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是由其下轄50個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個自治領土及外島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皮尤:九成美國人對中俄關係表示擔憂
美國皮尤中心週四公佈的一份調研顯示,有90%的美國人對中俄夥伴關係表示擔憂。美國人對中國的負面看法也持續上升,2022年有超過80%美國人對中國抱持負面看法。
拜登5月訪問日韓 共議中國和北韓
美國總統拜登將於5月訪問亞洲盟友韓國和日本,這是他上任以來首次出訪亞洲。白宮方面稱,拜登此行旨在加強與盟友關係,推進對「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承諾。外界認為,拜登將與日、韓磋商北韓和中國議題。
質疑中索安全協議透明度 美官員:僅少數人看過最終版
索羅門群島與中國簽署安全協議持續引發外界憂慮。一名上週出訪索國的美國高官坦言,目前應該僅有非常少數的人看過該協議的最終版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重申,華府將持續關注相關發展。
烏克蘭警告核災難可能 美防長稱不計代價支持烏抗俄
烏克蘭國家核能發電公司警告說,俄羅斯的入侵會造成核災難。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訪莫斯科,呼籲迅速停火並結束烏克蘭戰爭。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承諾傾全力幫助烏克蘭,支持「反擊俄羅斯的帝國侵略」。
人權高專先遣小組抵華 將前往新疆考察
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先遣組已抵達中國,他們將前往新疆,團隊的任務是為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巴切萊特赴新疆訪問做準備。中國外交部表示,人權高專訪問目的是促進雙方的交流與合作。
侵烏俄軍進展緩慢 華盛頓稱莫斯科「走向失敗」
在基輔與烏總統澤倫斯基舉行會談後的第二天,美國政府高級代表在波蘭呼籲,繼續向烏提供幫助,戰勝俄羅斯。倫敦稱,俄軍在烏東工業重鎮的攻勢無決定性突破。
2021年度全球軍事支出出爐 美中領先互爭霸
瑞典智庫25日發佈2021年度軍事支出報告,數據顯示美國仍為全球第一的軍事支出大國,而中國則續列第二位。不過,在中國軍事支出連續27年增長之際,美國2021年的軍事支出卻有所減少。
澤連斯基會美高官 馬裡烏波爾續受圍困
烏克蘭總統顧問24日表示,烏克蘭總統24日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國防部長奧斯丁在基輔會面,但相關細節雙方都保密到家。與此同時,烏克蘭官員在東正教復活節之際,再次呼籲俄羅斯真正停戰。
烏總統:美國務卿和防長周日訪問基輔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對外宣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汀會在本周日訪問基輔。他表示,這將是2月24日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美國官員對該國的最高級別訪問。不過白宮方面並未對這一訪問計劃做出證實。
中國能從俄羅斯的失敗學到什麼前車之鑑?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以來,失誤頻傳,專家們認為普丁(Vladimir Putin)錯估局勢。而將台灣視為中國領土、數次表示「祖國必須統一」的習近平,又能從俄烏戰爭悟出什麼道理?
德語媒體:西方願意犧牲經濟利益、為價值觀而戰嗎?
《新蘇黎世報》呼籲,西方國家必須在烏克蘭戰場向北京專制者發出一個明確的訊號:「西方願為價值觀而戰」。《焦點雜誌》刊評認為,當年蘇軍入侵阿富汗時,貪婪的西德就未曾停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如果這種貪婪不能被制止,歐洲將陷入更加危險的對華依賴。
美考慮取消對華關稅 共和黨也「叛離」川普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透露,正在考慮取消川普时期引入的對華懲罰性關稅,以應對美國高企的通膨率。白宮方面還建議北京方面也對等取消部分對美關稅。與此同時,共和黨人也開始呼籲降低對華關稅。
台灣向烏克蘭提供援款 烏再試人道主義走廊
被俄軍圍困的馬里烏波爾市周六再次嘗試啟動人道主義走廊疏散平民,此前該市人道主義行動均已失敗告終。昨日,台灣外長吳釗燮與基輔市長通電話,並向烏方援助800萬美元。與此同時,歐盟和美國對北京放出警告,若是中國對俄羅斯提供支持,將損害雙方關係。
美國警告: 若中國在索羅門群島軍事擴張將「相應回應」
美國周五警告說,如果中國在戰略要地索羅門群島上建立軍事基地,美國將作出「相應的回應」。 索羅門群島總理保證,與中國簽署的協議不包括建立任何軍事基地。
美考慮降低對華徵稅 關稅戰有望稍緩?
自美國前總統川普執政期間開打的中美關稅戰持續多年,白宮顧問週四(4月21日)透露風聲,可望在部分非戰略性的中國商品上降低徵稅。
澤連斯基稱烏東城市尚未淪陷 美供烏克蘭無人機
俄羅斯21日聲稱已解放了烏東城市馬裡烏波爾,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堅持該城市還未完全淪陷。同日,美國宣佈將向烏克蘭提供新開發的無人機,並將與盟友於德國召開俄烏戰爭相關會議。
美中防長罕見通話 北京再稱台灣不可分割
美中關係陷入歷史新低點之際,兩國國防部長週三(4月20日)罕見地進行了通話。這是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上任後,首度與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通話。雙方就多個議題進行交流,試圖緩解美中僵局。
中國民航局發布東航事故報告 墜機原因仍未明朗
由中國民航局發布的MU5735事故初步報告顯示飛機運行狀況一切正常,中方組成的調查小組和美國運安會派出的7人工作小組將會繼續進行失事調查工作。
德語媒體: 美國哪怕再壞 也總比中國更好
《每日鏡報》呼籲,在中國、俄羅斯構成越來越大挑戰的今天,德國不應該出於經濟利益而拒絕選邊站,而是應當堅定地站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一邊。《南德意志報》則點評了香港新一屆特首候選人李家超,認為他上任後將更加強硬地打壓民主派。
美澳錯愕?中國稱已與索羅門簽訂安全協議
美國代表團即將出訪索羅門群島、聚焦討論中國議題的前夕,中國外交部週二(4月19日)閃電宣佈,中方已與索羅門群島簽署一項安全協議。美國及其盟友欲防堵中國在南太平洋擴張勢力,已先被北京再下一城?
被困的馬里烏波爾:烏方稱同俄方就人道走廊達成協議
被圍困在鋼鐵廠地下通道的烏軍36獨立營不向俄軍投降,呼籲向第三國撤離。與此同時,烏克蘭政府稱同莫斯科就人道走廊達成初步共識。
德語媒體:歐俄兩敗俱傷 中美漁翁得利?
《南德意志報》擔心,隨著烏克蘭戰爭的延續,全世界都告別了和平發展的時代,包括中美俄歐在內,不同陣營之間不再互相信任。《維也納報》則認為,這場衝突的輸家是俄羅斯和歐洲,漁翁得利的則是中國和美國。
巴基斯坦政客為何打反美牌?
今年四月被罷免的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並不是唯一一個利用公眾對美國不滿情緒的巴基斯坦政治家,抨擊華盛頓是歷任巴基斯坦領導人經常使用的一張牌。
美國聯邦法官推翻公共交通「口罩令」
在美國,乘坐飛機、列車和公共汽車暫時無需再戴口罩。佛羅里達州的一位聯邦法官裁定聯邦政府的一項相關防疫規定無效。白宮有權對此提出上訴。
飛越德國特斯拉
特斯拉在德國的工廠已經正式投產,以後全世界的特斯拉客戶除了美國和上海,又多了一個選擇。我們「飛」進去,一探究竟。
試射導彈、定期軍演:美國特使抵韓磋商局勢
美韓軍隊啟動定期演習之際,美國政府北韓事務特使抵達首爾並稱,華盛頓願在任何時候與北韓無條件會談
客座評論:世界正在形成兩大集團的對抗
俄烏戰爭已近兩個月。政論家鄧聿文認為,該戰爭帶來的一大戰略後果是在全球加速促進兩大對抗集團的形成,讓世界重新步入冷戰格局。它的某種帶有標識性的訊號,就是最近召開的北約外長會議首次將其亞太夥伴納入,並表示要應對「中國影響力」。
又有非裔美國人在警察暴力中死亡
這位26歲的年輕人最初是在美國密歇根州的一次交通管制中被攔下的。
蔡英文會見美議員 解放軍舉行警巡演練
台灣總統蔡英文會見到訪的美國跨黨派參、眾議員訪問團。訪問團一成員表示:「美國如果拋棄台灣,會對全世界從本質上帶來很壞的改變,未來誰會想當美國的盟友?」同日,解放軍東部戰區在台灣周邊海空域進行多軍兵種聯合戰備警巡及對海突擊等科目演練。
不顧北京壓力 美議員團抵台將見蔡英文
美國重量級議員訪團週四晚間抵台。台灣總統府發佈聲明稱,這次訪問顯示了美國兩黨的對台支持。與此同時,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在談及俄烏戰爭與中國立場時,再次重申對台安全承諾。
美警告俄羅斯的核威脅 IMF稱戰爭衝擊全球經濟
週四,俄羅斯一艘軍艦在黑海因受損嚴重而沈沒。烏克蘭稱該軍艦是被烏方以導彈擊中,但俄羅斯稱是火災導致彈藥爆炸。另一方面,美國中情局也警告,俄羅斯可能因戰事不順而考慮使用低當量核武器。
分析:拜登稱普丁是戰犯 是否僅個人觀點?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國總統拜登多次稱俄羅斯總統普丁為「屠夫」、「戰犯」、「種族滅絕者」,而白宮發言人、國務卿往往需要迅速澄清總統個人言論並不總是代表官方立場。美聯社認為,拜登這麼做,並不完全是因為口無遮攔。
俄媒:俄羅斯人使用銀聯卡網購遭遇困難
儘管有西方的制裁,俄羅斯人應該仍能使用中國的信用卡進行網上購物 ── 這是個理想情況,但事實上似乎並非這麼順利。
阻中國擴張太平洋勢力 澳高官出訪索羅門群島
為了防止中國在太平洋地區擴張其勢力,澳大利亞高官週三向索羅門群島總理表示,希望該國不要簽署與中國的安全協議。與此同時,一名美國高級將領也表示,索羅門群島簽署協議後可能會後悔。
紐約地鐵槍擊案:嫌疑犯遭捕 動機仍不明
美國紐約地鐵槍擊案,警方已在週三(4月13日)逮捕嫌疑犯。這起震驚美國的槍擊案造成至少23人受傷,其中10人中彈。
美法再援烏 俄威脅攻打基輔指揮中心
美國與法國13日都宣佈新一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烏克蘭總統對此表達感謝。同日,波蘭與波羅地海三國領導人出訪基輔,澤連斯基稱他們從戰爭首日便不斷幫助烏克蘭。與此同時,俄羅斯部隊持續轟炸烏克蘭東部城市,造成至少4人死亡。
美財長批中國袖手旁觀 北京:與俄關係無涉烏克蘭
烏東陷入浴血戰爭又傳出化武攻擊,美國對於中國遲未表態感到越來越不耐,財政部長葉倫直接點名北京,並強調經濟與國安息息相關。
拜登首稱俄犯「種族滅絕」 烏東化武調查遇阻
美國總統拜登12日在俄烏戰爭爆發後,首次指控俄羅斯總統普丁對烏克蘭實施「種族滅絕」。與此同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由於外界難以進行全面調查,所以目前無法確定俄羅斯是否於馬裡烏波爾使用化武。
油價飛升 德國美國通膨率暴漲
美國勞工部最新數字顯示,今年3月的消費者價格同比增長8.5%,創下1981年以來的最大漲幅,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能源、房租、食品價格上揚。而在德國,3月的同比通膨率也達到了7.3%。
備戰備災:台灣當局推出《全民國防手冊範本》
俄烏戰爭繼續焦灼之際,台灣國防部發布了《全民國防手冊範本》,向民眾普及戰時知識,其相關內容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質疑。同時台海究竟有多大可能開戰?長期關注兩岸局勢的德國政治學者也就此發表看法。
烏克蘭難民 在德可領社保 在美難以落足
根據德國聯邦政府以及各州政府達成的協議,從今年6月起,所有在德國的烏克蘭難民都可以自動獲得「避難身份」,領取Hartz-IV最低保障金。與此同時,承諾接收10萬名烏克蘭難民的美國,今年3月只接收了12人。
澤倫斯基:戰爭走向取決於美國軍援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戰爭形勢如何發展,要看美國是否提供該國亟須的軍事援助。開戰後,西方首次有政府首腦前往莫斯科同普丁會談。
上海疫情持續嚴峻 中國批美國「無端指責」
雖已採取嚴格的封控政策,上海的新增確診病例依舊持續攀升。中國外交部對美方的旅遊警告作出回應。面對民眾反應的供保難題,當局不斷釋放解決意願。
上海當局承認工作不足 美國對華發布旅行警告
「上海副市長哽咽發言」見諸多家媒體的同時也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熱搜榜,但是這番景像似乎並沒有博來中國網民的同情。同時,美國國務院就疫情提醒本國公民中國當地「任意執法」。
上海美領館陸戰隊員「斷糧」 同事送食物解難
上海封城導致民眾食品短缺,一名美領館工作人員在微信平台上發出呼籲,要求同事為駐守領館的7名海軍陸戰隊隊員省下一些食物。隨後有好心同事積極相助。
美媒:中國雇傭西方網紅宣傳北京冬奧涉嫌違規
美聯社報導稱,在北京冬奧會召開前後的1月到3月,中國官方聘用一家美國公司來組織網紅在Instagram和TikTok上推介北京冬奧會。雖然官媒並未隱瞞此事,不過根據美國司法部披露的文件,相關宣傳項目中存在不合規行為。
聯大通過暫停俄人權理事會資格 中國投票反對
在各國陸續公佈對俄羅斯新一輪制裁之際,聯合國大會7日投票決定暫停俄羅斯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資格,此舉受到多方的讚許,但俄羅斯也立即出面反對,甚至稱自己決定「提前終止其身份。」
美加重對俄經濟制裁 普丁女兒也在列
美國6日宣佈新一波對俄制裁,對象包含普丁的兩個女兒,及其他俄羅斯高官與其家屬。華盛頓也重申支持把俄羅斯逐出G20的立場,並表明會抵制有俄羅斯在的相關會議。
劍指中國 美英澳共同開發高超音速導彈
半個月前,俄羅斯稱其在打擊烏克蘭的行動中,發射了兩枚高超音速導彈;中國去年亦明顯成功達成高超音速導彈試驗,該導彈繞地球飛行並擊中了中國的一個目標。落後中俄的美國現在也動了起來。
澤連斯基親赴布查誓找罪犯 歐洲多國驅逐俄外交官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週一造訪布查,強調烏克蘭將竭盡所能找到應為暴行負責的人。同日,美國總統拜登再稱普丁為戰爭罪犯,而德國、法國與立陶宛也紛紛宣佈將驅逐俄羅斯外交官。
上一頁
第66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