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納粹名畫事件
德國警方在藝術品收藏家古利特(Cornelius Gurlitt)位於慕尼黑的公寓中總共發現1406件藝術品,其中大部分是價值連城的頂尖級大師作品。而這些藝術品的來歷以及今後的歸屬成了疑問焦點。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因藝術收藏品在美國成為被告
猶太藝術品商人後裔索還被掠奪教堂藝術珍品的糾紛升級。德國在美國提出上訴。
台灣中學生選舉 拿納粹開玩笑
高雄中學學聯會選舉,有學生在參選政見中提出,建立「以阿色為元首之納粹雄中帝國」,引發校方緊急協調學聯會將選舉公報下架。
土耳其甩臉德國!公投前誰也不去
在4月16日土耳其舉行修憲公投前,土耳其政府將不會再在德國舉行任何競選活動。梅克爾則要求土耳其必須無條件停止"與納粹比較"。
艾爾多安直呼其名:"梅克爾使用納粹手段"
土耳其總統說逮捕德國記者要感謝真主,他指梅克爾正在使用"納粹手段"。土耳其報紙還稱德國之聲在搞"恐怖宣傳"。
嘉布瑞爾:不想再聽把現在的德國比作納粹
最近,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和該國總統艾爾多安一樣,對德國嚴厲批評,包括將其比作納粹。在與恰武什奧盧的會面中,德國外長嘉布瑞爾表明了態度。
喬裝成希特勒 男子在奧地利被捕
在阿道夫‧希特勒的出生地—因河畔布勞瑙(Braunau am Inn),一名男子因模仿希特勒穿著打扮,被警方依據反納粹法逮捕。當局擔心該地成為納粹同情者們的朝聖地。
網球聯合會杯:賽前高唱納粹國歌?
「德意志,德意志,高於一切」——這並不是聯邦德國的國歌歌詞。但在美國夏威夷舉行的聯合會杯網球賽一場比賽前,主辦單位邀請的國歌演唱者卻唱出這一錯誤的版本,引發一片嘩然。
德勒斯登:為了不忘卻的紀念
德勒斯登的城市景象中,戰爭的痕跡仍依稀可見。1945年2月13日空襲引起的大火災是當地人揮之不去的夢魘,沒有經歷過戰爭的年輕人也不例外。不過,如今紀念大轟炸的現實意義也早已超越了其歷史意義。
大屠殺紀念日:聯邦議院今年悼念誰?
說起納粹大屠殺,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那些屈死在集中營毒氣室裡的猶太人。而在「第三帝國」統治下,還有並非因為種族出身,而是由於患病而慘遭殺害的人們。德國聯邦議院特別為他們舉行悼念活動。
令人不寒而慄的大屠殺劇本
1942年1月20日,納粹在柏林郊外的一處高級別墅裡召開了「萬湖會議」,討論了「最終解決歐洲猶太人的問題」。75年後的今天,再來翻看會議記錄仍然讓人不寒而慄。
美國皮靴 一步一個納粹符
美國一家製鞋公司召回了一款在售的靴子,原因是穿著這款靴子每走一步,都會在地上留下一個帶有納粹標識的腳印。
數百德國新納粹受通緝
在德國,數百名右翼極端分子受到警方通緝。聯邦內政部的相關統計數字顯示:2016年公開頒發的逮捕令急劇增加。專家認為,存在右翼恐怖主義抬頭的風險。
牆外文摘:新年陽光照不亮歷史的陰影
從兩岸關係到香港政壇,從大獨裁者到雷洋,沉重的歷史陰影將延伸至新的一年乃至更漫長的未來。
日防衛大臣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Tomomi Inada)周四早晨參拜了供奉該國戰爭死者亡靈的靖國神社。韓國立即予以譴責。
台灣中學生扮納粹遊行後校長辭職
台灣一個中學學生在化裝遊行時穿納粹服裝,打納粹旗幟,呼納粹口號。引發國際反響後,校長引咎辭職。
「德國華人被害史不該被遺忘」
如今的漢堡紅燈區曾有過德國唯一的唐人街。一場針對華人的納粹清洗行動讓其成為歷史。張添林是受害者之一,接手父親客棧的女兒如今正在與遺忘作鬥爭。
專訪:德國為何沒有唐人街?
德國唯一存在過的唐人街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會消失?德國境內為什麼沒有再次出現唐人街?以後還會有嗎?《中國在漢堡》的作者、研究唐人街的德國歷史學家Lars Amenda為您解答。
一個可怕的周年紀念日
2011年11月4日,製造系列謀殺案的德國恐怖組織「國家社會主義地下黨」(NSU)被揭穿了真面目。德國總理梅克爾向受害者家屬承諾要徹查真相。5年過去,情況如何呢?
柏林的「元首地堡」歷史展覽
「柏林歷史博物館」展覽向人們展示了希特勒生前的最後日子。
難民營:更多來自右翼的襲擊與仇恨
燃燒的房子,遭涂鴉的牆壁,破碎的玻璃……針對尋求避難者及其住所的暴力大幅增加。絕大多數案件是「有右翼動機的作案人」所為。
奧地利將拆除希特勒故居
奧地利內政部周一對媒體表示,位於布勞瑙的希特勒故居將被拆除,以免這裡成為新納粹分子的朝聖地。
希特勒的「秘密自傳」
一位德國歷史學家發現,希特勒在出版《我的奮鬥》之前,曾經用化名撰寫過另一部自傳,並在書中將自己稱為「德國的救星」。
娘子谷:德國歷史上的黑暗篇章
七十五年前的今天,烏克蘭一個叫娘子谷(Babyn Jar)的地方發生了二戰期間最慘烈人數也最多的集體槍殺事件。
按摩、午餐、集體槍決——納粹頭目日程表首被曝光
納粹黨衛軍首領希姆萊的工作日歷,2013年就已被發現,但現在,莫斯科的德國歷史學者才將其公佈於眾。日歷突顯官僚主義辦事方式,揭示了納粹所犯的滔天罪行。
南德意志報:巴伐利亞博物館出售納粹掠奪藝術品
二戰結束之後,美軍的一個名為"尋寶家"的支隊收集了被納粹強征而來的藝術品。現在媒體揭露稱,這些藝術後來並沒有物歸原主,而是被拿去出售了。
俄羅斯紀念蘇德戰爭爆發75周年
在納粹德國侵蘇戰爭爆發75周年之際,前蘇聯各成員國紛紛點燃蠟燭來紀念戰爭中的受害者。德國和俄羅斯也就一項共同計劃達成協議。
遲到的正義?前納粹集中營看守獲刑5年
時隔70餘年,判決終於到來。現年94歲的漢寧被判入獄五年,他曾是納粹黨衛軍成員、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守衛。
德國人對歐洲勝利日的反思
對德國人來說,歐洲勝利日既是悼念納粹受害者,也是紀念從法西斯的魔爪中獲得解放的日子。但這個日子一度也意味著失敗。
瑞典女子對新納粹揮拳
瑞典一位女子當眾在新納粹遊行時表明自己的反對立場。因此成為社群網站上的明星。
94歲前納粹黨衛軍法庭道歉
前納粹黨衛軍成員漢寧可能是德國審判的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最後一名納粹成員。現年94歲的黨衛軍軍人漢寧在法庭上突然發表了一份個人聲明。
憲法保護機構與極右組織有複雜關係?
媒體近日爆料,至少有一名涉嫌極右恐怖分子曾受僱於一家由憲法保護機構的線人開設的公司。若報導屬實,人們更有理由懷疑德國憲法保護機構同極右組織之間有著說不清、道不白的錯綜關係。
「納粹名畫」將在德國、瑞士展出
這些被懷疑為納粹統治時期「被掠奪的藝術品」將以注重透明和還原歷史的方式呈現給觀眾。
被指與納粹合作 美聯社有話要說
有德國歷史學者稱發現美聯社曾與納粹合作的證據後,美聯社發表聲明指出,不但沒有這種合作,還遭受過壓力。
《安妮日記》首次被德國人搬上銀幕
著名的《安妮‧弗蘭剋日記》再次被搬上了銀幕。這是德國製片人和導演首度嘗試講述這個發生在納粹統治下的真實故事。
取締右翼NPD 德憲法法院開審
在過去半個多世紀裡,德國還未曾禁止過一個政治黨派。這一局面可能將發生改變。周二,禁止國家民主黨(NPD)一案在聯邦憲法法院進入聽證階段。
德國法院暫時終止對前納粹軍醫的審判
因健康問題,德國新布蘭登堡法院決定推遲對95歲的被告人胡伯特‧Z的審判,他曾於 1944年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擔任納粹軍醫。
納粹黨衛軍看守案首次開庭
德國德特莫爾德(Detmolder)州立法院本周四開庭審理奧斯威辛集中營一名前黨衛軍看守。他被控參與了對至少17萬人的大屠殺。
德國極右暴力事件在急劇上升
德國聯邦內政部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德國極右翼犯罪行為在迅速增加,其中有仇外背景的又佔多數。
專訪:「德國已經改變」
她經歷了三個納粹集中營,得以倖存。如今,德國對待難民的歡迎文化讓她頗受觸動。作家克呂格(Ruth Klüger)接受德國之聲採訪,講述她的人生經歷與感觸。
德國男子因納粹紋身被判刑
德國一名男子因在游泳館裸露大面積納粹紋身,被奧拉寧堡法院判處六個月緩刑。
《我的奮鬥》將重新出版
埃斯塔‧貝亞拉諾曾親眼目睹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殘酷,由於她當時在樂隊裡拉手風琴,所以才倖免於難。現在希特勒宣傳品《我的奮鬥》一書即將重新發行,對她來說實在是不可思議。
「納粹奶奶」因否認大屠殺被判十個月監禁
一名叫哈韋爾貝克(Ursula Haverbeck)的87歲德國婦女因否認納粹大屠殺被判10個月監禁,她堅持說「沒有歷史證明」奧斯威辛是一座死亡集中營。
德國內政部的納粹歷史
在納粹覆滅、二戰結束後的一段時間裡,依然有不少曾經的納粹黨徒在德國各政府部門工作。
與 「納粹人偶」撞臉 「小豬」狀告中國廠商
一家中國玩具商推出一款納粹人偶,其相貌酷似德國國家足球隊隊長「小豬」,有報導稱,「小豬」已採取法律手段。德國多家媒體為這名「世界盃英雄」發聲。
神秘的「納粹黃金火車」究竟是真是假?
一輛據稱神秘失蹤的列車讓波蘭小鎮瓦爾布日赫近來傳言不斷。數十年來,有不少關於納粹時代遺留下來的黃金、名畫和鈔票的傳說。「納粹黃金」為何如此讓人著迷?歷史學家給出答案。
第72屆威尼斯電影節開幕
說起影壇盛事,不禁會讓人想起威尼斯電影節。約翰尼‧德普、朱麗葉‧比諾什和其他影視界紅星都是紅地毯上的嘉賓。今年的電影節參展片中並沒有德國電影。
《我的奮鬥》世界上最危險的書?
《我的奮鬥》世界上最危險的書?
德國首次舉辦猶太奧林匹克運動會
猶太大屠殺發生70周年後,德國得以在1936年納粹時期舉辦柏林奧運的場地主辦歐洲馬加比運動會。這也是德國首次舉辦猶太奧林匹克運動會,其意義非凡。
德國高校設置專門教職研究猶太大屠殺史
猶太大屠殺發生70周年後,位於萊茵河畔法蘭克福的歌德大學計劃2017年設置專門的教職,研究大屠殺及其後果。這在德國尚屬首次。
華格納和拜羅伊特音樂節:9個赤裸事實
每年一度的拜羅伊特音樂節開幕了。圍繞這個國際著名音樂盛會,傳說種種。它們反映的是事實還是偏見?我們試著為您澄清以下9種常見的說法。
上一頁
第7 頁,共1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