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外文摘:美國人權法案強於國際口水戰
2017年12月2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聖誕節來臨之際,川普基於《全球馬格尼斯基人權問責法》(The Global Magnitsky Human Rights Accountability Act)簽署行政命令,宣佈制裁全球14個嚴重人權施害者和腐敗分子,包括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前局長高岩,被指對人權活動家曹順利被迫害致死負有責任。香港《蘋果日報》發表評論《美國懲北京惡警 震懾中港》,作者李平說,這不只是近期批評中國聲浪中的最高音,更對中國、香港侵犯人權的官員、警察發出嚴厲警告,其震懾作用遠高於年度人權報告的譴責。
文章說,美國懲罰中國惡警,也是近期國際社會罕見的反制中國的具體行動。經濟、軍事雙崛起又漠視普世價值的中國,所威脅的不只是台港地區和周邊國家,也包括其他亞太和歐美國家。雖然不滿中國的懟華聲浪四起,但是,西方國家仍以綏靖中共為主流,更多時候表現為口水戰,而不見具體的反制行動。
作者認為,這些口水戰,聽著似乎很精彩,但對中國官員,特別是數以百萬計的裸官,畢竟毫無影響。《全球馬格尼斯基人權問責法》的實施,而且在首批懲罰名單中納入中國官員,所形成的震懾力將漸漸呈現,並且帶動更多國家制訂、實施同類法例,那些以為美國放棄普世價值、放棄"世界警察"角色的中共官員,豈能不發噩夢?
勇於承擔的"非主流知識分子"
台灣《上報》發表評論《黎學文、華湧們注定無法好好賺錢過日子》,作者末夏說,一個逃離8天被捕,再被取保;一個由於劉曉波祭奠一事被隱居數月,最終被捕,華湧、黎學文們在中國特色的社會環境下,用良知堅守其正義,卻同樣都逃不開體制的吞噬。
文章說,中國"非主流知識分子",沒有超高的人氣,沒有龐大的粉絲,學術界與知識界更沒有人會對此公開表態,他們在中國無法"同流合污",他們在中國更無法蔑視自由與正義,他們在中國更要承擔著家人的不理解,為什麼自己不能像常人那樣,好好賺錢過日子,不要去過問不公。"非主流知識分子",因為堅守底線,所以勇於承擔,所以華湧與黎學文們如光明一樣,即使很弱小,但還是照耀這個巨大無底洞的黑暗。
文章指出,"主流知識分子",擁有超高的人氣,他們看似在各種事件上也發聲,也維持正義。但他們永遠會自我審查,哪些是不能說的,哪些底線是不能碰的,那些事關人權尊嚴背後的問題是不能探討的。"主流知識分子"早已活成了另類的"精緻利己主義者"。然而,作者認為,"從長久真正推動社會變革角度,'非主流知識分子'則要遠遠強過沉默的像豬一樣的大多數'主流知識分子'"。
個人隱私和國家安全同等重要
香港《明報》發表文章《因國家安全之名》,作者杜耀明說,近3年來,一些台灣政界及學界人士抵港都被拒之門外。當局循例不評論個案,法律也沒規定保安局必須交代什麼,相信只能是保安理由。雖然言論自由以至學術自由都犧牲了,卻永遠看不見有什麼得益。
作者說,問題的關鍵在於訊息保密,不能自由流通,無法讓人辨識訊息的真偽虛實。如果維護國家安全的首要目的是抵禦外敵侵凌,或者制裁內部武力謀反,以保障人民安全,當局首先要開誠布公,確保訊息精準,不能閉門造車、敝帚自珍,也不要被別有用心者借題發揮,否則便有損香港安全。
作者認為,國家安全、言論自由、個人私隱、事實真相都重要。國家安全立法可以,但不論部分先行還是全部同時立法,都必須先固本培元,檢討私隱保障、訊息自由立法,鞏固新聞及言論自由。同時清楚限定國家安全利益的合理含義,授政府以權柄的立法,才不致走入歧途。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