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變狗食罐頭—日本掩耳盜「鯨」
2006年2月14日動物保護組織氣憤地指出,日本捕鯨船正披著「科研」的外衣,獵殺越來越多的鯨魚,致使魚肉堆積如山,不得不被做成寵物食品以謀銷路。
「健康、天然、安全」——日本Hakudai食品公司在網頁上為新型狗食打出這樣的廣告。在日本人看來,鯨魚並非魚類,而是海洋哺乳動物,高蛋白、低脂肪,不含防腐劑,是強身健體的美食之一。100克鯨魚肉能賣3歐元。
如今,鯨魚肉身價下跌變成寵物食品,令日本漁業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今年,日本當局計劃在南極海域獵捕935頭小須鯨,外加10頭長須鯨,比往年的捕撈量增加40%。
日本還為獵捕這種海洋中的龐然大物專門研製了一種特別的鏢槍,一旦插入鯨魚體內,霰彈爆炸引起血管和神經破裂,能在很短時間內致鯨魚於死命。日本捕漁船除了巡洋南極之外,還時常出沒於北太平洋海域,每年捕殺幾百頭種類不一的鯨魚,其中包括抹香鯨、座頭鯨、露脊鯨、啄鯨等珍貴品種。
近年來,日本憑借「科學研究」的偽裝所獵捕的鯨魚數量甚至快要趕上1986年商業獵捕量的標準,其中大部分獵物都被冷凍貯存起來,因為日本每年對鯨肉的人均消費量僅為40克。
2004年,日本的囤積鯨魚量約為2700噸,2005年增長到4000噸,大約是6年前的3倍。從去年開始,日本漁業管理局開始加強促銷力度,將近300所學校得到免費贈品,商店和步行街兩旁也偶然可見商家向行人派發鯨肉小樣。一家快餐連鎖店甚至在自己的菜單上添加了「鯨肉漢堡」名目。鋪天蓋地的廣告詞、各類報紙也紛紛向人們透露這樣一個訊息:鯨魚不再是瀕臨滅絕的珍稀保護動物。
事實上,愛吃鯨肉的日本人越來越少,其價格也跌了三成。東京最大的魚市場上一公斤抹香鯨魚排售價僅為18歐元,甚至比澳洲牛排還便宜。
日本人之所以對源遠流長的鯨肉美食提不起胃口,主要原因有兩個:其一,老一輩的日本人曾在物資貧乏的戰後歲月裡主要依靠從海裡捕撈上來的鯨肉獲取營養,所以一看到鯨魚就回想起不堪回首的往昔。其二,年輕一代的日本人認為鯨肉味如嚼蠟,實在不敢奉承祖先的飲食文化。
確實,同其它的海洋美味相比,鯨肉又乾又硬,做成狗食也並非毫無道理。日本當局表示自己對此毫不知情。但是倘若日本再以維系「傳統文化」為幌子繼續冒天下之大不韙,掩耳盜鈴地為自己的非法盜獵行為正身就顯得過於愚蠢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