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將啟動自貿協定談判
2013年6月1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歐盟委員會高調主張與美國簽署一項自由貿易協定,並為此列舉了一系列喜人的數字。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認為,簽署歐美自由貿易協定將能夠使歐盟的國民生產總值提高半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每年增加數百億歐元的收入以及數萬工作崗位"。歐盟貿易專員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帶來的消息也深受企業家和政治家的歡迎。德古赫特說:"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由於生產力的增長和市場的開放,我們可期待獲得額外的盈利。由於減少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危險,短期內我們的經濟將贏得更多的信任。"德國工商會布魯塞爾分會希望歐美自由貿易協定起到"免費刺激經濟增長"的作用。"由於歐洲國家和美國的國庫資金匱乏,政府幾乎無力注資促進經濟發展。因此,對於雙方來說,推動自由貿易的發展非常重要。"這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德國經濟來說尤其有利。
網路数據醜聞的影響
從純經濟的角度來說,似乎所有人都贊成這樣的貿易協定。但是布魯塞爾的智囊機構布魯蓋爾研究所(Bruegel-Institut)的薩佩爾(André Sapir)對歐盟委員會公佈的樂觀數字表示質疑。他認為,即便這些數字可以實現,但是也不足以促進經濟增長和解決就業問題。歐盟議會中的消費權益保護人士和綠黨尤其對此持懷疑態度。法國綠黨政治家雅多特(Yannick Jadot)向未來的進口商發出警告:"我們不要轉基因食品,含激素牛肉和用氯消毒過的肉。"大西洋兩岸對食品安全的概念確實相差甚遠。數據保護問題也同樣如此。最近有關美國安全部門大規模竊取網路个人數據的報導在歐洲引起震驚。歐盟議會社民黨議會黨團負責人斯沃博達(Hannes Swoboda)幾天前表示,此舉將導致人們失去對網路的信任。他說:"我們要保障數據的安全性。我們不能以放棄數據保護來換取同美國的一個協定。"
過於雄心勃勃的目標
這樣一個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協定究竟能夠發揮什麼作用? 薩佩爾認為"在最好的情況下是能夠建立一個跨大西洋的共同內部市場。"但是他表示,"這是一個不現實的,過於雄心勃勃的目標。"現實的做法應該是減少或者徹底取消對工業產品的進口關稅和一些苛刻的技術標準,以及共同調整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領域。薩佩爾說,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我們幾乎沒有公開談論過。"這就是關於中國的問題。我們應該向中國傳達這樣一個訊息:我們仍然非常非常的重要。"這位經濟學家認為,歐盟和美國最好攜起手來,共同重振陷入僵局的世貿談判,並爭取讓中國、印度、巴西和其他國家也加入這一談判。
作者:Christoph Hasselbach 編譯:李京慧
責編: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