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是由其下轄50個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個自治領土及外島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韓國:模棱兩可策略難以為繼
中美間系統性競爭趨於激烈,韓國難以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繼續保持等距離外交。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9‧11」事件20周年之際,塔利班宣佈成立阿富汗臨時政府;習近平與拜登通電話;德國駐華大使突然死亡引發震驚;中國持續加壓文娛圈……本周還有哪些要聞值得關注?
拜登發表「9‧11」紀念日講話:團結是我們最大的力量
911事件後滿20周年,美國今天將在襲擊地點舉行活動紀念受害者。美國總統拜登呼籲人們:團結是最大的力量,必須對彼此有基本的尊重,對彼此和這個國家有信心。
德語媒體:中美關係「政冷經熱」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時隔7個月本周再度通話。德國《商報》評論稱,美中如今「政冷經熱」,但政治及經濟的二元性到某個時間點將不可行,拜登是時候該提出一套對華戰略。
評論:世界強國美國消失的象徵
2001年的9月11日標記著一個轉折點。德國之聲駐華盛頓記者站主任Ines Pohl認為,20年後從阿富汗撤軍,證明了美國如今將國內利益置於一切之上。
挑戰北京底線 台灣爭取駐美代表處正名
根據英媒報導,美國政府考慮改以「台灣」稱呼目前的駐美「台北」代表處,這個象徵美台關係緊密的更名案會通過嗎?北京會怎麼反應?
911恐襲20年 誰為「反恐戰爭」買單?
2001年9月11日,伊斯蘭恐怖主義組織在美國發動恐怖襲擊,造成3000人死亡,美國在數周後空襲阿富汗反擊,這場「反恐戰爭」持續了20年,全世界都付出了代價。
美中官員相繼出訪 東南亞或成中美角力場
中國外長王毅於9月10日至15日訪問越南、柬埔寨、新加坡及韓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這些國家都是中國周邊近鄰和重要合作夥伴。不過,美國早已開始建立區域聯盟,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八月底剛訪問了新加坡和越南。
德語媒體:拜習通話與共產黨的偏執
《新蘇黎世報》指出,若拜登不放棄在政經問題上的強硬立場,美中關係難以回暖,但中國在國際上的侵略性態度又使美國不甘單方面做出讓步。《日報》則關注了中國當局禁止「娘炮」上電視的偏執。
9‧11間接助力中國崛起? 德媒和智庫這樣說
9‧11事件20周年之際,多家德國媒體和智庫發表專家評論文章,分析該事件對當今世界格局的影響,並不約而同提及中國的崛起。
美軍撤離後首架民航班機飛離喀布爾
一架卡達航空公司的航班,載著包括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公民在內的近200名乘客,從塔利班控制的喀布爾出發,順利飛抵多哈機場。
疫情嚴重 拜登指令強化接種疫苗
根據拜登總統的一項指令,美國所有聯邦雇員及與政府有業務往來的承包商員工均須接種 COVID-19新冠疫苗。華盛頓還將要求雇員100以上的企業必須確保員工接種疫苗或定期接受檢測。
福奇所在機構被指曾資助武漢病毒研究所
美國新聞網站近日披露研究資料,指美國公衛專家、白宮首席醫療顧問福奇(Anthony Fauci)領導的機構及其所屬組織曾資助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進行功能增益研究。
走私美國海洋技術 中國商人在美遭判2年徒刑
美國近年來加強防堵軍事技術流往中國,美國法院8日判處一名違法出口美國海洋技術至中國的中國商人2年徒刑,他同時還被控從事簽證欺詐、洗錢和走私等罪行。
研究: 親中大外宣擴展規模 稱美國為新冠起源地
網路安全公司FireEye 8日發布最新調查報告,指今年早些發現在網路上散播有利中國政府的新冠假訊息的行動已擴展至新的語言與社交平台。這些帳號也呼籲人們參與美國的示威行動。
德語媒體:誰是世界經濟的拯救者——美國還是中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中美兩國將分別可實現8.4%和6.4%的GDP增長。德國《商報》撰文分析中美兩國誰將成為新冠疫情之下全球經濟恢復增長的驅動力。
索羅斯看空中國 稱貝萊德正釀成"投資悲劇"
近日,美國金融巨鱷、慈善家索羅斯幾度將矛頭對准中國,看空對華投資。在最新文章中,他抨擊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向中國傾注巨資,威脅「客戶資產和美國等民主國家的安全利益」。貝萊德方面則否認批評。
拜登下令:解密「9‧11」襲擊相關文件
拜登周五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美國司法部等機構就聯邦調查局的「9‧11」調查文件進行解密檢視。
太平洋海底電纜 美中爭霸新賽場
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消息人士透露,該國將運用美國資金來修建一條海底通信光纜。此前,密克羅尼西亞拒絕了一個有中資企業牽頭的海纜建設提案,原因是美國官員表達了對安全問題的擔心。
颶風洪災重創美國東北部
美國經濟文化最繁華的地區在氣候變化面前顯現出脆弱,不堪一擊。一場已漸弱的颶風暴雨造成數十人死亡。
中國挑戰美國太陽能板關稅 遭世貿組織駁回
世界貿易組織駁回了中國對美國限制太陽能電池板進口措施提起的訴訟,原因為何?
克裡:氣候議題不是地緣戰略武器
中美有可能放下政治歧見在全球氣候議題上合作嗎?美國氣候特使克裡近日出訪天津,中國外長王毅強調兩國在氣候議題的合作不可能脫離中美關係大環境,不過克裡認為,氣候無關意識形態,不是地緣戰略的武器。
德州實施"全美最嚴墮胎法" 美最高法院未說"不"
在美國德州,俗稱《六周心跳法》的新墮胎法生效了。根據該法,公民可對涉嫌支持墮胎者提起民事訴訟。該規定尤其引發公憤,拜登也表示這「令人憤怒」,是"公然"侵犯婦女基本權利。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中美應「排除干擾、聚焦合作」
中國新任駐美大使秦剛表示,中國從來沒有挑戰和取代美國、稱霸世界的野心,但他同時也敦促美方「不要觸碰和挑戰中方的紅線」。
中國電玩限時禁令:美國家長及中國網民怎麼看?
中國日前針對網路游戲祭出嚴格措施,規定18歲以下青少年平日禁止玩電玩,雖然許多中國家長贊成,但部分中國青少年不認同。至於美國家長又是怎麼看?
拜登捍衛撤軍決定 北京: 阿富汗迎來國家重建新起點
美國總統拜登31日對完成阿富汗撤軍發表演說,他除了強調整個行動是「非凡成功」,也捍衛自己撤軍的決定。與此同時,中國則說美國完成撤軍讓阿富汗人迎來國家和平與重建的新起點。
颶風「艾達」肆虐美國南部
颶風「艾達」橫掃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等州。雖然此次風災並沒有像2005年的「卡特裡娜」那樣造成上千人身亡,但是災區民眾依然蒙受了很大的損失。
美國對華裔的仇視犯罪率急劇上升
美國在過去一年裡對少數族群的仇視犯罪行為明顯增加,尤其對亞裔人士的歧視犯罪更是大幅上升。該現象同新冠疫情在中國首先爆發不無關係。
進一步脫鉤?成都美國商會稱停止運作
中國西南美國商會發聲明稱,中國當局已下令要求該機構停止運作。該商會主席對路透社表示,這應該是基於中國民政部關於各國只能保留一個官方在華商會的規定。
美國氣候特使將訪中日 如何對中國施壓並合作?
中美政府各自宣佈,美國氣候特使克裡將於8月31日至9月3日出訪中國,並預計在天津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會晤。各方都聚焦,克裡將如何在氣候變化議題上,同時向中國施壓,又與中國合作。
美稱完成阿富汗撤軍 安理會通過阿富汗決議案
美國30日宣佈完成阿富汗撤軍行動,結束長達20年的戰爭。不過,仍有部分想離開的美國人未能隨美軍撤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宣佈,未來美國在阿富汗境內不會有外交存在,會從卡達处理阿富汗相關事務。
德語媒體:阿富汗亂軍與台海局勢
阿富汗的混亂局面令美國的國際形象大受影響,對台灣而言,美國還是一個值得信賴的盟友嗎?一旦北京武力攻台,華盛頓會出手相救嗎?
喀布爾悲劇的象徵:一名美國女兵之死
上周四喀布爾機場遭襲事件中,100 多人喪生,其中就有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女兵妮柯爾‧吉。她在阿富汗的使命本來即將結束,不久前剛在社媒上分享了一張懷抱阿富汗嬰兒的照片。
喀布爾機場再成襲擊目標 美空襲恐致平民喪生
美軍在阿富汗首都機場的撤離使命進入最後階段,而喀布爾機場再度成為伊斯蘭極端分子的攻擊目標。與此同時,有報導稱, 美軍周日的無人機攻擊行動導致「阿富汗一家九口喪生,其中包括6名兒童」。
美發動無人機空襲 中美外長就阿富汗議題通話
美國29日對一個稱是自殺炸彈客的目標進行空襲,雖然美方稱該人為自殺炸彈客,但阿富汗官員表示也有平民與孩童在過程中傷亡。同日,中美外長針對阿富汗局勢通電話交流。
拜登警告:喀布爾機場恐再次發生恐襲
美國總統拜登發出警告,在美國軍隊撤出阿富汗之前喀布爾機場極有可能再次發生恐怖襲擊。白宮表示,未來幾天對美國正在進行的撤離行動來說可能是最危險的。與此同時,英國宣佈該國最後一架撤離專用航班已經離開喀布爾。
美國:數百萬租客面臨被強制驅逐
受疫情影響,美國有大量租客無力支付房租。本月初,衞生部門宣佈延長「租客保護令」適用期後,這些租客暫時躲過了被房東強制驅逐的命運。然而好景不長,最高法院又駁回了這項延長令。
溯源報告未下定論 拜登:不得答案不罷休
美國總統拜登下令對新冠病毒起源的90天調查結果出爐,該國情報機構在病毒來源問題上仍存分歧,但他們相信,中國官員在新冠病毒爆發前並不知道這一病毒。
美軍艦再到台灣海峽"走一圈" 北京強烈抗議
美國兩艘軍艦本周五航經台灣海峽,中國國防部立即做出反應,表示反對和譴責。與此同時,五角大樓高級官員與中國軍方舉行了拜登上任後的首次會談。
美軍事高官: 中國將速超俄羅斯成美國頭號核威脅
美國一位高層軍事官員表示,處於核武器快速發展中的中國將很快超過俄羅斯,成為美國的最大核威脅。他警告說,美國和中國之間沒有任何機制來避免誤解。
阿富汗襲擊案件 美軍展開報復
喀布爾國際機場遭到血腥的恐怖襲擊後,美軍發動了針對「伊斯蘭國」阿富汗分支組織的報復性軍事行動。美國駐阿富汗大使館也再次發出了安全警示。與此同時,白宮方面表示,美國將必須和塔利班合作。
德語媒體:打造抗中聯盟談何容易
對於中國日益強勢的擴張行為,東南亞各國大都心存不滿。但此次美國副總統哈里斯的亞太之行卻也顯示出,要想讓各國合力對抗中國也絕非易事。
《星島日報》美版被美司法部認定為"外國代理人"
美國司法部將香港中文報紙《星島日報》美國版定性為「外國代理人」。這一行動正值美中兩國在包括香港、新疆在內的一系列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導致關係陷入幾十年來的低谷之際。
美民調:過半數美國人支持派軍防台 逾六成視中國為威脅
一間美國智庫26日發布一項民調,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支持美國在中國武力犯台時,派軍支持台灣,也有將近七成的民眾支持美國政府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
拜登:我們將追捕你們,讓你們付出代價
26日在喀布爾機場附近發生的兩起自殺式爆炸襲擊案已經造成至少95名平民死亡,13名美國軍人喪生。美國總統拜登8月26日誓言追捕恐怖襲擊者,並要求五角大樓制定相關反擊計畫。與此同時,美軍代表坦承,可能會有更多類似事件發生。
美國准售車用晶片 華為業務轉型見曙光?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官員已批准了供應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許可證申請,允許這些供應商向華為出售用於汽車零件的晶片。這或將有助於華為在傳統業務舉步維艱之下的業務轉型。
喀布爾機場外發生多起襲擊事件 德國結束撤離行動
本周四,德國結束從阿富汗撤離人員的「空中橋樑」行動。美、英、澳均向目前仍停留在阿富汗的公民和簽證持有者發出預警,喀布爾機場區域存在發生恐怖襲擊的高風險。美國國防部稱喀布爾機場外發生自殺式爆炸襲擊。
各國加快疏散行動 塔利班傳脅迫聯合國員工
西方國家25日持續專注在阿富汗的撤離行動,而阿富汗的當地民眾則試圖在期限到前搭上離開阿富汗的撤離班機。與此同時,聯合國內部文件顯示,塔利班開始暴力對待其阿富汗籍員工。
德語媒體:阿富汗亂象與中美對抗
正在東南亞訪問的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對中國提出強烈譴責,稱中國正在對南中國海鄰國進行「威脅和恐嚇」。而中國則反唇相譏,警告東南亞鄰國,阿富汗亂象恰恰說明美國絕不可能成為可靠的夥伴。
德國可能在本周五停止在阿富汗的人員撤離行動
德國國防部和外交部傳出的消息稱,德國從阿富汗撤離人員的「空中橋樑」行動很有可能在本周五後結束。法國甚至準備周四之後便停止人員撤離。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為了保護阿富汗人,德國願意與塔利班舉行談判,但不會簽訂無條件協定。
上一頁
第78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