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紅冰稱中國對周邊國家「實行政治殖民化」
2005年6月16日去年7月前往澳洲的中國法學家袁紅冰認為,中國目前正通過外交途徑有系統地影響包括澳洲在内的亞太國家,並試圖將他們變成自己的政治殖民地。但是德國波鴻大學東亞政治專家辜學武教授對此提出了不同觀點。
中國著名自由派法學家袁紅冰在1992年曾經因為主編「歷史的潮流」一書,名聲大振。此後他被中國當局從北京大學調到貴州師范大學法學院,並擔任院長。去年7月28日,他在隨中國貴州省法學代表團訪問澳洲时,向澳洲政府遞交了政治庇護申請。此後,袁紅冰定居澳洲,並致力於中國民主化運動。在陳用林和郝鳳軍揭露中國利用間諜網滲透澳洲的消息之後,袁紅冰表示,這只是中國政府試圖對周邊國家進行政治殖民的手段之一。
「陳用林和郝鳳軍這兩位原中共官員揭露了一個基本事實,就就是澳洲存在著大量的中國間諜。有一些人認為,這些中國間諜主要是用來對付法輪功,對澳洲的国家利益沒有什麼損害。我認為這樣的一種看法是錯誤的。因為據我所知,中國根本的外交戰略之一就是要把東南亞各國和澳洲变成他們政治上的殖民地。所謂政治殖民地的具體含義就是通過經濟的、文化的、教育的、傳媒的、社區的甚至政治的全方位的滲透,逐漸改變澳洲原先作為立國之本的自由民主和人權原則,使共產黨的意識形態在澳洲全面滲透。這種戰略在東南亞的一些地區已經完全奏效,比如緬甸、寮國。澳洲的华人傳媒也已經共產黨意識形態化,澳洲的许多華人社團都是親共社團。這顯然是不正常現象。」
不久之前,從澳洲传出消息,將近50名中國人被澳洲移民中心扣留兩周,並遭受了中國官員的盤問。根據報導,這50人中有中國政治異議人士以及法輪功成員。人權活動人士認為,澳洲政府允許中國官員審問這些人,是對澳洲人权的破壞。但是澳洲移民當局稱,這些人原本就要被遣送回中國,而讓中國官員審問他們只是為了給他們辦理護照。但人權組織對於這樣的解釋並不滿意。
隨著陳用林事件的發生,澳洲国内對於中國間諜問題的討論進入白熱化階段,但是袁紅冰認為,在中澳經貿關係日益密切的同時,澳洲政府並沒有意識到,中國政府正在通過各種途徑,使澳洲背離自己的民主理念。
袁紅冰這次提出的「政治殖民化」概念被不少媒體轉載,但是在學術界也有不同的聲音,任職於德國波鴻大學東亞研究所政治學教授辜學武認為,袁紅冰所提到的一些現象確實存在,但卻不能就此輕易得出中國實行政治殖民化戰略的結論。
「政治殖民化的提法意味著中國已經具有這種能力,對於周邊國家的政治決策產生重大影響,我並不同意這種觀點。我認為中國的政治影響力還微乎其微,並沒有殖民化的苗頭。所謂殖民化就是能夠控制、主宰當地的政治精英,通過有效的政治手段施加政治壓力,但中國政府還沒有到這一步。恰恰相反,很多周邊國家對中國的走向持非常懷疑的態度。例如日本入常這件事情:當日本外長到中國最親近的周邊國家去,包括越南和柬埔寨,那邊都支持日本入常,可以感覺到並不像袁先生所說的那樣,那邊都已被中國政治殖民化了。」
澳洲反对黨猛烈抨擊政府在對待中國異議人士尋求政治避難的問題上,處置不當。而目前,陳用林,郝鳳軍,袁紅冰以及袁紅冰的助手趙晶都在申請政治庇護,他們的申請過程至今尚未完成。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