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指一個國家公民,可以按照個人意願表達意見和想法的法定政治權利,這些意見表達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審查及限制,也無需擔心受到政府報復。有時也被稱為意涵更廣泛的表達自由。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澳門首例國安法公開拘捕 歐盟譴責
澳門警方首次公開披露依據國家安全法的拘捕案例。歐盟對此次行動表示譴責,擔憂澳門「政治多元化」和「言論自由」受到侵蝕。此案為「一國兩制」下的澳門敲響警鐘,引發外界對該地自由空間狀況的深切關注。
藏人流亡政府:藏族歌手在中國被捕 疑因贊頌達賴喇嘛
藏人流亡政府表示,藏族歌手和活動人士尊珠(Tzukte),於七月初被中國當局拘留,並指出,尊珠被捕疑因演唱贊頌達賴喇嘛的歌曲,凸顯北京對西藏言論自由和文化宗教權利的持續壓制。
為進全球威權國家市場 好萊塢不惜「改頭換面」
從髒話「消音」到「補衣」遮體,從刪改情節到篡改結局,為迎合審查和進入市場,好萊塢大片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迫或自願「改頭換面」。面對一邊是巨大商業利益一邊是嚴格意識形態紅線的中國市場,片方甚至主動修改劇本、自我審查,以換取上映機會。
全球媒體論壇:構筑橋樑 抵禦民粹
一年一度的德國之聲全球媒體論壇本周在波昂舉行。各國媒體界人士共同探討在社會兩極分化時代,媒體如何共同應對言論鉗制、假訊息等問題。
長平觀察:外國網紅到中國「監獄采風」
長平
近來外國網紅前往中國「直播」備受關注。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無論網紅們怎樣賣力粉飾,也沒有辦法掩蓋這樣一個事實:中國政府希望他們展示的就是一所「現代化」管理的大監獄。
昔時瑰玉 今日負擔:哈佛大學的中國緣
川普政府不準哈佛大學繼續招收國際留學生,除了指責其「反猶」之外,另一大緣由就是認為這座頂尖學府「過於親共」。事實上,與中國的科研合作,以及歷屆眾多中國留學生,都曾讓這所高校獲益匪淺。但是近年來,這層關係不斷遭到美國政界的非議。
性、暴力、羞恥感:看見台灣白色恐怖的女性故事
5月19日是台灣白色恐怖記憶日,用來銘記76年前宣告戒嚴的這天。威權時期的受難女性——特別是遭國家性暴力者——她們的經歷鮮為人知。民主化歷程跟台灣類似的韓國,曾在518民主運動時發生國家性暴力;DW記者親訪光州,從韓國究責經驗回看台灣。
牆外文摘:讓自由亞洲電台消失正中習近平下懷
牆外文摘
自由亞洲電台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方貝指出,在美國放棄在中國提供自由、未經審查的新聞的同時,中國政府繼續加強其全球虛假訊息傳播行動。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讓自由亞洲電台完全消失,正中習近平下懷。
他在香港到處書寫「自由」
街頭藝術家陳勁輝(署名為「自由塗夫」),因在公共場所噴涂「自由」兩個字,已兩度被捕。等待他的可能是幾年牢獄,但他說那樣自己的作品就算完整了。
全球新聞自由指數:香港首列「狀況惡劣」
無國界記者組織發佈2025年全球新聞自由指數,台灣上升至24名,中國倒數第3名,香港首次落入最差的「狀況惡劣」類別。該組織倡議專員白奧蘭向DW表示,隨著美國逐漸失去「新聞自由燈塔」的地位,中國可能趁機繼續擴散其控制言論的手段到世界各地。
塔瑪爾‧金祖拉什維利榮獲2025年「德國之聲言論自由獎」
2025年「德國之聲言論自由獎」授予了來自喬治亞的塔瑪爾‧金祖拉什維利,為表彰其在打擊虛假訊息和捍衛新聞自由方面的做出的持續不斷的努力。但金祖拉什維利卻也因為反抗壓迫而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Meta被指控曾為進入中國市場開發審查工具
美國參議院一個調查小組啟動對Facebook母公司Meta曾經試圖進入中國市場的調查,並要求該公司提供所有涉及政府審查請求或內容刪除的文件。
牆外文摘:習近平反腐,其實是在製造腐敗
牆外文摘
政治學者裴敏欣認為,中共的反腐運動違背專業知識。習近平對經濟的干預越來越多,對民間團體的打壓、言論的管控越來越嚴。出現越反越腐的現象,一點都不奇怪。
聯邦法官裁決:禁止川普政府解散美國之音
美國聯邦法官奧特肯周五裁決,禁止美國全球媒體署對美國之音雇員或承包商「採取任何進一步措施解僱、裁員、停職或無薪休假」,並稱川普政府的行為是「典型的武斷和反復無常的決策」。
牆外文摘:DeepSeek對全球自由構成威脅
牆外文摘
有評論認為,DeepSeek 和類似的 AI 工具將使監控技術更加智慧型和廉價。這不僅可能延長中共的統治時間,也可能加速中國 AI 監控系統的國際擴張——對全球自由構成威脅。
牆外文摘:馬斯克的T恤衫和西裝都救不了特斯拉?
牆外文摘
馬斯克穿著T恤衫、戴著棒球帽現身白宮。當年他去中南海見中國領導人時則穿著西裝。 不過,兩個大國的高層領導人的「帶貨」,都未能阻止特斯拉銷量大跌。
長平漫遊:川普为什麼讓瓦文薩感到「恐懼和惡心」?
長平
波蘭「團結工會」運動領袖瓦文薩和30多名前波蘭政治犯聯名致信川普,稱他對澤倫斯基的霸凌讓他們想到在共產專制時代的遭遇。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回顧了自己和中國警察的一些交道。
長平觀察:「我們也知道他知道我們知道他在說謊,但是他依然在說謊」
長平
本周二(2月25日),白宮宣佈新政:今後由政府決定哪些媒體可以加入白宮記者團。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回顧了他十五年前在中國媒體專欄中發表的「權利大白話」,警示川普政府正在系統性地向習近平和普丁學習媒體管制。
原《光明日報》記者董郁玉繫獄三年 家人呼籲釋放
中國官媒資深記者董郁玉去年因間諜罪被判刑7年。他的兒子董一夫在美國召開記者會,呼籲中國當局釋放他的父親。董郁玉案曾引起國際關注。
長平觀察:張淼的「中國公民待遇」
支持香港佔中運動而被拘捕的張淼,因為給德國《時代周報》工作面臨更嚴重指控。時評人長平認為,這是對世界新聞自由的威脅。
DeepSeek中英版本實測:一個問題,兩種答案
被稱為「神秘東方力量」的DeepSeek 引發AI界地震。然而與其他中國AI聊天機器人一樣,DeepSeek 在回答敏感話題時表現出明顯的侷限性。經常迴避問題、給出模糊答案或重複官方敘事。
客座評論:「人間清醒」與德國學術界的集體「退圈」
呂恆君
被一些華人民眾稱為「人間清醒」的右翼政黨領袖魏德爾與世界首富馬斯克之間的一場X平台直播,引發諸多討論,其中也包括對於「言論自由」和算法公正性的辯論。以及在這樣的平台上,到底應該」退出「還是「堅守」的問題。
媒體:TikTok準備周日關閉美國境內服務
「不賣就禁」大限將至——據媒體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如果1月19日美國的禁令如期執行,TikTok將在這一天關閉其美國用戶的應用服務。
馬斯克魏德爾對話隔日 德國學術界集體退出X
超過60所德國大學與學術機構集體宣佈退出馬斯克旗下的社群平台X,原因是對該平台方向與倫理原則的嚴重質疑。德國政府則在是否退出該平台的問題上進行評估。
美最高法院聽證會 TikTok或真被禁
1月10日,美國最高法院就是否暫緩實施1月19日生效的「不剝離就禁TikTok」法案而舉行了聽證會。9名大法官中,只有一人認為禁令會侵犯憲法第一修正案中的言論自由權利。首席大法官則指出,字節跳動肯定會配合中國政府。最高法將在幾天內做出裁決。
禁不禁TikTok?美最高法院即將召開聽證會
如果TikTok不從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剝離,會不會於1月19日在美國出於國安因素被禁?川普已經表示,最高法院應當延長期限,否則就會削弱其上任後推行外交政策的能力。美國最高法院將在1月10日召開聽證會,聽取各方觀點。
《查理周刊》遇襲十周年
2015年,法國《查理周刊》因刊登諷刺先知穆罕默德漫畫遭恐襲,12人死亡。今年迎來十周年紀念之際,新聞價值、言論自由,嘲諷和「侵犯」的邊界再次成為討論焦點。
馬斯克稱德總統為「反民主暴君」 計劃與德國右翼黨魁會面
在攻擊完英國首相,德國總理之後,馬斯克近日再將德國總統列入炮轟名單,並表示有意與德國極右翼選項黨黨魁舉行線上對談。
德語媒體:中國軟體 中國核彈 皆是威脅
媒體看中國
TikTok到底是不是中國當局的傳媒武器?《世界報》社論認為,不管怎樣,TikTok上正有許多反西方價值的言論在肆意傳播。《南德意志報》則關注了中國的核武庫擴張計劃,擔心美國會因為忙著對付中國而無暇顧及歐洲國家的防務。
TikTok敗訴:法官裁定其禁令不違反言論自由
美國聯邦法院作出裁定,駁回TikTok及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對美國政府提出的訴訟案,這意味著該公司可能將面臨在美全面被禁。但川普的態度前後發生變化,他將如何「拯救TikTok」?
中國官媒資深記者董郁玉被以間諜罪判刑七年
中共黨媒《光明日報》的原資深編輯和專欄記者董郁玉,周五在北京一家法院被以「間諜罪」判處七年監禁。董的家人表示,這是對其過去批評性文章的懲罰,也是對中國公民與外國人的交往做出警告。
美攝影家在柏林辦展 批以色列「種族滅絕」引發爭議
言論自由的界限在哪裡開始,又在哪裡結束?圍繞中東衝突,這一爭論再次點燃。出身猶太家庭的美國攝影藝術家戈爾丁在柏林個人展開幕式上指責以色列「在加薩實施種族滅絕」,在德國輿論界引起軒然大波。
德語媒體:黃之鋒被判刑 中國淪為西方之敵
黃之鋒、戴耀庭等40多名香港民主派人士被判刑,引發了德語報刊高度關注。《新蘇黎世報》指出,北京指望在打壓政治自由的同時保持香港經濟繁榮,這是不現實的。《世界報》社論則立場鮮明地將中國定性為西方的敵人、不配當任何領域的夥伴。
47人案判刑 劉頴匡女友:今天不是結束,是歷史的中段
香港民主派立法會初選「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周二(19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判刑,當中刑期最重為戴耀廷,判囚10年,其他被告如黃之鋒、何桂藍、鄒家成則被判囚4年多至7年9個月不等。47 人案受到國際關注。
為促生育 俄羅斯立法禁止宣傳不生孩子
俄羅斯出生率降至25年來最低,死亡率則在攀升。普丁政府希望通過立法禁止「宣傳不生育」,以保護「傳統家庭價值觀」。俄羅斯女性則將經濟不穩定作為不生孩子的主要原因。
長平觀察:既怕他們「舉紙」優雅,又怕他們「騎行」怪狀
長平
有網民評論「夜騎開封」事件說,當局不怕他們「騎行」怪狀,就怕他們「舉紙」優雅。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當局兩者都怕,因為這兩者之間共享著兩個大字,那就是「自由」。
「清朗行動」:什麼是中文網路最大的「黑話爛梗」?
中央網信辦、教育部近日印發通知,開展「清朗‧規範網路語言文字使用」專項行動。有網民認為,網路敏感詞太多是諧音字和隱晦語流行的主要原因,而中共宣傳用語才是最大的「黑話爛梗」。
馬斯克改變立場 巴西法官允許X恢復營運
從叫罵莫賴斯大法官為「偽法官」到完全服從裁決,馬斯克立場的轉變讓莫賴斯大法官取消禁令,允許社群網站平台X恢復在巴西的營運。
流亡港人媒體被封 港府曾威脅美國技術服務商
面向海外香港人社群的網路媒體《如水》雜誌近日在香港被封殺。此前其在美國的網路託管服務商曾被香港警方要求下架該雜誌,理由是媒體內容違反香港國安法。
「季風」繼續吹拂: 上海季風書園華府重生
獨立書店「季風書園」曾經是上海學生和知識分子聚集的地方,直到2018年因政治原因被迫關閉。店主於淼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重新開業,季風書園浴火重生。
牆外文摘:日籍男童遇襲,良知的討論空間何在?
日籍兒童在深圳遇襲死亡事件引發了廣泛的輿論關注。有評論認為,在被迅速控制的訊息環境中,沒有可以繼續思考和討論這些問題的可能。連反思「仇恨教育」也被屏蔽,相對貼近事實的、可以引起大眾興趣的討論,就已經失去了發力點。
巴西最高法院仍拒絕解禁X
巴西最高法院拒絕解除對社媒平台X的禁令。一天前,X方面曾表示已按要求任命了在巴西的法人代表且封鎖了多名正接受傳播陰謀論調查的用戶,由此申請解禁。法官現在表示,只有再支付1000萬雷亞爾罰金才可解禁X。
香港新煽動罪作出首兩例判決
因「煽惑性」著裝和涂寫「港獨訊息」字句,香港男子諸啟邦和鍾文傑成為新國安法煽動罪的首兩例獲刑者,分別被判處監禁14個月和10個月。
巴西最高法警告馬斯克:違規將遭重罰
社媒平台X進行系統升級後,很多巴西用戶得以重新使用社媒平台X。巴西最高法院威脅說,如果X平台不執行禁令,將面臨巨額罰款。
「不賣就禁」違憲?TikTok訴美國政府案開庭
美國一家聯邦上訴法院始審理TikTok及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對美國政府提出的訴訟案。這兩家公司的律師試圖說服法官阻止將於1月19日生效的針對TikTok 「不賣就禁」法律。
牆外文摘:脫口秀「復活」,失去了叛逆的權力
業界人士指出,那些現在仍活躍於熒幕的中國脫口秀演員,「他們享有了明星的尊嚴,但卻失去了叛逆的權力」。而作為「冒犯的藝術」的脫口秀,其內核就是「叛逆」,即對社會規訓的反抗。
人權觀察聯手艾未未推出新作義賣
知名中國藝術家、活動人士艾未未聯手人權觀察組織以及瑞士藝術出版社JRP|Editions,將於9月推出限量石版印刷畫作。部分銷售收入將讓人權觀察組織受益。
Telegram創辦人杜洛夫是何人?
加密通訊軟體Telegram創辦人杜洛夫8月24日在巴黎近郊一座機場被逮捕。杜洛夫是編程天才、身價億萬的企業家,自稱言論自由的鬥士。他還是上百個孩子的父親。
《黑神話:悟空》言論審查惹惱海外玩家
備受矚目的中國國產電子游戲《黑神話:悟空》本周二在全球同步發售。但其聯合發行商被披露此前向外國流媒體發送「指導方針」,要求玩家不要討論新冠疫情、女權主義等政治敏感話題,引起一些海外玩家的反感。
長平觀察:高志凱有拍習近平馬屁的自由嗎?
中共智庫官員高志凱接受半島電視台主持人哈桑(Mehdi Raza Hasan)的採訪廣受關注。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指出,高志凱不僅不敢批評習近平,甚至也沒有拍習近平馬屁的自由。
上一頁
第1 頁,共1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