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移民難民
人口流動現象,難民是移民的一種,隨著社會發展,除了政治難民,經濟難民,還出現了所謂的環境難民。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離開曼谷!沙烏地少女獲得加拿大庇護
為了躲避家人迫害逃走、但滯留泰國的沙烏地少女奎農獲得了加拿大方面的庇護,已經前往多倫多。這名女青年原打算去的是澳洲。
德國媒體對難民的報導是否客觀?
根據一項最新調查,德國各大媒體在2015年和2016年對難民危機的報導都不夠客觀。
梅克爾承諾難民援助 希臘要求戰爭賠償
應對難民難題、解決馬其頓爭端— 希臘訪問結束之際,聯邦德國總理梅克爾在眾多問題上向雅典發出團結合作的訊號。不過,還是有一個議題影響著雙邊關係。
網民戰術成功 沙烏地少女脫險 獲難民身份
一名沙烏地阿拉伯的18歲少女嘗試逃離虐待她的家人,卻在泰國被攔下,面臨被遣返。最終,國際的高度關注讓她暫時脫離險境。聯合國也承認了她的難民身份。
電視演說未解僵局 川普坚持造牆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踏入第三週,兩黨仍然就邊境圍牆撥款僵持不下。川普发表任內首次全國電視演說,舊調重彈的內容固然無法撼動民主黨,但民意戰這盤算又打得響嗎?
2018年德國失業人數創歷史新低
德國聯邦勞動署發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德國平均失業人數創造了1991年統一以來的最低記錄。接收長期福利的人數也在下降,儘管該制度備受爭議。
德國社會:仇外情緒蔓延VS難民暴力頻發
短短幾天之內,兩起暴力事件在德國引發關注。一起是帶有仇外背景的駕車撞人事件,另一起是同樣充滿暴力色彩的難民上街打人。這反映出德國社會目前一個不良的發展趨勢。
馬爾他為德國救援船開放海域
由於風暴逼近,懸掛荷蘭國旗的一艘難民救援船獲准靠近馬爾他海岸。船上有三十多名在地中海被救的偷渡移民。
柏林LGBT庇護所中的暴力行為
柏林有一個全德最大的LGBT(女同、男同、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庇護所。其中三分之一的庇護者來自俄語地區。為什麼他們有著共同的命運,卻暴力不斷呢?
何處是我家園?
目前,全世界有6800萬人背井離鄉、在流亡的路上。這些失去家園的人們,體現了社會與社會之間的差距。
成千上萬人在德國失蹤
目前德國有11000人失蹤, 其中大部分是兒童——不少是難民兒童。一些案件警方已經調查多年,然而幾十年都未能破案。
專訪艾未未: 人權像空氣和水分
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旅居德國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講述了德國和歐洲針對移民問題的態度變化,也形容中國社會是「一個將每一個人訓練成說謊話,不說話,聽不見,看不見,告密者或加害於他人的社會」。
德國或減少"雙重求庇者" 福利
據媒體報導,德國各聯邦州計劃削減已經在另一個歐洲國家登記的尋求庇護者的福利。可能約三分之一的尋求庇護者將因此受到影響。
《全球難民契約》:哪些事你該知道?
繼上周通過《移民問題全球契約》之後,聯合國大會計劃今天通過《全球難民契約》。將近170個國家承諾對接納逃避戰爭和迫害的難民的東道國伸出援手。
《全球移民契約》引發比利時大型示威
大約有5500人聚集在比利時首都的歐盟區示威抗議,反對新的聯合國移民協議。比利時首相米歇爾對聯合國協議表達支持,讓國內政局陷入混亂。
義大利政府收緊難民政策 民眾不答應!
數千示威者周末走上羅馬街頭,反對義大利政府收緊移民政策,為移民爭取更多權利。
留不住技術人才 德國就業市場難題如何解
50%的外國移民重新離開德國,加劇了德國勞動市場專業人才的匱乏。因為重新離開德國的恰恰是一些優秀的專業人才。
誤遭遣返維族難民被控分裂國家
今年4月誤遭德國當局遣返中國的維吾爾裔難民,現在其下落被揭曉:中國當局正在以分裂國家或煽動分裂國家的罪名對他進行刑事訴訟。德國官方以及該維族難民的律師已經對其重返德國不抱太大希望。
柏林發遣返禁令 維吾爾難民均獲准留德
不久前,德國移民與難民署對於此前被拒的維吾爾人避難申請進行重新審核。目前審核工作已經大部分完成,針對每份申請,該部門均發出了遣返禁令。
《人權宣言》70年誕辰,可喜可賀?
《人權宣言》誕生70年後的今天,在世界許多地方,人權依然廣受侵犯。但人們仍然有理由慶祝這個日子。德國之聲聚焦當今全球人權現狀。
艾未未:德國的氣氛令人害怕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德國以及歐洲眼下的氣氛表示憂慮,稱之為「令人害怕」,甚至讓他想起上世紀30年代的情況。
日本頒新法擴大引進外國勞工
日本通過新法引進更多外國勞工,以解決國內勞動力短缺問題。批評者認為新法將會影響日本社會凝聚力,而且不能保障勞工權利。
退休後做什麼? 邊境擋難民!
面對大量難民聚集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一位自封的「邊境巡邏兵」開車上路,嚴密監視著他眼中的「入侵者」,並且為此十分自豪。
德國聯邦議院支持聯合國移民公約
聯邦德國議院多數支持聯合國移民公約。聯合執政的聯盟黨和社民黨議會黨團共同提交的一份相關議案周四(11月29日)獲得通過。
川普称已和墨西哥達成難民協議 墨西哥否認
在美墨邊境難民問題不斷增壓的背景下,美國總統川普发帖表示已經就難民的安置問題和墨西哥達成協議。 對此墨西哥即將上任的政府予以否認。這其中的關鍵,是難民申請者究竟是應該留在墨西哥,還是可以進入美國?
德內政部長:不得遣返敘利亞難民
來自內戰國家敘利亞的難民,若其避難申請遭法庭駁回,或在德期間觸犯刑法,是否應被遣返原籍?澤霍費爾部長表明了立場。
德國加速推出《移民法》 中國移民的新選擇?
為了應對德國人口老齡化和生育率下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專業人才的缺失,德國歷史上第一部移民法現在千呼萬喚始出台。專業人士指出,對於想移民歐洲的中國人來說,新法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梅克爾接班人選想修憲 收緊避難權
德國總理梅克爾即將在12月卸下基民盟黨主席職務。現在,她的潛在接班人動起了難民政策的腦筋,甚至還暗示修憲。
捍衛司法獨立 美大法官槓上川普
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的聯邦法官泰格週一發布臨時禁止令,擋下川普限制非法入境移民申請庇護的政策。此決定引起川普不滿,批評泰格為「歐巴馬法官」,並強調他不會再讓該法院阻擋他其他政策。
熱甜酒、動物園及移民:白宮眼裡的德國
今年4月27日,川普总統和來訪的德國總理梅克爾曾在華盛頓會晤。德國之聲看到一份白宮為此次會晤準備的吹風會文件。該文件透露了白宮對德國的瞭解程度。
美國就在眼前!中美洲難民抵達墨美邊境
經過了多天艱苦的長途跋涉,超過300名來自中美洲的難民終於抵達墨美邊境。墨西哥當地政府稱無力安置難民,同時,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表示要加大邊境審查力度。
評論:災禍告終
澤霍費爾終於要辭去基社盟主席一職了。他擔任內政部長的日子亦將屈指可數。不過,德國之聲評論員Jens Thurau相信,走人之前,澤霍費爾還想把梅克爾總理也一並拉下深淵。
德國重新審核被拒維族人難民申請
大約10來名中國維族人曾在德國申請難民身份遭到拒絕。不過,自新疆再教育營受到廣泛譴責後,德國聯邦議院也對維族人的命運給予關注。
歐巴馬指責川普制造恐慌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批評他的繼任和共和黨人在競選活動中故意煽動對移民的恐懼。歐巴馬說: 「他們要告訴你們的是,一群窮難民對美國構成威脅。」
聯合國移民契約爭議多 柏林堅定支持
計劃中的聯合國移民契約在德國也引起爭議。尤其是德國另類選擇黨堅決反對。柏林外交部認為右翼民粹主義者發出「錯誤消息」並決定予以反擊。
選前奮力一搏 川普打移民牌
美國總統川普于週四宣佈,他未來計劃嚴格把關政治庇護的申請,並建議美軍可對朝他們丟石頭的難民開槍。川普在期中大選五天前發表此言論,被批評人士視為在製造恐慌,並意圖刺激他的鐵票倉。
環境太差,孩子們將離開諾魯難民中心
迫於壓力,澳洲计划遷走大約40名病困於諾魯難民中心的兒童。目前尚不清楚,當他們接受治療之後,自己和家人的命運將會如何。
阻擋移民 美國向美墨邊境派遣數千士兵
浩浩蕩蕩的移民隊伍穿越墨西哥向美國前進之時,美國軍方宣佈派遣超過5000名軍人鎮守邊境。這一數字遠遠高於最初的預計。
入美國無望?墨西哥向中美洲難民伸援手
「今天,墨西哥向你伸出手」——墨西哥總統涅托(Peña Nieto)通過影片,向數千名進軍美國的中美洲移民表達了墨西哥政府提供幫助的意願。
中美難民持續北上 川普欲派兵封邊界
在美國11月6日的期中選舉前,川普和他的共和黨黨友一直試圖解決「大篷車隊伍」的問題,深怕因此影響選舉結果,使得共和黨在國會失去多數優勢。
美國是目標 大批移民已跨越危墨邊界
來自中美洲的成千上萬移民跨越了瓜地馬拉與墨西哥的邊界線。美國是最終目標。
專訪:在阿富汗,孩子過不上有尊嚴的生活
暴力橫行、缺乏照管、極端主義的誘惑——非政府組織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在調查了被遣返的阿富汗難民兒童境況後發出警告。該組織要求歐盟國家政府重新考慮現行的遣返政策。
逃離貧窮和暴力 向希望進軍
成千上萬宏都拉斯男人和女人徒步向美國進發。他們因家鄉的貧窮和暴力而逃難,尋求有尊嚴的生活。
高峰已過 移民德國者人數下降
2017年,移民德國的人數比離開德國移民國外的人數多出41萬6000人。這一數字明顯低於前兩年。
義大利安置難民典範小鎮遇麻煩
位於義大利南部的小鎮裡亞切被看作是難民融入的成功典範--而今,義大利內政部下令,那裡的難民必須得遷移到另外一個地方。
波昂歷史博物館舉辦「德國恐懼」主題展
真有國外樂於嘲諷的那種「德國恐懼」(German Angst)嗎?波昂歷史博物館——「歷史之家」——目前正舉辦展覽,題為「恐懼,一種德國情緒狀態?」,引發觀者思考這一問題。
德國攻擊難民營事件減少
統計顯示,今年1到9月德國發生了110起針對難民收容住所的刑事犯罪行為,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
貝魯特大街上的「玫瑰」童年
每4個敘利亞兒童中,就有3個生活和工作在黎巴嫩街頭。
講述戰爭生活?我用電子音樂!
Fahd逃離了戰火紛飛的敘利亞,隻身來到柏林。如今他將反戰態度,融入自己的音樂中。
歐盟「黃金簽證」遭炮轟
十多個歐盟成員國允許富有的外國人以大額投資換取居留權。人權組織稱,這樣的項目機制帶來洗錢的風險。
上一頁
第14 頁,共63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