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澳中關係:剪不斷理還亂
中國是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對於該國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澳洲国内華人移民眾多,人員往來密切。但與此同時,澳洲又是美國在安全問題上的堅定盟友,同時對中國在太平洋地區不斷擴展影響力心存戒備。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拜登:希望為美中兩國關係確立底線
下周一,美國總統拜登將在G20印尼峇里島峰會期間舉行會晤。這將是2021年1月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美中領導人之間首次舉行面對面的會晤。峰會期間,習近平還將與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內的多國領導人舉行會談。澳洲总理也表示希望與習近平舉行會面。
澳洲将阻止退役軍人培訓中國空軍
澳洲国防部長馬爾斯要求軍方審查保密措施,以阻止中國招募澳洲退役軍人培訓中國空軍。英國和加拿大也表達了同樣的擔心。
涉案前美軍飛行員與中國駭客用同一北京地址
朝陽路67號財滿街1-1號樓——在澳洲被捕的前美軍飛行員杜根,被發現與承認和中國軍方合作盜竊美軍情報的中國駭客蘇斌使用相同的北京地址。
聚焦情報和國防 日澳發表新安全合作宣言
澳洲和日本周六就情報共享、深化防務等合作簽署了一項安全合作協議,應對中國日益崛起的軍事挑戰。專家指出,這是日本在安全領域變得更加積極的一個訊號。
澳中關係回溫 貿易制裁何解?
在澳大利亞工黨新政府於今年5月上台後,中國與澳大利亞僵持的外交關係迅速改善。不少澳洲專家和媒體都認為,中方已經一改戰狼外交作派,放低姿態,官媒也刊出習近平家族訪澳歷史。這是否代表雙方會愈走愈近?
中澳外長再會晤 澳外長: 尋求與中國的穩定關係
澳外長黃英賢在與中國外長王毅於紐約會面後表示,儘管澳中兩國在貿易等方面存在分歧,但是澳洲的目標是與中國建立穩定關係。這位澳外長也呼籲中國利用其作為大國的影響力,幫助結束烏克蘭戰爭。
德國聯邦國防軍如何逐步走向印太地區
烏克蘭戰火阻擋不了德國聯邦國防軍增加在印太地區軍事存在的雄心。近年來,德國逐漸告別二戰後聚焦本土防禦的國防政策,開始著眼印太地區。最近的一次行動是派出戰鬥機前往遙遠的澳洲,参加聯合軍事演習。
澳記者成蕾獄中受折磨 遲遲難與家人聯繫
澳大利亞記者成蕾傳出在獄中生活條件艱困,健康狀況也持續惡化。人權專家告訴德國之聲,澳大利亞政府在改善與北京關係時,應表明讓被關押的澳大利亞公民獲釋是重要條件。
赴澳軍演 德國空軍亮相印太地區
繼海軍之後,德國空軍也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登台亮相:德國歐洲戰機(Eurofighter)在澳洲参加多國聯合軍演。
中國於台海軍演 專家:促使澳洲強化區域安全合作
中國近期在台灣周圍的持續軍演,不僅升高台海的緊張情勢,也使印太地區的國家開始重新檢視如何應對新的局面。部分專家認為,中國的軍事侵略性將使澳大利亞與區域盟國強化相關的安全合作機制。
德軍萬里奔赴亞太 是否飛越台海仍存疑
德國空軍六架「颱風」戰鬥機以及若干架空中加油機、運輸機本周經停阿聯酋、新加坡前往澳洲参加聯合軍演。此舉被認為是對中國方面發出的訊號:德國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幫助亞太地區的盟友。不過,德國空軍在9月底返航時是否會飛越台灣海峽,目前尚存疑問。
北京:中澳解決貿易糾紛前須先修補雙邊關係
中國駐澳洲大使強調,中澳兩國尚未進入解決政治和貿易糾紛的階段,並警告坎培拉在台灣問題上應「謹言慎行」。
美副國務卿訪索羅門 總理缺席活動「冷落」美方?
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週日赴南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參加紀念二戰重要戰役的活動,但該國總理索加瓦雷卻缺席。當地媒體解讀,索羅門這是在美中角力下間接「冷落」美方。
軍演引發中日齟齬 台陸委會駁王毅「不肖子孫說」
中國軍演進入第四天,美國白宮譴責北京此舉「挑釁、不負責」。與此同時,中國駐日使館譴責日本「以台製華」,中國駐澳使館也警告澳洲不要指手畫腳。台灣陸委會則針對中國外長王毅稱蔡英文「不肖子孫」的說法,做出強烈回應。
美國、印尼攜手日新澳展開「超級神鷹之盾」聯合軍演
這場軍事演習動用了至少4000名的美國、印尼士兵,再加上澳洲、新加坡以及日本的部隊,為期兩周。儘管時機敏感,美軍指揮官表示這「確實是一次軍事演習,而不是對任何一方的威脅」。
涉電郵威脅炸中國使館 澳活動人士倫敦遭捕
多次尖銳批判北京、撐港並聲援新疆的澳大利亞活動人士柏樂志(Drew Pavlou),因涉及電郵威脅炸燬中國駐英國大使館,遭警方拘捕。但柏樂志在獲釋後稱電郵並非出自他手,表示自己是這場「精心策劃的運動」受害者。
北京有望鬆綁煤炭禁令? 澳財長表示歡迎
澳大利亞新總理上台以來,外界始終關注中澳關係是否可能解凍。日前傳出北京可能放鬆澳洲煤炭出口禁令,有可能嗎?澳洲專家為何不將此事視為中澳關係改善的正向指標?
澳總理:「非常有信心」索羅門不會有中國基地
這是索國與中國簽訂安全協議、外界擔憂北京「插旗」以來,澳洲總理做出最明確的發言之一。前一日,阿爾巴尼斯與索國總理才在太平洋島國論壇會晤。阿爾巴尼斯積極拉攏,稱索國是「主權國家」,但若中國在離澳洲如此近的地方建基地,「不符合澳大利亞的利益」。
應對中美角力 專家:太平洋島國應團結一致
在美國積極提出新的太平洋援助計劃後,專家認為對太平洋島國來說,最重要的是這些計畫是否符合他們實質需要的援助。而當中美都意圖加深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時,太平洋島國應該團結的一致來應對越來越多的國際關注。
修復中澳關係王毅提四要求 澳總理:不會響應
澳中外長日前會晤,王毅提改善中澳關係的四種方式。對此,澳大利亞總理回應稱「不會響應」,但將尋求與北京合作。中澳關係持續僵持的同時,澳洲國防部長在華盛頓演講對亞太地區的衝突威脅發出警告,劍指北京。
紐西蘭總理:不要讓太平洋國家選邊站
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越來越受到關注,紐西蘭總理認為重要的是,當地的安全挑戰在當地得到解決,太平洋國家不願選邊站。
G20外長會議:拉夫羅夫來了 特拉斯走了
20國集團的外長們聚集在印尼峇里島舉行會晤。儘管會談的重點是全球合作以及糧食和能源安全,但是烏克蘭戰爭必然也會成為會談的重點話題之一。
烏克蘭證實盧甘斯克全面失守 這意味什麼?
烏克蘭撤軍東部大城盧甘斯克的最後據點——利辛斯克(Lysychansk),這對這場戰事來說代表著什麼?與此同時,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訪問基輔,會面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承諾進一步軍援烏克蘭。
中國降低隔離天數 華人回國路漫長
中國官方將隔離天數降到「7+3」,會讓海外華人更方便回國嗎?除了隔離以外,還有什麼因素影響華人返回中國的意願?
中國駐澳大使:中澳關係惡化是澳洲先開「第一槍」
中國駐澳大使肖千週五(6月24日)稱,中澳關係惡化早在2018年,澳大利亞下達華為禁令就已開了「第一槍」。肖千發表演說的同時,也遭人權抗議者多次打斷。中澳年底將迎來建交50週年,墮入冰點的雙邊關係可能修復嗎?
澳總理呼籲北京先放棄制裁
上月履新的澳洲总理阿爾巴尼斯強調,中國無理由制裁澳洲,敦促中方予以放棄。此一呼籲是在兩國防長日前舉行了數年以來的首次會晤、中方要求為改善關係拿出「具體行動」後發出的。
中澳為修復兩國緊張關係邁出第一步
中澳兩國國防部長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舉行會晤,這是2020年1月以來兩國首次舉行的高級別外交會談。不過專家們都認為,澳中兩國的關係距離正常化依然長路漫漫。
潛艇毀約案終賠錢 澳法關係回復正常
去年9月,澳洲决定不再購買法國潛艇,轉而使用英美製造的核潛艇,引發了巴黎的震怒。現在,澳方公佈了與法國潛艇製造商的實質性賠償方案,化解了兩國之間的糾紛。與此同時,澳方也在尋求緩和對華關係。
澳洲偵察機南中國海遭中方「危險攔截」
澳洲总理6月5日表示,一架中國殲擊機5月26日在南中國海上空進行了危險的機動動作,威脅到一架正在巡邏的澳軍偵察機的安全,迫使其返回基地。
中澳擴大爭奪對南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
南太平洋島國薩摩亞總理馬塔阿法周四表示,太平洋各島國領導人們一致認為,就中國提出的全面貿易和安全協議做出任何決定前,都應該先在區域會議上進行討論。
遭中國關押近兩年 成蕾健康狀況下滑
被中國拘禁的華裔澳洲记者成蕾的男友6月2日表示,成蕾在押期間被剝奪了與家人以及澳洲外交人員交談的機會。而且由於拘留所糟糕的伙食狀況,成蕾的健康狀況正在下降。
中國拒撤對澳制裁 要坎培拉「重調立場」
澳大利亞工黨新政府上台10天至今,中澳關係似乎有逐漸解凍的趨勢,中方也頻頻對新政府釋出善意。但雙方之間的主要問題,包含貿易制裁和過去的外交衝突等,可能就此化解嗎?
澳洲工黨正式組閣 氣候外交抗衡中國勢力
2022澳洲聯邦大選計票工作,在經過長達11天的開票後,終於在週二(31日)確定工黨獲得77席成為眾議院多數派政黨,得以單獨組建政府,內閣成員名單為何?
中國-太平洋協議簽署未果 斐濟行「大敗小勝」
本周一,中國外長王毅在斐濟參與並聯合主持主持第二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雙方並未簽署一項涵蓋從安全到漁業的全面新協議。不過美聯社指出,王毅的斐濟之行也取得一些小型收獲。
王毅訪南太平洋 同薩摩亞簽訂雙邊協議
在中國外長王毅到訪期間,薩摩亞周六與中國簽訂了雙邊協議。薩摩亞表示將繼續尋求與中國的合作,以實現共同的利益和承諾。美、澳正密切關注王毅對南太平洋島國的訪問行程,擔憂中國可能正為在該地區建立軍事存在奠定基礎。
分析:中國拉攏太平洋島國 澳洲和西方在擔憂什麼?
澳洲學者認為,澳方真正擔憂的,除了中國破壞南太平洋的原有秩序外,更重要的是,一旦中國軍力進入南太平洋,解放軍就有能力直接攻擊澳洲,甚至是夏威夷。
王毅開啟南太平洋8國訪問之旅 中澳爭奪影響力
本周四,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帶領一個由20人組成的代表團抵達索羅門群島,開啟了對南太平洋8國的訪問之旅。與此同時,澳洲新上任的外長黃英賢火速訪問斐濟。澳洲媒體指出,黃英賢「開始了一場太平洋閃電戰,以對抗中國爭取澳洲传统夥伴的努力」。
對李克強賀信表示歡迎 澳新總理強調對華政策不變
澳洲新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對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上週六(21日)工黨勝選後發給他的賀信表示歡迎,並表示將在返回澳洲後,做出適當回應。但他強調,他的政府不會屈從於中國過去曾提出的「對澳14條」。
四方對話現場:項莊舞劍,意在「中國」的聲明?
由美、日、澳、印四國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24日於東京召開。四國除就未來持續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達成共識外,也重申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撼動國際秩序根基」。在會後的記者會上,可以感受到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傳達四國共識的謹慎。
索羅門群島證實 王毅本週到訪簽多項雙邊協議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將在本週訪問索羅門群島,兩國將簽署安全協議。根據目前流出的協議草案內容,將允許中國的船艦停靠在索羅門群島。路透社指出,華盛頓與坎培拉擔心,這將會增加中國在南太平洋的軍事存在。
澳洲新總理走馬上任 對華關係有望改善?
澳大利亞新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23日在在首都坎培拉就職,成為第31任總理。他非主流白人後裔的身份,貧困身世和父母的故事,引發外界好奇。
拜登啟程訪日 推動印太經濟與安全合作是重點
結束對韓國為期三天的訪問行程之後,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啟程前往日本。訪日期間,拜登將推出「印太經濟繁榮框架」計劃,並將出席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導人峰會。
澳洲工黨在大選中獲勝 阿爾巴尼斯將出任新總理
澳大利亞舉行三年一度的聯邦大選,將選出眾議員全部的151席和參議院76席中的40席。至截稿為止,在野黨澳洲工黨持續領先,但尚未取得過半的多數。不過外界預期,工黨黨魁阿爾巴尼斯將出任澳洲新總理。
澳洲大選:你必須知道的八個人
澳大利亞將在週六(5月21日)舉行聯邦大選,在中澳衝突,俄烏戰爭和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困境中,除了現任總理莫里森之外,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人物?又有哪些人可能影響未來的中澳關係?
華人成澳大利亞聯邦大選關鍵少數?
澳大利亞將在5月21日舉行聯邦大選,各界關注對華鷹派的現任總理莫里森能否再度連任。而在這個亞洲以外,華人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不同背景的華人又會做出什麼選擇?
澳稱中國情報船接近澳西北海岸「令人擔憂」
澳洲总理莫里森說,一艘中國情報船儘管沒有進入澳洲的领海,但它在西北海岸的存在「令人擔憂」。澳防長更是使用了「侵略」的字眼。中方則指責澳方「炒作」,要求有關政客「不要危言聳聽」。
「是中國的錯」:對華關係成為澳洲大選重要議題
此次澳洲大选造勢中,對華關係成為朝野兩黨領袖針鋒相對的焦點之一。就此問題,華人社區也出現了涇渭分明的不同觀點。
中索協議成選舉焦點 澳總理:會阻止北京建立軍事基地
澳大利亞選舉進入倒數階段,中國與索羅門群島的安全協議也成為該國選戰中,外交領域的主導話題。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8日重申,該國會與盟友合作,阻止中國在索羅門群島建立軍事基地。
澳洲、索羅門外長會晤 討論中所安全協議
在索羅門群島與中國簽署安全協議引發美澳擔憂後,澳洲及所羅門群島外長首次會面。
質疑中索安全協議透明度 美官員:僅少數人看過最終版
索羅門群島與中國簽署安全協議持續引發外界憂慮。一名上週出訪索國的美國高官坦言,目前應該僅有非常少數的人看過該協議的最終版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重申,華府將持續關注相關發展。
上一頁
第4 頁,共9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