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指一個國家公民,可以按照個人意願表達意見和想法的法定政治權利,這些意見表達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審查及限制,也無需擔心受到政府報復。有時也被稱為意涵更廣泛的表達自由。
跳轉至下一欄 即時新聞
即時新聞
2025年8月3日
2025年8月3日
澳門首例國安法公開拘捕 歐盟譴責
2025年7月27日
2025年7月27日
藏人流亡政府:藏族歌手在中國被捕 疑因贊頌達賴喇嘛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深度報導
深度報導
為進全球威權國家市場 好萊塢不惜「改頭換面」
為進全球威權國家市場 好萊塢不惜「改頭換面」
從髒話「消音」到「補衣」遮體,從刪改情節到篡改結局,為迎合審查和進入市場,好萊塢大片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迫或自願「改頭換面」。面對一邊是巨大商業利益一邊是嚴格意識形態紅線的中國市場,片方甚至主動修改劇本、自我審查,以換取上映機會。
全球媒體論壇:構筑橋樑 抵禦民粹
全球媒體論壇:構筑橋樑 抵禦民粹
一年一度的德國之聲全球媒體論壇本周在波昂舉行。各國媒體界人士共同探討在社會兩極分化時代,媒體如何共同應對言論鉗制、假訊息等問題。
長平觀察:外國網紅到中國「監獄采風」
長平觀察:外國網紅到中國「監獄采風」
近來外國網紅前往中國「直播」備受關注。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無論網紅們怎樣賣力粉飾,也沒有辦法掩蓋這樣一個事實:中國政府希望他們展示的就是一所「現代化」管理的大監獄。
長平
評論
昔時瑰玉 今日負擔:哈佛大學的中國緣
昔時瑰玉 今日負擔:哈佛大學的中國緣
川普政府不準哈佛大學繼續招收國際留學生,除了指責其「反猶」之外,另一大緣由就是認為這座頂尖學府「過於親共」。事實上,與中國的科研合作,以及歷屆眾多中國留學生,都曾讓這所高校獲益匪淺。但是近年來,這層關係不斷遭到美國政界的非議。
性、暴力、羞恥感:看見台灣白色恐怖的女性故事
性、暴力、羞恥感:看見台灣白色恐怖的女性故事
5月19日是台灣白色恐怖記憶日,用來銘記76年前宣告戒嚴的這天。威權時期的受難女性——特別是遭國家性暴力者——她們的經歷鮮為人知。民主化歷程跟台灣類似的韓國,曾在518民主運動時發生國家性暴力;DW記者親訪光州,從韓國究責經驗回看台灣。
牆外文摘:讓自由亞洲電台消失正中習近平下懷
牆外文摘:讓自由亞洲電台消失正中習近平下懷
自由亞洲電台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方貝指出,在美國放棄在中國提供自由、未經審查的新聞的同時,中國政府繼續加強其全球虛假訊息傳播行動。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讓自由亞洲電台完全消失,正中習近平下懷。
牆外文摘
評論
顯示更多
廣告
跳轉至下一欄 焦點話題
焦點話題
他在香港到處書寫「自由」
街頭藝術家陳勁輝(署名為「自由塗夫」),因在公共場所噴涂「自由」兩個字,已兩度被捕。等待他的可能是幾年牢獄,但他說那樣自己的作品就算完整了。
塔瑪爾‧金祖拉什維利榮獲2025年「德國之聲言論自由獎」
2025年「德國之聲言論自由獎」授予了來自喬治亞的塔瑪爾‧金祖拉什維利,為表彰其在打擊虛假訊息和捍衛新聞自由方面的做出的持續不斷的努力。但金祖拉什維利卻也因為反抗壓迫而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馬斯克魏德爾對話隔日 德國學術界集體退出X
超過60所德國大學與學術機構集體宣佈退出馬斯克旗下的社群平台X,原因是對該平台方向與倫理原則的嚴重質疑。德國政府則在是否退出該平台的問題上進行評估。
《查理周刊》遇襲十周年
2015年,法國《查理周刊》因刊登諷刺先知穆罕默德漫畫遭恐襲,12人死亡。今年迎來十周年紀念之際,新聞價值、言論自由,嘲諷和「侵犯」的邊界再次成為討論焦點。
馬斯克稱德總統為「反民主暴君」 計劃與德國右翼黨魁會面
在攻擊完英國首相,德國總理之後,馬斯克近日再將德國總統列入炮轟名單,並表示有意與德國極右翼選項黨黨魁舉行線上對談。
47人案判刑 劉頴匡女友:今天不是結束,是歷史的中段
香港民主派立法會初選「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周二(19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判刑,當中刑期最重為戴耀廷,判囚10年,其他被告如黃之鋒、何桂藍、鄒家成則被判囚4年多至7年9個月不等。47 人案受到國際關注。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