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議會
議會是立法機關的一種型態,由人民中選出一定數量的代表者組成以執行立法權;這些代表者稱為議員,可以透過直接選舉或間接選舉產生、也可能是委任的。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美國會代表團悄訪西藏 未透露行程
一個由美國國會資深議員組成的代表團在訪華期間得以到西藏訪問。但這一行程事先絲毫沒有對外界透露。
緬甸議會大選計票 最大反對黨表樂觀
緬甸歷史性議會大選投票結束。數千萬民眾希望緬甸能獲得新開端。該國最大的反對黨、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LD)對勝選表樂觀,前提是大選不存在舞弊現象。
專訪:北韓處處是監控
來自綠黨的德國聯邦議員霍恩上周剛剛結束了她的北韓之行。這位德國議會朝鮮半島問題工作小組成員向德國之聲介紹了所見所聞。
緬甸議會大選投票結束
緬甸最大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NLD)是贏得2015議會大選的勝利的熱門政黨。緬甸政府此前多次重申,要舉行一次自由公正的大選。
伊拉克國會表決削減總理權力
伊拉克國會議員周一表決通過一份旨在預防阿巴迪總理獨斷專行的議案。此舉表現出不少議員對新近由阿巴迪總理指令進行的改革的不滿。
土耳其大選:執政黨勝選獲絕對多數
土耳其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將能再次單獨執政。周日議會選舉的結果出爐,該黨以近50%的得票率取得議會絕對多數。
敘危機四國會未見實質性結果
美國、俄羅斯、土耳其和沙烏地四國外長周五在維也納就敘利亞問題舉行了會談。法新社報導指出,這場會晤並未取得實質性的結果。美國國務卿克裡希望,下個星期幾國代表能夠再次舉行會晤。
希拉蕊表示對班加西事件負責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周四出席國會眾議會的一場聽證會,就2012年美駐班加西領館遇襲事件接受質詢。民主黨人指責該委員會利用調查班加西事件妨礙希拉蕊參選總統。
斯洛維尼亞議會批准向邊界派出軍隊
鑑於難民一波又一波湧入,斯羅文尼亞議會本周三批准向邊界派出軍隊,以支持邊境警察。另據媒體報導,德國今後將派出聯邦軍運輸機遣返申請遭到拒絕的難民申請人。
加拿大決定退出打擊"伊斯蘭國"的空襲行動
剛在競選中獲勝的加拿大侯任總理特魯多在選戰時就已發出類似承諾:要撤走參與多國部隊針對"伊斯蘭國"展開空襲的加拿大戰機。現在特魯多要將這一承諾付諸實施。
日本約70名國會議員集體參拜靖國神社
周二上午,日本約70名國會議員集體參拜正在舉行秋季例行大祭的靖國神社。內閣官房副長官加藤勝信也是其中一員,他也由此成為今年秋季第三名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內閣成員。
伊朗議會批准核協議
經激烈爭議,伊朗議會正式表決通過了與國際社會達成的關於該國核問題協議。協議將於本月18日起生效。
高克鼓勵朝鮮半島對話
很多韓國人將德國統一視為榜樣,在他們的眼裡,來訪的德國總統高克是民族統一夢想成真的鮮活證明。不過,高克也提出了某些警示。
大眾總部及私人住宅被搜查
德國下薩克森州不倫瑞克市檢察署周四因"柴油門"事件搜查了大眾公司位於沃爾夫斯堡的總部。一同被搜查的還包括數處私人住宅。
奧朗德警告「歐洲覆滅」
這是少有的雙人秀: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法國總統奧朗德首次共同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鑑於歐洲內外危機不斷,奧朗德呼籲「歐洲應該採取主動」。
「自由女神」國又發生校園槍擊血案
以公民有權擁有武器自豪的美國又一次發生校園暴力流血事件。這一次是在俄勒岡州的一個小城。槍手是否在網上做了預告?
羅馬教宗美國國會演講 重點提及難民問題
羅馬教宗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這還是史上第一次。教宗方濟各在講話中談到了難民、飢餓、貧窮、以及自然環境的保護等話題。
選民二度授權
希臘又進行了選舉,春風得意的勝者又是齊普拉斯。鬧事的黨內極左派別甩掉了。不過,他會落實所必須的改革嗎?德國之聲評論員Spiros Moskovou對此持懷疑態度。
齊普拉斯獲第二次機會
在周日舉行的希臘議會提前選舉中,前總理、左翼政黨-激進左翼聯盟主席齊普拉斯令人驚訝地取得明顯勝利,並將再度與右翼民粹主義者攜手執政。
希臘大選初步預測結果:左翼聯盟小幅領先
希臘本周日舉行了六年以來的第五次大選。初步預測結果顯示,齊普拉斯領導的左翼聯盟以微弱優勢領先主要競爭對手新民主黨。
希臘議會選舉 齊普拉斯最後一搏
希臘周日選舉新一屆議會。此次選舉不僅關係到這個保守債務危機困擾的國家的前途,也將決定前總理齊普拉斯的政治命運
北京嚴斥東京改變軍事安全路線
日本國會參議院當地時間19日凌晨表決通過新安保法案,引起中國方面強烈反應。中方稱,新安保法案的被通過,標誌著日本軍事安全路線出現重大變化,突破了和平憲法限制,中方將"密切關注"日方下步舉動。
德國的政治體制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一個建立在自由民主基礎上的聯邦制國家。如今的憲法法規來之不易,走過了艱難的歷程。
德國新難民法草案備受爭議
德國聯邦政府推出更嚴厲的難民法。反對黨認為這是對難民採取的威脅舉措。
日本國會參議院特別委員會通過安保法案
日本國會參議院特別委員會周四通過安保法案。執政黨與在野黨在參議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別委員會展開激辯,有代表們拳腳互毆,場面混亂。
新加坡大選結果出爐 執政黨大獲全勝
新加坡本周五舉行「後李光耀時代」的首次大選。選舉結果出爐,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取得壓倒性勝利,再次鞏固執政地位。
當局可能終止醫療補助 「9‧11」倖存者憂慮
"9‧11"恐怖襲擊事件的倖存者們原以為,生命中最痛苦的日子已經過去。孰料,現在有消息稱,政府可能取消給他們的醫療救助費。
美國擬接收更多敘利亞難民
在歐洲境內難民危機加劇的背景下,美國歐巴馬總統政府受到的壓力增加。媒體報導稱,白宮可能計劃增加年度接收難民人數。
後李光耀時代 新加坡迎來首次大選
新加坡本周五將提前舉行國會大選。移民問題及住房成本提高等現狀是否會影響選情?在經歷了李光耀逝世以及建國50周年慶祝後,新加坡執政黨能否借著民眾高漲的愛國情懷再創選舉佳績?
烏克蘭國會門前發生爆炸 傷者眾多
本周一,烏克蘭國會審議充滿爭議的有關該國東部法律地位的憲法修正案,招致數千人在國會門前抗議,併發生衝突。混亂中,還發生了爆炸事件。法新社報導,衝突造成一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新加坡解散議會 新大選日期已定
新加坡本周二(8月25日)宣佈解散議會。在移民問題引起民眾擔憂的背景下,總理李顯龍希望通過新大選獲得新授權。這將是新加坡首次少了李顯龍之父、地位顯赫的李光耀的選舉。
專訪:意料之中的拒絕
在戰爭紀念日之際,日中關係因歷史和現實矛盾凸顯艱難。日本問題專家蒂滕就此接受了德國之聲的專訪。
斯里蘭卡大選 前總統欲東山再起
南亞島國斯里蘭卡周一選舉下屆議會。今年1月下台的前總統拉賈帕克薩有意在新政府中出任總理。
希臘議會批准救助一攬子計劃
經徹夜辯論,希臘議會今天表決通過了與財政緊縮相掛鉤的國際供款方新救助計劃。此前,成千上萬希臘公民在首都雅典示威,反對實施新財政緊縮措施。
人民幣走低 美議員「抓狂」
中國下調人民幣匯率後,美國部分國會議員的批評也接踵而來。
德國副總理不認為梅克爾「不可戰勝」
德國執政黨之一社民黨在民調中成績遠遠不如總理梅克爾領導的基民盟。不過社民黨主席一點不乏信心和鬥志。
《明鏡》爆料:梅克爾有意尋求連任
德國總理梅克爾始終未曾鬆口是否將於2017年聯邦議會大選時出馬參選。《明鏡線上》周六爆料,梅克爾有意尋求第四次連任,而且已與基民盟的高層黨員就選戰策略進行討論。
美國議員稱中國人權狀況堪比北韓
在美國國會舉行的一次聽證會上,資深眾議員史密斯將中國的宗教迫害行為同納粹相提並論,還稱中國對人權的迫害程度可以同北韓展開競爭。
為援助談判掃清道路 希臘議會通過第二部分改革方案
雅典向第三期援助談判靠近了一步:經過一場馬拉松式的辯論後,希臘議會周四凌晨通過了第二部分改革方案。表決前,議會大樓外聚集了約萬名反對緊縮措施的示威者。
安倍首相民意支持率創新低
上周在國會眾議院強行通過新《安保法》的日本政府民意支持率明顯下滑。批評者指責新《安保法》有違日本現行和平憲法。
希臘內閣改組 齊普拉斯排除「極左派」
面臨痛苦而艱難的財政緊縮改革,齊普拉斯決定依靠最為親密的政治盟友。於是,這位希臘總理對內閣進行大幅改組。
德國議會同意就希臘援助展開談判
德國議會通過表決同意授權聯邦政府為希臘第三批援助計劃進行談判。大多數議員投出贊成票。一部分反對票來自基社盟和德國總理梅克爾以及德國財長朔伊布勒所屬的基民盟。
希臘議會批准改革方案
希臘議會批准內容廣泛的節約與改革方案,從而為與歐元區夥伴進一步談判掃清道路。
法國向希臘援助計劃亮出「綠燈」
歐元國家針對希臘的援助計劃在法國通過了議院這一關。周三,法國兩院通過表決方式同意就第三份希臘援助計劃展開談判。
一份核協議 一紙激起千層浪
伊朗核談判達成協議,受到各國關注。德國總理梅克爾對此表示歡迎,並敦促相關各方盡快落實協議。美國總統歐巴馬警告國會不要給核協議設阻。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称協議是個"歷史性的錯誤"。
希臘議會批准新方案
希臘議會對政府的新改革方案表示支持,鏟平了總理齊普拉斯與國際債權方談判時的國內障礙。
雅典提交改革建議
希臘政府終於在設定期限內向歐元區夥伴提交了所要求的改革建議方案。相關改革建議是否足以使該國獲得第三個救助一攬子計劃,還需經由借貸方仔細審查。
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擁有槍枝
許多美國公民擁有武器,這常常導致致命的後果。
德國議會通過情報部門改革法案
德國議會通過了一項法律草案,德國聯邦憲法保護局今後將會和各州分局進行更為緊密的合作。新的法律條款也首次對線人的使用出台了規則和限制。
評論:希臘出局又能怎樣!
Sabine Kinkartz
梅克爾說,只有在希臘公投之後,她才會在新的前提下重談新一輪援救計劃。德國之聲記者Sabine Kinkartz認為,梅克爾希望重新開始。
上一頁
第17 頁,共4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