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是由其下轄50個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個自治領土及外島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蘋果手機在中國受限?北京稱從未出台禁令
中國外交部周三表示,並未出台禁止購買、使用蘋果等外國品牌手機的法律、法規或政策文件。此前,《華爾街日報》曾報導稱,中央政府機構工作人員已被禁止使用蘋果手機;彭博社更是稱,該禁令可能會被擴大到事業單位與國有企業。
美國跨黨派議員敦促華爾街遵從對華投資限制
美國眾議院跨黨派的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以國家安全為由,敦促華爾街高管們接受針對美國對華投資的新限制。到目前為止,華爾街一些企業對這些投資限制態度冷淡。
美眾院對拜登展開彈劾調查 白宮批評
美國總統拜登因為兒子亨特的爭議,將面臨眾議院的彈劾程序。眾院議長麥卡錫已下令委員會展開正式調查,白宮則批評此舉是「最糟的極端政治」。
拜登稱與李強會面「我沒想遏制中國」
目前,中美兩國在貿易、安全、人權等諸多問題上的分歧正在加深。不過,前往越南訪問的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他並不想遏制中國。他還表示,在新德里的G20峰會上與李強會面,討論了「穩定」的問題。
華為重返5G手機市場,美國大意了?
8月底,華為突然宣佈發售Mate 60 Pro智慧型手機。2019年,美國對華為實施制裁、限制其獲得先進製程晶片以來,華為基本上一直在銷售4G手機。但是新推出的Mate 60 Pro擁有類似5G的速度和功能,令人大吃一驚。
中國國安部:梁成運為美國收集情報30餘年
具有香港和美國公民身份的梁成運因間諜罪已於今年5月在蘇州被重判終身監禁。中國國安部周一公佈了他的案情。
拜登:美越靠攏無意遏制或傷害中國
美國總統拜登正積極加強美國與越南的關係,同時不斷強調,此舉並非針對中國。談及兩岸情勢,拜登認為,中國的經濟動盪並不會導致其攻打台灣。
拜登率美企高管抵越南 談半導體稀土合作
美國總統拜登周日率官員和科技業高管組成的代表團抵達越南,越南最高領導人阮富仲歡迎拜登的到來。美國和越南接下來將就區域安全、半導體等議題進行會談,並且提升雙邊關係至最高級別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G20聯合聲明:俄羅斯稱讚、烏克蘭抨擊
於印度舉辦的G20峰會周六發布了聯合聲明,其中關於俄烏戰爭的部分僅以《聯合國憲章》條文簡單帶過。俄羅斯、美國、歐盟都對此表示肯定,但烏克蘭則認為聲明應對俄羅斯抱持更加強硬的態度。
貧鈾彈為何引起很多爭議?
本周初,美國宣佈最新的軍援烏克蘭計劃,其中也包括引起廣泛爭議的貧鈾彈。烏克蘭表示歡迎,俄羅斯強烈抗議,不過也一些專家對美國的軍援計劃提出質疑。
德語媒體:習近平有理由待在中國不去G20
《每日鏡報》評論認為,與其前往G20會場與其他立場相左的領導人會面,習近平選擇待在中國國內出席活動,是希望能為其形象加分。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則稱,蘋果長期以來的策略導致其發展大幅受到中國影響。
G20宣言出爐 美推中東、印度基礎建設計劃
G20峰會召開首日就出人預料地通過了峰會宣言。因成員國當中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存在分歧,外界之前並不看好峰會就此達成一致。與此同時,美國表示,多國將簽下意向書,計劃在中東和南亞擴建鐵路港口,以加強與中東和印度的聯繫,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
拜登周日到訪河內 越南為何如此搶手?
本周日,美國總統拜登將到訪越南。曾經兵戎相見的美越兩國希望進一步強化雙邊關係,這同時也是美國阻遏中國影響力的一個組成部分。
菲律賓再次向仁愛礁發起補給行動
本周五,中國海警稱菲律賓船隻再次「非法侵闖仁愛礁」,中國海警對其進行了「嚴正警告、全程跟監、有效規制」。菲律賓則譴責說,中國海警和海上民兵的行為「非法、具有侵略性、破壞穩定」。
華為手機「芯美不美」 華盛頓制裁力強不強?
美國眾議員質疑華為新手機內的中芯晶片違反美國貿易管制,甚至建議全面封殺華為與中芯技術出口。有專家告訴DW,美國可能早有預料華為手機技術突破,過去廣泛「撒網」布下的重重限制措施,對於限縮中國半導體業發展,是否真的有效?
如果中國政府部門禁用iPhone 蘋果將損失慘重?
美媒近日爆料稱,中國將禁止政府工作人員在工作場所使用iPhone。這一消息明顯影響了蘋果的股價。彭博社報導指出,若北京真的這樣做,數家依賴中國銷售市場和生產線的美國科技公司都可能受影響。
美國將沒收的俄資產給烏克蘭 克里姆林宮質疑
莫斯科方面在周四表示,美國計劃將扣押的俄羅斯寡頭的財產轉給烏克蘭,這是不合法的,「只要有機會,我們就會捍衛自己的權利」。早在今年5月,拜登政府已批准了第一筆相關被扣資產轉移。
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貧鈾彈
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基輔的同時,五角大樓宣佈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新一批武器,其中包括國際上有爭議的含鈾穿甲彈。
G20峰會「缺習」:中印「龍象之爭」背後的盤算
印度首次主辦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卻將缺席,中印關係似乎因地圖事件再次惡化。有分析指出,印度有可能將「缺習」的G20峰會視為試圖帶領發展中國家的良機。
這些年來金正恩的跨國之旅
有報導稱,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本月將出訪俄羅斯遠東港口海參崴,在那里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丁。這將是金正恩4年多來首次出國訪問。他出訪的次數已經超過了父親金正日,而且打破了後者不乘坐飛機的禁忌。
美警告朝鮮助俄「有代價」 烏克蘭反攻快或慢?
美國近期多次表示,朝鮮與俄羅斯之間的軍火交易協商正在「積極推展」當中;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5日警告,若朝鮮確實這麼做,將會「付出代價」。於此同時,烏克蘭繼續推進反攻。
瓦努阿圖新總理:將重新審視與澳洲安全協議
再次當選總理的基爾曼(SatoKilman)表示,瓦努阿圖與澳洲之间的安全協議目前不太可能獲得該國議會的批准。
太平洋島國何以變得如此重要?
大洋洲島國正在成為中國、美國和歐洲相互爭奪的焦點。因為這些國家所處的位置,是海上貿易的必經之路,也是戰爭爆發時重要的後勤給養線。
王毅稱一帶一路「碩果纍纍」 義大利仍有疑慮
中國與義大利的「一帶一路」協議即將於明年到期,義大利仍在考慮要續簽或是退出。雙方外長4日在北京會晤,雖然中國對此倡議有高度評價,但義大利認為效益不如預期。
間諜新型態?美媒:中國人屢扮遊客闖美軍基地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公民自稱遊客、闖入美軍敏感場所的案例已達上百起,引發美方擔憂。不過,美國很難以間諜罪實際起訴這些人,多數個案只因「非法入侵」而遭短期拘留。
美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中俄聯盟帶來威脅
本周訪問瑞典的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表示,中俄組成的聯盟為自由世界帶來很大的挑戰。此外他還提到,預計瑞典能在今年10月加入北約。
媒體:拜登未計劃在G20正式會晤習近平
日前傳出習近平可能缺席印度G20峰會,如今拜登據報也不打算在峰會上與習近平正式會面。與此同時,有專家認為,中國缺席印度G20峰會,可能是為了遠離西方主導的國際組織、並拒絕將「舞台」讓給印度。
印尼舉行"超級神鷹之盾"多國軍演
中國的擴張行為引發廣泛擔憂之際,周四,美國及印尼以及其他五個國家的士兵在爪哇島開始了每年一度的軍事演習。
美駐日大使訪福島: 支持日本水產品
美國駐日本大使伊曼紐爾拜訪曾受福島核災影響的地區,並品嘗當地的海鮮和水果。他提到:若日本決定為了中國水產品禁令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美國將予以支持。
六十年前,華盛頓同莫斯科開通了"熱線"
1963年古巴危機之後,白宮和克里姆林宮之間開通了直接聯絡渠道,以便在緊急情況下隨時進行談判。然而,六十年後的今天,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是否還有暢通的溝通方式,外界卻知之甚少。
史上首次 美國藉「外國軍事融資」軍援台灣
美國將首次透過「外國軍事融資」計劃軍援台灣,該計劃通常用於援助主權獨立國家,此舉料將激怒中國。與此同時,美國軍方據報有意在距台灣不到200公里的菲律賓島嶼建港,或將加劇印太緊張情勢。
警告美韓軍演?朝鮮試射兩枚彈道飛彈
為期11天的美韓聯合軍演即將落幕,朝鮮30日晚間發射2枚彈道飛彈,被視為對美韓軍演的警告。此前,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將美日韓領袖形容為「幫派頭子」,並批評對方把朝鮮半島附近變成世界上「最不穩定的海域」。
德語媒體:雙管齊下的美國對華政策
中美關係持續緊張之際,美國商業部長雷蒙多開始了訪華之行,並在北京受到了高規格接待。德語媒體認為,雷蒙多之行凸顯了中美至少在商貿領域相互依賴的程度仍非常之高。
英媒:高盛利用中國政府資金參投7家英美企業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利用中國政府出資設立的基金收購了一系列英、美企業,其中包括一家為英國政府提供網路安全服務的公司。
雷蒙多會李強:美商稱中國變得「難以投資」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29日會見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等領導高層,雙方就中美關鍵問題進行討論。雷蒙多也向李強直言,中國一連串打擊外企的行為,已讓美國商界對於赴中投資興趣缺缺。
蘭伯特有望就任美國務院中國事務負責人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美國國務院正在討論讓資深外交官蘭伯特擔任去年12月新設立的對華政策協調辦公室負責人的可能性。一般認為,這一人事安排並不會改變拜登政府當前的對華政策。
印度G20峰會後 拜登9月將赴越南
隨著中國在印太地區擴大影響力,美國致力於尋求區域盟友共同抗衡北京。今年9月,美國總統拜登除了將前往印度參加G20峰會,還會到越南與該國領導人會晤。
美中商務部長同意每年會晤 將設交流機制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28日在北京會晤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雙方決定設置工作組,尋求解決具體商業問題的辦法;此外,還會設立「出口管制訊息交流」機制,供兩國解釋各自的法規制度,並促進溝通。
牆外文摘:中國經濟危機對美國影響不大
有評論認為,中國似乎正徘徊在一場危機的邊緣,看起來很像2008年世界其他地區所經歷一樣。但是,這場危機對美國金融或貿易的影響不大。
研究:美國政府的對華貿易政策代價幾何?
一項研究顯示,拜登和川普的貿易政策導致美國從中國的直接進口減少,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對中國相關供應鏈的依賴隨之減少。此外,消費者還面臨更高的成本。
美國防部:三名美國海軍士兵在澳洲海岸墜機身亡
本周日(8月27日),一架美軍直升機在澳洲达尔文海岸附近的一次演習中墜毀,機上載有20多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美國國防部表示,三人在墜機事件中死亡。
金磚新成員「入圈」 西方真的淡定嗎?
金磚集團宣佈吸納6名新成員,自明年起,將有11個金磚成員國。許多西方國家看起來對金磚的擴員反應淡定。不過也有歐洲政治人物擔憂地表示,金磚國家之前就並不和西方站在一起,現在則轉向了與西方對抗。
美商務部長訪華在即 中國將放低姿態?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受中方邀請,於周日開始進行為期四天的訪華行程。有評論認為,目前面臨經濟停滯的中國可能會請求雷蒙多幫忙度過難關。這兩個昔日貿易的夥伴能否借此機會改善關係?
中美博弈 「棋子」義大利很為難
出於對經濟依賴、地緣戰略、貿易平衡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義大利正在猶豫是否退出中國的「一帶一路」。但是,退出過程的艱難以及之後的後果,也讓羅馬方面舉棋不定。
賴清德:堅定支持兩岸現狀 不願與中國為敵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現任副總統賴清德近日做出對兩岸關係的表態。除了重申支持兩岸現狀,稱台灣從現行制度而言就是一個主權國家之外,他也表示不願與中國為敵。他還提到,與中國交流合作的前提是保有台灣自身的主權。
為施壓美國,沙烏地核電站承建打起中國牌
沙烏地知情官員稱,沙烏地正在考慮讓中國承建其核電站項目,借此促使拜登政府在防止核擴散要求上作出妥協。
川普赴佐治亞州監獄投案 首拍檔案照寫下歷史
今年第四度遭起訴的川普,前幾次投案時都沒有拍攝監獄檔案照。這張照片被他的競選團隊形容為「抵抗暴政的象徵」,更迅速成為募款文宣品。與此同時,現任美國總統拜登正在渡假,並未公開評論川普投案一事。
《美中科技合作協定》到期 美國希望續簽六個月
美國本周三表示希望延長《美中科技合作協定》,但只延長六個月,其間美方將尋求對協議內容進行修改,但不承諾更長期的延期。
北韓發射間諜衛星二度失敗 十月再試射
平壤8月24日表示,第二次向太空發射偵察衛星的嘗試在火箭飛行第三階段失敗,但將在今年10月再次嘗試。美、日、韓對此都做出了反應,日本一度啟動了居民預警系統。
德國企業:中國比德國更具吸引力
最新調查顯示,許多德國工業企業認為中國比德國更具吸引力。專家分析,能源價格和供應、監管環境及專業人才短缺使德國逐漸喪失國際競爭力。
上一頁
第36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