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納粹罪行
納粹主義,或國家社會主義,指1933年至1945年間統治德國的獨裁政治,即「第三帝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新納粹為德勒斯登紀念活動蒙上陰影
周日,德雷斯頓市民舉行各類活動,紀念60年前盟軍轟炸行動中的死難者。然而,大約五千名極右分子發起的遊行卻使整個紀念活動的氛圍同往年大不相同。
政府要立法禁止新納粹5.8大遊行
5月8日是二戰結束60周年的重大紀念日。新納粹卻也要這天來個大遊行,而且要途經新落成的大屠殺警戒群碑。聯邦內政部長和司法部長周五決定,下周就加強有關法律規定,禁止新納粹的行動。
應該把納粹十字和鐵錘鐮刀一起禁了嗎?
英國哈利王子在一次化妝酒會上佩戴納粹十字袖章出場,引發了全歐洲關於是否應該禁止納粹標誌的討論。一些來自原東歐國家的歐洲議員則提出,如果要禁止納粹的十字標誌,那就也應該禁止原共產黨蘇維埃的鐵錘鐮刀標誌。
禁黨NPD:被自己捆住手腳的民主制
德國國家民主黨(NPD)是極右黨派,2003年由德國聯邦政府、議院和參議院聯名發起的禁黨申請,被聯邦憲法法院駁回,原因是憲法保護機構在NPD的領導層安置了間諜,間諜們的言論經常非常過激,常被拿來作為NPD違憲的罪證,這就鬧出點荒唐。
紀念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60周年
奧斯維辛是納粹法西斯設立的最大集中營,也是以最殘忍的手段濫殺無辜的地方。那裡的毒氣室和焚屍爐奪走了至少1百萬人的生命。1944年的大屠殺是最為慘烈的,每天被毒死和被焚燒的犧牲者高達6千之眾。奧斯維辛已成為納粹屠殺猶太人、羅姆人和欣蒂人的代名詞。2005年1月27日,是蘇軍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60周年紀念日。
在東線的恐怖:二戰德國國防軍的原罪
德國國防軍在歐洲東部和東南部進行的毀滅戰爭,一直以來,在德國政治生活裡都是個禁區。今天,人們普遍認為,如果總體而言為二戰期間德國國防軍在佔領區的恐怖脫責,似乎國防軍在東線曾經像騎士一般忠於職守地進行戰鬥,仍然是不可接受的。
德總統不能在耶路撒冷講德語
今年是德國和以色列建交40周年。一月底,德國總統克勒將出訪以色列,並在以色列議會上發言。對此,多名以色列議員提出了抗議。歸屬於執政的利庫德集團的以色列衞生部長丹尼‧納維表示,只要還有大屠殺倖存者健在,在以色列議會內說德語是不得體的。
NPD與DVU今後將聯合提交競選名單
排外的德國國家民主黨(NPD)向新納粹敞開大門,並宣佈與氣味相投的德意志人民聯盟(DVU)結成競選聯盟。兩黨決定,未來兩黨仍將分別存在,但在選舉中將聯合提交競選名單。
一加一不會等於五,極右黨聯合難成氣候
德國極右政黨-國家民主黨(NPD)和德意志人民聯盟(DVU)受九月份在德東兩州大選戰績的鼓舞,最近放風說要在兩年後的聯邦大選中聯手參選。德國的鄰國擔心極右勢力會登上德國聯邦政治的舞台,但是專家們認為,這兩個黨眼高手低,「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也不具備。
歷史到底該如何展現?——「希特勒地堡的最後十二天」首映引發爭議
歷史新片「希特勒地堡的最後十二天」 9月16日在德國首映。這部電影一經公映就引起了爭議,由於影片裡的希特勒形象與以往大相徑庭,很多人提出疑問,這樣的表現手法行得通嗎?
德國震撼歷史新片:「希特勒地堡的最後十二天」
1945年4月20日,柏林早已失陷,徒留市民們掙扎求生。直到1945年4月30日在地堡自殺的前一刻,希特勒仍在頑固堅持他那野心勃勃的「偉大計劃」,而這是任何一個他那些即將慘遭消滅的士兵和絕望的將軍們再也無力實現的。希特勒的最後十二天,如今被製片人貝爾恩特-艾辛格搬上了銀幕。
北韓怒斥布希為希特勒,韓國舉行「花郎」反恐演習
北韓政府周一發表了一封措辭激烈的聲明,痛斥美國總統小布希,聲稱他在「把和平世界帶入一個萬劫不復的地獄」。預期本月將舉行的「六方會談」的工作小組會議因而流產。同一天,韓國方面也開始了代號「花郎」的全民反恐演習。朝鮮半島局勢驟然緊張。
對香港網友觀點的反饋
「歷史的毒是現代的酷」,這個話題在經過兩輪討論後已經演變為日本與德國對待歷史罪行的不同態度問題。居於日本的網友tristone、中國大陸網友水清相繼表達了他們的看法。
一位香港網友評「歷史的毒是現代的酷」
我不明白亞洲人民痛恨日本人在二戰的侵略,但為何會崇拜日本的同盟夥伴---納粹德國。如果歐洲人崇拜日本皇軍,穿太陽旗的衣物,到這些主題酒吧,我想亞洲人是不明所以和憤怒。
歷史的毒是現代的酷-希特勒成為時尚偶像
法西斯軍旗、納粹黨徽--這些刺眼的標誌物竟然成了香港青年的時尚裝飾。殘酷難道也是一種酷?這在德國簡直是無法想像的事情。
第一次世界大戰:20世紀萬惡之源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在薩拉熱窩遭到暗殺。同年7月28日,在德國支持下,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俄羅斯立即站到斯拉夫兄弟民族一邊,德國則於8月初分別向結盟的俄羅斯、法國和英國宣戰。歐洲列強在非洲和亞洲的殖民地也馬上被捲入了戰爭,於是短短一個月之內,史無前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彌漫在全球三個大陸的上空。
這是一次良知促使的起義
1944年7月20日刺殺希特勒未遂事件是德國討論最激烈的一個歷史事件。那天,德國軍官施陶芬貝格伯爵在狼堡希特勒納粹統治總部暗設了刺殺炸彈,然而,希特勒卻儌倖免於一死。在稍後的殘酷清洗過程中,數千人被送上絞架。對於他們的死,很長時間都未能給予正確的評價。今天,當年希特勒的反抗者猶如一座警世豐碑,它告訴人們,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向獨裁和恐怖主義進行堅決的抗爭。
刺殺希特勒:炸藥提供者回憶當年
1944年7月20日刺殺希特勒的行動雖然未獲成功,但它卻向世人展現了另外一個新德國的可能性。60年後,當年刺殺行動小組成員中唯一健在的菲利普.馮.伯澤拉格爾男爵,也是行動中負責籌備炸藥的關鍵人物,接受了媒體的採訪。
傳遞奧運聖火竟是納粹創意
傳遞奧運聖火竟然並非古已有之,而是出自納粹的創意。這一點在德國似乎被人淡忘,當然,也有人只是往事不願再提。
諾曼底登陸60周年紀念
本周日是盟軍諾曼底登陸60周年紀念日。法國總統希拉克邀請了17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參加慶祝儀式。德國總理施羅德也將參加。這是德國首腦首次收到這樣的邀請。以下是對諾曼底登陸這次二戰中最重要的轉折戰役進行的資料性總結。
小資料:母親節
設立母親節的設想可以上溯到很久遠的時代,但作為節日固定下來卻是美國女子安.傑維斯(Ann Jarvis) 的功勞。1907年,在美國弗及尼亞州和費城,每年五月第二個星期天首次被定名為「母親節」。
走出希特勒和香煙的陰影(74)
赫爾曼-辛利希.雷姆茨瑪(Hermann-Hinrich Reemtsma)是雷姆茨瑪(中文譯成「利是美」,為了避免人名與公司名的分離,本文仍用音譯)煙草集團中最後一名雷姆茨瑪家族成員。但他也不幹了,去年他把他的股份賣給了英國帝國集團,估計獲款8億歐元。今年年初,他的財產額估計為10億歐元。這一家人-與德國現代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1月27日:德國「納粹受害者紀念日」
1996年1月,當時的德國總統赫爾佐克宣佈每年1月27日為「納粹受害者紀念日「。選擇這個日子並非偶然,因為象徵納粹暴行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正是在1945年的這一天獲得瞭解放。
一百五十萬納粹苦役得到補償
德國政府與經濟界共同成立的「回憶、責任與未來基金會」宣佈,到今年12月初,共有150萬當年被納粹政權強迫做苦役的勞工得到了補償,補償金額已達26億3700萬歐元。全世界大約有170萬到180萬納粹苦役應該得到這一補償。
被捕嫌疑犯可能同新納粹有牽連
據瑞典新聞通訊社援引警方的消息,殺害瑞典外長林德的主要嫌疑者已被捉拿歸案。這名35歲的男性已有犯罪記錄。警方是通過群眾的檢舉而取得嫌疑犯線索的。
香港服裝企業為推出納粹標誌服裝的行為道歉
70年前的國會縱火案
1933年2月27日晚9時左右,柏林國會大廈突然籠罩在濃煙和火光中。儘管消防隊很快趕到,大廈的會議大廳仍然在火焰中完全化為了灰燼。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國會縱火案」。
新納粹在奧斯維辛集中營
光頭黨、新納粹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這聽起來好像有點不可思議。年輕的光頭黨來到這裡面對殘酷的歷史,是否會改過自新?
「希特勒也這樣干過」
德國女司法部長格梅林一句可能的口誤不但有可能斷送了自己的仕途,搞得不好還會斷送了社民黨在最後一米大選沖刺中的微弱領先。為了平息白宮的憤怒,施羅德已經致函布希做出解釋和道歉。
萊妮-萊芬斯坦:意志走過百年
萊妮-萊芬斯坦,20世紀最有爭議的女導演,為了追究事業的極致,她可以不顧一切,包括道德和良知。希特勒把她送上事業的頂峰,她付出的代價又是什麼?
給極右暴力分子畫像
極右暴力分子文化程度低,通常來自鄉下,而且大多數在對外國人拳打腳踢時已經醉酒。這是德國巴登州刑偵局作出的研究報告。
五十八年後對一個前納粹的審判
1944年5月19日,在熱那亞附近的一個偏僻的地方,一群被兩兩捆在一起的囚犯一隊隊地蹋上了木板,木板搭在一條壕溝上,是由在押的猶太人先前挖好的。隨著一聲開火的命令,一排又一排囚犯倒下了,站在後一排的都眼睜睜地看著前排的人死在面前......
俄羅斯仇外情緒高漲
一群俄羅斯光頭黨成員最近揚言對所有外國人宣戰。他們宣佈將在四月20日即希特勒的生日那天殺死外國人。他們已經開始提前行動了。
馬爾扎播托代表了苦難與暴行
1944年,納粹德軍在義大利馬爾扎博托和附近地區多次對當地居民進行了大屠殺,其中絕大多數是老人,婦女和兒童。在1944年的9月29日至10月1日期間,馬爾扎博托共有1830人慘遭殺害,連阿遜塔聖母教堂的神甫也沒有倖免於難。
紅色女伯爵離世
著名的德國新聞記者,時事評論家瑪裡昂-登霍夫伯爵夫人本周逝世了,她是德國新聞自由的一個象徵,同時她的生平也是德國現代歷史的一個縮影。
希特勒最後一名私人女秘書去世
50多年來,她一直受到良心深深地譴責。在她生命的晚年,她終於獲得勇氣向人們訴說當年的真實故事。那是一代魔王的滅亡,一個帝國的消失。敘事者便是希特勒最後的私人女秘書特勞德容格。
萬湖會議記錄
萬胡文件是猶太人大屠殺歷史的關鍵性文件。迄今尚未發現第二份與之類似的大屠殺總體計劃。
巨星瑪利蓮-迪特裡希誕辰一百周年
瑪利蓮-迪特裡希,出自德國的唯一一個世界級明星。她是一代人心中的夢中情人。當納粹向她招手的時候,她說希特勒是個混蛋。德國人對瑪利蓮愛恨交織。
長篇報導:希特勒的遺產
1948年,巴伐利亞州宣佈沒收了希特勒的一切遺產。希特勒到底有多少遺產呢?它們都在什麼地方?許多謎和許多爭執在戰後五十多年裡出現。
納粹的歷史怎能忘記
柏林納粹時期德軍展再次引起人們對歷史的深思。歷史是不能輕易忘記的,否則它就有重演的可能。
納粹國防軍展可能引發激烈衝突
11月28日,新的納粹時代國防軍展在柏林開幕。這個展覽立即引起了廣泛的注目,新納粹已決定遊行抗議。猶太人和其它反種族主義者們可能將舉行反遊行。為什麼這個展覽會引起如此激烈的反應呢?
納粹時代的禁書有多少
德國馬爾堡歷史學家對圖書館裡納粹時代的禁書進行了整理。現在這一整理結果正式展出了。
上一頁
第16 頁,共1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