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外文摘:香港警隊已歿 台灣生死堪憂
2017年8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風傳媒》發表政論人陳昭南文章《習近平從沙場閱兵到稱帝之路,會拿台灣祭旗嗎?》, 陳昭南認為,習近平在擴大和強化自己的權力過程中,已經確立了自己的核心地位,所謂"習核心"之思想至高指導地位;同時也大張旗鼓宣傳'習近平思想'。這一切作為與用心都在在顯示習大大傚法老毛的"帝制"企圖心。箭已射出,習大大再無回頭路可選,十九大基本就是一場魚死網破、輸贏定江山的一大盤棋局,現在這一步他是非邁出去不可了。
文章說,一旦基於"新君王"的政治需要,選擇中印邊境小規模接觸戰,或對台發動幾場局部騷擾戰,都是解放軍在此時可以被冒險的。問題是:台灣會成為習大帝祭旗之首選嗎?陳昭南還擔心,"習大大的稱帝霸業沒能得逞,在眾多政敵圍剿下,他為了自保而必須順勢轉移挨鬥焦點,而被迫必須製造國家危機的緊張局面,你也認為習大大不會對台動武嗎?"
建造第二強大海軍?中國戰略入誤區
香港《端傳媒》發表文章《全球海軍競爭,中國戰略思考的誤區》,作者王俊評認為,當前的中國軍事力量有很顯著的發展與進步,特別是在海空軍。中國海軍水面艦隊相比上一個十年,實力可說有了飛躍的成長。這個勢頭當然不會就此停住,而且中國海軍在行動上也逐漸遠洋化。
文章認為,目前中國的近海防禦戰略,對於以攻勢防禦(積極防禦)取得沿海某個範圍內的有限制海權有所幫助,但如果要把美國排斥出東亞,非依靠西方海軍戰略理論,以戰略攻勢奪取中國海軍軍語所謂的"戰略性制海權"不可。這也就要求中國的整體戰略態勢必須朝遠洋進攻轉變。但如此一來,首先很容易與中國長期以來宣揚和平崛起的國際政治宣傳發生衝突,其次則是有落入日本在二戰前力不足以霸全球,卻足以推翻英美在亞太的地位,結果反遭多國聯合圍剿的危險。歷史證明,除非像美國這樣先天擁有遠離歐亞大陸的地理優勢,又在崛起時處於法、俄、德三國在東半球吸引英國注意力的極有利態勢,否則建造世界第二強大的海軍在大戰略上毫無意義。
劉曉波案:中國輿論成功管控
香港《明報》發表傳媒學者陳韜文文章《從劉曉波死訊看大陸社群網站的管控》介紹,由於學者們有所預期及拿準時間,是以當劉曉波事件開展的同時可以進行實際的測試,從而取得可靠的數據,並寫成網路報告。
文章說,根據幾位哈佛大學教授的研究,大陸在社群網站管控上主要不是採取屏蔽手段的,反而是冷淡對待批評的意見,集中利用"五毛黨"大量發布有利於建制的言論,談及多種不同的議題,從而沖淡、掩蓋原來的輿論,改變網民的視點和關注的焦點。封閉式管控及灌水式管控並不互相排斥,可以是並行協作的。
文章說,從劉曉波個案可以看出,中共擁有非常發達的審查技術,"技術含金量"頗高,可以進行快速、大幅度、細致的審查。雖然有人可以翻牆打破訊息封鎖,但是人數畢竟是極少數,而且他們的輻射力也很有限,不足為患。
史傑鵬案:中共整肅高校教師之風再起
紐約時報中文網發表學者洪振快文章《"梁惠王"被解職,中共整肅高校教師之風再起》,指出近年來,由於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政治態度,使得對言論的控制達到1980年代以來最嚴厲的程度。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選出新的最高領導人以前,儘管官方控制的媒體發表批評政府和中共的言論很謹慎,但在經濟、社會等領域還是留有空間,而在網路自媒體如微博上,批評政府更是常見甚至往往是主流,粉絲眾多的大V言論經常會給官方造成很大壓力。
最近幾年,中國官方針對知識分子的控制也逐步升級。很多在大學、研究機構工作的知識分子,被單位領導告誡不得發布"錯誤言論",否則將被開除、收回房子。北京師范大學開除史傑鵬,顯示了官方對知識分子言論控制的決心。今年以來對鄧相超、史傑鵬、李默海等人的處罰,表明在中共對政治、輿論控制越來越收緊的情況下,對揭示歷史真相、說真話衝擊中共宣傳話語的知識分子的處罰力度正在加強。中國知識圈充滿中共將實施類似1950年代整肅知識分子的"反右運動"政策的猜疑。
林子健:香港警隊已歿,法治已亡?
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時評人李平文章《香港警隊何在?香港法治何往?》,指出民主黨成員林子健在旺角鬧市懷疑被中國強力部門擄走、禁錮、施刑,是繼銅鑼灣書店李波、中國商人肖建華之後,第三宗中國強力部門跨境擄人公開事件,730萬港人免於恐懼的自由一再受到侵犯。
文章說,銅鑼灣書店涉及出版揭露中共官員醜聞的書,肖建華涉及中共權貴的利益鬥爭,林子健則涉及替劉曉波好友向巴塞隆拿球會索取球星美斯簽名,可見,黨、國、權貴是一體的,只要你得罪了某位權貴,只要某個強力部門的領導認為你冒犯了他的權威,他們就可以堂而皇之到香港"執法"──以國家的名義執行家法私法,當香港法律不存在、當香港警隊不存在。"這不只是關係到香港警隊聲譽的事件,更是關係到730萬香港居民人身安全的事件,關係到香港法治何去何從的事件"。
摘編:張平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