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環境保護
環保,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森林大火點燃了希臘人的環保熱情
希臘毀滅性的森林火災也是人類幾十年來任意破壞自然的結果。這場不幸的大火同時也向大氣層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溫室氣體。
德國汽車排放增大日本汽車環保最優秀
雖然寶馬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去年下降了不少,但跟賓士、大眾三家一加權,德國汽車的排放是增加的:平均增加了0.6%。這是歐洲範圍的「運輸和環境」(T&E)協會周四在布魯塞爾發布的一個調研報告說的。而法國和義大利生產的汽車降了1.6%的排放量。日本汽車甚至平均降了2.8%。德國之聲據法新社報導如下。
綠林好漢「行俠仗義」25年
1982年11月12日,德國幾十個環保積極分子在不萊梅成立了「保護自然環境非暴力聯合行動組織」。他們借用英國傳說中生活在森林裡行俠仗義劫富濟貧的好漢羅賓漢(Robin Hood)的名字,為自己的環保組織命名為「羅賓.伍德」(Robin Wood)。今天,綠林好漢們迎來了25歲生日。
吳立紅上訴被駁回
江蘇宜興環保人士吳立紅多年來一直呼籲關注太湖的污染情況,反映太湖周邊工廠無節制排放污水,造成魚類大量死亡,沿岸居民癌症發病率激增。今年4月13日,吳立紅在一次突擊搜查後被拘捕。不久後,太湖爆發了嚴重的藍藻災害,促使政府決心投入巨資整治環境。 但環保衛士吳立紅依然身陷囹圄,近日他的上訴被法院駁回。
富人的環保意識高於窮人
為什麼有的人願意為購買公平貿易的產品而多掏一些錢,另一些人卻不願意?為什麼許多年輕人突然之間開始購買生態食品?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環境決策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試圖運用行為分析的方法來解釋這些問題。
環保人士吳立紅的上訴被駁回
法國將發動環保革命
與歐盟其他成員國相比,法國的環保工作相對落後:旅遊勝地布列塔尼遭到殺蟲劑污染,羅納河谷的有害物質已經超標,垃圾回收仍然不受重視,利用太陽能以及風能發電的比例也低於鄰國西班牙和德國。不過現在一切都將出現改變。法國總統薩科齊開始履行競選時做出的承諾,召開了一次全國環境峰會。那麼在環保領域,法國具體會有哪些改變呢?
每30秒就有一名畸形兒出生
最近幾年,中國畸形新生兒數目急劇增加。中國官方日前證實,每三十秒鐘就有一名畸形兒出生,6%的嬰兒出生時就或多或少地帶有嚴重殘障。南德意志報注意到,甚至中國政府官員也承認這一現象與環境污染有關:
卡塞爾市居民全部用上了環保電
從本周二開始(10月30日),卡塞爾成為德國第一座只使用環保電的城市。該市供電局稱,全市大約20萬用電居民已全部轉成了使用來自北歐的水利發電產品。
第16課 - 萊比錫的環保問題:
廢金屬進口 造福還是害人
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使其對原材料的需求也迅速增長。在金屬生產和進口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下,中國開始通過大量進口廢舊金屬來彌補缺口。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一些以廢舊家電為代表的「洋垃圾」也被運至中國。處理洋垃圾時產生的有毒物質二惡英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危害。
中國三峽環保人士戴晴談三峽工程的環境後果與政府的表態
氣候保護是一個經濟問題
世界人口在急劇增長,人類的資源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加劇了對環境的破壞。氣候變化給全人類造成威脅。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已迫在眉睫。最近,有關專家再次聚會柏林,討論未來世界的和平,環境與發展問題。
在氣候變暖時代搞市場開發
德國大眾公司決定在2010年前推出1公升汽車,但它卻不能成為暢銷產品,因為價格不匪;它也不會為環保做出貢獻,因為產量有限。
INGO--做中國的根與芽
據統計,目前大約有200多個國際性非政府組織(INGO)在中國生根發芽,所開展的項目涉及健康、環境、教育、愛滋病等諸多方面。他們當中只有少數幾個像世界自然基金會這樣屬於規模較大的組織,絕大部分都是只有幾個職員的「小作坊」。這些境外的非政府組織無論大小在與中國政府部門打交道的時候都會遇到無數尷尬和困境。記者走進這當中的一家--珍古道爾研究會(中國)。
當綠色遇到紅色
國際著名非政府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從1997年在香港落戶,到現在已經在中國地區進行開展了10年的環保活動。機構也從香港一處增加為包括北京、廣州在內的三個分部。而這個常以極端激進方式提倡環境保護的「綠色和平」組織進入到中國之後是否也會「入鄉隨俗」而變得溫和起來呢?記者採訪了綠色和平中國分部項目及傳訊總監盧思騁先生。
諾貝爾替代獎評選揭曉
今年的「諾貝爾替代獎」將頒發給來自斯里蘭卡、肯亞、加拿大和孟加拉的獲獎者。這一獎項的創始人、具有德國和瑞典血統的馮‧岳克斯庫爾說,這些獲獎者在維護和平和保護環境方面樹立了典範。自從1980年以來,「諾貝爾替代獎」每年頒發22萬歐元的獎金。
年輕人與氣候及環境保護
冰山溶化、海平面升高、酷暑難當,這是氣候變化的後果。聯合國192個成員國的國家和政府領導人決心阻止氣候繼續變化,決定每年定期會晤,上兩屆氣候保護峰會在蒙特利爾和奈洛比召開,今年的氣候保護峰會將於12月在印尼的峇里島舉行。針對氣候保護問題,土耳其,立陶宛和克羅埃西亞的三位年輕人分別發表了看法。
聯合國總部環保工作做得怎樣
每年9月的第3個星期二,聯合國192個成員國的代表都要聚在一起,討論國際重大議題和做出相關決定。今年的9月25日又到了這個重要的日子。而9月24日,各國國家和政府首腦以及專家在聯合國總部紐約召開會議,討論氣候保護問題。聯合國希望氣候保護工作落實到每個國家,而它本身當然也不應例外。但聯合國總部的環保工作究竟做得怎麼樣呢?下面是德國之聲記者發自紐約的報導。
每人每天最多一個漢堡
每人每天最多一個漢堡。研究者們要求人們為了環保放棄吃肉。
氣候保護又向目標近一步
世界上20個能耗大國周二在德國首都柏林就今年12月印度尼西亞峇里島聯合國氣候保護峰會的共同戰略達成了共識。各國的能源與環境部長商定,將環境保護與可持續性發展看成一個整體進行討論。在今年底的氣候峰會上,各參與國將決定在2012年京都議定書到期之後,如何進一步推動氣候保護。作為八國集團今年的主席國,德國是此次20國會議的東道主。中國政府代表也參加了會談。
法蘭克福車展-氣候與環境保護躍居首位
周四,第62屆國際汽車展將在德國美茵河畔法蘭克福揭幕。展覽開幕前夕,約上萬名世界各地的記者詳細瞭解了此次車展的最新技術。今年車展上,88種新款汽車亮相,是歷屆車展新款最多的一次。來自四十個國家的1100家展商不僅通過車的外觀和馬力來吸引顧客,而且突出汽車環保性能也是此次車展的主題,在這方面,尤其德國汽車製造廠家走在前列。
APEC峰會:環保與中國戰略
保護世界氣候是亞太經合組織雪梨峰會的主要議題,新蘇黎世報就峰會結束發表的聲明撰寫文章說:
中歐節能燈之爭愈顯白熱
歐盟負責競爭事務專員內莉-克魯伊女士目前正在北京訪問,此行的主要話題是競爭政策。而今天(9月5日)上午,克魯伊還在中國召開了相應的新聞發布會。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日益緊密的今天,如何保證市場自由運行和公平競爭成為了各國都必須面對的議題。而就在克魯伊女士訪問北京的同時,一場節能照明電器領域的相關辯論正在歐盟與中國之間激烈地進行。由於節能照明電器的環保屬性,使得這場辯論更加錯綜複雜。
德國前環保部長:中國繁榮符合歐洲利益
德內閣會議訂執政方針
改革之後便面臨著新的改革-這正適用於德國大聯合政府目前的狀況。由社民黨和聯盟黨所組成的聯合政府的四年執政期已經過半。在過去的兩年中,兩黨共同進行了一系列正確的改革。但他們也犯了錯誤。兩黨間也常常發生爭執。而這次在布蘭登堡州梅澤貝格舉行的內閣會議要為政府工作制定後兩年的大政方針。
在布魯塞爾實習的荷蘭學生丹尼爾
歐洲在布魯塞爾的實習生大多不超過30歲,他們都流利地掌握3門語言,擁有法律專業的德法雙語畢業文憑,或歐洲研究碩士學位。他們一方面是優秀人才,另外,他們也是歐盟大型機艙,也就是所謂布魯塞爾宇宙飛船裡的小小的齒輪。
「太湖衛士」本周受審
在被逮捕四個月之後,有「太湖衛士」之稱的民間資源環保人士吳立紅涉嫌敲詐勒索案本周五將開庭審理。吳立紅曾經長期舉報太湖周邊企業污染問題,而今年太湖又發生嚴重的藍藻災害,吳立紅案件曾經引起海內外媒體極大關注。
對華發展援助有利於世界
中國的出口業正在超越德國,即將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但中國每年仍然從德國獲得6800萬歐元的發展援助。為此,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和自由民主黨的要員提出,應取消對華經濟援助。不來梅港出版的北海日報認為:
全球氣候保護,責任如何分擔
如果一家工廠發生了火災或者一艘油輪沉沒了,那麼肇事者必須賠償損失。但是如果發生了自然災害,比如發生了旱災,洪水會颱風這些因氣候變化引起的災害又由誰來具體承擔責任呢?事實是,恰恰是那些是對氣候變化沒有很大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往往受影響最大。因此一段時間以來各界一直就如何分配氣候保護的負擔進行著激烈討論。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環保人士談「綠色GDP」難產
中國無限期推遲發表有關環境污染影響經濟發展的綠色GDP的評估報告。中國環保總局「綠色GDP」研究項目技術組組長王金南周日表示,部分試點省市地方政府「談綠色變」是推遲發布統計數字的重要原因之一。
經合組織對中國環境的建設性深思
周二(7月17日),經合組織發表了一份專門針對中國環境問題的調研報告。經合組織指出,中國的環境努力還遠遠不夠,關鍵是政策在地方層面上的貫徹不力。中國環保總局副局長對這份報告表態時,特別看重經合組織關於中國環保總局應該成為部的建議。德國之聲記者認為,中國雖然還不是發達國家,但長期看責任尤其重大,而提出這類建設性建議是好辦法。
經合組織指責中國環保措施不夠
經合組織指責中國環保措施不夠
"拯救地球":一場打著環保招牌的狂歡?
由世界著名歌星加盟,為呼籲保護氣候舉辦的「拯救地球」大型演唱會是本周末的熱門話題。這一系列演唱會在全球7大洲先後開演,持續24小時,有100多位演藝人士參加了演出。「拯救地球」應成為一個新的開端,這一日子應成為全球為制止氣候變暖共同努力的起點。在帷幕落下,曲終人散之後,人們不僅要問,這場盛會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Live Earth:全球巨星聯袂環保音樂會
這大概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音樂盛事:這個周六(7月7日),全世界150多位藝人將在五大洲八大城市聯合上演一場以抵禦氣候變暖為主題的音樂會。通過電視和網路直播,世界各地的觀眾將同時目睹在不同地點出場的巨星豐采。如麥當娜(倫敦)、夏奇拉(漢堡)、藍尼•克羅維茲(科帕卡納瓦),前美國副總統戈爾表示,這場演出將是一個「全球化運動的開端」。
中國環保運動:謹慎地樂觀
今天,環保運動在污染嚴重的中國發展如何?在本次「迂迴中國」藝術節上,來自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中國環境法項目的王立德(Alex Wang)為觀眾們做了相關介紹。
為保護氣候 牛兒要服「止嗝片」
環境保護無所不包,連牛也要受牽連——草料在它們的前胃裡會產生甲烷氣體,然後通過打嗝排到大氣中。德國科學家量身定做出一種肥皂大小的藥片,可以阻止甲烷產生,從而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盡其微薄之力。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埃姆斯河上將走環保船
歐盟委員會認為,航運造成的空氣污染比空中交通要嚴重得多。然而,革新技術可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幫助。海運企業家透露,在埃姆斯河畔的哈倫將採用世界最有利於環保的內河航船。
環保總局著手調查上海磁懸浮擴建工程
「太湖衛士」妻承夫業
近日,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對太湖周邊工業污染企業提出嚴厲批評。被譽為「太湖衛士」的環保人士吳立洪及其妻子許潔華多年來正是指出太湖環境污染嚴重的第一人。
捷克欲當環保先鋒
80年代末,捷克(當時還是捷克斯洛伐克)還是歐洲最髒的國家之一。現在,捷克打算成為歐盟國家中的環保先鋒。
「不是我不明白,是氣候變化快」
對於胡錦濤來說,即將列席的G8峰會既是享受「和平崛起」大國地位的榮耀時刻,也是一場西方發達國家設下的「鴻門宴」-在智慧財產權問題上,中國將被拿來考問;在氣候保護上,面對歐盟壓力的美國已經把中國拉來「陪綁」。六月四日中國公佈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就是胡錦濤帶到德國海利希根達姆的一份「辯護書」。
今日訪談,綠色和平組織駐中國辦事處談中國環保問題
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第一廢氣排放大國
在曼谷舉行的氣候變化國際會議上,中國又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角色。專家估計,中國將在不久之後,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溫室氣體排放的第一大國。
斯特恩報告促進環保意識
歐洲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亟待減少。目前,德國每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1噸。為了阻止地表溫度的繼續升高,每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應為一噸。所以採取有效措施已迫在眉睫。在英國,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斯特恩發表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斯特恩報告」喚醒民眾的環保意識。
讀者來函集(2007年4月第5期)
說起中國環保的話題,身在中國的讀者們更多是體諒到其中的難處,比如資金,比如技術。說起去中國的外國客人,主人們無疑表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好客精神。
上海車展顯綠色
2007年中國國際汽車展星期日在上海揭幕。一年一度在北京和上海交替舉行的這一大展歷來以豪華、光鮮和入時的汽車吸引觀眾眼球。但南德意志報注意到,今年有了很大變化:
綠黨專家談歐盟環保及能源政策
德國宣稱本屆歐盟輪值主席任期內,環保及能源政策將是施政重點,然而,困難及阻力也比比皆是,請聽本台記者對綠黨政治家佩爾的專訪...
官方環保英雄也被抓
在開放的首都北京,公民自發成立的環保組織受到政府的鼓勵,但在地方,環保活躍人士仍經常遭到刁難,甚至被逮捕,中國東部宜興市的著名環保人士吳立紅便是一個最新的例子。「世界報」周二引用吳立紅妻子的描述報導說:
錫金-雪原五大寶藏
隨著印度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的整體實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如今,印度也是生態旅遊者的偏愛去處。在本年度柏林舉辦的國際旅遊博覽會上,印度已成為這一展會的正式夥伴國,印度有許多自然景點,該國位於喜馬拉雅山東側的錫金邦就是其中之一。
上一頁
第17 頁,共2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