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石油
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重要化工產品的原料。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121208 Ölpreis
汽車工業遭受重創,銀行倒閉,全球將出現經濟衰退,過去幾周一系列令人沮喪的消息掩蓋了一條值得消費者高興的新聞。這就是原油價格已經從7月份的每桶近150美元的最高點,下跌了三分之二,降至目前的每桶40多美元。原油價格大幅度下跌令石油輸出國感到不安。將於12月17日舉行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會議,將作出減少開采量的決定。
111108 Köhler Nigeria
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不一定有富裕的國民。奈及利亞就是如此。它是非洲撒哈拉以南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擁有儲量巨大、尚未開采的天然氣資源。德國總統克勒此次訪問奈及利亞的目的之一是,引起人們對該國地區發展不平衡的重視,並呼籲應當讓更多的人從資源中獲益。
國際石油價格短期上漲後又開始回落
250808 Energie Zukunft
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不斷攀升,氣候變化也已不只使環保人士擔憂。在這一背景下,再生能源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就不足為奇了。對於獨立的歐洲太陽能聯合會來說,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20年來,該聯合會致力於用再生能源替代核能及煤、氣等傳統能源。
俄羅斯與中國準備大幅擴展兩國經濟合作
中國總理溫家寶訪問莫斯科時,兩國簽訂了十二項合同,其中包括俄羅斯通過石油管道向中國輸出原油和援建核電站等重大項目。南德意志報認為,儘管如此,中俄兩個大國仍然互不信任,互相把對方視為競爭對手:
俄中就提供石油達成協議溫家寶下周訪俄時簽字
歐佩克維也納會議決定石油小幅減產
鑑於全球金融危機導致油價不斷下跌,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10月24日在維也納召開緊急會議後決定,從11月1日起,每天減少150萬桶石油日采量。這意味著,所有石油輸出國每天將少開采2.39億升石油。德廣聯記者從維也納給德國之聲發來如下報導。
中國9名石油公司員工在蘇丹遭綁匪劫持
141008 Aserbaidschan Erdöl
10月15日, 亞塞拜然將舉行總統選舉,被提名為下屆總統候選人的現任總統阿利耶夫將參加競選。亞塞拜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礦藏對西方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同時也是這個昔日蘇維埃共和國的重要經濟命脈。但是,亞塞拜然的老百姓卻沒有通過石油真正獲益。
Sprit aus Kohle
德國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但是聯邦德國又號稱是世界出口冠軍,這也包括向其它國家出口德國的技術。比如在採礦行業,從政治層面上講,德國已經向全面停產方向發展。當國際市場上一桶原油的價格基本穩定在100美元的水準上時,而中國和南非卻在生產每桶40歐元的燃料,這是在德國提供的技術基礎上用煤炭液化成燃油。
對金融危機終結之期待推動油價上揚
美國政府決定推出大規模的拯救計劃,讓石油貿易家們看到了金融危機不至於那麼慘烈的苗頭。於是,一周方始,一度跌到近期低谷的石油價格再度上揚。支持石油價格的因素還有美國颶風的影響和中國進口量的增加。德國之聲報導如下。
中石化縮減原油進口,甩掉多餘記憶體
100908 OPEC Ölpreis
最近幾天,國際石油價格明顯下跌。消費者為此感到愉悅,但是石油輸出國則面臨問題。部分產油國始終期待依靠石油獲取暴利,擔心油價下跌影響利潤。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突然決定,減少日產油量50萬桶。
010908 Kasachstan Deutschland
原材料豐富的哈薩克斯坦屬於德國近幾年特別予以關注的貿易夥伴之一。在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和經濟部長格羅斯訪問了該國之後, 本周德國總統科勒也前往這個中亞共和國, 並出席了那裡舉行的第10屆德國經濟日活動。
原料匱乏將嚴重影響世界經濟的發展
dramatischen Preiserhöungen bei Erdöl, Erdgas und wichtigen Metall-Rohstoffen
油價走高,德國加大本國石油開采力度
專家稱高加索衝突石油因素被高估
喬治亞和俄羅斯在戰略重地高加索地區的武力衝突似乎已得平息,但此次衝突還是為本已極度緊張不安的國際能源市場帶來震波。
120808 Kaukasus Energie
周二,美元匯率反轉上升,國際石油價格繼續下跌。自從7月份國際油價再創新高突破每桶147美元以來,目前石油價格的跌幅已經達到25%。而目前發生的俄格衝突,一些專家認為並非僅僅是出於爭奪石油資源。實際上,俄美兩國始終在爭奪對這一石油地區的影響。
Experten erwarten bis zum kommenden Jahr sinkende Ölpreise
世界原油價格正在沖向每桶150美元的史無前例的天價。專家們預測短期內石油價格飈升的趨勢有增無減,甚至可能沖破每桶200美元大關,但是明年會重新跌落到每桶100美元以下。
220608 Ölpreis Konferenz
參加在沙烏地阿拉伯吉達舉行的石油價格碰頭會的與會者呼籲,加大提高石油產量方面的投資,並且增加制定石油價格時的透明度。沙烏地阿拉伯已經表示要提高它的產量。參加本次會議的有來自36個國家和22個石油康采恩的代表。
200.000 Barrel mehr
世界頭號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計劃提高石油供應量,以遏制不斷飆升的原油價格漲勢。八國財長也就居高不下的油價問題召開會議。
Einbruch an Chinas Börsen
「今天中國許多加油站前的景象使人想起了社會主義經濟匱乏的時代:汽車排著長龍等待加油,好不容易輪上,卻往往不許加滿油箱。」柏林日報以這段話談到了中國燃油不足、不得不定量供應的現象:
Öl Energie G8
參加日本青森市8+3經濟及能源部長會議的與會者一致認為,不斷飈升的石油價格將會引起世界性的經濟衰退。因此他們呼籲石油生產國加大石油產量。另外為了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各國應該注重扶持可再生能源。
290508 Ölpreis Golf-Staaten
石油價格不斷飈升。而產油國都獲得了創紀錄的利潤。獲利最豐的是海灣國家。這些國家用出口石油的錢都做些什麼事呢?
Öl doppelt so teuer wie vor einem Jahr
石油價格在一年裡翻了一倍。因此,美國央行降低了它的經濟增長率預測,一家航空公司已經開始削減航班和人員,德國的奇怪現象是:柴油跟高級汽油一樣貴。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石油時代何時結束?
沒有石油就不可能有工業化,也不可能有全球範圍的經濟大發展。石油給人帶來富裕,但是隨著石油儲量的減少,人們越來越擔心富足的生活將受到影響。黑色黃金儲量還夠人類消費多久,成了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
Experten - Wirtschaft bekommt teures Öl verstärkt zu spüren
德國經濟專家估計,鑑於近來歐元對美元的比價稍有下跌,德國經濟受石油價格不斷創歷史新高的影響將會大增。「兌換率保護不了我們了,」德國萊茵-威斯特法倫經濟研究所的德恩(Doehrn)昨天這樣說道,「目前油價的陰影到處可見。」德國之聲報導如下。
美元漂在石油上
美元疲軟,歐元匯率屢創新高,其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約旦降低美元儲備,中國也加強了其它外幣的儲備。美國政客很緊張,德國人也擔心經濟增長陷入困境。這種擔心有必要嗎?中國會從歐元升值中受益,從而輕鬆的擊敗德國獲得出口世界冠軍嗎?德國之聲中文網綜合報導如下:
Mit Bio-Brennstoff von London nach Amsterdam
英國維珍大西洋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400飛機完成了使用生物燃油從倫敦飛往阿姆斯特丹的近一小時的航程,為人類尋找環保型飛機燃料做出了開創性貢獻。這是全球首架使用生物燃料進行飛行的飛機。但也有一些批評人士認為,英國維珍大西洋航空公司不過是在利用這次飛行做廣告宣傳 ,目的是轉移人們的視線,試圖讓人們不再關注航空飛行給氣候造成巨大負面影響這個問題。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中國積極開展能源外交
奈及利亞總統亞拉杜瓦結束了對中國的四天訪問,中國向這位非洲貴賓展示了中國建設基礎設施的成果。新蘇黎世報認為,中國看上了奈及利亞富有的能源資源:
chi2602 Irak Öl
►石油儲量位居世界第三的伊拉克是一個沉睡的巨人。但就是在這個國家,司機們卻不得不為幾公升汽油在加油站漫長的等待。這是怎麼回事呢?美國入侵伊拉克五年之後,大量油田在戰火中被摧毀,而倖存的油田技術陳舊,導致石油開采過程中造成大量損耗。此外,走私活動,黑市交易以及管理混亂使得大量「黑色黃金」被通過非法途徑輸送出去。下面是記者給德國之聲發來的相關報導。
中俄與歐盟爭奪中亞資源
「中亞地區對歐盟的重要性越來越大,歐盟理事會2007年6月制定『與中亞建立新夥伴關係的戰略』就是一個例證。歐盟將大力推動中亞的政治和經濟轉型過程,使中亞地區更緊密地與歐洲聯繫在一起。」德國商報的這番話引出了一個新話題:歐盟、俄羅斯和中國在中亞地區的角逐:
OPEC討論擴大石油開采
三月初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將在維也納舉行會議,討論是否要擴大石油開采量問題。石油需求國自然希望能夠擴大開采量,因為如果石油價格超過每桶100美元,將促使通貨膨脹進一步加劇並將抑制經濟的發展。OPEC認為,自己對石油價格高居不下並沒有任何責任。
美國情報機構:俄、中和石油輸出國是危險的金融強權
非洲石油:美國人來了
世界市場上原油價格首次升至每桶100美元。全球能源供需危機加劇。作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費國的美國需要開闢新能源產地。與印度和中國這兩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一樣,美國也已將非洲大陸視為石油爭奪戰略中心之一
中國2007年石油進口增長了12.4%
中國2007年石油進口增長了12.4%
中石油成為「世界上最貴的企業」
中石油中石化因「虧損」申請補貼
南京的辛德勒: 德國商人約翰.拉貝
抗日戰爭期間,在南京挽救了數千名普通中國人生命的德國商人約翰.拉貝,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而在拉貝的祖國-德國,約翰.拉貝的知名度卻很低。柏林日報以「德國活菩薩」為題,用大幅文章介紹了這位南京的辛德勒。
石油價格暴漲是否會引發新的經濟危機?
本周三,新加坡股市的原油價格漲到了每桶99,29美元。現在看來,突破100美元大關只是個時間問題。那麼石油價格暴漲是否會引發一場新的經濟危機呢?德國之聲記者就此撰寫了如下評論。
圍繞石油價格--歐佩克峰會結束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峰會周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結束。為期兩天的峰會的主題是居高不下的石油價格。記者從開羅給德國之聲發來如下報導。
旅美學者程曉農談中國國內燃油供應緊張
國際石油價格上揚,造成中國國內燃油供應緊張,中國國家發改委宣佈大幅提高油氣價格之後,情形卻沒有得到明顯緩解。據未經證實的消息,局部地區已經出現開車族群起抗議的事件,中國政府也指示國有壟斷企業,不惜一切代價保證石油供應。本台記者一通採訪了旅美經濟學者程曉農。
中國外匯儲備與石油價格
周三,中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在北京金融論壇上說,在外匯儲備結構問題上,中國應利用強勢貨幣的升值彌補弱勢貨幣的貶值。此言一出,歐元對美元的匯率再次攀升,達到一歐元兌換1.47美元的創記錄高度。德國的商報就此寫道:
委內瑞拉與中國達成巨額石油協議
中石油真的是全球最富上市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本周一(11月5日),中石油A股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收盤價格幾乎是發行價格的三倍之多,總市值也一路狂飆,輕鬆趕超全球石油巨人埃克森美孚,一舉登上世界股值之巔。
石油用光之後的生活
在美國,由於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氣候變遷問題,一直受到壓制而不能進入公眾意識。因此石油的消費量不斷增長。不過,漸漸地,美國人也開始計劃,在石油被用光之後該怎樣繼續生活下去。德國之聲記者的報導如下:
北極地區屬於誰?
北極地區屬於誰?不久前,這還是個純學術問題,似乎沒有人對這片終年冰雪覆蓋的水域感興趣。自從俄羅斯對這片水域提出主權要求並把國旗插在北冰洋海底之後,在北極地區的歸屬問題上爆發了一場政治爭論。這裡有很多寶藏,關係到很多財富。華盛頓十分關注俄羅斯最近的行動並做出了反應。
石油能否成為烏干達福音
烏干達是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油田的發現為這個貧窮國家帶來了新的希望。但前提是,烏干達絕不能重蹈其他非洲石油國家的覆轍,任由國內腐敗的掌權階層和外國肆無忌憚的商人從石油交易中聚斂財富。
評論:沙烏地阿拉伯對美國是敵是友?
對於伊朗提出的在伊拉克問題上加強雙邊聯繫的建議,華盛頓似乎不願意接受。美國政界的意思是,德黑蘭首先必須停止其不利於美國的作為。兩國大使在巴格達進行了長達七小時的會談之後,美國駐伊拉克大使瑞安•克羅克重申了美國政府對伊朗支持伊拉克反美武裝的指責。伊朗大使駐伊拉克大使寇米反駁了這一指責,但是從德黑蘭還是可以聽到和解的聲音:會談也許應該在副外長一級繼續進行。請看德國之聲中東問題專家彼得-菲利普對美國與沙烏地夥伴關係的評論:
卡扎菲西方賓客盈門
在五名事實被扣押作人質的歐盟醫護人員獲釋之後,利比亞及其革命領袖卡扎菲終於穩固了自己作為歐盟平等夥伴的地位。對歐盟來說,利比亞十分重要。它是重要的能源供應商、大額軍火的買家以及打擊非洲非法移民的夥伴。沒有人比法國總統薩科奇更瞭解利比亞的戰略意義。他對這一北非國家進行國事訪問。
上一頁
第14 頁,共18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