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漢堡
德國第二大城市,擁有近180萬人口。位於易北河出海口,是德國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上第20大港口。同時因為包括漢堡機場和眾多軌道交通,漢堡是歐洲物流的最重要的樞紐之一。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內閣批准中資入股漢堡港 警告聲不絕於耳
針對中資入股漢堡港貨櫃码頭的爭議終於告一段落:德國內閣批准了相關投資案,中遠集團的參股份額從此前的35%降至24.9%,影響力減少、沒有否決權。不過,達成這一妥協方案仍然受到各界人士詬病,認為「這可能讓漢堡成為中國政治中的一枚棋子」。
中資入股漢堡港爭議:雙方或可接受妥協方案
中資國企中遠海運入股漢堡港一處貨櫃码頭計劃在德國引發巨大爭議後,有跡象顯示,雙方可能退而求其次,接受一項降低持股的妥協方案。
德語媒體: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究竟該不該允許中遠集團入股漢堡港貨櫃码頭,德國《法蘭克福匯報》以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為例指出,「風平浪靜的時候,中國的投資帶來的利益多多;但一旦暴風雨來臨,那就苦不堪言了」。
中資入股漢堡港的各方博弈:議會表決? 折中方案?
德國政界針對中資入股漢堡港的批評聲不斷。反對黨基民盟方面要求聯邦議院針對該問題進行表決,希望以此阻止該計劃。與此同時傳出消息,聯邦政府正在考量一個妥協方案,降低中方持股比例,從而讓中方影響力減少、沒有否決權。
德國總理訪華將是「短暫一日遊」
聯邦政府發言人表示,鑑於中國複雜的新冠政策,肖爾茨11月訪問中國的行程將會非常短暫,甚至不會在北京過夜。
德語媒體:短期犧牲經濟 長期獨立自主
圍繞中資入股漢堡港爭議,德語報刊繼續密集關注。《漢堡晨郵報》認為,不再僅關注經濟增長、而是著眼於降低長期對華依賴,也是德國「時代轉折」應有之義。《世界報》則警告,中國大肆收購歐洲港口,是為了離間歐美關係。
漢堡港為何急盼中資入股?
面對六名內閣部長的反對,曾任漢堡市長的德國總理肖爾茨依然支持漢堡港吸納中資入股。對於漢堡港乃至德國而言,吸納中國國有資本入股究竟有哪些益處?反對者又有哪些理由?
德語媒體:習近平不是一個"歷史的偶然失誤"
儘管有多個政府機構的安全警告,德國總理肖爾茨依然支持漢堡港向中國國企中遠海運出售股份,引來德國媒體的批評。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則提醒商界要對中國抱有冷靜務實態度。
德語媒體:科技要為專制服務
習近平的中共二十大報告中,共使用了45次「科學技術」一詞,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實現強國夢的重要基礎。但過去幾年當中,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境遇,似乎並不容樂觀。
中資入股漢堡港:內閣六部反對 總理執意支持
在聯邦經濟部、內政部、國防部、交通部、外交部、財政部一致反對的情況下,德國總理肖爾茨仍然執意允許中資入股漢堡港。德廣聯在獨家報導中指出,如果聯邦政府在10月底前無法就此達成共識,這筆交易就將自動通過。肖爾茨很可能在11月訪華。
德國情報負責人:應慎重看待中資入股重要基礎設施
德國政府就是否應禁止中國船運公司投資漢堡港展開討論之際,德國情報部門負責人表示,中國有可能會利用在德國關鍵性基礎設施所擁有的股權來達到政治目的。
德國外長談中國:不脫鉤、不依賴
接受媒體採訪時,德國外長貝爾博克提出今後「不再依賴任何一個不同價值觀的國家」。談到中遠參股漢堡貨櫃码頭項目時,貝爾博克表示了很大顧慮。
專訪:同中國打交道將很困難,包括經濟上
德中建交50年後的今天,雙方關係目前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德國總理肖爾茨為何遲遲沒有訪問中國?德國今後將對中國採取何種路線,如何處理棘手的台灣問題?本台記者採訪了柏林科學與政治基金會(SWP)中國問題專家Angela Stanzel博士。
中遠海運收購漢堡港碼頭股權交易期限被延至年底
中遠海運近日發布公告宣佈,為促成滿足漢堡港貨櫃码頭股權交割條件及完成交易事項,因此同意將完成日期延至2022年12月31日。此前德國聯邦經濟部長表示反對這樁股權交易案。不過股權出售方漢堡港口與倉儲物流公司認為,德國政府最終會給交易案打開綠
德國經濟部長:德國對華貿易政策不再「天真」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證實經濟部正在制定新的對華貿易政策,確保降低對中國原材料、電池和半導體產品的依賴性。他表示,反對中遠海運入股漢堡港「福地」碼頭,且歐洲不應支持中國有關「一帶一路」的倡議。
肖爾茨總理與銀行逃稅醜聞
對漢堡一家銀行逃稅醜聞展開的調查中,牽出了前社民黨政治家卡爾斯,而人們更為關心的則是,時任漢堡市長的肖爾茨對此事知情多少?
德國足球傳奇人物塞勒爾去世,享年85歲
德國足球傳奇人物,前西德隊隊長、德國隊榮譽隊長塞勒爾去世,享年85歲。他在漢堡度過了全部職業生涯。球迷將永遠懷念「我們的烏韋」。
德警方承認在G20漢堡峰會期間對騎車人「非法動武」
律師說, 警方已承認對一名騎車人手臂骨折事件負責。此前,因其在2017年漢堡G20峰會期間暴力應對抗議活動,德國警方受到批評。
德國境內的世界文化遺產
德國境內有51處世界文化遺產。除了科隆大教堂、馬丁‧路德曾在那裡將聖經翻譯成德語的瓦爾特堡這些舉世聞名的景點之外,德國還有大量不為大眾所知的世界文化遺產。
德語媒體: 中國把手伸向了德國碼頭
在是否允許中資企業進入高科技領域的問題上,德國的相關討論仍在繼續。但事實上,在同樣敏感的傳統基礎設施領域,中國在德國和歐洲的影響已經無處不在。
德語媒體:歐洲各國相互較勁 卻忘了真正對手
中遠集團和漢堡港達成交易、入股貨櫃码頭的消息,引發了《時代周報》的批評,作者認為歐洲各港口總是把鄰居作為目標,卻忘了和鄰居攜手抵禦中國影響力。瑞士《聯邦報》則繼續關注中國宣佈停止新建境外煤電項目。
中遠入股漢堡「福地」碼頭 工會憂心
在連續數月的談判後,中國國企中遠集團和漢堡港9月21日共同宣佈,中遠將收購漢堡港「福地」碼頭的35%股份。此前在談判過程中,主要的阻力來自於工會和左翼黨。他們擔心,漢堡港的勞工權益將會遭到中國國企的蠶食。
漢堡港需要投資 中國人願意出錢:為何有人不滿意?
德國漢堡港需要基建工程,但無力獨自承擔費用。中國航運巨頭中遠集團希望入股,並承擔部分費用。來自中遠的援手,在漢堡港部分企業和工會中卻引發不安。
「曲線救國」:一帶一路盯上漢堡「福地」
在歐洲的14座港口背後,人們可以看見中國東家的影子。對於中國來說,這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部署。批評者則對這種擴張帶來的後果發出警告。
新冠源於實驗室說引爭議 漢堡大學校長出面辯護
漢堡大學物理學家羅蘭德‧維森丹格有關新冠大流行源於武漢病毒研究實驗室事故的所謂「研究報告」引起巨大爭議。該報告的科學性受到學術界強烈質疑。如今,漢堡大學校長表態稱,把一個不確定的假設提出來討論好過閉口不談。
德國漢堡港查獲有史以來最大數量走私毒品
德國海關在漢堡港查獲歐洲歷史上最大數量的走私毒品。警方在來自拉美的貨櫃里發現16噸以上的古柯鹼。
新型心臟雷達 提前四天預測死亡
漢堡研究人員研發的一款新型無線心臟雷達不僅能及早檢測出中風或心臟病發跡象,還能在病患臨終的最早四天前預測到死亡即將到來。
DW事實核查:不能稱為"研究"的漢堡新冠研究
漢堡大學一名物理教授發表研究報告聲稱,新冠病毒來自一家武漢實驗室。這篇報告的學術嚴謹性在德國引發激烈討論。德國之聲進行事實核查,探討為何這篇研究報告不符合「研究」標準。
漢堡物理學家:「我99.9%確信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
德國漢堡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羅蘭德‧維森丹格發表研究指出,有很多重要線索支持當今新冠大流行源於武漢病毒研究實驗室事故的說法。 不過,其所謂研究來源多為網路文章,缺乏科學性。
新冠封鎖令下的德國空城
聖誕節前夕,德國各大城市的市中心大概從來沒有這麼空曠過。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的嚴格管控措施令很多人深受打擊和影響,但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進一步認識到疫情危險性的機會。
德國又見反猶襲擊案 司法部長稱是德國恥辱
29歲的犯罪嫌疑人用鏟子反復重擊正要進入猶太教堂參加儀式的26歲猶太學生。襲擊者的褲兜裡裝著一張紙,上面手繪有納粹符號。
93歲昔日集中營看守被判刑
在德國,又有一名年過九旬的昔日集中營守衛因70多年前參與納粹屠殺被判刑。這次在漢堡被追究刑責的被告當年是一名年僅17歲的少年。
那些新冠死者的屍體告訴我們什麼?
誰受新冠病毒威脅最大?哪些病史隱含最大風險?此間,德國病理學家們已作了大量解剖,並由此獲得了某些答案。
德國疫情之下的宅生活: 去陽台健身!
對許多人來說,疫情居家期間,堅持鍛煉身體並不容易。人們被困在家,健身中心都關門了。有些人利用線上課程在家裡健身。而一位年輕健身教練的新創意給漢堡的一個街區帶來活力。
遮面上課?漢堡法院判學校無權禁止
學校有權禁止女學生遮面上課嗎?漢堡法院作出裁決:學生的信仰自由權無保留地受保護,禁令沒有法律依據。漢堡教育部門則表示,考慮修改教育法。
美國校餐將增加薯條和漢堡?
全球有太多的食物被丟進了垃圾桶。美國學校也存在這個問題。因此,該國農業部長呼籲更多「靈活性」。而他的計劃是:增加學生愛吃的油炸食物來避免食物浪費。
澤林視點:用植物肉解決中國人的吃肉問題?
美國植物肉供應商正在進軍中國市場。經過一個世紀以來的研發,美國的植物肉對真肉的模仿已經相當完美。現在,植物肉供應商希望獲得政界的支持。
"各說各話"的德中電視討論會
11月14日晚,北德廣播電視台、中國環球電視網共同在漢堡舉行了一場電視討論會,邀請德中雙方人士討論當前中國與西方之間的諸多熱點議題。
「人造肉」能否救地球?
為了應對畜牧業造成的高溫室氣體排放,越來越多人選擇吃純素。不少人造肉公司也推出了幾可亂真的替代肉。究竟「純素肉」是否有助於對抗氣候變遷?
「克制何在?」
仇恨、追獵、威脅。數天來,德國國內發生多起政治家遭謾罵、集會受衝擊事件。政界人士對言論自由受限的憂慮增加。
漢堡微縮景觀世界
漢堡微縮景觀世界是漢堡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
在德港人周六集會 內地青年亮國旗對立
為響應香港的示威活動,居住柏林的香港人星期六下午(8月17日)於布蘭登堡門前舉行了"反送中"集會,有數百人參與。同一天,柏林、漢堡和科隆都有內地青年舉行"愛國愛港"示威活動。
「中國人行動」75周年:漢堡中國城的終結
四十年代的漢堡曾擁有一個充滿活力的中國城,但1944年蓋世太保一次殘暴的大搜捕行動之後,中國城銷聲匿跡,只有位於聖保羅區的香港酒吧得以保存下來,成為那段歷史的見證。
漢堡唐人街的最後一片記憶
如今的漢堡紅燈區曾有過德國唯一的唐人街。一場針對華人的納粹清洗行動讓其成為歷史。張添林是受害者之一,接手父親客棧的女兒一直在與遺忘作鬥爭。
漢堡王撤下「辱華」筷子廣告
美國快餐連鎖店漢堡王頂不住壓力,撤回了一個在紐西蘭發布的顯示用筷子吃漢堡包的影片廣告,此前,這幅"歧視"廣告片在中國引起眾怒,有人要求漢堡王正式道歉。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美中貿易戰暫時「停火」;漢堡峰會聚焦中歐經濟合作;俄羅斯烏克蘭海上衝突;基因編輯嬰兒掀起軒然大波;G20峰會梅克爾遲到,川習會「實力搶鏡」。一起來回顧本周要聞。
德語媒體:在漢堡尋找盟友
中國副總理劉鶴正在漢堡參加一年一度的德國經濟界「中國峰會」。德語媒體關注了在美中貿易戰背景下中國與歐盟和德國的微妙關係以及中國投資在德國面對的困境。
劉鶴出席漢堡峰會 強調「共同利益」
本周二,正在訪問德國的中國副總理劉鶴出席了中歐漢堡峰會,併發表了主旨演講。他向外界承諾,中國經濟的開放程度將會進一步提高,受益的將不僅僅是中國。歐委會競爭事務委員維斯塔格、德國交通部長朔伊爾也強調了更公正全球貿易的重要性。
歐中經貿合作 歐洲究竟為何而怕?
中資公司頻頻大手筆收購歐洲企業、「一帶一路」帶動眾多發展中國家大興土木、中國的研發能力正在不斷上升。這些都是歐洲各界近年來擔心的話題。與此同時,歐洲與中國之間的全面經濟合作仍然在不斷深化。本年度的漢堡峰會,與會者討論了歐洲人對中國的愛與怕。
德國驅逐「911」幫兇莫塔薩德克
德國驅逐「911」幫兇莫塔薩德克
上一頁
第2 頁,共1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