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移民難民
人口流動現象,難民是移民的一種,隨著社會發展,除了政治難民,經濟難民,還出現了所謂的環境難民。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迎來《移民法》 中國移民的興奮點在哪兒?
在貿易戰、人民幣貶值壓力空前的大背景下,移民海外再次被諸多中國民眾提上議事日程。而德國政府最新推出的《移民法》要點文件,為許多學歷不高,但擁有一定行業資質的人打開了移民海外的大門。專業咨詢人士已經做好了迎接新一輪中國「移民潮」進入德國的準備
德國新移民法怎麼說
德國大聯合政府周二早宣佈,就即將上路的新移民法的基本要點達成一致。新法將參照加拿大移民法的積分制度,將移民的年齡、教育程度和經濟實力作為衡量的指標。
維吾爾難民被遣返後 迄今下落不明
一名維吾爾避難申請者被巴伐利亞當局非法遣返中國後,聯邦政府迄今為止仍無法獲取有關此人下落的訊息。根據巴伐利亞電台掌握的情況,今後也不排除遣返維吾爾人的可能性。
「移民」才是出路?無家可歸的傘運藝術品
香港雨傘運動四週年,時至今天香港的政治前途仍然迷茫,當年由運動衍生的大量藝術品也同樣前路未卜。在自由空間日益收緊之下,有創作人正替其作品「移民」。
朔伊布勒:加強努力 幫助難民融入社會
德國聯邦議院議長朔伊布勒認為,將大量難民遣返回國並不現實。因此,更應努力幫助他們融入德國社會。
想找工作?德國手工業正缺人手!
德國手工業行業勞動力奇缺。很多公司因人手短缺常常被迫拒絕客戶。儘管許多手工企業到處招聘工人,人員不足的現象仍十分普遍。行業協會因此要求放寬針對避難者的就業限制。
達賴喇嘛:難民應返家重建
但凡達賴喇嘛出場,訪問者便如潮湧。本周三(9月19日)在達姆施塔特(Darmstadt)就是這番景象:會議中心1300個座位無一虛席。德國人權組織-西藏動議邀請了這位西藏宗教領袖。
調查:德國人對移民融入總體樂觀
雖然移民和難民問題在德國引起熱議,但是絕大多數德國人仍對與移民的共同生活持積極的態度。根據德國移民融合基金會周一在柏林公佈的調查研究報告,對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充分體驗文化多樣性的人尤其如此。
美縮減難民收容數 人權團體強烈抨擊
美國將在2019財政年度將難民上限降至3萬人歷史新低。這個決定遭到人權組織嚴厲批評。
達賴喇嘛:歐洲是歐洲人的 難民得回家
達賴喇嘛在瑞典就難民問題發聲,在呼籲歐洲接納難民、為他們提供安全棲息之處的同時,他也表示,難民最終應返回故裡重建家園。
梅克爾嚴批選項黨極右行為
德國聯邦政府如何對移民政策在國內導致的兩極化做出反應?梅克爾總理在議會一般性辯論中發言,要求守法而非感情用事。選項黨予以反駁。
德國再爆難民殺人案 兩阿富汗男子被捕
在德國東部小城克滕,一名22歲德國人在與一群阿富汗人爭執後死亡。法官對兩名阿富汗人發出逮捕令。當晚(9月9日)該市發生示威抗議。
瑞典大選 右翼崛起勢不可當
本周日,瑞典議會舉行大選。根據此前的民調結果,主打反難民、反伊斯蘭的極右翼政黨得票率有望大幅上升。該國的幾個傳統大黨則因此面臨兩難的局面。
德國民眾給政府打低分 難民仍是症結
基民盟和基社盟仍然為移民問題爭吵不休。這令民眾十分反感,他們要求政界作出明確的決策,提出具有說服力的解決方案。
難民殺人犯阿卜杜爾被判8年半監禁
在刀砍15歲少女並致其死亡的案件中,蘭道州法院裁決死者前男友獲刑8年零6個月。但凶手的年齡至今並不確定。
內政部被指失職 難民局因此埋下"禍根"
德國審計署向德國內政部發出指責,批評後者監管德國聯邦移民及難民局(BAMF)出現重大紕漏,這種疏忽也產生了不良後果。
評論:我們能做到?再展開對話?
三年前,德國總理梅克爾說出一句簡單的話: 「我們能做到」。從那以來,這句話改變了德國。德國之聲評論員Jens Thurau指出,現在,2018年,要做的事情還要多得多。
巴西向委內瑞拉邊界派遣軍隊
因國內經濟危機持續,越來越多的委內瑞拉人離開祖國。移民不斷湧入、數量龐大,使各鄰國不堪重負。巴西政府決定,向邊境地區派遣軍隊,以控制局面。
肯尼茲骚亂過後 梅克爾發出譴責
上周,一名男子在肯尼茲被人刺死。此後這個德國東部城市騷亂不斷。右翼和左翼群體之間發生衝突,警方指出有20人受傷。警察在現場力不從心,難以控制局面。騷亂中外國人遭追趕的畫面引發了梅克爾的批評。
難民數日不準上岸 意內政部長受調查
義大利內政部長薩爾維尼要求與歐盟澄清難民去向問題,才允許他們上岸。但義大利法律規定,拘押不得超過48小時,除非有法官指令。
男子被刺喪生 右翼暴力事件震驚德國
周六至周日夜間,一群不同國籍的人在薩克森州肯尼茲的城市慶祝活動後發生衝突,一名德國人喪生。警方逮捕的嫌疑人是一名23歲的敘利亞人和一名22歲的伊拉克人。
難民、庇護以及移民:複雜的法律與現實
移民、難民、避難申請者、外來移民:這些名字應該怎樣定義,即便是專家有時意見也不統一。
德內政部:沒有正式停止遣返維吾爾人
德媒此前報導稱,德國政府停止向中國遣返維吾爾難民。如今德國內政部則表示,並非正式叫停遣返,而是對相關問題的一個「決策輔助」,其依據是對中國維吾爾人境遇的重新評估。
民調:大多數德國人支持難民
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有58%的德國民眾認為,難民庇護申請被拒絕的申請者如果在德國找到了工作,就應該有留下來的機會。大約有三分之一表示反對。
逃離委內瑞拉:危險的旅程
面對威權統治、經濟崩潰,數百萬委內瑞拉人踏上逃亡之路,人數之多讓鄰國秘魯、厄瓜多爾、巴西等國不得不開始想辦法控制難民湧入。
30萬難民在德成功就業
越來越多的在德難民得以成功就業。德國就業中介中心總裁舍勒認為,特別是那些年輕難民的就業前景非常看好。而是否熟練掌握德語是難民能夠順利找到工作的重要前提。
義大利威脅遣返難民回利比亞
要讓地中海上獲救的難民們去哪裡?義大利威脅說,如果其它歐盟成員國不接收,未來就把他們直接送回北非。維權人士發出警告。
當初為難民擔保 如今要自掏腰包?
一些德國地方教會和個人在過去幾年裡為難民提供擔保。現在被政府機構要求履行支付承諾。他們表示不服,並上訴法庭。但各家法院對此的見解完全一致。那麼,他們究竟要不要掏錢?
評論:早就是事實 現在才承認
多少年來,人們一直在爭論德國到底可不可以、應不應該成為一個移民國家。什麼實質性的東西也沒有,但移民其實一直存在。德國之聲評論員Richard Fuchs認為,德國政界現在的做法不過是追著現實跑。
漢堡政府網上拍賣難民房
難民潮高峰時,漢堡每月大概要安置一萬多名新難民,由於住房不夠,漢堡在一個公園裡臨時搭建了一批小木屋。現在難民人數銳減,漢堡市政府決定把這些閒置的小木屋在網上公開拍賣。
難民擔保人必須出錢?
據估計,簽字替難民提供財政擔保的德國公民約有7000人。現在,他們是否必須付錢?
錯誤遣返維族難民 梅克爾曾向中國討人
今年4月誤遭德國非法遣返的一名維吾爾難民,至今仍無音訊。德廣聯的最新調查顯示,德國聯邦政府在遣返後三天就知曉了此事,並試圖予以補救。
德國:針對難民的襲擊案件有所減少
針對外國人的襲擊案件有所減少,這本來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左翼黨仍然認為,仇視難民的宣傳煽動每天都在進行中。左翼黨提請其他德國政黨關注這一令人擔憂的發展趨勢。
六成新入籍公民保留原護照
雙重國籍問題一再成為激烈爭議對象。聯邦德國政府有意避免多國籍現象,但實際上,擁有雙重國籍的人越來越多。
遭遣返阿富汗難民被接回德國
今年7月3日,避難申請尚在審理之中的阿富汗難民納澤布拉被德國當局遣返。現在,這名被非法遣返的他再次回到了德國。
一眾名人喊話伊凡卡 關注難民話題
多位國際文化界名人在Instagram上發文,對美國移民政策提出批評,並呼籲伊凡卡‧川普致力於結束被分離移民家庭的痛苦。
中國網路借貸亂象環生 金融難民維權無門
周一,大批在網路借貸平台蒙受損失的「金融難民」聚集北京,期望政府出面捍衛他們的權益。但集會活動很快就被警方驅散。
德語媒體:貿易戰中的中國「撒手鐧」
中國是美國國債的最大債權人。表面看來,中國似乎可以拋售美債,逼迫美國就範。但事實上,這個撒手鐧的可操作性並不強。
歐盟:成員國應慎發「黃金護照」
「投資25萬歐元,即可全家移民歐盟」,這類中介廣告,中國大城市隨處可見。不過,歐盟預計將在今年秋季出台措施,限制「買賣國籍」的行為。
德國誤將維吾爾難民遣返回中國 音訊全無
德國聯邦移民難民署與慕尼黑地方的外國人管理局出現了溝通失誤,導致一名原本要在4月3日出席聽證陳述理由的避難申請者在同一天被遣返。這名被遣返回中國的難民是一名維吾爾人,其律師稱,當事人現在音訊全無。
德國最新民調 右翼民粹政黨支持度創新高
德廣聯周四夜間公佈了最新一期的「德國趨勢」民調結果。梅克爾所在的聯盟黨的民意支持度創下歷史新低,而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則創下了歷史新高。將近7成的民眾對近年來新移民的融入工作感到不滿,逾6成民眾認為種族主義是當今德國的大問題。
巴伐利亞率先推出難民Anker中心
對1000-1500名難民集中管理、德國政府各相關部門聯合辦公——這是巴伐利亞州新實行的避難及遣送中心,目的是加快避難審批程序,將無居留權的人遣返。難民援助組織批評,成百上千人在狹小空間生活,極易引發衝突
來德家庭團聚申請超3萬份
從8月1日起,德國將允許獲得"有限庇護權"的難民將家屬接到德國,數量為每月不超過1000人。德國駐約旦、黎巴嫩、伊拉克和土耳其的簽證申請處人滿為患。不多,大多數申請都被拒。
半數德國人對厄齊爾和足協「各打五十大板」
將近一半的德國人認為,厄齊爾和德國足協在雙方決裂一事上的錯誤各佔一半。根據德國電視一台在周五公佈的一項問卷調查的結果,只有選項黨的支持者看法明顯不同。
出身難民的德國新面孔
阿富汗難民出身的佐赫蕾是正式代表德國的新面孔。上一次扮演這一角色的是超級模特兒克勞迪婭‧希弗(Claudia Schiffer)。
歐洲媒體:移民融合的空中樓閣
國腳厄齊爾退出德國國家隊,不僅是德國輿論近日討論的焦點,也引起了歐洲其他國家媒體的關注。移民融入和社會認同,不只是讓德國人一籌莫展的話題。
研究:在德土耳其裔心繫「祖國」
根據一項調查研究的結果,生活在德國的土耳其後裔對土耳其產生的認同感越來越明顯。而在德國融入越是成功的人士,身份認同的偏差可能越大。
梅克爾:我從沒想過辭職
政府內鬥、內政部長威脅辭職、美國總統川普的謾罵—儘管「內外交困」,梅克爾總理在例行夏季新聞會上卻依然顯得頗為淡定。
自願離德難民人數減少
與過去兩年相比,今年拿德國政府鼓勵獎金自願返回家鄉的庇護申請者數量減少了。德國內政部指出,這也與來德國的難民總人數下降有關。
義大利不再接收「索非亞」—難民
羅馬政府宣佈,將不再接受歐盟海上使命「索非亞」艦船在地中海救起的移民。
上一頁
第15 頁,共63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