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稀土元素
鑭系元素以及鈧、釔共17種化學元素的合稱。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小鎮回收稀土 難敵中國競爭
歐盟設立目標,降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性。然而,稀土回收卻難以盈利。德國之聲記者走訪德東地區一家稀土回收工廠。
應對中俄:德國擴大與日本軍事合作
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本周訪問了日本,討論安全合作與如何面對中國的問題。柏林希望與東京共同承擔更多責任——無論是在外交、經濟還是軍事上。
川普为何對中國網開一面?
川普大幅削減對華關稅,軟化了對中國的立場,同時卻對印度和巴西徵收高額關稅。在對美博弈中,北京掌握著哪些其他國家沒有的籌碼?
走訪德國稀土商
德國稀土貿易公司Tradium總經理坦言全球對中國稀土的高度依賴以及各國客戶不得不面對的種種困境。
德語媒體:在稀土領域,歐洲正在喪失主權
媒體看中國
《商報》評論稱,面對中國在稀土領域不斷強化的主導地位,歐洲一直沒有採取應對措施,這無疑是一次戰略性失敗。《新蘇黎世報》評論稱,中國並不會爭奪美國的霸主地位。
德語媒體:稀土成了中國勒索世界的武器
媒體看中國
《南德意志報》報導稱,中國在稀土行業的壟斷地位正在成為北京制衡西方的戰略武器,但礦區環境和民眾健康卻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法蘭克福匯報》援引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歐美對中國稀土的高度依賴,中短期內很難出現改觀。
降低對中國永磁體依賴 德經濟部推出路線圖
德國經濟部希望降低風力渦輪機的關鍵零件——永磁體方面對中國的依賴。目前,永磁體約九成來自中國。
中美貿易協議接近達成 美財長稱「並非百分百完成」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周四表示,美國與中國的貿易協議「並非百分百完成」,但相信已具備達成協議的基礎。這份潛在的協議旨在解決關稅爭端和稀土礦產問題,然而,在8月12日最終期限前,技術細節仍待敲定,印度等國也因與俄羅斯的貿易往來,面臨美國關稅威脅。
客座評論:中國的稀土武器化與歐美的對策
張俊華
中國長久以來控制了全球的稀土產業,這一壟斷地位也成為北京在關稅大戰中可以動用的槓桿。本文作者認為,如果西方國家不依仗技術上的飛躍來超趕中國,很難打破這一壟斷。
美中瑞典談判無重大進展 將延長關稅「休兵」期
美中為期兩天的貿易談判落幕,雙方稱會議相當有建設性,有望再把關稅談判期延後90天,但並未簽署協議。對於外界關注川普和習近平是否將會晤,美國官員則稱未討論。
德語媒體:被美中夾擊的歐洲
媒體看中國
《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指出,雖然歐盟喜歡向美中兩國強調其擁有4.5億人口的龐大內部市場,但在「鬥爭」中,歐盟卻缺乏任何可以強化其論點的「棍棒」。《柏林報》關注到中資企業在德國的收購攻勢已經開始在大型工業領域展開,甚至波及到關鍵基礎設施。
歐中峰會登場:經貿分歧深 中俄再成焦點
馮德萊恩24日在北京會見習近平,替第25屆歐中峰會拉開序幕。在川普關稅戰導致地緣政治變數增多之際,歐洲除了關切如何「再平衡」跟中國的貿易關係,也對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扮演的角色提出質疑。中國則強調中歐建交50年的象徵意義,希望跟歐洲拉近關係。
中國對美稀土出口回升 兩國領袖會晤有譜?
隨著美中貿易戰休兵,中國6月輸出美國的稀土量是前一個月的7倍以上。此前,兩國達成協議,中國恢復稀土出口,美國也重新開放輝達的H20晶片輸往中國。另外有消息稱,川普與習近平可能在今年10月底的APEC峰會之前或會議期間會晤。
蘋果斥資5億 採購美國本土稀土磁體
幾乎壟斷全球稀土市場的中國,屢屢將這種關鍵原材料作為貿易戰的槓桿,北京正在不斷收緊對各類稀土材料的出口管制。現在,蘋果公司與一家美國本土稀土供應商簽署了長期協議,購買稀土磁體材料,並在加州建設最先進的稀土回收設施。
美企在華新投資降至新低 仍難割捨對中國依賴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本週發佈報告,顯示在中國的美國企業今年新投資計劃創下歷史新低,對獲利的信心也下滑。美國企業表示,美中關係的不確定性以及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是他們當前最擔心的問題,但大多數美國公司仍認為中國市場至關重要。
長平觀察:「雙重標準恰恰是必須的」
長平
中國政府反駁歐盟通過的稀土管制最新動議,要求停止搞雙重標準。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援引國際發展問題專家保羅‧科利爾的理論說,針對民主和專制國家有所區別,「雙重標準恰恰是必須的」。
德語媒體:「親者痛仇者快」的川普亚洲政策
媒體看中國
《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川普总統對日韓等十個亞洲國家推出的關稅政策,只能令亞洲盟友同美國漸行漸遠,並最終損害美國的利益。《法蘭克福匯報》評論稱,擴容後的金磚集團,正在顯露出越來越明顯的裂痕。
歐洲議會譴責中國限制稀土出口 北京批「雙標」
在歐洲議會高票通過決議譴責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後,中國做出回應,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並呼籲歐洲議會停止在出口管制問題上搞雙重標準。
歐洲議會呼籲中國取消對稀土的出口限制
在即將召開的中歐峰會前兩周,歐洲議會周四以表決方式譴責中國限制稀土出口,並堅稱歐盟必須抵制中方任何利用這些限制迫使歐盟做出讓步的企圖。
德語媒體:不要高興過早
媒體看中國
《商報》發表評論稱,雖然中方已經承諾為德國企業獲取稀土提供便利,但中國以資源施壓的戰略並不會因此而改變,因而德國不應高興過早。《法蘭克福匯報》稱,中國軍艦在紅海用雷射鎖定德國偵察機是一次非常不明智的軍事冒險。
德語媒體:稀土——中國的武器還是骯髒的生意
媒體看中國
中國外長王毅在訪問柏林時表示,稀土出口從來不是、也不應成為中歐之間的問題。德國則已有生產線因稀土供應緊張而停轉。《明鏡周刊》、《法蘭克福匯報》都關注這一點。《商報》詳細報導中國在緬甸進行 「對環境危害特別大」的稀土開采。
日本明年將開采深海稀土
很多國家越來越擔心中國在對新技術至關重要的稀土資源領域的主導地位。日本將從明年1月開始嘗試從海底提取稀土礦物。
川普:我們將與中國「相處融洽」
美國總統川普在最新電視採訪中談到與北京的關係,說將與中國「相處融洽」,並表示「這是一件好事」,不過他也強調中國得支付高額關稅。此外,川普也談到了他的全球關稅戰,並透露已經為TikTok「找到買家」。
王毅出訪歐洲 將會晤歐盟與德法外長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本週展開歐洲之行,計劃訪問比利時、德國及法國,加強與歐洲的關係。然而,中歐之間在經濟與外交領域的深層分歧仍未解決,包括雙方間高達3571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以及中國持續與俄羅斯維持緊密合作關係。
川普稱「已簽協議」,中國商務部確認協議框架細節
日內瓦與倫敦會談後,美中已達初步貿易框架;26日,川普稱兩國已經「簽了」,白宮官員表示這是針對貿易框架達成「額外的理解」,內容為加速稀土出口至美國;27日,中國商務部證實雙方進一步確認框架細節。
德語媒體:美債會成為被中國掐在手中的軟肋嗎?
媒體看中國
中國是全世界持有美債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法蘭克福匯報》關注美債是否會成為中國與美國談判的籌碼,同時也是美國不得不就範的「軟肋」?《商報》分析為何中國對歐洲的態度也出現顯著轉變,從此前的「魅力攻勢」轉向以稀土等關鍵原材料為槓桿施壓歐盟。
德語媒體:得不償失,中國暫不會攻台
媒體看中國
《商報》的分析指出,中國正在利用自己對稀土資源的壟斷地位以及歐洲的依賴性,迫使歐盟在雙邊談判中讓步。《新蘇黎世報》評論認為,中國不會馬上武統台灣,因為「兵凶戰危」的威脅對北京更有利。
稀土既然這麼厲害,北京何以沒有早點對美打出這張牌
鄧聿文
稀土被認為是中國對美反制的「王牌」,但在中美對抗升溫的早期,北京為何遲遲未出手?政治評論員鄧聿文分析指出,這背後反映出中國在戰略判斷、政策慣性和對稀土效力評估上的多重考量,也折射出北京面對美方科技圍堵的應對邏輯與侷限。
川普稱歡迎中俄加入G7 英美簽訂貿易協議
今年的G7領袖峰會6月15日至17日舉行,各國希望趁此機會與美國商討關稅與貿易問題,但最終只有英國跟美國簽訂貿易協議。面對中東戰火升級,美國總統川普提前離開會議;在他短暫出席會議期間,提到中國和俄羅斯加入G7的可能性,引發爭議。
牆外文摘:海棠作者遭「遠洋捕撈」 情色文學對中國傷害有多大?
牆外文摘
有評論指出,從「海棠作者遠洋捕撈案」涉及的作者自述裡,人們可以看到中國底層女性一系列的逼仄與困窘。她們遭遇的公權力的貪婪冷酷和任意妄為,比涉嫌情色的文學對中國社會的傷害更大。
消息人士:中美倫敦協議不包括軍用稀土
據路透社引述兩名消息人士,中美在倫敦達成的協議中,儘管中方同意為美國非軍方製造商提供稀土出口許可的申請快速通道,但這不包括軍用特種稀土。
德語媒體:西方離不開中國的尷尬現實
媒體看中國
中美倫敦談判的結果暫時令各方如釋重負,但這場關於稀土的角力,卻使歐美高度依賴中國的尷尬現實暴露無遺。而要想擺脫依賴,歐美國家必須邁出艱難卻必要的一步:建立屬於自己的原材料體系。
德語媒體: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媒體看中國
周三凌晨,中美談判在倫敦達成框架性共識,同意取消部分近期內為打擊對方而採取的制裁措施。中美之間似乎避免了一場毀滅性的貿易戰升級,但此次休戰能否持續,德語媒體並不樂觀。
稀土何以成為中國拿捏美國的王牌?
在全球市場上,中國對多種關鍵原材料的供應都具備支配地位。北京因此也有意識地將稀土材料出口管制等手段作為制衡美國的貿易戰籌碼。美國能夠快速擺脫對中國的稀土依賴嗎?幾乎壟斷全球市場的中國稀土產業,自己又在擔心什麼?
美對中55%關稅底定 貿易框架細節仍匱乏
11日,川普聲稱與中國已經達成協議,中方將先恢復稀土出口,美方則會重新接納中國留學生。他還表示,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會是55%,中國對美國則是10%。除此之外,此一貿易框架並未公開更多細節和具體實施方式。
稀土換晶片 關稅擱一邊 中美方握手 歐洲有點難
在5月的中美日內瓦貿易會談中,雙方就暫時下調關稅達成了共識。此次的倫敦會談,兩個超級大國顯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關鍵產品的出口管制問題上。與此同時,歐洲在這場貿易戰中的處境正變得微妙。
德語媒體:稀土已經成為地緣政治武器
媒體看中國
《世界報》發表評論稱,在全球戰略博弈升級的大背景下,稀土資源正成為決定未來技術主導權的核心籌碼,而德國對稀土進口的依賴,也正越來越成為德國工業的軟肋。《商報》評論更是明確指出,稀土已不再只是商品,而已經成為現實中的地緣政治武器。
金力永磁獲批稀土出口許可 中方或釋放緩和貿易爭端訊號
中國稀土永磁龍頭企業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6月11日宣佈,已獲得向美國、歐洲和東南亞出口稀土磁材、組件及電機轉子的許可證。消息發布之際,正值中美貿易談判取得進展之時。
中美達成貿易框架協議 待兩國領袖批准
經過兩天的會議,中美雙方針對貿易框架達成協議。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談判進展順利,並稱「絕對預期」稀土出口問題能解決。他透露,等中國批准稀土出口許可,美國也會取消最近新增的科技出口管制。
德語媒體:歐洲該覺醒了
媒體看中國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稱,在全球地緣政治重構的大背景下,中國對歐洲經濟安全構成的挑戰日益凸顯,歐洲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正在成為北京的地緣政治槓桿。《每日鏡報》報導稱,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引起了德國工業界的廣泛擔憂。
中美倫敦談判 白宮促英國阻止中國蓋新使館
繼今年5月的日內瓦會談之後,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即將在英國倫敦與美國舉行新一輪貿易協商,各界預期談判焦點是中國是否鬆綁對美國的稀土出口管制。在倫敦期間,何立峰也將與英國財政大臣會談;與此同時,中國去年提出的新大使館計劃,再度成為焦點。
中美貿易戰會不會再爆發?
中美兩國為期90天的關稅休戰似乎不太順利。晶片軟體和稀土產品方面都存在爭議,而被關稅掩蓋的科技競爭更難以緩解。川普本周四和習近平通了電話。新一輪中美貿易戰打不起來了?
中國可能為稀土出口歐洲設綠色通道
稀土出口管制是中國反制美國關稅大棒的重要籌碼,然而這一措施也同樣殃及了依賴中國稀土產品的歐洲企業。不過,北京方面現在表示,願為歐洲方面設立綠色通道。同時,歐中之間的電動汽車糾紛、白蘭地糾紛也有望在近期以價格承諾的方式化解。
美中代表團將於周一在倫敦繼續貿易談判
川普表示,美中兩國政府高級官員將於周一(6月9日)在倫敦會晤,展開下一輪貿易談判。稀土和其他關鍵礦產是中國手中的重要籌碼。
消息人士:中國已在稀土磁體行業啟用追蹤系統
據路透社報導,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周四(6月5日)表示,「我們重視新的中歐經貿關係。然而,中國令人矚目的崛起絕不能以犧牲歐洲經濟為代價。」
缺稀土 歐洲汽車零件供應商關閉數條生產線
中國限制多種稀土及稀土磁鐵出口的禁令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巨大衝擊。歐洲汽車供應商協會表示,由於稀土短缺,歐洲的汽車零件供應商已有數條生產線關閉。近日,美國總統川普称北京沒有遵守日內瓦協議的條款,暗示中國仍繼續限制稀土產品出口。
緬甸稀土繁榮背後的骯髒秘密
緬甸正陷入一場稀土礦產爭奪戰。有活動人士告訴德國之聲,稀土開采在該國克欽邦造成健康風險和環境破壞。該地區的獨立運動能否給這種狀況帶來轉機?
「不能再做好好先生」:川普斥中國違約,宣佈上調鋼鋁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本周五指責中國未按約降低關稅,取消貿易限制。他說:「中國完全違反了與我們達成的協議。不能再做好好先生了!」同一天,他宣佈將對全球鋼鐵和鋁產品的進口關稅提高至50%。中國是美國的第三大鋁供應國。
全球關鍵礦產供應集中 中國主導地位引發擔憂
國際能源署最新報告警告,全球清潔能源轉型所需關鍵礦產日益集中於少數國家,尤其是中國。這種集中趨勢可能加劇供應中斷風險,推高消費成本,削弱產業競爭力。
電池用金屬價格下跌 電動車行業的好消息?
電動車需要的一些特殊金屬一直被視為是行業發展的瓶頸。但最新的數據顯示,國際市場上相關金屬的價格正在明顯下降。這似乎是對電動車買家是個利好消息,但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上一頁
第1 頁,共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