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指一個國家公民,可以按照個人意願表達意見和想法的法定政治權利,這些意見表達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審查及限制,也無需擔心受到政府報復。有時也被稱為意涵更廣泛的表達自由。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美司法部:TikTok收集美國用戶敏感訊息
美國司法部在最新提交的法庭文件中指控TikTok收集美國用戶對槍枝管控、墮胎和宗教等敏感社會問題的大量訊息,並認為中國和字節跳動作為外國實體,不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對言論自由權利的保護。
阿桑奇,重獲自由
阿桑奇同意承認一項名為「合謀獲取並公開國防資訊」的重罪指控,以換取從英國監獄獲釋。這是阿桑奇與美國政府達成的認罪協議的一部分。當他走出塞班島法院的時候,就能以自由人的身份飛往祖國澳洲。
臉書上批評政府 越南兩位知名人士被捕
越南警方逮捕了兩名Facebook知名用戶,指控他們「濫用民主自由」。儘管越南正在推行開放和改革,但共產黨當局幾乎不容任何批評。
DW言論自由獎授予納瓦爾尼遺孀
已故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的妻子納瓦爾娜亞獲頒DW言論自由獎。她在領獎時表示,言論自由不是弱點而是力量,納瓦爾尼用他的一生證明,真相是如何讓獨裁者也膽寒。
六四前夕 港警共逮捕八名社媒發帖民眾
香港警方6月3日再次以涉嫌「煽動意圖的相關罪行」為由逮捕了一名在社媒平台上發帖紀念六四事件的民眾。最近一個星期,港警總共逮捕了8名這樣的嫌疑人。這也是香港特區政府首次依照《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逮捕嫌疑人。
「23條」後首案 鄒幸彤等6人疑因「六四」獲罪
香港23條立法實施之後,香港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等人成為第一批因新法而被逮捕者。港府指控,鄒幸彤在「某個敏感日子」前夕,利用另外5人在匿名社媒平台發佈「具煽動意圖的帖文」。
專訪:「跨境鎮壓 」下的中國留學生
中國政府的跨境鎮壓,對於許多在海外加入公民運動團體的中國留學生來說,是時時刻刻需要面對的威脅和恐懼。一位自稱為「行動者」的中國留學生,講述了他所在社群中,同學們遭遇跨境鎮壓的經歷。
長平觀察:分不清抗議歌曲和納粹黨歌?
長平
《願榮光歸香港》本周正式成為政府禁歌。香港政府喉舌援引納粹歷史為禁令辯護。時評作家長平指出,污衊政治對手是「暴徒」,並操縱法律限制言論自由,正是當年納粹的所作所為。
德國政治暴力事件頻傳 DW直擊遇襲現場
一名綠黨政治家在德勒斯登遇襲,事發時正在現場進行拍攝的德國之聲攝影團隊也遭到威脅。近日德國針對政界人士的暴力事件頻傳,聯邦內政部長召開緊急峰會,討論如何防止政治暴力事件。
納瓦爾娜亞獲2024年德國之聲言論自由獎
已故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的妻子納瓦爾娜亞和他創建的反腐敗基金會獲得第十屆德國之聲言論自由獎。
被囚作家排名 中國仍霸榜 以色列首入圍
5月1日,美國筆會發布了本年度的全球自由寫作指數:2023年,在納入統計的33個國家中,總共有339名作家身陷囹圄,比上一年猛增了62人。其中,中國連續第五年排名第一,以色列則首度入圍前十。
TikTok誓言抵抗美國分家令:我們會贏
美國總統拜登已將TikTok剝離法案簽署為法律,要求TikTok在限期內與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切割業務,否則就可能在美國遭封殺。TikTok表示將採取法律措施而且會獲勝;各界又如何回應?
美眾議院推進TikTok剝離法案 馬斯克發文反對
美國眾議院周六表決通過強制Tiktok從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剝離的法案。此次該法案被與對外援助一攬子法案捆綁,或將於幾天內在參議院表決。馬斯克在表決前夕發文反對美國禁止TikTok。
香港律政司:批評23條可能觸犯23條
香港律政司長林定國3月24日在電視採訪中表示,發表對最新頒布的23條國安立法之批評,或者轉發此類批評都可能觸犯這部新法案。該法對煽動叛亂行為規定了嚴厲的刑罰。
德國政治家呼籲加強管控TikTok等社媒
綠黨和社民黨政治家指出,極右勢力以及中國、俄羅斯等專制國家正在利用社群網站對民主制度展開攻擊。
伊朗政府譴責Meta刪除哈梅內伊社媒賬戶
儘管伊朗政府禁止民眾使用Instagram、臉書和X等西方社群網站,但是政府官員卻在這些平台上開設賬戶。Meta集團刪除該國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的賬戶之後,伊朗政府譴責其「侵犯言論自由」。
23條立法咨詢現「禁社媒」建議,港府忙辟謠
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咨詢程序結束。徵集到的意見中有人建議將臉書、YouTube等被廣泛使用的社群網站「撤出香港」,媒體報導後引起嘩然。香港政府隨即強調不會禁絕任何社群網站。
委內瑞拉總統指責DW是 「納粹」媒體
在德國之聲發表了關於委內瑞拉腐敗問題的報導之後,委內瑞拉兩家主要有線電視營運商停播了德國之聲的節目。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指責德國之聲參與了反對其政府的「媒體運動」。
北京繼續收緊對香港的箝制
香港立法者正準備通過中央政府要求已久的基本法第23條立法,屆時將成為香港第二部國安法律。讓我們回顧一下北京在這些年來如何步步收緊對香港的控制。
新加坡《防止外來干預法》: 誰會受影響?
數十年來,全球商業樞紐新加坡一直自詡為世界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但是這個東南亞國家出台的《防止外來干預法》可能影響其自由形象。
海外博主:中國警方正在排查他們的粉絲
有流亡海外的中國知名博主稱,中國警方正在調查他們在海外社交平台的眾多粉絲。如果消息屬實,說明中國政府對批判性言論的打壓已經蔓延至境外平台。
柏林電影節頒獎式爆反以色列言論引波瀾
柏林電影節周末落下帷幕。頒獎式上,有獲獎者痛斥加薩正在發生「種族屠殺」,領獎台上驚現停戰標語和巴勒斯坦頭巾。這一被譽為最具政治色彩國際影展的電影節再度成為爭議點。
長平觀察:沒有「自由」的「希望」是誰的救贖?
中國版話劇《肖申克的救贖》演員全部由能說流利普通話的西方人擔任,其宣傳中強調故事的主題是「希望」而非「自由」。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討論其中的審查與自我審查。
騷擾貼傳單挺民主人士 中國留學生在美被定罪
2022年底,一名中國學生在美國的校園內張貼支持民主的傳單,卻遭另一名中國學生恐嚇威脅。後者今年在美國受審,美國檢方指控他涉嫌網路跟蹤等多項罪名,陪審團也於25日裁定該名中國學生有罪。
中國人權2023:即便微小的自由空間也被消滅
人權觀察組織發表最新報告,其中中國的部分寫道,高壓統治以及日益嚴密的社會控制正在對該國經濟和社會造成愈來愈大的損害。
長平觀察: 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
《崇禎:勤政的亡國君》一書據稱在中國大陸被要求全面下架。時評作家長平認為,假如明朝統治者抓住了全球化發展的機遇,世襲專制王朝那樣的「國」也是必然要亡掉的。
收買網紅、控制外媒 中國遭美批操弄資訊
美國政府28日再度發表報告批評中國在全球操縱資訊,詳列各種例證,直指北京不只透過網路社交媒體影響全球輿論,更在非洲等地區控制媒體,藉此傳播虛假、帶有偏見但有利於中國官方的訊息。對此,中國外交部反駁稱美國「炮製」虛假訊息。
《願榮光》禁制案 香港高院批上訴許可
香港律政司司長在高院上月拒絕政府的《願榮光歸香港》禁制令申請後提出上訴。本周三,香港高等法院「基於國安重要性」就該案批出上訴許可。這意味著,這首民主抗議活動中的熱曲的命運仍然未卜。
專訪嚴歌苓:在柏林續寫芳華
嚴歌苓原本是中國電影圈前簇後擁的座上賓。看了半輩子的不公,因為選擇勇敢,無法沉默而暫時失去了中國大陸市場。面對勇敢發聲前後的巨大落差,嚴歌苓和丈夫有著自己的泰然面對之道。
焚燒古蘭經:言論自由還是惡意侮辱?
近年來,丹麥、瑞典等歐洲國家發生過多起公開場合焚燒古蘭經事件,引發全球穆斯林的強烈反應。焚燒古蘭經的動機是什麼?這樣的行為是否踰越了言論自由的邊界?
鄺頌晴:最大的改變是不再有表達的自由
香港主權移交26周年、國安法實施三年之際,在德留學的活動人士鄺頌晴向德國之聲表示,她發現在德國的香港學生對於發表政治言論比以前要小心很多。她還觀察到港人回歸"去政治化"的生活。與此同時,她認為包括德國在內的西方國家並未徹底想清楚如何面對中國
港府打壓?香港民研不再公開敏感議題民調
在國安法上路之後,香港的民主自由再度遭受打擊。相當具代表性的香港民意研究所20日決定不公開敏感議題的民調,其中包含六四事件、港人身份認同等類別的調查。研究團隊怎麼說?
薩爾瓦多調查記者獲得德國之聲言論自由獎
德國之聲全球媒體論壇(GMF)正在波昂舉行,來自薩爾瓦多的記者奧斯卡‧馬丁內茲獲得「言論自由獎」。儘管受到當局打壓,他還是堅持進行新聞報導,揭露暴力和腐敗。
香港終院撤銷對蔡玉玲的定罪:「言論及新聞自由受憲法保護」
香港終審法院6月5日撤銷了對香港電台《鏗鏘集》前編導、調查記者蔡玉玲在車牌查冊案的定罪。蔡玉玲此前被控為製作「721元朗襲擊事件」專題報導而調取車牌登記訊息時進行了虛假陳述。法新社報導指出,這對於香港新聞業來說,是一個罕見的勝利。
牆外文摘:讓種子飄落你家的花園,長出自由花
曾擔任香港維園「六四」燭光晚會司儀多年、劇團「六四舞台」創辦者列明慧表示,希望讓不能在香港存在的《5月35日》,能在其他地方活下來。「等風起時,讓爭取民主自由的風箏飛得更遠,讓種子飄落你家的花園,長出自由花」。
管住嘴或邁開腿?言論審查下的中國脫口秀
中國脫口秀圈近日引起熱議,有網友戲稱,中國言論審查太苛刻,想搞脫口秀「要麼管住嘴,要麼邁開腿(潤至自由世界)」。脫口秀演員們如何看待審查?脫口秀在兩岸有何差異?DW訪問了4位曾在兩岸演出的脫口秀演員,請他們將「脫口秀在中國」的包袱一一抖開。
長平觀察:兩條感覺受到侮辱的野狗
中國對脫口秀等喜劇藝術的打壓仍在繼續。假如「笑果文化」事件中兩條野狗能夠開口說話,它們將會說些什麼?時評作家長平為此虛擬了一份談話記錄。
又一脫口秀演員在中國遭封殺
脫口秀演員、六月四日、辱華。這是一周以來第二個中國全網封殺脫口秀演員事件的關鍵字。這次遭封殺的「羅傑叔叔」(Uncle Roger)甚至不是中國人,也不是以政治諷刺起家。
長平觀察:「人民子弟兵」替誰背了「野狗」這口黑鍋?
「笑果文化」及其脫口秀演員HOUSE(李昊石)被指「侮辱人民子弟兵」而受到重罰。時評作家長平就此事件為未來的脫口秀演員寫了一份腳本。
馬斯克:找到推特新任CEO,她將於六周後上任
馬斯克宣佈,接替他的新任推特首席執行官是一位女性,將在大約六周後上任。
諷刺時政遭當局點名 香港漫畫家尊子被迫停載
香港著名名政治漫畫家尊子表示,在當局點名批評他的一篇諷刺漫畫作後,《明報》周四宣佈將停止刊登已連載數十年《尊子漫畫》專欄。香港記者協會對於言論自由遭到打壓表示痛心,認為此事件反映出香港「容不下批評的聲音」。
薩爾瓦多記者馬丁內斯獲DW言論自由獎
薩爾瓦多記者奧斯卡‧馬丁內斯因捍衛中美洲新聞自由,獲頒2023年德國之聲言論自由獎。
為黨媒撰文30年 中國媒體人遭控間諜罪
中國資深媒體人董郁玉已遭中國政府關押逾1年,如今面臨「間諜罪」指控,使其親屬決定對外發聲,24日首度公開案件詳情。董郁玉究竟是何許人也?為何遭中國當局打壓?
白紙運動參與者:「世界不應再支持中國政府」
中國去年11月爆發抗議嚴格新冠清零政策的「白紙運動」。據路透社報導,至少兩名參與抗議的女性近日才終於獲釋。逃到德國的白紙運動參與者黃意誠表示,國際應該關注中國現況,中國政府正嚴厲打壓人民,世界不應該與中國政府站在一起。
全面禁止TikTok 美國蒙大拿州先行一步
美國在全面禁止TikTok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蒙大拿州眾議院通過了一項禁止TikTok的法案,也是美國第一個通過如此廣泛法案的聯邦州。該法案一經該州州長批准,可能會決定TikTok在美國的最終命運。
客座評論:假遊行真香港
有句梗叫「爛編劇都不敢這樣寫」,就是現實有些情節,是荒謬到難以置信,搞劇本創作的如果照抄肯定挨罵,但「現實比小說更離奇」再得實證,香港這個曾經的「示威之都」,一個上演過「200萬+1」卻和平有序的城市,居然上演了「掛頸牌遊行」的鬧劇。
抗議填海 香港國安法後首場合法示威遊行
3月26日中午起,約50名香港民眾開始了反對將軍澳地區填海工程、水泥廠、垃圾處理廠項目的示威遊行。這也是香港國安法頒布以來、新冠疫情結束後首次合法示威。警方對此嚴陣以待,並對組織者提出了嚴格的限制條件。
長平觀察:「爸媽,想告訴你們,我的生活西化了」
今年的奧斯卡,「亞裔大放異彩」?時評作家長平分析了好萊塢的東方主義冷血表演,以及它與中國文化宣傳的契合。
中國如何控制在德留學的精英學子
中國政府給獎學金生套上「緊箍咒」。而此舉違反德國基本法確保的學術自由。
長平觀察:那些「自毀人生」的脫口秀演員們
勇敢的脫口秀演員是「自毀人生」嗎?時評作家長平回顧了納粹德國時代的喜劇——可能和很多的想像不同,那些大多是「不關心政治」的「簡單娛樂」。
上一頁
第2 頁,共1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