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輪值歐盟總結
2004年12月26日荷蘭出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六個月任期即將結束。而就在這一任期的結束階段,其業績也達到了高峰:在前不久召開的歐盟峰會上,各國首腦在土耳其入盟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其中一個關鍵問題是土耳其不承認歐盟成員國之一的塞普勒斯。
荷蘭歐盟輪值主席巴爾肯恩德要求土耳其總理艾爾多安接受塞普勒斯為一個國家的事實。兩人在這個問題上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這位荷蘭人一般給人的印象是從容不迫,遇事不慌。由於他的髮型和圓眼鏡,荷蘭人送他「哈裡-波特」的綽號。人們沒有料到這樣一個沉穩的人會如此大動肝火。
而巴爾肯恩德最後提出,歐盟可以從明年10月3日開始與土耳其舉行入盟談判,但前提條件是土耳其在此之前承認塞普勒斯。他的這一妥協建議使歐盟擺脫了尷尬的境地。如果說這位荷蘭歐盟輪值主席在任期中有什麼能夠載入歐盟史冊的話,那就是這個有關土耳其入盟談判的建議了。
不過除此之外,這位很有歐洲事務經驗的荷蘭人在任期內雖然將一切事情都辦得井井有條,但卻缺乏光彩。巴爾肯恩德沒有參與有關歐盟2007年至2013年財政預算問題的討論,因為作為輪值主席的他必須保持中立。但實際上他很想使他所提出的嚴格的節約措施獲得通過。
在所有歐盟國家中,荷蘭是人均出資最多的國家,與其它幾個淨出資國一起為歐盟提供預算經費。在任期結束時,荷蘭沒有能夠消除歐盟淨出資國和淨受益國之間的對立狀態。
對歐洲穩定與發展公約這一敏感話題,荷蘭人則持觀望態度。儘管荷蘭財政大臣扎爾姆是穩定國家財政政策的堅決捍衛者,但他不得不眼睜睜地看著該公約一點一點遭到瓦解。德國和法國要為此承擔主要責任。荷蘭將許多問題的解決推給了下一屆輪值主席國盧森堡。
但巴爾肯恩德也做出了一些成績,比如出台了一項內容廣泛的歐盟內政及司法五年計劃。移民和政治避難在歐盟內部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在歐盟東擴後的第一次議會選舉中,歐盟25國的公民表現得十分淡漠。因此輪值主席國荷蘭在此之後採取了措施,打算使歐盟更加接近其公民。第一個嘗試是進行廣泛宣傳,引起人們對歐洲價值觀的討論。但這一嘗試僅發了一點兒嫩牙,要想長成參天大樹還需多年的時間。以「歐洲交流」為題的一個歐盟部長會議也未能獲得具體的成果,只得出了在未來要加強這方面工作的共識而已。
巴爾肯恩德頂住了德國和法國的壓力,沒有取消歐盟的對華軍售禁令。歐盟特派員和歐盟國家的首腦成功地調停了烏克蘭危機。歐盟與俄羅斯的關係在最近六個月中更加冷淡。儘管歐盟在蘇丹問題上做出很大的努力,但卻未能取得任何進展。荷蘭外交部長波特曾警告蘇丹政府,如果不能控制達爾富爾的局勢將對其實行制裁。但不久便收回這一威脅,因為歐盟內部在制裁問題上未能達成一致意見。這種狀況一直保持到現在。這不能不說是巴爾肯恩德的一大敗筆。
即使卸任,歐洲事務在巴爾肯恩德今後的工作中仍佔重要地位。歐盟的第一部憲法在他的任期中獲得通過。而明年夏天,他將設法贏得荷蘭為此進行的全民公決。雖然荷蘭人對此疑慮重重,但巴爾肯恩德堅信,他的小而富有的祖國的前途在歐洲,而且只能在歐洲。
卸下歐盟輪值主席國的重擔後,荷蘭人可以暫時鬆口氣了。荷蘭下一任輪值主席國將在2016年,並且與其它兩個成員國共同擔任。在荷蘭任主席國時歐盟通過了與土耳其舉行入盟談判的決議。也許在荷蘭下一任輪值主席國期間土耳其能夠最終加入歐盟吧。
(裡格爾特/王雪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