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社群網站
社群網站(social media)是人們用來分享意見、觀點及經驗的工具和平台。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馬斯克:經濟衰退大概會到2024年春季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經濟衰退的局勢可能會持續到2024年春。同時,根據美國媒體報導,馬斯克計劃在收購推特之後裁掉3/4的員工。
一波三折 馬斯克又要「原價」買推特了
億萬富翁、科技大佬馬斯克與推特的收購大戲又有新劇情了!馬斯克要放棄相關法律爭鬥,以440億美元收購推特。目前,推特已經確認計劃完成該交易。
谷歌停止在中國大陸的翻譯服務
谷歌以使用率低為由,停止了在中國大陸的翻譯服務。由於中國政府對網路的審查,谷歌早在2010年就關閉了在中國大陸的搜索引擎服務。2017年,谷歌開始向中國用戶提供翻譯服務,試圖探索如何在中國市場保持立足點。
人民幣是門好生意?推特大量接受中國當局投放廣告
中國禁止其14億公民使用推特,但地方當局卻在推特大舉投放廣告,使中國成為推特在海外市場增長最快速的廣告大戶。路透社週二(9月13日)報導指出,美中關係日益緊張之際,中國難題正在推特內部引發矛盾。
俄羅斯的獨立媒體:移師海外 繼續發聲
本周一,一名著名記者被判處22年監禁,一家對克里姆林宮持批評立場的報紙被剝奪了出版許可。對於俄羅斯民眾來說,獲取獨立訊息的唯一渠道只剩下YouTube等境外社媒。
台灣如何反擊中國的虛假訊息
隨著中國加強其假新聞操作,台灣人正在尋找方法進行反擊。他們與政府形成了獨特的聯盟,正在努力重建其公信力。
美媒:臉書推特刪除一批推送親西方內容的帳號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臉書和推特過去曾經多次移除涉嫌為中國、俄羅斯或伊朗進行政治宣傳的帳號。而一份報告顯示,這兩個社交平台近兩個月也刪除了一些宣傳親西方論調的帳號,它們的來源地可能是美國。
前高管爆料推特五大安全隱患
推特前安全主管扎特科新近的披露,對該平台服務的安全性、其識別和刪除虛假賬戶的能力以及其對用戶、股東和聯邦監管機構所作聲明的真實性提出了嚴肅的質疑。
北京疫情:沒有上海就沒有對比
上海經歷了兩個月的全面封城,正在開啟逐漸解封,復工復產模式。而北京朝陽區南新園地區整個小區的民眾,目前必須親身體驗一遍上海人曾經有過的遭遇。中國社群網站上允許公開的討論中,可以看出民眾對集體隔離愈發抗拒。
調查:75%中國網民認為挺俄符合中國利益
一份由卡特中心和RIWI協作的調查發現,75%的受訪者認為「在俄烏衝突中支持俄羅斯」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卡特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劉亞偉表示,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近年來的對華態度引起中國人不滿,西方社會應客觀公正看待中國。
淨化網路還是暴露隱私?微博顯示IP屬地引爭議
自從新浪微博上線展示用戶IP屬地功能之後,「梅西在上海」、「吳京在泰國」、「西安吃喝玩樂咨訊在湖南」這樣的發現都讓不少網友大跌眼鏡。而如今微博的評論也會自動顯示發布者的IP屬地,而且這一功能用戶無法自行關閉。
馬斯克440億美元收購推特 川普帳號能復活?
推特出售出現戲劇性的逆轉,此前董事會才說要以「毒丸防禦」(poison pill)避免推特被馬斯克「惡意收購」,現在卻傳出成交,背後有什麼故事?
事實核查:馬克宏未說過此話
網上有帖子聲稱,英國廣播公司推文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警告,歐洲有可能遭遇6000萬難民。事實核查結果:這是假消息。
事實核查:為什麼這些烏軍的「戰功」並非事實?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帶來了很多熱門影片,雙方都聲稱取得了軍事上的成功。但你能相信這些無人機襲擊、狙擊手和伏擊的畫面嗎?DW解讀了一個熱門影片以尋找真相。
美媒:中國雇傭西方網紅宣傳北京冬奧涉嫌違規
美聯社報導稱,在北京冬奧會召開前後的1月到3月,中國官方聘用一家美國公司來組織網紅在Instagram和TikTok上推介北京冬奧會。雖然官媒並未隱瞞此事,不過根據美國司法部披露的文件,相關宣傳項目中存在不合規行為。
史瓦辛格喊話普丁:"你現在就能停止戰爭"
三月17日,好萊塢影星和前加州州長史瓦辛格發布影片,表示作為俄羅斯人民的朋友,他必須要說出真相,那就是烏克蘭正在發生人道危機。
大翻譯運動:告訴世界中國人怎麼看戰爭
中國網路平台上的「台灣傻事」、「日本傻事」等帳號把其他地區民眾言論翻譯成中文以供讀者取笑,而隨著俄烏戰爭愈演愈烈,在英文社交平台上,也有懂中文的人把中國社交平台上支持戰爭,支持侵略的言論翻譯成英文,讓其他國家瞭解中國民眾和媒體對戰爭的立場。
活動人士被拘、微信禁言 冬奧前打壓加劇
北京冬奧會開幕前,當局加緊了對網路言論的管控。數周以來,一些作家、記者和學者的微信發帖功能被屏蔽。此外多名人權活動人士被拘捕。
牆外文摘:中共控制不了病毒,但可以控制人民
有評論指出,即使中國實施嚴厲的清零,也無法控制疫情的蔓延。對於西安居民無法忍受飢餓而發出的求救訊號,官方一律以「有害訊息」加以封鎖,於是,「清零」實際上是「清人」,也叫「求救無門」,它清除不了病毒,卻清除了人性。
2021年社群網站上傳播最廣的七大假訊息
根據智庫「新責任基金會」(Stiftung Neue Verantwortung)所做的網上調查發現,每三個德國人當中就有一人無法辨識假訊息,會把假訊息當真訊息接受。
網紅到底多賺錢?
在社群媒體上推薦產品積攢財富。網紅這個職業聽起來很是誘人。不過,網紅一個月到底能賺多少錢?
川普的新社群網站平台獲得10億美元投資
美國前總統川普距離推出自己的社交平台的目標越來越近。計劃中明年年初上線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獲得投資者投注的大量資金。
川普自創社交平台:我有"真相"
被臉書、推特等社群網站"噤聲"的美國前總統川普可能不需要再依賴矽谷網路巨頭髮聲。他宣佈,將創立自己的網路平台。
阿富汗變天 網紅也紛紛逃離
過去二十年裡,年輕一代阿富汗人在網路如魚得水。現在,他(她)們中的一些人因塔利班重新掌權而出逃。
TikTok為何叫人上癮?
TikTok在全球市場的成功,離不開其優秀的推送算法。它不斷蒐集用戶的觀看喜好,並且自動解析影片中的每一幀畫面,力爭讓用戶看到的每一支影片都越來越符合其個人喜好。
中國官媒引述學者稱美國恐嚇 瑞士:查無此人
中國官媒接連多日引述瑞士生物學家說法,指美國對主張新冠病毒與中國實驗室無關的專家恐嚇施壓,但瑞士指出這是「錯誤新聞」,要求媒體及網民立即刪除相關文章。
中共發起打擊「假新聞」 加壓社群網站平台
中共中央宣傳部最近在北京召開電話會議,將進一步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這預計會對中國的社群網站平台帶來更大的壓力。
黃色擋板 擋不住鄭州洪災死者迎來「頭七」
鄭州地鐵五號線「7.20事件」的死者迎來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頭七」,也就是死者亡靈「回家」的日子。地方政府在阻礙民眾悼念死者的同時,最高政治層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帥哥美女才是標準?這個攝影師偏不信!
「人們只是說,我們應該讚美自己。減肥是件好事,它會使我們更漂亮。我們都是聽這樣的話長大的。你當然可以讚美自己 但不應該是因為你重了或是輕了。」
評論:點球不進不可怕 種族主義才可怕
決賽輸給義大利,讓英格蘭痛苦。但是德國之聲評論員 Joscha Weber指出,對薩卡、桑喬和拉什福德等深膚色球員的種族主義侮辱更令人難過,因為這暴露了英格蘭社會的裂痕。
歐洲四分之一成年人口抵制疫苗
當有足夠的新冠疫苗供給時,歐盟仍有一部分成年人不願接種,對疫苗猶豫不決的程度似乎與他們使用社交媒體的習慣有關。
媒體:網路假粉軍團助推中國大外宣
中國前駐英大使的劉曉明是中國「戰狼外交」的典範,在推特上獲得了廣大回響,但這些回響的真實性究竟有多少?美聯社與牛津大學的牛津網路研究所發布了研究。
疫情下民怨飆升 印度令社媒刪帖
疫情緊急、民眾怨聲載道。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印度政府要求推特等社群網站平台刪除部分用戶貼文,引發更多的不滿。
新冠封鎖令——德國演藝明星齊吐槽
在#allesdichtmachen(封鎖一切)的標籤下,許多德國演藝界明星吐槽諷刺了政府推出的限制措施。行動帶來的支持和反對,凸顯德國社會的分裂。
聲援民主運動 推特發布「奶茶聯盟」專屬表情符號
最早由泰國、香港和台灣等地網友為反對北京而發起的「奶茶聯盟」,在緬甸反對軍政府的抗議運動中再度發展壯大。推特為紀念這項國際民主運動成立一周年,特地推出相關表情符號,並邀請全世界網友「端起一杯好茶,表達對奶茶聯盟的愛與支持」。
緬甸名模被捕 軍政府通緝異議名人
因參加示威活動並在社群網站上發聲,緬甸演員、名模帕他空周四被捕。在軍方的通緝名單上,還有一百多位緬甸文化界名人。
遠離新疆供應鏈 H&M在中國遭抵制
瑞典服裝品牌H&M去年發布的一份聲明本周在中國社群網站上引起聲討。該公司當時表示不會從新疆採購產品或原料。事件發生後,H&M公司發表聲明,但未能平息反對者的怒火。
克里姆林宮盯上TikTok
在俄羅斯納瓦爾尼支持者的抗議活動中,TikTok成了反克里姆林宮平台。當局對此作出強硬反應。有人認為,這恰恰會驅使網紅們走向政治化。
華春瑩:為啥中國人不能用推特臉書?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語出驚人。對此,中國防火牆內鮮有相關討論,牆外可是炸開了鍋。
稱美國像納粹德國 「星戰」女星被炒魷魚
在公開討論中將現時社會的某些現象跟納粹歷史作比較,是公眾人物的大忌。在演藝界,這更是無異於自毀前程。
Clubhouse在德國也很火爆
Clubhouse因為可以談論新疆再教育營和六四等敏感話題而在中文社區瞬時走紅,隨後被中國政府迅速屏蔽。其實,它在德國已經火爆好一陣子了。
民眾不滿加劇 緬甸祭出斷網大招
多個國際社媒在緬甸被封之後,網民尚能另闢蹊徑。現在,軍事政變引發首場大規模抗議,軍政府切斷了全國範圍的網路通信,進一步加大了民眾獲取獨立訊息的難度。
連馬斯克都愛 Clubhouse到底何方神聖?
「誰有邀請碼?」恐怕是最近社群網站上最常見到的一句話,Clubhouse被指是抖音之後下一個翻轉社群生態的App,但其「中國背景」也引起使用者的資安疑慮。
香港社媒移民潮:WhatsApp壓垮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香港,移民是一個熱門話題,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爆發了另類「移民潮」。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宣佈更改私隱條款,在全球多國惹來反彈。不少香港人不單棄用WhatsApp,更決心與其母公司Facebook分手,背後原因是什麼?
Youtube暫封川普
繼推特和臉書後,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失去了又一個發聲平台:谷歌屬下的美國網路影片平台Youtube宣佈暫時封閉川普帐號。
評論:社群網站 – 禁言並非正確的回應
社群網站臉書和推特關閉了川普的帳號。德國之聲總編Manuela Kasper-Claridge認為,上述社媒企業這樣做,只是為了達到躲避矛盾的目的,而我們不應允許這種現象的發生。
德國總理梅克爾:推特封閉川普“有問題」
德國總理梅克爾強調,言論自由是一項基本權利,因此,推特封閉川普账號「是有問題的。」歐盟及其他歐盟成員國的政治家也紛紛就美國總統川普推特帳號被封發表了看法。
聲明:沒有鴿子在此影片製作過程中受傷
就在英國和歐盟日前就脫歐協議進行最後談判之際,唐寧街10號門前的「英國一貓」Larry the Cat給等的不耐煩的記者們上演了一處「好戲」。首先要說的是:沒有鴿子在此影片製作過程中受傷。
季辛吉:中美衝突將「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戰」
有「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之稱的季辛吉,在最新的公開表態中評估了美國大選後中美關係的走勢。提出了兩國間的衝突潛力「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說法。中國官媒和民間輿論迅速反應,態度也不樂觀。
報告:中國假訊息深入台灣社群 直播主成協力者
台灣民主實驗室在年度發表會上發佈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發動的假訊息戰爭已經深入到台灣社會,甚至善加利用社群媒體上分眾分流的特性,讓假訊息更難被追查與澄清。
上一頁
第2 頁,共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