正王冠,繼續前行——這是德國足協的格言。聽起來不錯,但德國之聲體育記者Sarah Wiertz認為,在經歷了這糟糕的一年之後,說這句話可太不合適了。
谷歌2018年有哪些熱搜詞?
無論在德國還是在全世界,世足賽是2018年谷歌用戶搜索最多的熱搜詞。但是令德國人感興趣的還有王室逸聞和昆蟲類話題。
前國腳巴拉克:勒夫本該下課
德國國家足球隊前隊長巴拉克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直率地批評了國家隊主帥勒夫和德國足協。巴拉克同時表示,儘管在今年世界盃上德國隊失利,但他仍相信德國足球擁有積極的未來。
世界足球先生「魔笛」的故事
C羅和梅西稱霸足壇10年之後,另一顆耀眼的明星騰空而起,他便是克羅埃西亞人盧卡‧莫德裡奇。現年33歲的他自莫斯科世界盃以來已被授予金球獎、歐足聯最佳球員,現在,他又摘取2018世界足球先生的桂冠。
歐足聯年度最佳球員出爐 這次不是C羅
克羅埃西亞球星莫德裡奇(Luka Modric)擊敗葡萄牙名將C羅(Cristiano Ronaldo),當選歐足聯本年度最佳男球員。C羅未出席在摩納哥舉行的頒獎典禮。歐足聯年度最佳女球員效力德國球隊。
德國國足新陣容揭曉 誰入選 誰落選
世界盃慘痛教訓已翻篇,新的國際比賽舉行在即。勒夫公佈了新的國家隊陣容名單,來看看走了誰,來了誰,誰唱主角,誰只能是陪襯?
德國主帥勒夫認錯:世界盃判斷失誤
在沉寂許久之後,勒夫終於開口談到德國隊在今年世界盃的失利,承認自己傲慢,出現嚴重判斷失誤——也包括在厄齊爾的問題上。他宣佈了一些人員變動,希望改變戰術。
「雙鷹」惹禍 瑞士國家隊深陷危機
圍繞兩名隊員在俄羅斯世界盃賽上做雙鷹手勢的爭議在瑞士國家隊牽連到越來越多的人。國家隊主帥的位子現在也已搖搖欲墜。
評論:憤怒分手
厄齊爾(Mesut Özil)退出德國國家隊,使足協主席格林德爾(Reinhard Grindel)陷入四面楚歌之境。德國之聲體育記者Thomas Klein認為,這位政治官員亦該下課。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特普會上的「口誤」、谷歌被歐盟開出天價罰單……剛剛過去的一周,哪些新聞最受關注?七張圖一覽本周要聞。
貝肯鮑爾:勒夫應鐵面無私啟用新人
身兼世界盃冠軍隊球員及教練雙重身份的貝肯鮑爾,近日對媒體談起德國隊本次慘敗的原因,以及他的建議。
闖世界盃 "暴動小貓"被判兩周拘留
莫斯科世界盃決賽上,闖入賽場的"暴動小貓"(Pussy Riot)4名成員被判拘留15天。同一天,歐洲人權法院的一項判決為「暴動小貓」聲張了權益,該樂隊成員五年前因抗議普丁而入獄。
向國家隊致敬 巴黎地鐵改名
在法國世界盃奪冠後,除了舉國狂歡外,為了向法國國家足球隊致敬,巴黎六處地鐵站暫時改名,把教練、球員和「兩顆星」都融入了站名中。
「暴動小貓」闖球場 衝擊「最好世界盃」
這個畫面給這屆被國際足球總會稱為「史上最佳」的俄羅斯世界盃蒙上一層陰影:這些活動人士扮成俄羅斯警察,闖入世界盃決賽賽場。而網上流傳的另一個影片可能會給這個東道主的形象帶來更大傷害。
法國球迷慶祝奪冠 出現打砸搶事件
世界盃奪冠後,法國全國沸騰,在巴黎等眾多城市,球迷湧上街頭,徹夜歡慶。然而歡慶之中變了味道:一些地方局勢一度失控,從狂歡演變為打砸搶。當夜有數人死、傷。警方出動維護治安,逮捕多人。
2018世界盃的榮耀
本屆俄羅斯世界盃風光落幕。讓我們一起為這些球隊和個人得獎者喝彩!
法國隊4比2獲勝拿下世足冠軍
2018莫斯科世足賽最終戰。法國以4比2擊敗克羅埃西亞後獲得了世界盃冠軍。 這是法國在1998年贏得第一屆世界盃之後,第二次奪冠。
高盧雄雞VS格子軍團: 誰將舉起大力神杯?
2018俄羅斯世界盃的壓軸大戲周日在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上演。本屆杯賽的奪冠大熱門法國對陣黑馬克羅埃西亞,法、克總統以及東道主普丁也悉數到場。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劉霞自由;少年獲救;世界盃漸近尾聲……剛剛過去的一周,哪些新聞最受關注?七張圖一覽本周要聞。
在沙漠國舉辦:卡達世界杯賽如是安排
至卡達世界杯賽開哨,足球迷們還需耐心等待4年。首次在阿拉伯世界舉行的這一世界盃足球賽2022年底方才揭幕。但是,尚有大量問題未澄清。
國際特赦組織肯定俄羅斯世界盃的積極影響
國際足球總會高度讚揚俄羅斯世界盃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屆"並不出乎人們的意料,但"國際特赦組織"肯定它的積極影響,應該說是比較罕見。
受騙來到俄羅斯 職業球星夢碎
世界盃期間,操控非法移民生意的蛇頭以有機會成為職業球員為誘餌,引誘奈及利亞年輕人去俄羅斯。等待他們的是什麼呢?
評論:世界盃不是普丁的大賽
從很多角度看,行將結束的本屆世界盃足球賽讓人驚訝。德國之聲記者Juri Rescheto認為,最大、最美妙的驚喜是俄羅斯城市呈現的歡樂氣氛。
俄羅斯世界盃:足球之美正在消亡?
俄羅斯世界盃讓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防守反擊才是王道,定位球高於一切。
裡外不是人:厄齊爾到底惹了誰?
厄齊爾會離開德國國家隊嗎?在土耳其,人們對這位德國國腳的看法也褒貶不一。人們沒有忘記,厄齊爾當年決定為德國隊效力,而不是土耳其隊。
且看且珍惜 世界盃「那些事」
2018年世界盃已近尾聲,有歡呼也有遺憾,有春風得意,也有長嘆扼腕:在大幕落下前,我們來看看賽場內外的逸事與難忘一刻。
在俄羅斯「擱淺」的奈及利亞人
本國球隊出局,球迷們怎麼辦?
試想,你是足球粉絲,甚至跑到俄羅斯為你的國家隊吶喊,但不幸,它出局了!這時的你該怎麼辦?像你這樣的人成千上萬,而面對這一窘境的最好武器是鎮定幽默。
世界盃英格蘭:你不可不知的5件事
世界盃的政治:克羅埃西亞球員遭警告
體育無關政治?事實卻往往並非如此。克羅埃西亞球員維達在淘汰俄羅斯之後的表態引發爭議,並因此而受到國際足球總會警告。他本人否認相關指責。
上一頁
第2 頁,共1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