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是由其下轄50個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個自治領土及外島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若「武統」台灣 中國會付出怎樣高昂的代價?
台海緊張局勢的背景之下,北京會否、何時武統台灣也成了外界熱議的話題。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指出,中國武統台灣,即便成功,也將會是一個大傷元氣、得不償失的「慘勝」。
閉關鎖國逾兩年後 中國如何重新展現外交野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來連續與多國領袖會晤,被專家視為是中國在經歷超過兩年的閉關鎖國後,重新展現其外交野心的舉動。但同時,他們認為北京也正嘗試透過雙邊交流,來分化美國與其盟友的連結。
美與中俄再因朝鮮議題槓上 安理會再現分歧
美國與其盟國21日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強烈譴責朝鮮近期的洲際導彈試驗,但中國與俄羅斯卻表態反對向朝鮮施加新的制裁。雙方的對峙也使安理會在朝鮮問題上,再度出現分歧。
中菲搶奪「漂流物」起爭議
在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周日到訪菲律賓並呼籲強化美菲盟友關係之際,中菲兩國在爭議海域發生爭奪「海上漂流物」事件。
埃及COP27氣候峰會 會出了什麼結果?
聯合國的COP系列氣候峰會關注的雖然是一個事關人類共同命運重要的話題,但是每次都會遇到與會各國、各界的阻力。因此,在每個國家「自打自家算盤」的基礎上,達成的任何共識都很寶貴。
爭取成為下任眾議院議長 麥卡錫劍指中國
有望成為新一屆眾議院議長的共和黨議員麥卡錫20日表示,未來將組建一個關於中國的委員會,並阻止中國在美國境內設立服務站。他批評拜登政府未有效對抗中國。
美國前總統川普推特帳號被解封
新近收購了推特的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在推特上宣佈,對美國前總統川普的推特帳號進行解封。去年1月8日,推特以「存在進一步煽動暴力行為的風險」為由永久禁封了川普的個人帳號。
牆外文摘:習近平為了戰備而重塑社會
有評論認為,中國的疫情管控是為了戰備而對社會進行的重塑。把人都關住了是為了一旦有大規模的國家行為時,方便管理。最難管的階層密集的地方,就是如今管控最激烈的地方。
六國齊譴責北韓試射導彈 金正恩女兒首度公開亮相
在泰國曼谷舉行的APEC峰會期間,韓美日加澳新6國首腦同聲譴責北韓周五發射的彈道導彈。這一次,金正恩首度帶女兒觀看了導彈發射。
FBI局長:對中國在美國設立「警察站」深感擔憂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表示對中國警方在沒有適當協調的情況下試圖在紐約設立分支機構感到無法容忍,認為這種做法侵犯了美國主權。
APEC峰會登場 習近平:亞太不是任何人的後花園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袖峰會週五(11月18日)登場。隨著美中在亞太地區的競逐日益白熱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峰會前稱,亞太地區不是任何人的後花園,不應成為大國競爭的舞台,警告要避免冷戰再現。
美國國際學生數量回升 為何中國留學生銳減?
本周的一項權威報告顯示:2021/22學年,在美國留學的國際學生總數比上一學年明顯回升,同時中國留學生人數銳減。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美國官員表示,這並非簽證發放的原因,「中國學生的簽證申請程序,不比世界其他地方更難、更複雜」。
美軍事首長:中犯台將是戰略錯誤
美國軍事最高將領米利週三表示,中國若對台灣發動攻擊,將如同俄軍入侵烏克蘭一樣,是不智之舉,也是一場「危險遊戲」,習近平對此應該心知肚明。針對兩岸局勢及中美軍備競賽,米利有何看法?
波蘭導彈從哪裡飛來? 澤連斯基稱「俄國」 拜登北約均反駁
一枚據稱「俄製」導彈落入波蘭境內,導致2人死亡。北約與波蘭表示可能是烏克蘭的防空導彈,回到華府的拜登繼續堅持這一說法,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卻強烈否認,稱他相信烏軍的報告。
克裡同解振華在埃及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會晤
美國氣候特使克裡周二在埃及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會見了中國同行,進一步暗示了世界兩大污染國在雙方領導人會晤後關係的改善。
德語媒體:拜習會的重要性與侷限性
德語媒體紛紛聚焦本周一在峇里島舉行的拜習會。有報刊稱這次會晤非常重要,美中對話符合全世界的利益。同時,也有評論指出了這次會晤的侷限性:它無法改變美中大國競爭的主旋律。
國際媒體:友好微笑和熱情握手背後的訊息
中美領導人11月14日在印尼峇里島會晤,受到全球輿論聚焦。有媒體關注「拜登感冒了,習近平仍與他熱情握手」所透露出的訊息;有媒體指出,這次會面可能成為中美關係中的一個拐點;也有媒體分析了拜登的策略,即強調莫斯科與北京之間的分歧。
德國內政部欲採購大疆無人機引發爭議
德國內政部在購買用於勘災救災的無人機招標文件中直接指定採購大疆無人機,引發朝野內外的批評。今年10月,美國國防部將大疆公司列入中國企業黑名單。
分析:拜習會解凍美中關係?
拜登與習近平的歷史性會晤後,美中同意重啟氣候變遷談判,白宮還透露國務卿布林肯預計2023年初訪華,雙方正在努力安排。拜習會後,處於歷史低谷的美中關係有望進一步解凍嗎?
德語媒體:避免衝突成了中美關係的主軸
早在分別擔任美國副總統和中國國家副主席時,拜登和習近平就已經有過接觸。但11月14日的中美首腦峰會上,儘管兩人在鏡頭前握手寒暄,但似乎還是看不出老友相逢的喜悅。
美國財長:拜習會的目的是穩定美中關係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希望周一美中領導人舉行的面對面會晤能推動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之間在經濟議題上加強接觸。耶倫還計劃在峇里島停留期間與中國央行行長易綱舉行會面。
拜習會在即 美中各自目標為何?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表示,拜登認為美中正在激烈競爭,但不該演變成衝突或對抗。兩國領導人究竟希望藉由這場會晤,達成什麼目標?
拜習會前瞻:為競爭關係打造「防護欄」
本周一,印度尼西亞峇里島舉行G20峰會前夕,美國總統拜登將同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舉行面對面的會談。專家普遍認為,會談是為中美緊張關係加筑"防護欄",以防止局面失控。
美國民主黨在參議院保住了多數派地位
美國總統拜登終於鬆了一口氣:中期選舉之後,他領導的民主黨得以繼續保持在參議院的多數派地位。不過,眾議院的席位分配目前尚無定論。
拉攏東協抗衡中國 拜登呼籲打造「自由開放印太」
從金邊到峇里島再到曼谷——近期有三場重要國際峰會在東南亞地區召開,東協國家也成為美、中等國爭相拉攏的對象。在李克強與東協國家領導人舉行會晤之後,拜登周六也在東協-美國峰會上宣佈雙方之間的合作「走進了全新時代」,並致力於打造「自由開放的印太地
收購失敗FTX申請破產 加密貨幣暴跌蒸發千億美元
加密貨幣交易平台FTX本周經歷擠兌和放棄收購之後,於周五宣佈申請破產,需按規定提交重組計畫。由於此事件影響投資者信心,本周大部分數字貨幣皆大幅下跌,總市值減少了約1500億美元。
印度能幫蘋果擺脫中國困局嗎?
受北京嚴苛清零政策以及中美關係日趨緊張的影響,蘋果公司計劃將部分手機生產線轉移至印度。蘋果公司同中國的不解之緣難道要走到盡頭了嗎?
路透社:涉培訓解放軍前美軍飛官 曾與飛行學校簽約
媒體報導,上個月在澳洲被捕的前美軍飛行員杜根曾與南非飛行培訓學校簽約,而該校過去曾與一名中國商人合作,組織中國解放軍飛行員前往南非參加培訓課程。
美財長訪問印度:推動夥伴合作 減少經濟依賴
正在訪問印度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必須推動可信賴夥伴間的經濟一體化進程,以減少對單一國家的經濟依賴。
拜登:希望為美中兩國關係確立底線
下周一,美國總統拜登將在G20印尼峇里島峰會期間舉行會晤。這將是2021年1月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美中領導人之間首次舉行面對面的會晤。峰會期間,習近平還將與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內的多國領導人舉行會談。澳洲总理也表示希望與習近平舉行會面。
李克強東協「告別秀」 東南亞在中美間走鋼絲
這是新冠疫情以來首次線下舉行東協系列峰會。中國方面由將在明年卸任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參加,美國方面則是拜登親自出席。外界預計,拜登會試圖拉攏東南亞國家,制衡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此外還有俄烏衝突、緬甸危機、朝鮮半島以及氣候變化等話題。
普丁不出席G20 峰會聚焦「拜習會」
莫斯科方面周四確認,俄羅斯總統普丁不會前往印尼峇里島、參加11月15日至16日舉行的G20峰會。此前設想的俄烏首腦同台不會上演。那麼這次峰會還有哪些看點?拜登與習近平的互動顯然成為焦點。白宮表示,拜登與習近平將於11月14日會面。
客座評論:習近平經濟學能奏效嗎?
二十大以後經濟政策完全由習一個人說了算。因此,如果要掌握中國經濟今後5-10年的走向,必須把握習近平的那一套「經濟學「。
拜登確定與習近平會晤 欲設立「紅線」
美中都將出席11月中旬在印尼舉辦為期兩週的20國集團峰會,如今拜登鬆口將與習近平面對面會談,並表明會重提台灣議題,同時將闡明美國的「每條紅線是什麼」。
美國中期選舉未現「紅潮」 拜登:民主好日子
美國中期選舉開票接近尾聲,目前開票情形如何?拜登、川普又說了什麼?
網路凛冬已至?Meta宣佈裁員超過1.1萬
Facebook母公司Meta宣佈將裁減13%的員工,這意味著將有超過1.1萬名員工離職。這也成為該公司創辦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CEO祖克柏表示,他要為公司的失誤負責。
逃避美國禁令 英偉達為中國市場晶片「降速」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美國政府向中國推出新一輪力度空前的晶片禁令不久後。圖形處理晶片大廠英偉達就宣佈已經專門為中國市場推出「降速」版產品。
北韓否認曾向俄羅斯提供軍火
周二,平壤駁斥了美國有關北韓正在向俄羅斯輸送武器彈藥的說法,並稱美國散佈謊言,玷污北韓國際形象。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後,北韓是國際社會僅有幾個支持莫斯科立場的國家之一。
北韓:導彈試射目的為攻擊美韓
北韓軍方周一(11月7日)表示,其最近的一連串導彈試驗是為了「無情地」攻擊韓國和美國的關鍵目標,如空軍基地和作戰指揮系統,這些導彈可能包括具有核打擊能力的武器。美朝對此做出嚴厲警告。
日本時隔20年舉行國際海上閱兵 12國參與
在朝鮮發射創紀錄數量的導彈和中國加大力度施壓台灣之際,日本週日(11月6日)時隔20年舉辦了國際海上閱兵,全球其他12個國家參與。日相岸田文雄再次譴責朝鮮,並劍指中俄。
牆外文摘:周星馳真的可以「關心祖國」嗎?
周星馳在社群網站IG發出表情圖片悼念韓國梨泰院踩踏事件逝者,被內地小粉紅留言要求「多關心祖國」。有評論指出,「關心祖國」其實是一項特權,不是你想關心,中國政府就批准你關心。
客座評論:美台能避免跟中國的戰爭嗎?
中國大陸、台灣、美國及其盟國是否能努力避免可能的戰爭?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避免台海戰爭的前提條件又是什麼? 為了回答以上這些問題,就必須對目前的實際狀況做一個公正的調查。
2022年美國中期選舉: 前所未有的歷史時刻
在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中,美國選民將決定哪個政黨控制眾議院和參議院。墮胎和經濟等問題可能會影響人們的決定。但是,這次選舉的意義不止於此。
分析:制裁未能阻止北韓推進武器計劃
美國官員和專家都承認,對北韓的制裁未能阻止其發展核武器計劃,但是在如何進行下一步行動上存在分歧——應該強化制裁還是接受北韓作為擁核國家的事實?懲罰被認為幫助金正恩洗錢的中國各大銀行有用嗎?
德語媒體:德國應繼續騎牆還是堅定站隊美國?
周六的德語媒體,繼續密集關注前一天肖爾茨的北京之行。《法蘭克福匯報》警告說,最關鍵的問題是德國今後如何站隊,從而避免重蹈對俄政策的覆轍。《經濟周刊》則指出,值得害怕的並非中國本身,而是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性。
涉案前美軍飛行員與中國駭客用同一北京地址
朝陽路67號財滿街1-1號樓——在澳洲被捕的前美軍飛行員杜根,被發現與承認和中國軍方合作盜竊美軍情報的中國駭客蘇斌使用相同的北京地址。
中俄反對!聯合國安理會北韓問題談崩
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在北韓問題上出現嚴重分歧。因為中俄反對,聯合國安理會無法對平壤採取任何行動。美駐聯合國大使指責中俄為北韓辯護,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張軍反駁說,北韓頻發導彈與美韓重啟大規模聯合軍演有關。與此同時,北韓周六再次啟動了發射鍵。
美中關係會在習近平第三任期內改變嗎?
美中關係持續緊繃,專家認為,中共二十大發出的最新訊號表明,北京的立場不太可能出現軟化。
北韓繼續試射飛彈 美韓延長軍演對應
北韓已經在2022年創下了試射飛彈的歷史紀錄,迫使美國承認其核武大國地位。美國方面則表示,正在密切觀察北韓何時進行下一輪核爆試驗,並稱中俄有勸退北韓相關試驗的能力。此外,韓國方面周五表示,「發現180多條朝軍機航跡」,韓軍出動戰機應對。
德國總理肖爾茨:訪華不會忽視爭議
德國總理肖爾茨訪華在即,批評聲浪持續延燒。不僅德國內部意見分歧,美國及歐盟也紛紛表示關切。面對強烈質疑,肖爾茨撰文解釋他為何堅持訪華。美方立場又是如何?
上一頁
第55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