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歐盟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有重要政治、經濟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截止2014年共有28個成員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老黨遇慘敗 綠黨創新高
歐洲議會選舉的結果也對德國國內的政治勢力格局有著重大影響。本次大選體現了德國政治生態的哪些變化?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傳統的大眾政黨損失慘重,綠黨則是最大的贏家。
歐洲新議會首要任務:討論錢怎麼分
金錢在歐洲議會選戰中扮演次要角色。然而,新屆議會將不得不很快討論歐盟2021-2027年新財政預算框架問題。
歐洲議會選舉:問號多多,周日揭曉
本周日(5月26日),歐洲議會選舉在21個國家舉行。右翼民粹主義陣營是否會像之前所預計的那樣,在歐盟範圍全面崛起?
中國人看歐洲:技術落後的世外桃源?
正值歐洲議會選舉,歐洲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呢?閒適的生活,乾淨的空氣,精緻的美食——很適合渡假旅遊,但是卻並不先進。歐洲在中國人眼中,已經成為拒絕先進科技的「old world」。
梅宣佈辭職 歐盟反應審慎
特雷薩‧梅辭職會對英國退歐進程產生怎樣的影響,歐盟各國目前均不願就此表態。但可以確定的是,無論何人接替梅首相,歐盟都不會放寬退歐條件。
五組數據看懂歐盟
歐盟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十年代戰後歐洲的煤鋼共同體,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現在歐盟已擁有28個成員國,經濟實力排名全球第二。
德國人視氣候問題是歐盟最大挑戰
一項有關歐洲議會選舉的調查顯示,德國人最關心的是氣候與環境問題;而接受調查的8個國家所有受訪者最關心的則是移民問題。
川普总統有意推遲汽車關稅決定
周五,美國總統川普决定推遲作出是否啟動進口汽車懲罰性關稅的決定。此項關稅一旦實施,必將對德國和日本的汽車工業造成重大衝擊。
是進是退—— 歐洲面臨抉擇
定於5月23日至25日舉行的歐盟議會選舉是決定今後歐洲發展走向的重要事件。是重走民族國家的老路,還是加強歐洲的一體化發展,以應對全球化挑戰?
梅克爾再度聲明:卸任後無意在歐盟任職
有關德國總理梅克爾在任期結束後去向的問題,數月來一直有種種猜測。現在梅克爾親自出面澄清:卸任後不會轉往歐盟繼續擔任政治職務。
歐盟欲撥130億建防務基金 美國明顯不快
美國向歐盟發出警告說,加強歐盟內部防務合作的計劃可能破壞數十年之久的跨大西洋關係並損害北約。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則表示,美國的擔心毫無依據。
波斯灣衝突升高 歐盟願保留伊朗核協議
伊朗宣佈部分退出伊核協議、美國進而宣佈進一步擴大制裁之後,波斯灣海域局勢驟然緊張。歐盟表達他們的一貫立場,就是「繼續支持伊朗核協議」。
歐洲青年也要話語權
很快就要迎來歐洲議會選舉。德國途易(TUI)基金會一項調查顯示:年輕人希望更多的歐洲認同感;對他們而言,避難、移民和環境也是關鍵政治議題。
歐洲市場一體化 百姓收入增加
歐盟內部市場對公民意味著什麼?距歐盟議會選舉兩周,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歐盟內部市場明顯增加了個人收入。德國人受惠程度若何?
移居其他歐盟國家 德國人喜歡去哪兒?
去年共有18.7萬人移居生活相對容易的奧地利。儘管脫歐麻煩多多,但是英國仍然是德國人在歐盟境內的第二大移居目的地。
歐洲議會到底是做什麼的?
歐洲議會即將在本月下旬舉行選舉。近年參與投票的選民越來越少,而議會中的右翼民粹主義人士正顯著增加。這個歐盟最重要的立法機構究竟負責什麼工作?
德語媒體:不成功則成仁的中美貿易談判
本周五,美國開始將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徵收的關稅上調至25%。而這恰逢第十一輪美中經貿高級別磋商的關鍵時刻。《南德意志報》認為,如果周五的談判沒有進展,中美貿易戰就會進一步升級。德國《商報》發表社論直接表示支持美國。
專訪:美伊「軍事衝突危險增加」
美伊關係再度趨緊。德國安全問題專家邁爾(Oliver Meier)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強調指出,歐洲應向美國表明:不會無保留支持對抗路線。
稅財大盜:歐洲國家的稅務詐騙
聽起來像驚怵片,卻是現實:借助經營稅欺騙行為,犯罪分子每年從歐洲國家財政那裡詐走巨款,數額達500億歐元。這是全歐範圍一項調查得出的結果。
川普扩大經濟制裁 伊朗盼歐盟解套
美國總統川普发布一個行政命令,對伊朗進行新一輪的經濟制裁。 這個行政命令禁止任何公司或個人購買、銷售、運送或營銷來自伊朗的金屬原物料。 違反規定者將受到美國制裁。
專訪:面對中美爭霸 歐洲恐怕不能騎牆
中美貿易戰的喧囂中,歐洲能否獨善其身?歐洲經濟又能如何面對中國這個越來越強大的競爭對手?德國之聲專訪了歐盟駐華商會前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
歐盟議會選舉在即 英國確定參與
先前,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極力避免參與歐盟議會選舉,歐盟內部也有反對讓正在辦理脫歐的英國參與選舉的聲音。但是選舉將近,國會共識還遠,英國只能先加入歐盟議會選舉。
德語媒體:昏睡中醒來的西方
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歐洲對中國的悄然崛起漠不關心,而現在政治家們似乎已經意識到,歐洲必須覺醒了。
對同性戀者施以石刑 汶萊呼籲他國「尊重與理解」
歐盟議會正在商討對汶萊實施嚴厲制裁的可能性,而汶萊則向歐洲議員發出信函,希望得到國際社會對該國仍採用「石刑」的「尊重與理解」。
澤林視點:歐盟無法向東歐提供發展藍圖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Frank Sieren認為,尤其是在較貧窮的東歐國家,中國的「新絲綢之路」為人們渴望已久的「騰飛」帶來希望,短視的歐盟幾乎無法與之抗衡。
歐委會主席競選人將提議全球禁用一次性塑料
歐盟委員會主席職位競選人韋伯警告說:「如果我們不在全球範圍內採取行動,迅速果斷地阻止塑料對海洋造成的污染,問題到下一代將積重難返。」他表示將提出一項禁止一次性塑料的全球條約。
容克:梅克爾以後應在歐盟出任要職
在其政治生涯結束前不久,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說出了許多人,不僅僅是布魯塞爾政治家們的看法。他們認為,沒有了梅克爾的歐洲政策幾乎難以想像。對此容克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
一帶一路爭議未平 德經濟部長即將訪華
此前德國曾批評義大利不顧歐盟盟友顧慮,執意加入一帶一路的決定。而下周,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就將赴北京參加一個有關一帶一路的論壇活動。
歐盟政治家:中國人權狀況惡化
歐盟議會人權委員會副主席洛赫比勒呼籲中國保障宗教自由。她強調指出,中國向歐盟成員國施壓,試圖阻止歐盟批評。
備受爭議的歐盟新版權法獲得批准
歐盟版權改革終於過關。新法旨在保護藝術家和新聞出版商在網路時代獲得應有的報酬,但也引發了歐洲各地保護網路自由的抗議活動。
德語媒體:美國對「一帶一路」發起攻勢
無論是華盛頓,還是布魯塞爾,都對中國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計劃憂心忡忡,美國擔心中國的戰略挑戰,歐盟則擔心中國分化歐洲。
16+1峰會:克羅埃西亞的中國熱
參加第八屆16+1峰會的歐盟各國與中國簽訂了一系列協議。東道主克羅埃西亞希望能憑借中國的投資給本地經濟打上一針強心劑。
16+1再加一:希臘將加入中國-中東歐合作
中國總理李克強周五與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在克羅埃西亞渡假勝地杜布羅夫尼克會晤。這是被稱為「16+1」的年度經貿峰會,如今將擴大為「17+1」。
德語媒體:中國在中東歐的影響力日益壯大
中國總理李克強正在克羅埃西亞尋求加強雙方經貿合作的可能性,布魯塞爾則有人擔心,中東歐國家會陷入中國的「債務陷阱」。
澤林視點:善意有限的歐中峰會
中國和歐盟雙方最終還是發表了聯合聲明。不過,除了一些美好的意願之外,聲明並無實質內容。專欄作者澤林認為,真正敏感的內容,聲明中並沒有涉及。
結局仍然未定的脫歐「神劇」
2016年6月24日,英國公民投票決定脫歐。但是歷經三年討論,不論是國會還是民意,仍然沒有辦法達成共識。讓德國之聲帶你從開頭回顧起。
歐盟與英國敲定10月31日為脫歐最後期限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接受了歐盟所提出的方案,雙方同意將脫歐期限延至10月31日。 此延後將可讓英國有更多時間與彈性去表決通過脫歐草案細節。
德語媒體:中國作出了讓步
儘管峰會前氣氛壓抑,但周二的歐中峰會仍然取得突破,雙方共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中方承諾為歐洲企業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
歐盟付錢 中國修建
它被預告為「克羅埃西亞歷史上最大規模經濟會議」:"16+1"峰會。歐盟11個東歐、東南歐成員國和5個非歐盟成員國期盼著來自中國的大筆投資。
德語媒體:中國對歐盟的「各個擊破」戰略
四月九日,歐中峰會在布魯塞爾開始舉行。歐盟此前已多次表示,歐洲不會再接受中方的「空頭支票」,中國必須在開放市場、公平競爭方面拿出具體的行動。
歐中峰會:歐盟立場漸趨強硬
歐中峰會前夕,一些觀察家認為,這次會談的氣氛不會太融洽,而原因很簡單,中國人總是不兌現諾言。不過,雙方仍在峰會閉幕時發表了聯合聲明。中方承諾進一步開放市場並為實現公平競爭提供保障。
德語媒體:面對中國 歐盟鼓足勇氣
對於周二開始的歐中峰會,德語媒體普遍不大樂觀。《南德意志報》撰文指出,歐洲人已經意識到, "以貿易促改變「的對華戰略已經失敗,現在到了展示強硬共同立場的時候了。
研究報告:中國在關鍵領域趕超美國
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國問題研究中心在一項研究報告中警告說,中國雄心勃勃的數字化戰略也會對歐洲構成越來越大的挑戰。
歐盟-中國峰會難有突破?
歐盟領導人和中國總理李克強本周將在布魯塞爾的歐中峰會上會晤。歐盟一些官員和專家認為,在貿易問題上,雙方做出實質性承諾、取得進展的希望並不大。
希臘黃金簽證「熱銷」一多半被中國人買走
希臘等歐洲國家為吸引投資移民推出的「黃金簽證」,受到中國人的青睞。去年獲得希臘此類型簽證的外國人中,中國人已超過一半。
德語媒體:歐中峰會 失敗就在眼前
即將登場的歐中峰會是德語媒體關心的焦點。"明鏡線上"指出,這次會議未開啟之前就顯出失敗的痕跡。雙方不太可能發表聯合聲明。《法蘭克福匯報》則關注到中國用智慧型技術"監工"的消息。
梅致信歐盟請求英國脫歐再次延期
梅周五致信歐盟請求將英國脫歐日期延長至6月30日,並說如果在5月23日之前無法退出,英國將做好參加歐洲議會選舉的準備。
英國無協議脫歐 德國將花巨資填空
歐盟預算專員厄廷格表示,如果英國無協議脫歐,德國將不得不向歐盟注資現金數億歐元。英國混亂無序地離去,將使歐盟預算損失數十億歐元。
英脫歐擬再延後 歐盟發最後通牒
英國國會批准法案,立法禁止特蕾莎梅在4月12日無協議脫歐。特蕾莎梅正與反對派協商以打破英國退歐僵局,不過歐盟申明最後期限,也表示對英國無協議脫歐已有準備。
波蘭司法改革涉嫌背離法治原則 歐盟再拉響警笛
針對波蘭政府一系列頗具爭議的做法,歐盟委員會再次提高了警告力度。最新的調查聚焦波蘭針對法官所推出的改革措施。從現在算起,波蘭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向布魯塞爾把事情交待清楚。
上一頁
第36 頁,共134 頁
下一頁