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法蘭克福車展
法蘭克福車展(IAA),全球規模最大的車展,有「汽車奧運會」之稱。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凜冬將至?車商紛紛「勒緊褲腰帶」
繼大眾和奧迪之後,福特現在也開始加緊實施緊縮計劃。福特在德國已經有多年歷史。然而生產蒸蒸日上的日子已經結束,重振昔日輝煌舉步維艱。
中國電動車會以何姿態駛入歐洲市場
在過去幾年裡,中國重金投入電動車領域,蔚來汽車、拜騰汽車等一些原本在德國無人知曉的中國電動車品牌在業界聲名鵲起。這些中國電動汽車將會如何著眼歐洲市場?
日內瓦汽車展即將閃亮登場
今年的日內瓦汽車展將於3月7日至17日舉行。屆時電動汽車又將成為車展上奪目的焦點。雖然一些大牌將缺席本年度車展,不過車展上仍不會缺少亮點。
好日子到頭了?德國汽車產量預將大幅下降
這世界上沒有永恆的增長和利潤,對於這幾年日子過得不錯的德國汽車工業也是如此。在中國市場銷量面臨下行壓力的同時,德國車商在老家也已經做好了勒緊褲腰帶的準備。
戴姆勒、寶馬聯手研發無人駕駛汽車
互為競爭對手的德國戴姆勒汽車集團和寶馬集團聯手開發研製無人駕駛汽車。
命懸一線——美將對歐盟進口汽車徴税?
美國商務部向總統川普提交了進口汽車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造成威脅的評估報告。而這份報告將成為華盛頓政府是否對歐盟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的依據。
TÜV:你所不知道的評估權威
上周巴西一大壩決堤,造成嚴重傷亡和損失。而吊詭的是,這座大壩剛剛在2018年通過了TÜV南德集團的檢測評估。殊不知,TÜV早已不是獨立的評估機構,而是以贏利為目的的企業。
中國打噴嚏 德國要感冒?
「德國經濟隨著中國崛起和沒落」,這句話出自德國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之口。當前的幾個案例似乎印證了這個說法。
德國高速 45.9萬小時的堵車神話
德國高速公路是全世界車速最快的高速公路。能開多快就可以開多快,這便是全世界廣為流傳的有關德國高速公路無限速的神話。然而,暢通無阻的德國高速卻也只是一個美麗神話而已。
英國退歐與德國經濟
軟退還是硬退?德國經濟界緊張地注視著英國將以何種方式退出歐盟。如何應對?相關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
中國新車銷量近30年來首次同比下降
去年,中國國內新車銷量同比下降,為90年代以來第一次。
汽車工業:中國是成敗的關鍵
電動車和訊息技術對傳統汽車工業構成了越來越大的挑戰。尤其是中國給德國汽車工業帶來了沉重的競爭壓力,而更為吊詭的是,中國競爭力提升,德國功不可沒。
德語媒體:先是蘋果,再是大眾
新年伊始,在美中貿易爭端仍無轉機的陰影下,德語報刊的經濟版對全球經濟的走勢一片悲觀。德媒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不定前景讓對出口和中國市場極度依賴的德國企業,尤其是汽車業憂心忡忡。
特斯拉要求美國政府例外免關稅
特斯拉現金流的「救命稻草」 Model 3已經啟動了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同時這家公司懇請美國政府可以對其電動汽車的「大腦」網開一面。
福建發生巴士遭劫持事件 至少8人喪生
福建龍岩周二下午發生了一起劫持巴士衝撞路人事件,導致至少8死22傷。而此類事件在社會分化問題日益嚴重的中國時有發生。
自動駕駛汽車 出事誰負責?
德國正積極發展自動駕駛汽車,不過如今的社會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這項劃時代新科技?誰該為駕駛失誤負責?許多問題仍待探討。
德語媒體:德國車商的竊喜與華盛頓的恐懼
《商報》記者認為,北京暫停對美國產汽車加徵懲罰關稅的消息一出,最高興的是寶馬、賓士和大眾幾家德國車商的老總。《新蘇黎世報》記者則分析了華盛頓為何忌憚華為,以及5G技術的「自帶」風險。
暫緩部分關稅 中美貿易「休戰」有望?
在北京宣佈明年前三個月暫停對美國產汽車加徵關稅之後,華盛頓決定推遲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懲罰關稅的期限。特斯拉立刻決定下調兩款車型在中國的售價以響應利好消息,而寶馬也迅速跟進。
哪裡已有人工智慧的身影?
越來越多人斷言,未來屬於人工智慧。其實,人工智慧現在就已悄悄進入人們的生活。
三大CEO見川普 德汽車關稅豁免有望
大眾、戴姆勒和寶馬汽車公司負責人與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会談,試圖避免美國對德國進口汽車徵收關稅。這些老闆在會後表示樂觀,並承諾將加大美國投資。
川普宣稱中國同意降低汽車關稅
降低汽車關稅一直是美國總統的核心訴求,而中國此前也在中美貿易戰當中,把汽車關稅從15%一步步提高到40%,當做報復手段。
德語媒體:川普软硬兼施?
美中兩國領導人本周末將在阿根廷舉行的G20峰會上,再度上演「川習會」。在美中貿易爭端陷入僵局的情況下,川普和習近平如何站位,是德語媒體評論員關注的話題。
老大哥2.0:中國全面監控電動汽車
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啟動「反異議做戰」,整理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來預測和消除對共產黨執政的威脅。人們擔心,相關規則為下一代聯網汽車共享數據設下先例,成為政府監控的工具。
中美關稅互鬥 商人出走東南亞
在中國經商的人們為了避免成為美國的課稅對象,紛紛將廠房外移到東南亞。就算東南亞的經商環境不盡理想、就算重整供應鏈會耗上十年,在貿易戰的陰影下,他們還是大舉搬遷,認定「晚一步不如早一步」。
評論:川普无用的憤怒
美國汽車生產商通用決定大量裁員,並關閉6個工廠,其中4個在美國。這讓川普恼羞成怒。德國之聲經濟部編輯Henrik Böhme指出,其實,川普本人對通用做出這一決定亦有責任。
川普威脅取消對通用汽車補貼
起初是憤怒,然後便對通用大動干戈。對美國總統川普而言,通用汽車公司計劃在美國本土削減數千員工,不啻一記耳光。
法國數萬人示威 抗議油價上漲
法國舉行大規模抗議活動,反對政府提高汽油稅的計劃。在法國東南部舉行的抗議活動中,發生了一起意外死亡事件。
投資重點:大眾瞄準電動汽車市場
從現在開始,大眾集團將把三分之一的資金用於發展電動汽車。在未來五年內,這一德國汽車業巨頭將為電動汽車、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和數字化領域投資440億歐元。
美國和歐盟汽車關稅問題懸而未決
對於美國可能對歐洲汽車徴税引起的爭議,現在仍沒有找到快速解決的方案。歐盟貿易專員馬爾姆施特羅姆在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會談後進入「戰鬥模式」。
共享汽車也有弊端
共享經濟許諾讓生活更為便利,汽車少了,空氣品質也會變好。真的嗎?新近的一份研究駁斥了這一說法。
百度與福特即將進行自動駕駛實測
本周三,中國網路巨頭百度與美國老牌汽車廠商福特聯合宣佈,為期兩年的L4級別自動駕駛聯合測試項目正式啟動,計劃在今年年底開始在北京的公開道路上進行測試。此前,百度也曾與德國賓士、寶馬展開過自動駕駛技術合作。
歐洲汽車銷量銳減
歐盟廢氣排放新標準對汽車市場帶來何種影響,可從9月份的銷售數字見出:新車售量幾乎減少四分之一。大眾公司首當其沖。
戴姆勒公司利潤日益縮水
因遭遇柴油車危機和其他不利因素,戴姆勒汽車公司再次調低了2018年的利潤目標。目前公司利潤「明顯」低於上一年。
評論:環保補貼?還是賣車花招?
各汽車生產商願向柴油車主提供優惠,鼓勵他們換新車。德國之聲經濟部記者Andreas Rostek-Buetti認為,這其實是柴油門醜聞的繼續,只是方式不同罷了。
寶馬有意擴大在華投資
寶馬和華晨共慶合作夥伴關係15周年。寶馬有意擴大在合資企業中的領先地位,並將為此再砸下數十億歐元。
評論:梅克爾總理,說好的氣候保護呢?
在布魯塞爾,德國在氣候保護的問題上拖後腿。在歐盟的舞台上,德國聯邦政府的不團結表露無遺。德國之聲記者Jens Thurau 認為,這是一種可悲的局面。
德國推遲小目標 百萬輛電動汽車再晚兩年
德國國內電動汽車生意依舊不振。因此,政府早已不再說至2020年實現銷售100萬輛電動汽車這樣的話了。不過,推遲不等於放棄。
英國脫歐影響寶馬 迷你生產線停產四周
英國退出歐盟之後,德國寶馬汽車公司位於英國牛津的迷你車工廠將立即停產4周。和已經採取措施的其它一些公司一樣,寶馬汽車公司的這一步驟也是為了防範英國在沒有與歐盟簽署後續協定退歐後發生的混亂局面。
湖南男子開車故意撞人 「報復社會」
11人死亡,44人受傷。中國湖南衡陽日前發生一起男子駕車衝撞廣場人群的血腥事件。當地政府稱,作案人出於「報復社會」心理作案。
德國汽車品牌發起電動車攻勢
特斯拉長期以來在電動車領域獨領風騷。現在德國汽車製造商發起攻勢,意圖迎頭趕上。面對霸主特斯拉和其他競爭對手,德國廠家能佔領一方市場嗎?
發展電動車 德國廠商摩拳擦掌
儘管德國是當之無愧的汽車製造強國,但電動車卻是弱項。主導電動車市場的是特斯拉、雷諾、尼桑、通用以及中國製造商。現在,德國人欲迎頭趕上。
歐美汽車稅分歧大 川普:歐中幾乎一樣壞
美歐貿易衝突見緩,但雙方在汽車關稅問題上仍爭持不下。歐盟貿易專員拋出條件建議雙方同時免稅,但川普仍然不買單,甚至反斥「歐中幾乎一樣壞」。
德語媒體:日本汽車商青睞中國
《法蘭克福匯報》關注了日本汽車廠商加強在華投資的戰略和風險。《南德意志報》認為,無現鈔社會也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監控社會。
AK-47之父研發電動跑車
著名俄羅斯軍火製造商卡拉什尼科夫集團鎖定電動車市場,並稱要與特斯拉角逐電動車市場龍頭寶座。消息一出,在網路上引來兩面看法。
德語媒體:歐洲流血?
德國車企大部分研發資金流向中國;上海市用各種辦法「改造」民眾的交通規則意識。
日常生活中 處處有石油
石油不僅僅是燃料,在我們的生活中它隨時可見。塑料、CD光碟、床墊甚至牙刷。有意識地改變生活方式,才能減少對石油的使用,讓地球更環保。
買豪車 能賺錢?
不久前,還可以說最豪的汽車也會給車商帶來最大的利潤。但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這一規則已經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宇宙網紅馬斯克
誰是埃隆‧馬斯克,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美國對德國汽車業到底多重要?
美國總統川普与歐委會主席容克就避免美歐貿易戰達成一致。在歐盟最擔心的加徵汽車關稅的問題上,談判也將繼續。德國汽車業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究竟有多大?
美歐同意零關稅 汽車危機稍緩解
兩位領導人召開記者會,同意互相消除貿易壁壘。這項共識可視為川普一改保護主義的作風,扭轉關稅上加的趨勢。
上一頁
第13 頁,共39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