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指一個國家公民,可以按照個人意願表達意見和想法的法定政治權利,這些意見表達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審查及限制,也無需擔心受到政府報復。有時也被稱為意涵更廣泛的表達自由。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評論:川普被推特禁言不同於中國的審查
北京和其它專制國家對所謂川普遭禁言審查表現出幸災樂禍。德國之聲記者Rodion Ebbighausen指出,這與中國的審查有著本質的區別。
香港封鎖「非法」網站,網民擔憂將建「防火長城」
繼「香港編年史」網站被封鎖之後,香港網路注冊管理有限公司發布新版"可接受使用 "政策, 引發網民對於建立「防火長城」的擔憂。
評論:社群網站 – 禁言並非正確的回應
社群網站臉書和推特關閉了川普的帳號。德國之聲總編Manuela Kasper-Claridge認為,上述社媒企業這樣做,只是為了達到躲避矛盾的目的,而我們不應允許這種現象的發生。
推特宣佈「永久」封閉川普帐號
在很長時間裡,推特都是敗選總統川普的最重要溝通渠道。然而,發生了川普支持者衝擊國會大廈事件後,推特採取了行動。
臉書推特禁言川普 中國網民:不妨用TikTok
美國總統川普因為在社群網站上發表針對國會大廈衝突的爭議性言論,遭臉書、推特等平台禁言。此一做法在網上引爆有關言論自由及審查的激烈討論。有中國網民諷稱,川普如今唯一能使用的只剩他想關閉的TikTok。
記者無國界:2020年至少50名記者殉職
新聞自由倡導組織記者無國界發布2020年度報告:今年全世界至少有50名記者殉職。該非政府組織警告說,有針對性的記者謀殺事件正在增加。
張展母親重批法院置女兒於死地
在上海法院28日判中國公民記者張展4年有期徒刑後,她母親首次接受外媒採訪,表示之前為了救女配合警方是「上當了」。她的辯護律師告訴德國之聲,張展未來恐繼續絕食。歐盟要求立即釋放張展。
韓國禁止向北韓投放宣傳品
韓國內閣批准一項禁止向北韓投放過境宣傳品的法案。首爾方面稱,該修正案是出於保護邊境地區居民生命安全的需要。
評論:疫情中保護生命比保護數據更重要!
德國之聲記者Astrid Prange認為,德國必須放棄其傲慢,因為依靠在數字化問題上的雙重標準和機械的數據保護,並不能戰勝疫情。
德語媒體:談人權 就斷網
本周一,歐盟議會就中歐商貿關係舉行了聽證會,但駐華代表回答有關中國人權問題的質詢時,網路連線突然中斷。
德語媒體:「拿中國當榜樣?」
德國每日新聞關注了中國下一個五年計劃並指出,共產黨在中國政治中的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法蘭克福匯報》則對拿中國的抗疫成功當榜樣提出了質疑。
香港刮文革風 教師憂遭學生舉報
港區國安法下,有教師因教材提及言論自由及港獨而被DQ,終身不得再踏足任何校園,也有親中團體鼓勵學生告密,蒐集教師的「罪證」。德國之聲採訪香港的中學教師,他們在巨大政治壓力如何自處?師生關係如何變質?
長平觀察:任志強被重判 中共對自己人最狠?
因為批評習近平,任志強被以經濟罪名判刑18年。時評人長平認為,任志強因言獲罪令人震驚,但是中共對自己人最狠的說法容易誤導。
任志強案尚存的疑點和變數
中國企業家、時政評論人任志強被中國司法部門因一系列經濟罪名判處有期徒刑十八年。導致其罪名成立的證據,並不為外界所知。法律人士指出,雖然審判結果已出,但此案還有很多疑點和一定的變數。
任志強是誰?他如何兩次入獄?
按照中國前領導人江澤民提出的"悶聲發大財"的說法,任志強原本完全可以做到。然而這位聲稱靠自身努力致富的高幹子弟,卻最後不再願意與體制共舞,徹底站到了習近平的對立面。這一切是怎樣發生的呢?
你知道是什麼令獨裁者們徹夜難眠?
我們知道。因為我們致力於提供客觀公正的新聞報導,在全球180多個多家推動言論自由及民主價值。要令獨裁者們徹夜難眠。
德國瑙曼基金會:「我們沒有放棄香港」
德國瑙曼基金會出於員工安全考量,周三宣佈關閉香港辦公室。該基金會主席表示,此舉並不代表他們「放棄香港」,未來基金會將繼續關注香港及中國議題。
香港社運人士涉「煽動文字罪」再被拒保釋
《港區國安法》自7月實施後多名民主派人士被捕,國安處便衣人員月初拘捕譚得志(快必),指他涉嫌「發表煽動文字罪」,這條「殖民地惡法」如何方便當局大興文字獄?
被罵垃圾還要忍?德國警察很受傷
柏林出版的《日報》6月中旬刊登一篇辛辣抨擊警察的專欄文章,引發很大爭議。作者稱,如果廢除警察,那麼前警察該進垃圾堆。如今,德國媒體理事會做出裁決,認為該文為諷刺文章,屬於受到法律保護的言論自由的范疇。
港區國安法如何侵人權?聯合國專家列七點
聯合國專家指「顛覆國家」一詞,本身就是「政治罪」的代名詞,他們擔心《港區國安法》淪為統治工具。
客座評論:中共對黨內反對者的「新」懲罰
中央黨校教授蔡霞因之前的反習和反黨言論被黨校開除黨籍,剝奪退休待遇。後者是中共對自己的異議者和反對者正在使用的一種新的懲罰形式。
德語媒體:被噤聲的香港
香港媒體大亨、民運積極分子黎智英被警方逮捕,應該並不出人意料。《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稱,此舉顯示出,北京的當權者正在為自己構筑越來越高的圍牆。
律師:許章潤稱嫖娼指控是"子虛烏有"
受到"嫖娼"指控的學者許章潤已經委託莫少平和尚寶軍律師,經由法律途徑追究警方針對他的行政處罰。莫少平表示,許章潤強調,當局對他的指控純屬"構陷",並稱從未見過警方指稱曾與他發生過性關係的女子。
許章潤教授被清華以"道德敗壞"為由革職
周日剛獲釋回家的中國著名法律學者許章潤對香港電台表示,他已經被清華大學法學院以「道德敗壞」為由革除教職、開除公職。在社群網站上,不少人質疑清華大學此舉,懷疑中國當局試圖對許章潤進行「污名化」處理。
許章潤教授據信獲釋 「情況安好」
據路透社等多家媒體引述許章潤友人稱,這位清華大學法學教授於周日早晨獲釋,回到其北京住所。此前,許被帶走引起了輿論強烈反應。近年來,這位中國學者發表多篇針對中共政權的批評文章,被看作是中國最敢言的一位知識分子。
客座評論:中國知識分子的寒冬來了
清華大學知名法學教授許章潤被警方傳訊一事引爆輿論,今年以來,因文章和言論而被官方抓捕的公眾人物還有倡導新公民運動的許志永和房地產商人任志強。他們三人雖然身份不一,職業各異,但有一個共同的標識--為民代言和請命的公共知識分子。
國安法後的「白紙抗議」
港區國安法通過後,香港政府明文禁止港獨口號。香港人決定「遵守法律」,不寫任何標語,將白紙高高舉起,讓人們自行領會意思。
10個爭議點 一文看懂港版國安法
凌駕《基本法》的港版國安法共有66項條文,中央派駐的國安公署地位超然,「四宗罪」定義廣泛模糊,管轄範圍和對象無遠弗屆,連外國人在香港境外的行動也會受限。這條法例有哪10個爭議點?
「警察是垃圾」是不是言論自由?
德國左翼報紙《日報》近期發表的一篇諷刺文章假設,如果德國的警察隊伍被解散了,但是資本主義制度仍然存在,那麼「下崗」後的警察還能找到什麼工作。作者得出的結論是可能最好把失業的警察扔進垃圾場。德國聯邦內政部長震怒,表示要對文章作者提起指控。
港政諷節目播最後一集 即使復出恐「靈魂不在」
香港電台老牌政治諷刺節目《頭條新聞》周五晚播出本季最後一集後將暫停製作。港台表示將檢討節目,能否復播仍是未知數。此次風波源自2月中的一期節目,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5月裁定該節目「驚方訊息」環節污衊丶侮辱警方。
德語媒體: ZOOM不當偽君子 寧作真小人?
視訊會議服務商ZOOM取消在美異議人士紀念六四網路會議的行為,引發了德語報刊的熱議。《每日鏡報》以及《商報》認為,機會主義行徑得不償失,這會毀掉公司的信譽。《明鏡周刊》則諷刺說,ZOOM至少沒有像其他科技企業那樣聲稱要打造更美好的世界。
涉六四線上公祭 Zoom封殺帳號
視訊會議系統Zoom再引爭議,這次以「符合當地法律」為由封殺六四相關帳號。民運人士周鋒鎖批評該公司與專制政府合作,共謀抹去天安門記憶。
遭遇事實核查 川普要「修理」推特
首次在社群網站推特上遇到「事實核查」、推文被指不符合事實後,美國總統川普斥之為言論「審查」,並可能簽署行政令對社交平台進一步管制。
香港《國歌法》二讀 街頭抗議再升級
中國人大推港版《國安法》立法引發的抗爭活動尚在集結,香港立法會周三重啟《國歌法》二讀,更令街頭示威衝突加劇。當天已有數百名示威者被捕。
報導武漢疫情 中國又一公民記者失聯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至少已有三名公民記者在武漢記錄當地疫情的發展後,被強迫消失。上周,在武漢待了三個多月的來自上海的公民記者張展也與朋友失聯,並於5月15日證實已被上海公安以「尋釁滋事」起訴。
新聞自由探底 記者斥港警「行刑式施襲」
「反送中」一周年將至,港警與傳媒的關係跌至冰點,香港新聞自由指數創新低,65%受訪記者表示曾遭警察暴力對待。日前港警被指在示威現場指無差別襲擊傳媒,遭掐脖一度休克的女攝影記者仍然留醫。
如果中國有新聞自由......
2020德國之聲言論自由獎頒給14國17位記者,包括來自中國的陳秋實、方斌與李澤華。德國之聲台長林堡表示,中國如果有新聞自由的話,不但可以已經找到病毒來源,當初也不會有這麼多中國人病亡犧牲。
德國之聲言論自由獎:來自14國的17位獲獎者
德國之聲台長林堡:「2020年度言論自由獎是獻給全世界所有因為報導新冠疫情而遭到迫害的英勇記者們。」
來自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的影片訊息
2020年德國之聲言論自由獎頒給因報導新冠疫情而失蹤、被捕、受到威脅的記者們。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通過影片講話向獲獎者致敬。
新冠危機:德國之聲聲援遭迫害記者
恐嚇、暴力和逮捕:全球多國發生記者因報導疫情遭到當局迫害的情況。德國之聲將本年度言論自由獎授予這群致力揭露真相的記者,表彰其對新聞自由的貢獻。
中國資深媒體人陳傑人因言獲罪被判重刑
根據湖南省桂陽縣人民法院5月1日發布的消息,曾為中國多家重要媒體工作的一名記者因犯有攻擊執政的共產黨的「罪行」,被判刑15年。
中國續打壓新冠言論 北京三志願者遭捕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加強對打壓相關言論。根據統計,有將近9百人因在網路上分享與疫情有關的內容遭到公安處罰。上周六則傳出北京有三名志願者,也可能因擔任其中一個訊息更新網站的志願者,被警方以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方式關押。
銅鑼灣書店重開 在台港人:精神支柱
一度遭潑漆的香港書商林榮基無懼恐嚇,在台北中山站重開銅鑼灣書店,吸引大批讀者到場支持。有顧客表示,台北銅鑼灣書店除了賣書,也是「自由的象徵」。
被解封的中國使館帳號批評推特搞言論自由「雙標」
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稱其在推特上的官方帳號被凍結,經使館「兩次向推特公司提出交涉 」,帳號得以恢復。推特公司表示是系統技術失誤。有用戶詢問中國使館是否可以給推特在中國解封。
新冠已回零 他們仍失聯
按照中共當局的宣傳口徑,除去境外輸入病例,中國已經多日連續實現國內新增新冠肺炎病例為零的成績。但在這次史無前例的病疫中,有一群用自己的方式觀察、記錄、並且評價這場病疫的人與外界失去聯繫。
袁國勇深夜急撤文 分析:四宗罪觸怒北京
香港權威專家袁國勇在報章撰文指「中國人陋習劣根是病毒之源」,引起爭議後即晚撤稿。外界猜測文章公然跟中國官方文宣輿論唱反調觸怒北京,原文「中華民國」字眼也惹禍。
川普不滿北京驅逐美記者 外媒盤問耿爽
當全球正在對抗疫情時,中美兩國互相驅逐記者,也互指對方是病毒源頭。中美關係惡化下,媒體觀察家擔心,大國相爭成為北京打擊新聞自由的藉口。
疫情期間的刪帖與哨聲
中國《人物》雜誌在周二刊登了一篇題為「發哨子的人」的文章,在網路上廣為流傳。不過,幾個小時後,這篇文章就被全網刪除,網友只能用各種方法來躲避審查手段,繼續傳播此文。同一天,習近平到訪武漢。
北京批美干預新聞工作 華盛頓強調「公平對等」
美國宣佈減少中國官媒在美國可僱用的中國籍員工名額。外界認為這是對中國驅逐《華爾街日報》記者的報復,但是美國政府稱仍然尋求與中國發展公平互惠的關係。雙方對「新聞自由」各自解讀,繼續口水戰。
疫情下網路維穩 中國新規鼓吹"正能量"
被指是"史上最嚴厲網路整肅"的《網路訊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生效,除了一貫的維穩,該規定還鼓勵宣傳習近平思想等"正能量"。有網民調侃"以後每天都是好消息"。
上一頁
第5 頁,共1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