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主導國際支付 歐盟打算自立門戶
2018年8月2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周一(8月27日)在柏林外交部一次大使會議開幕式上表示,已經開始創立一個歐洲支付體系的工作,該體系將獨立於目前佔主導地位的SWIFT國際體系。
馬斯稱:"我們必須加強歐洲在貿易、經濟與金融政策上的自主權。雖不容易,但我們已經起步。"
英國赫爾大學國際商法教授博維斯(Christopher Bovis)向德國之聲表示,這一工作已經開始。"歐委會正在開發一個與SWIFT並行的體系,允許伊朗與歐洲金融體系、清算體系介面。"
2018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2015年達成的伊核協議。
歐洲是伊朗石油的主要出口國。歐洲希望維護伊核協議,並繼續購買伊朗原油。
梅克爾表示謹慎
上周,德國外長馬斯在《商報》撰文稱,現在是重新評估德美關係的時候,"歐洲必須成為國際秩序的中堅力量"。
德國總理梅克爾支持歐盟扮演更強有力的角色,但對以歐洲體系替代SWIFT的計劃表示謹慎。她承認美國對伊朗制裁導致與SWIFT相關的問題,但"與此同時,我們知道SWIFT協議極為重要,特別在恐怖主義融資的問題上"。
SWIFT是誰
SWIFT是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的簡稱,與萬余家銀行聯網,半數主要的跨境轉帳都會通過其訊息傳遞。
SWIFT總部位於比利時,儘管政治中立,但過去受美國影響,封鎖了對古巴和伊朗的金融交易。2001年9‧11事件後,美國財政部使用SWIFT數據瞭解恐怖分子的融資情況。
多家歐洲企業已經退出伊朗,因擔心受到美國制裁。這些企業包括道達爾、馬士基、標誌汽車等。
加密貨幣?
有人認為,加密貨幣市場或許是另一種選項。
伊朗議會經濟事務委員會主席普雷布拉希米(Mohammad Reza Pourebrahimi)表示,俄羅斯已同意使用去中心化的金融體系、如加密貨幣與伊朗交易。
但可能最終還是會採取更傳統的方式。
學者巴特曼海利基(Esfandyar Batmanghelidj)和海爾曼(Axel Hellman)認為,在2012-2016年伊朗被SWIFT禁止交易期間,數家歐洲銀行使用"特設訊息系統"與伊朗金融機構保持了關係。這一方法可再次使用。
依靠中國?
不過,有些人認為,真正的問題超過了技術的層面。
赫爾大學教授博維斯表示:"如今,兩個大陸、兩個經濟體系之間發生正面碰撞。而包括SWIFT在內的金融監管環境,包括支付和清算體系,用於推動美國的經濟與外交目標。歐盟作出回應,並相當成功。"
柏林智庫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貝納(Thorsten Benner)向德國之聲表示:"歐盟開發一個獨立體系,將會免疫於美國制裁,在川普政府看來很可能會威脅到美國的核心利益。"
貝納還認為,要挽救伊朗核協議,歐盟需要依靠中國。
如果中國增加從伊朗進口原油,並確保原油出口不受美國制裁影響,那將幫助伊朗維持運轉。"如果中國願意使用,他們是有必要的獨立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