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移民難民
人口流動現象,難民是移民的一種,隨著社會發展,除了政治難民,經濟難民,還出現了所謂的環境難民。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英國貨櫃惨案 死者也有越南人?
在英國埃塞克斯慘死在冷凍貨櫃内的偷渡客,到底是不是中國籍?圍繞這個問題,現在又有了新進展:多個越南家庭對媒體表示,擔心死者中有他們的家人。
德國境內領取救濟的人數減少
截至到2018年底,近41.1萬避難申請者在德國得到社會救濟金。另外德國國內領取福利救濟的總人數已經連續三年呈現減少降低的趨勢。
非洲移民到歐洲:成就與挫敗
聯合國最新調查研究顯示,許多前往歐洲的非洲移民比他們國家的同齡人擁有更高的教育水準。這些移民在背井離鄉之前往往已經有過工作經驗,或者還在接受教育。
前往歐盟的非法移民數量增加
根據歐洲邊境與海岸警衛局提供的數據,上個月,非法越境現象增加了14%,經由希臘的偷渡路線尤其成為關注焦點。
研究:德國急需來自非歐盟國家的技術移民
德國的工業企業存在技術工人短缺的問題,而歐盟國家的移民已經不足以填補這些缺口。貝塔斯曼基金會的一項調查顯示,德國需要加大從非歐盟國家引進技術工人。
德國趨勢:兩極化國度
尤其涉及大聯合政府的一攬子環保法律草案,德國國內意見大相徑庭;在移民問題上,情況亦然。這一點也顯示在最近一期的德廣聯「德國趨勢」問卷調查結果中。
殺死15歲女友的難民在獄中自縊
兩年前,在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坎德爾(Kandel),15歲女孩米婭被前男友刺死。此事件在全德國引起巨大震驚。這名在獄中服刑的男友周四被發現死於囚室。
德國內政部長警告新難民危機
德國內政部長澤霍費爾針對潛在的新一輪難民危機提出警告。他表示,歐盟國家在這個問題上必須更團結,否則進入歐洲的難民人數可能超過難民危機頂峰的2015年。
合法移民美國 面臨新門檻
美國總統川普继續收緊移民政策。此次涉及的是醫療保險。白宮解釋說,這是為了避免那些會給美國醫保系統增加負擔的移民進入美國。
經合組織:德國成為第二大移民目標國
德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移民目的地。雖然出於人道原因被接納的移民明顯減少,但前往德國與家人團聚或工作的人增多。
菲律賓再逮捕320多名中國人
菲律賓移民部門周二晚表示,逮捕了324名涉嫌非法活動的中國人。在一周前,已有277名中國人在當地打擊網路投資詐騙的行動中被捕。
民主轉型未帶來言論自由 緬甸記者:國家仍由「罪犯」掌權
緬甸記者突珊 (Esther Htusan) 2016年因揭露東南亞海鮮產業人口販賣的問題,獲頒普立茲公共服務獎。 她在人身安全屢次受到威脅之後,於2017年12月流亡海外至今。
德國計劃每年接收25%海上獲救難民
德國內政部長澤霍費爾在接受《南德意志報》採訪時說,聯邦政府的未來計劃是每年接收四分之一在義大利海域獲救的難民。
中國投資如何改變柬埔寨?
近年來,大量來自中國的投資、工人和遊客流入柬埔寨。很多柬埔寨人越來越擔心中國帶來的負面影響。
調查:德國的歡迎文化經受考驗
根據貝塔斯曼基金會一項有關難民問題的調查,德國民眾中有將近一半的人認為,德國不能繼續接收難民。不過,這一比例有所下降。調查的受訪者認為,德國的歡迎文化仍普遍存在。
德國遣返外國人五年來不斷增加
根據德國內政部公佈的數據,從德國遣返的外國人數量是五年前的兩倍多,而且一直在呈上升趨勢。被遣返者中大多數人來自東歐國家。
時局動蕩,申請移民澳洲的港人大增
反「送中」抗議運動以來,香港人申請澳大利重大投資者簽證(SIV)的人數明顯增加。該簽證項目的申請者八成以上來自中國。
引燃排外暴力 敘利亞凶手在德被判9年半
來自敘利亞的被告Alaa S.去年夏天在德國東部城市肯尼茲杀死了一名德國人,隨後發生的事件遠遠超出了普通凶殺案的范疇,演變成一場針對難民、移民的大規模報復性襲擊,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本周四,敘利亞凶手被一審判監9年半。
"泛歐野餐"30年
30年前,匈牙利和奧地利邊界的短暫開放在"鐵幕"上戳開了第一個窟窿。本周一(8月19日),聯邦德國總理梅克爾訪問匈牙利,與該國政府首腦奧爾班共同紀念東德公民的首次大規模脫逃事件。
遣返不容易 暴力現象日益嚴重
無人自願被遣送出德國。公眾現在知道,越來越多的當事人暴力抗拒被遣返,當局也以更強硬手段對之作出反應——因此受到批評。
當德國的小學生不會說德語
一所德國小學裡有很多孩子幾乎不會說德語,這樣的學校是怎樣的一種狀況呢?
誰還能在美國拿綠卡?
美國政府收緊移民政策,提高獲美無限期居留許可的門檻,幾乎是「領福利就不給綠卡」。例如,拿住房補貼或食品卡的人,將無法再得到綠卡。
歐洲人最關心兩件事:移民和氣候變化
最新歐盟民意調查顯示,移民問題仍然處於第一關注,氣候變化躍居第二。
美國突襲抓捕移工 學童哭喊找爸媽
這是10年內美國最大規模的移民突襲逮捕行動。被捕的680人中已經有將近一半的人被釋放。他們將面臨遣返審判。許多移民兒童成為這個事件最大的受害者。
川普吁民主黨人在公民持槍權和移民問題上合作
這位美國總統再度給人以這樣的印象:他對收緊公民持槍權持開放態度 ,作為交換,民主黨人則應在移民問題上作出妥協。他依然是一位商人。
德國即將遣返更多難民申請者嗎?
很快會有更多人被遣送出德國?以下是對有關移民及避難一攬子法律的最重要問題的回答。
評論:「可千萬別又是個外國人!」
在法蘭克福火車總站發生的事件震驚了所有德國人。德國之聲評論員Erkan Arikan說,尤其受到震撼的是那些有著移民背景的人。
美國民權組織:數百移民兒童與父母分離
美國非法移民子女與父母骨肉分離的狀況本應在1年前就已經結束。但是民權活動人士還是發現了多起新案例。
評論:作案者的來源扮演何種角色?
這樁案件必將在德國社會引發廣泛的社會爭論。德國之聲總編Ines Pohl指出,因此,報導出全部真實便更其重要。
香港示威者尋求庇護 台灣人是否歡迎?
新聞報導,有10多名香港「反送中」示威者在7月1日衝擊立法會之後,來台尋求「政治庇護」。但台灣沒有「難民法」, 哪來「政治庇護」?
德國: 截至去年共有180萬人尋求避難
德國聯邦統計局周四(7月18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到2018年底,在德國尋求庇護的外國人累計達到180萬人,最大的來源國是敘利亞、伊拉克和阿富汗。
川普的挑釁「令人髮指,但很成功」
進入選戰模式的川普一再對政治對手發起帶有種族歧視性質的攻擊。美國社會對此的普遍反感並沒能嚇住他,恰恰相反,他的策略甚至可能得逞。
全球範圍宗教迫害現象增加
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rch Center)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對教徒的國家迫害和社會歧視現象在全球範圍增加——德國亦不例外。
美國提高庇護申請門檻 阻擋美墨邊境難民
美墨邊界移民營的災難性狀況使美國的國際形象大打折扣。川普行政當局現在要走捷徑,拿政治庇護程序和條件開刀。
德國女船長:應接收所有滯留利比亞的難民
有些人認為德國「海洋觀察3號」女船長拉科特是個英雄,但是也有些人認為她是違法者。拉科特最近提出讓難民立即離開利比亞的要求,再次引起爭議。
青少年性侵犯罪:移民作案比例高?
穆爾海姆、弗萊堡、伍珀塔爾:幾起慘無人道的輪奸案件引起德國輿論嘩然。因為這些案件均涉及移民和青少年犯罪問題。
美國哪些地方還講德語?
300年前,德國移民遠渡大西洋前往賓夕法尼亞。歷代後人護養著他們的語言和文化,直到今天。
美國人口普查:川普暂讓一步
人口普查中是否加入「國籍」提問?川普认為這一問題選項重要。不過,最高法院作出了否決裁定。這位總統現在又有了新主意。
少女奸殺案:兇犯被判終身監禁
德國威斯巴登地方法院判決殺害14歲女生蘇珊娜(Susanna)的作案人無期徒刑。法官同時裁定,這名伊拉克被告犯罪情節特別嚴重。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七一」紀念日香港示威者衝擊立法會;美國獨立日,今年不一樣;德國女船長帶難民硬闖義大利海港被捕後重獲自由;中美貿易談判波折不斷……以圖片形式回顧一周要聞。
技術人才新天地 德國專業人才移民法出台
德國第一部較為全面的旨在吸引專業人才的移民法終於將在明年開始實施。今後德國不僅向高等學歷人才開放就業市場,技術專才也將有機會移民。
「海洋觀察」女船長獲釋 被義大利要求離境
過去數日的聲援和募捐似乎奏效。西西裡一家法院解除了對「海洋觀察」德國女船長拉科特的軟禁。這位女船長此前曾不顧義大利禁令,強行將載有40名獲救難民的救援船駛入義大利海港。
評論:"海洋觀察3號"——彼此挑釁均無必要
將救援船強行駛入蘭佩杜薩港的德國女船長被捕後,擺在人們面前的問題是,這些抗議活動究竟帶來了什麼結果。本台評論員Bernd Riegert認為,這一行動反而間接幫了義大利內政部長薩爾維尼的忙。
聲援「海洋觀察」女船長 募捐過百萬
一位德國女船長不顧義大利方面的禁令強行將載有40位獲救難民的救援船駛入義大利海港。她的行動是違法犯罪行為還是前所未有的人道主義行為?目前,為這位女船長發起的募捐行動已籌集到超過100萬歐元的捐款。
駕駛難民船強行入港 德國女船長面臨多年監禁
德國「海洋觀察3號」救援船不顧禁令停泊義大利蘭佩杜薩島的碼頭。為此德國女船長被義大利警方逮捕。目前船上的40名難民已經上岸。
政治與生活雙重高壓 香港移居台灣人數上升
隨著反逃犯條例修訂的氛圍持續發酵,香港人移民海外的相關討論又再度成為焦點。 台灣在近年來逐漸成為不少香港人移居海外的選擇之一。
德國小鎮成中國小企業投資新寵
德國萊法州小鎮霍普斯特滕-魏埃爾斯巴赫註册了大約300家中國公司,這些企業在這裡安家落戶,尋找更多的商機。從事基因檢測行業的汪先生說,比起美國、澳洲,这裡的移民項目性價比高,與在中國為了工作得經常去飯局不同,在德國做生意更為簡單直接。
人權當道法律缺席: 台灣接濟中國難民的矛盾處境
6月20日是世界難民日。這天,台灣人權團體再次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盡速通過難民法立法。在沒有難民法的台灣,難民的接濟目前主要靠不成文的慣例支持。曾經為中國難民提供擔保的曾建元教授向德國之聲解釋了整個過程。
政治人物遭死亡威脅 皆是因支持難民
今年6月初,德國卡塞爾行政區政府主席呂普克在家中遭槍殺。警方仍在對此案進行調查,但這期間包括科隆市長在內的多位政治人物分別遭到死亡恐嚇。警方推測這背後可能同德國極端右翼勢力有關。
全球難民人數首次突破7千萬
根據聯合國的一份年度報告,去年全球難民人數再創新高。聯合國難民署抱怨一些國家在難民問題上缺乏團結精神,同時對德國進行了表彰。其高官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也坦誠,難民工作存在失誤。
上一頁
第12 頁,共63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